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应信我身善根薄少,故乘本愿而念佛


   日期:2017/1/13 7: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今天大家共同一起来探讨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道理,今天我们要互相来研究,是在《新修大正藏》八十三册的一篇文,叫做《念佛往生义》。

  这一篇文是法然上人所写,在说念佛往生的道理。因为我们念佛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来探讨念佛往生的道理,对我们来说,让我们在道理上能够明白往生的真义,使我们在行门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内心会安稳。

  念佛往生义,念佛是因,往生是果,有因有果。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成就菩萨佛道的果报,当然我们现在在因地就要称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这两个字,我们念佛的人一定要先明白,因为一般的人,往往将死就当做是往生,这是很大的错会。往生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目的地。如果一个人死后他所去的地方,不是西方极乐世界,是在六道之中,这样是不是叫做往生?不是。所以目的地是西方极乐世界。第二往生的方法是莲花化生。第三往生的果报是永生无量寿。所以「往生」这两个字,目的地是要去西方极乐世界,而方式是莲花化生,得到的果报是永生无量寿。如果死后去地狱受苦,也不是叫做莲花化生,也不是永生无量寿,所以就不是叫做往生。但是一般的人因为经常将一个人死后称做往生,所以大家都这样说,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们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得到永生无量寿,与阿弥陀佛同样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命,这就是我们念佛的究竟目的,是不是啊?是。所以法然上人这一篇文,念佛往生义所说的道理,我们念佛的人就要好好深加研究。

  法然上人是大约八百年前日本一位了不起的高僧大德,是日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被当时的人称为智慧第一。对于他的诞生,和一生修学佛学的行仪,到他命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入涅槃,一生的过程当中能够看出他就是大势至菩萨来示现的,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所以他所开示念佛往生的道理,很值得我们念佛的人来依循,依教奉行。那么这一篇念佛往生义,是法然上人完全承袭善导大师的思想,所开显出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因此我们从这篇文看出,除了法然上人引用净土三经以外,几乎大多数所引用的祖论,都是引用善导大师的著作《观经四帖疏》。

  善导大师是唐朝初年的人,是阿弥陀佛来示现了不起的净土大祖师。法然上人的思想行仪,就完全承袭自善导大师,所以这两位祖师,同是平生证悟念佛三昧之人,同样都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净土教法在教化众生,同样都是佛菩萨示现的圣者,所以所开示的道理,很值得我们来依循。

  首先请大家来看第一段,师父将第一段读一遍,让大家来对照一下:

  「言念佛往生者,弥陀之本愿誓言,念我名号之人,若不生我国者,不取正觉。弥陀已成正觉,故念此名号者,必得往生。深信此誓,乃至一念,无有疑心者,十人十人往生,百人百人往生。虽修念佛,有疑心者不能往生。」

  一开始法然上人解说「念佛往生」这四字的道理,说阿弥陀佛的本愿誓言,本愿有两个意思,第一本是因本,第二本是根本,在这里本愿誓言所指的是根本。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条大愿当中,有真实、有方便,真实根本就是本愿之王,本愿王就是第十八愿。在此所引用之誓言,「念我名号之人,若不生我国者,不取正觉」,是法然上人取第十八愿的意思。

  第十八愿的因愿文,诸位都非常的熟: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在此法然上人就直接说:「念我名号之人,若不生我国者,不取正觉。」称念我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人,如果我法藏菩萨无法救他往生我的西方佛国成佛,我就不成佛。这个誓愿是法藏菩萨所超发的,所以法藏菩萨成为佛,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果地上的德号,就能够使十方每一个称念六字洪名的人,得到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救度故,所以法然上人才会这样开示说,「念我名号之人,若不生我国者,不取正觉。弥陀已成正觉,故念此名号者,必得往生。」阿弥陀佛已经成等正觉了,已经成佛了,所以念成佛的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必得往生,一定往生。你看那个文字是用「必」,必是肯定的话,一定。

  十个人来念十个人往生,一百个人来念一百个人往生,一千个人来念一千个人往生,所以「深信此誓,乃至一念无有疑心者,十个人十个人往生,一百个一百个往生。」在此法然上人说深信此誓,深信不是浅信,对阿弥陀佛的本愿深信,如果浅信那个心很容易退道心,很容易人家跟你说:只有念这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而已,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那么简单?你的业障、烦恼、无明,都没有伏住、没有断掉,这样想要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哪有那么容易?或许人家这样一句话你就倒了,就因为对阿弥陀佛的本愿信心不够,很容易被考倒。所以在此要深信此誓,法然上人的鼓励,鼓励我们凡夫众生在信仰阿弥陀佛的誓愿要深信。深信就是乃至一念无有疑心,内心没有一丝毫对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怀疑,这种人他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十个人来念十个人往生,一百个来念一百个往生。因为有信心的因,在称念这句名号,得到万修万人去的果报,有因有果。

