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深信因果之道,请问是否为学佛之门?


   日期:2017/1/19 9: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世间有许多富有之人,非常吝啬。以佛法的因果道理来看,今世的财富是过去世有修布施。既然过去世有这样习惯性布施,请问何以过去世的习性不能带来今生?

  答:过去的习气肯定能带到今生。但是今生吝啬不肯布施,并非他过去种布施的习气没有带来,而是受这一生当中环境的影响,这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古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生当中,生活环境对他肯定有影响。他的环境、周边的人如果都是自私自利,生活在这种环境当中,如果他不受影响,他是菩萨,不是凡夫;如果他是凡人,就肯定受影响。

  《三字经》云:「茍不教,性乃迁。」假使你没有教他,他的性情就变坏,为什么?受社会恶的气氛影响。今天世风日下,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在没有教育,所以现在人很可怜,没有家庭教育,学校也不讲伦理道德,所教的都是自私自利,由此形成了竞争。竞争诱导你的思想方向是损人利己,考虑怎样对自己有利,对别人的伤害与自己不相干,现前教育教的是这个观念。竞争发展下去就是斗争,斗争发展下去就是战争,战争发展下去就是世界末日。所以,教育非常重要!21-090-0089

  问:释迦牟尼佛和憍陈如尊者的前世,是忍辱仙人和歌利王的关系,歌利王当时是一名暴君,用刀割忍辱仙人之肉,根据因果,他应该得恶报。请问为什么还成为被佛度化的第一个人,这是否违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论?

  答:因果论的道理很深,希望你用心去学习。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体,他是有罪的,他的过失是害圣贤人,但是他也有功。我们在许多大乘经论里面读到,害圣贤人是五逆罪,但是还要看你害的是什么人,如果害的是真正的佛菩萨,虽然你堕地狱,说老实话,这也划得来,因为地狱罪业受满之后,善报会现前。因此,对忍辱仙人来讲,他成就了忍辱仙人的忍辱波罗蜜圆满。等于说忍辱仙人接受这次考试,如果能忍受而若无其事,忍辱波罗蜜毕业了。所以,没有歌利王割截身体,他恐怕还要修很久,经过这一次就帮助他成就了,这就是恶心恶行做了一件好事,道理在此地。但是如果害一个忍辱功夫不到家的人,你杀害他,被害的人对你起怨恨心、报复心,你的罪过就重了。所以,这要看对象。

  《了凡四训》也讲到这个道理,有善心做了坏事,有恶心做了好事,歌利王割截身体是恶心做了好事。所以,忍辱仙人感谢他:「我将来成佛之后,第一个度你。」修行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修行人心里没有仇敌,侮辱我的、毁谤我的、陷害我的,都是我的善知识,结果都是把修行人的境界往上提升了。21-090-0089

  问:请问何谓「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答:这是讲人一定要明了因果,人的一生都受因果的支配。《了凡四训》里,孔先生替袁了凡先生算命,那就是宿命,就是因果。「信命不修心」是不知道修行,所以二十多年来他的命运一点都不差。他是个读书人,在哪一年考第几名,果然都被算定。之后,遇到云谷禅师告诉他:「命是有,而修心能改变命运。」命是自己造的,不是阎王定的,也不是上天安排的,而自己造的当然自己可以修改。如何修改?断恶修善。所以,他懂得了,拼命做好事、做善事,果然他的命运就不一样了。原来命里只有秀才的命,但后来他考中举人、进士。命里注定五十三岁命亡,他活到七十四岁,命运改变了。这是讲修心,若还能听命,懂得因果报应,认真努力修行,这是最好的。

  超越命运,这是最高的境界。如何超越命运?「有我」就有命运;「无我」命运就超越了。无我,起心动念只有一切众生,我这个身体是工具,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服务,不是我,这样就超越命运,超越生死了。《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就超越了,这时就是一真法界的法身菩萨,这是我们这一生可以证得的。反之,若执着这是我的、那是我的,就无法证得,甚至无法超越六道轮回。你做再多的好事,可以做人王、大梵天王、摩酰首罗天王,还是出不了六道轮回。

  「无我」,才能见到真我,宗门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真我,那是自性。找回自性,回归自性,这是功德圆满成就。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国土众生,是自己真心所现、识心所变,然后才晓得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的关系是一不是二,你爱众生跟爱自己一样。众生欢喜,我们就欢喜;众生苦恼,我们就苦恼。这个「自己」没有了,超越了,命运就没有了。21-090-0090

  问:释迦牟尼佛示现「马麦之报」及三天头痛,阿弥陀佛如果到这边来示现,请问是否也有这个现象出现?