  修学净土法门的要诀,这是我们一般经常都会听到的,有三个要诀,第一不怀疑,第二不夹杂,第三不间断。不怀疑就是对阿弥陀佛的佛愿没有怀疑,信佛愿当然就没有怀疑。第二不夹杂,信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能够救我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不去修其它的杂行,这样就不夹杂。第三在信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信心之下,念佛就不间断。所以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是在说信。

  虽然看起来是三项,却是在说一项信。因为不怀疑自然就没有夹杂,因为不夹杂自然就没有间断。这个间断是内心信的不间断,不是行念佛这个行的不间断。行怎么可能不间断,我们在吃饭、在休息的时候,就不知道要念佛了,行就间断。可见是信这个心在信仰阿弥陀佛佛力的救度,这个心没有间断。所以因为心对阿弥陀佛愿力的信仰没有间断,自然那个行为在念佛就不夹杂,因为不夹杂,自然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怀疑。所以是不是这就是修学净土的要诀啊?这个要诀总归就是没有疑心,没有疑心就是信心。

  有信心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的人,就会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就是《无量寿经》三辈所说的,不论是上辈、中辈、下辈,都是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种的行者就是乃至一念无有疑心的行者。这样在念佛,十个人来念十个往生,一百个来念一百个往生。

  「虽修念佛有疑心者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往生下面注明不能往生报土,有疑心的人在念佛,无法往生到阿弥陀佛的真实报土,能够往生化土。所以疑心的人念佛往生化土,信心的人念佛往生报土,在此法然上人说的意思是这样。

  下面说出凡夫的疑心种种,法然上人说三种来代表,一切凡夫众生内心对净土法门阿弥陀佛本愿的疑惑内心相状。好!下面:

  「世人之疑有种种,或疑我身罪重,纵虽念佛不得往生;或疑我虽念佛,世务匆匆不得往生;或疑我虽念佛,心不猛利不得往生。」

  这三种疑是说出一个大要,其实一般的人念佛,内心那个疑心的相状很多。譬如说一般的人都很怕将来临命终没有人助念,没有正念,怕说临命终时,假使子孙不能很正确如理如法来发落我们的身后事,就有可能破坏我们的正念,致使我们不能往生。也很怕将来临终若病苦,病得很严重的时候没有正念,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内心那个疑心的相状,很多很多,在此法然上人说出三种,第一怀疑我满身的罪业,虽然有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但我的罪很重,这样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我们内心的烦恼确实是很重,但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要救度我们那殷重的愿力,比我们的烦恼还要大,所以我们不用担心。虽然我们内心有贪、瞋、痴的三毒烦恼,会使我们随业流转在三界六道之中,但阿弥陀佛的愿力会救度我们往生到西方佛国。所以我们的业力与佛的愿力一较量,佛的愿力比我们的业力还要大,所以不用担心。

  下面法然上人有针对这种种疑,来做破疑生信的解释。我们看这三种疑后面那一行:

  「此等皆因不知念佛功德,故起此疑。」

  有这种种疑惑之心,就是因为不知道阿弥陀佛本愿生起的始末,不知道这句名号的由来,不知道本愿的道理,就是不知道念佛的功德,所以才会产生这个疑心。如果知道这句佛号阿弥陀佛的本愿义,知道佛号的由来,知道这句佛号决定能够使我们转凡成圣,离苦得乐,这个疑心自然就消除。所以第十八愿的成就文,世尊老人家开示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信心欢喜的乃至一念,是从闻其名号而来,为什么成就文会用闻,听闻的「闻」这个字?就是因为听闻到念佛功德的道理,听闻到本愿名号的意义,听闻到本愿生起的始末,会使我们内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产生的种种怀疑消除,所以才用闻其名号这个「闻」,对不对?下面我们看法然上人,如何来破除我们众生内心念佛那个疑惑之心:

  「亦唯罪障重故,为灭罪障,故勤念佛,不可疑罪障重故,念佛不得往生。」

  也就是因为我们的罪障、业障很重,为了要灭除我们的业障罪障,所以才要精进念佛。勤就是精进,因为我们满身的罪业,才要依靠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愿力来化除我们的罪业。所以不要怀疑说,我满身的罪业罪很重,这样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反而要转个念头,这句佛号愿力就能破除我的烦恼、无明、黑暗,所以我才要认真念佛,藉着这句佛号愿力来灭除我的罪业。是不是啊?念头转一下,自然心会依靠名号本愿,认真虔诚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罪障」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业障罪障,业就是造作的意思,罪就是所造的因是恶因,当然就召罪了。罪障就是因为罪会障碍我们的本性起用,所以叫做罪障。在此法然上人鼓励我们要勤念佛,勤就是精进认真打拼。所以我们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道理之后,就认真念佛。无论是善导大师或是法然上人,都是一生很虔诚在称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尤其是我们这篇文的作者法然上人,在他四十三岁看前后八遍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得到信心之后,一天念佛六万声,后来再增加一万声,一天念佛七万声。一天念佛若念七万声,要念十个多小时,可以说除了吃饭休息,以外的时间都一心在念佛。我们就来效法祖师,这么了不起的行仪,也一样虔诚认真的来念佛。

  祖师有大智慧、有大道德,我们凡夫业障很深、罪障很重,才要像祖师这样越虔诚来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啊?是。

  好!下面:

  「不可疑罪障重故,念佛不得往生。」

  不可怀疑,前面精进念佛,勤念佛是行,后面说不可怀疑罪业很重,认为念佛不能往生,这样就是信。有信有行,信行一体,内心对阿弥陀佛的本愿不可思议真实功德没有怀疑,这是信;外在这个口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叫做行。内心的信和外在口业的称念,内外一如,信行一体。嘉祥大师开示说:

  「佛有无量功德,念佛的无量功德,故得灭罪无量。」

  佛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真实的功德,我们念这句名号无量无边的真实功德,当然能灭我们无量无边的罪业。所以我们若认为我们业障很重,才更要越精进用功来念佛。

  下面法然上人说一个譬喻,这个譬喻譬喻的很好:

  「譬如病重,故须服药,若因病重,而不用药,其病何时得愈乎?」

  譬如说一个生病,病得很严重的人,他就要赶快吃药了,但因为病很重却不吃肯药,病会好吗?不会好啊。「其病何时得愈乎?」就是说他的病是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好呢?如果你人现在不舒服生病,你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开药给你,回来你不吃将药丢掉,这样病会好吗?不会好。所以我们凡夫众生,在无始劫以来到今生此世,得到一项最严重的病,什么病?生死癌,生死病。对。那么我们学佛修行的人,认真念佛,纵然将来我们不幸罹患癌症,也会因为我们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了金刚那罗延身,永远不老、不病、不死。世间这个业报体身躯罹患癌症会死,但法身慧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了永生无量寿,人生就没有遗憾了,对不对?所以我们的生死病,有这一帖阿伽陀药南无阿弥陀佛来治愈,我们就要好好的服用。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生死病,到这一生这一世,病的实在是很重了,已经是末期了,所以我们才要好好的服用这一帖阿伽陀药。不要说我已经病的很重了,不要吃药,这样病怎么会好呢?所以法然上人这个譬喻很好。所以今天法然上人开这帖阿伽陀药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回家去大家就要好好服用,这样好不好?请问师父要怎么服用?当然是要早晚服用,就是要做早课、做晚课,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是在服用这帖阿伽陀药,这样我们的业障才会消除,我们的生死病才会治愈啊。

  好!下面:

  「十恶五逆之人,亦依善知识之教,一念十念得往生。」

  这一段话是《观经》下品下生经文的意思。《观经》下品下生说到,平生造五逆十恶之人,在临命终才遇到善知识,教他念十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得到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下品下生。所以在此法然上人才会这样开示说,连造十恶五逆之人,依照善知识的教导,在临命终时念一念、念十念,都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若照这个道理我们来看,我们平生的人,在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不只是念一念十念,是念好几千念,好几万念,好几亿念了,这样我们怎么会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经》下品下生这种造十恶五逆的人,临终才遇到善知识,教他念十声的佛号,是在彰显他遇到本愿名号的时节因缘是在临终,在临终遇到佛号的因缘。在彰显在平生任何一个人,遇到这句佛号念佛都会往生,这就是第十八愿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内涵精神。不是说一定在临命终要有正念,一念十念的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才构成被阿弥陀佛现前来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要件不是这样。是在举出一生的寿命在刚要死的时候遇到这句佛号,念一声十声他就没命了,这种的众生都能够得救了,那我们平生遇到这句佛号的人,大家都可以得救,是这个精神、这个意义。

  第二、平生造五逆十恶的人,临命终才念十声的佛号,都能够往生了。就是在表示平生没有造五逆十恶的人念这句佛号,照样能够往生的道理,彰显十八愿阿弥陀佛对十方每一个众生大悲不弃的精神。