  答:有,这是教化众生,告诉众生因果可畏。成佛了,不能说就没有果报。过去造的恶还没有报,成佛后,恶报也会现前。虽然现前,他知道这是还债,一笔勾消,非常快乐接受果报。世间人迷惑,接受苦报不甘心,还怨天尤人。佛菩萨知道业因果报,所谓「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不昧就是对于因果清楚、明白,不是没有因果。19-014-0002

  问:世间人用杀生来祭祀神明,请问到底由杀生的人来负责?还是由神明来负责?

  答:两者都要负责。20-014-0119

  问:深信因果之道,请问是否为学佛之门?

  答:世出世间法都不离因果的定律。世法里面,古往今来是一个因果的循环,种善因得善果是一定之理。佛法还是讲因果,《法华经》的「一乘因果」,《华严经》的「五周因果」,净土经论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若能明白这些道理,才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这个原理就是佛在《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来源,是一念自性所现的,自性是我们的真心。佛说十法界的现象,是「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句就是解释「唯识所变」。所以,心里常想佛,就是造成佛之因,佛的境界、佛的果报当然会现前,这是定律、真理。天天想贪瞋痴慢、是非人我,是造六道三途的业因,六道三途的境界自然就现前。世间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随顺烦恼造业。我们的烦恼、习气很重,周边又有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在诱惑;若根尘接触能不受诱惑,这不是凡人能做到的。

  中国古代的修行人、出家人,居住的道场是男女众分开,最近的距离是三里以外(三里即现在的一公里半)。因为虽然出家了,还是凡夫,男女常接近容易动感情,容易生烦恼,好心出家最后堕落三途,就是大错特错。半个世纪以前,社会的风俗比现在淳朴,社会诱惑的层面没有现在这么大,诱惑的程度也没有现在这么深,那时的人心是安定的,现在社会的人心是漂浮的。以前人有乐受,现在人是苦受,身心都不安稳,生活在忧虑、恐惧之中,五欲六尘无非是麻醉而已。所以,现代的五欲六尘之乐,性质就像吸毒、打吗啡。

  这种现象如何造成的?经济、科技发达产生的副作用,所以经济与科技不是好事情,不是善因。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节俭、朴实,尤其道家主张「返璞归真」,佛家教导我们要舍弃五欲六尘,放下名闻利养,我们要明白这些道理。在今日社会修行,自己要保持高度警觉,步步都是火坑,步步都是阿鼻地狱,不堕落太难了。佛劝导我们,不但不可以堕落,还劝导我们要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这才真正得到究竟的果报。我们能否做到?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就在于自己肯不肯做。

  如何做法?依照佛陀的教诲。利根、钝根之人容易成就,谚语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利根是上智,钝根是下愚,这两种人好度,没有疑惑、夹杂,也能做到不间断。念佛有成就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这两类人。而中等根性之人难度,半信半疑,一遇到境界的诱惑,自己不能把持,所以很容易堕落。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苦口婆心的教导,就是为了当中这个阶层的人,我们就属于此阶层。我们要想得度,唯一的方法要紧跟着佛菩萨,一步都不能离开。佛菩萨在哪里?经典就是佛菩萨。我们从早到晚,所思所想不离经典的教诲,所说所做不离经典的教训,如此才能在这个时代保住自己。

  学佛要深信因果,《观无量寿佛经》的净业三福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发菩提心是发觉悟之心,不再迷惑。诸位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在学佛,为何无量劫的修行,还落得今天这种地步?原因就是不觉,智慧抵不过烦恼,定功压不住习气,遇到恶缘依旧还要造业,甚至于明知故犯。总算我们过去生中善根、福德深厚,这一生得人身,又遇到这个殊胜的法门,我们这一生会不会空过,就在于自己能否抓住这个机会,舍弃名闻利养。

  有一位同修请我写一个寺院的招牌,我看了笑笑!建寺院、建道场是不是好事?未必是好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们要认真向他学习。世尊一生不建寺庙,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心地清净,什么事都没有。建了一个道场,事就来了,心如何能得清净?如何能离开是非人我?所以,什么人可以建寺院?只有诸佛菩萨这些再来人,确实不受外界诱惑就可以;我们还会受外界诱惑,这件事情不能做。对我们而言,这不是好事情。

  古来祖师大德修行是建茅蓬,我也是主张建茅蓬,不主张建寺院。茅蓬建多大?自己够住就行了,丢掉容易,一点牵挂都没有。没有丝毫贪恋之心,往生才不会有障碍。对于世间法有一丝毫贪恋之心,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又错过了,这多可惜!这一生错过了,下一次再遇到,又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劫,不可能每一生都遇到,我们应当要警惕。「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是决定往生的条件。20-014-0416

  问:听师父讲「印光大师法语」,似乎非常强调因果?

  答:因果是真理,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真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人能够改变。即使是佛菩萨、大圣人都不能超越因果。所以,佛还要受三个月的「马麦之报」,忍受饥饿,这是因为过去生曾经种下恶因。圣人与凡夫不同之处,是圣人对因果道理非常明了,所以在承受苦报之时,心地清净自在。21-018

  问:现在世界上的灾难这么多,请问是人为的?还是天灾?

  答:现在的灾难这么多,依照佛法说都是人为的。佛经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两句话说的是无尽的深广、究竟圆满,初学佛的人很不容易体会。世尊在大乘经上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比较容易理解。至于天灾人祸,无一不是从心想生。经上时常说:「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是我们生活所依靠的环境,正报是我们的「心」,不是这个身相,而是精神。精神里最重要的是思想,你每天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就是这个思想、言语、行为造成了我们的依报环境。我们心地善,则风调雨顺;心地不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就会现前。

  我们时常听到的旱灾、水灾、风灾、地震,佛经上说,贪欲感召水灾,瞋恚感召火灾,愚痴感召风灾,贡高我慢感召地震。但是我们这种说法,有许多相信科学的人会反对,说这是迷信没有科学根据,将之否定。那就让科学家去解决这些天然灾害,看他们有没有能力将之消除。实在是太难了!

  总而言之,现代灾难这么多,真正的原因何在?古人有一句成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是圣人、是诸佛菩萨、是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他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现象透彻了解。他们的话有道理,非常可惜是现代人不相信。套句宗教的话,「信者得救」,此话是真的。你能信,你得救;他能信,他得救;谁肯信,谁就得救。这就是佛法讲的,共业之中有别业。

  大灾难来了,许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你仔细观察这些人,并做一个统计,就会知道绝大多数是心行善良的人。也有少数未必是很善良的,他是前世修积的福报殊胜,虽已折损很多,但还有余福。所以,对于宇宙之间的这些道理,确实只有佛法讲得彻底、清楚。非常可惜,现代真正深入研求佛法的人不多。

  《吕氏春秋》里面有几句话,「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这几句话也能解答这个疑问。凡事之本就是根本,「事」是指世出世间一切事。根本何在?先将自己这个身治好,这是根本。儒家也是这样说的。治国之本在齐家,齐家之本在修身,修身之本在诚意,诚意之本在致知,致知之本在格物。

  何谓格物?物是物欲,即七情五欲;格是格斗。意思就是说,必须要降伏自己的烦恼、习气,心才能平静,清净平等心则生智慧。论语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佛讲得更彻底,「一切法从心想生」,只要将你那个「心想」修正好,宇宙就和谐,天下就太平了。你不能把自己的身心修好,天灾人祸是决定不能避免。

  所以,《吕氏春秋》末后这段话说得好,「为天下者」,这句话范围非常之广,绝不只限于国家的统治者、领导人。佛法讲,无论是哪一种学术、哪一个行业,只要发菩提心,发为一切众生服务之心,就是为天下。这在佛法里,称为菩萨,这是真正的菩萨。

  《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证明,这是举出五十三位代表的人物。你仔细观察,里面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出家的只有五位,绝大多数都是社会一般大众,有国王大臣,有士农工商。那些人都是发了大心,不为自己,从自己的学术上、事业上、行业上为一切众生服务,不求名闻利养。求名闻利养就是凡夫,不是菩萨,那个心就不正。果然是纯正之心,自然会一心为众生、为社会。21-157-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因果)(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因果)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