  所以众生遇法的因缘有平生、有临终,有死后中阴身,所以都是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的十方众生之一。诸位我们是平生遇法因缘的众生,所以我们平生,就长在一生的念佛。短在一声十声念佛的人,就像是《观经》下品下生,这种平生造五逆十恶的人,临命终才有法缘遇到善知识,遇到这句佛号,长在一生,短在一声十声念佛的众生,都是契入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海之中,都会往生。

  所以《观经》下品下生这段经文的意思,我们了解以后内心就会安心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很安稳。内心对念佛不会期待阿弥陀佛在我们临命终现前来接引,那种期待的心就是不安的心,不安的心你在念佛,当然会常常盼望说,我将来临命终要有人帮我助念;将来临命终,子孙要正确帮我临终处理;将来临命终,看能不能身体不要病苦沉重失去正念;将来临命终阿弥陀佛您一定要现前来接引我。这种疑惑的心、期待的心,盼望的心就会消除,消除之后你的心欢喜安稳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往生这件事,现在早就已经办好了,因此那种期待盼望的心消除,这样就是信心。这样在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都是相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实报土的念佛,就是本愿的念佛,就是他力的念佛。这样的心在念佛,和疑心念佛、自力的念佛,因不同当然得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就不同。所以为什么要说本愿念佛?为什么法然上人这么了不起的祖师大德,要说念佛往生的道理?就是要去除我们内心对于这句名号怀疑的心。

  好!继续看下面:

  「善导和尚言:一声称念,即除多劫之罪,故罪障虽重,不可疑念佛不得往生。」

  《观经》的注解,在唐朝那个时代,善导大师最伟大的著作对《观经》的注解,叫做《观经四帖疏》。《观经》下品下生这段经文,在《四帖疏》善导和尚解释说:

  「一声称念,即除多劫之罪。」

  就是解释经文,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一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消除了多劫生死之罪,经中有说消除五十亿劫的生死之罪,也有说消除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所消除的那个罪是生死重罪。一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竟然能够消除我们多生多劫的生死重罪,这句佛号灭罪的功能威神力量大吗?很大,不可思议。佛号灭罪的威神效力这么大,为什么?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是古佛,古佛的心是真实心、是慈悲心、是平等心,无见思惑、无尘沙惑、无无明惑,是业尽情空福慧圆满的果人。所以以佛果地上如来智慧所发愿修行,完成万善万行的总功德,是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所以如来智慧完成的不可思议愿行功德,那个威神效果,能够灭除我们的罪业,我们凡夫想不透,所以叫做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好,念观世音菩萨也好,念地藏王菩萨也好,念文殊师利菩萨也好,念普贤菩萨也好,念十方诸佛菩萨,都可以消灾免难增福延寿,这是现前的果报,都可以往生净土毕竟成佛,这是当来的果报。所以就是没有学佛的人,遇到危难灾劫,也会念佛菩萨的名号,大多数的人都会念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你要保佑哦,都会这样。

  所以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里面说,佛号有两个功能:

  第一破暗

  第二满愿

  破除我们众生的黑暗心,我们烦恼、无明、业障的心,是黑暗的心。所以破暗就是指破除我们的业障,所以在这里你看法然上人鼓励我们虔诚认真念佛。第二满愿,满足我们的心愿,我们想要消灾免难增福延寿,想要往生西方毕竟成佛,这句佛号就能满足你的心愿,所以认真来称念这句佛号。

  我们看到善导和尚,或是法然上人的开示,内心是不是会很安心,而老实念佛,对不对?所以听经闻法,就是在解门来理解这句佛号本愿的道理,听经闻法解门了解之后,在行门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每天称念,这样解行并进。以解门来引导行门的一向专念,这样才不会走错路,以行门来实践证明,你所体会的解门真理,解行并进。所以我们业障很重,不要怀疑念佛不能往生,因为善导大师说,一声的称念,就消灭多劫的生死重罪,哪里说念佛不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来示现,由阿弥陀佛他老人家亲口,来为我们宣说念佛能够灭除生死多劫之罪,我们需要怀疑吗?不需要怀疑。只要依教奉行安心念佛,自然会得到往生的真实果报。

  好!下面这段师父再读一遍,让诸位来对照一下:

  「又无善根故,若修念佛,即得无上功德,若余之善根多者,纵虽不念佛,亦有所依怙。然而善导和尚劝言:应信我身善根薄少,故乘本愿而念佛。《大经》言:一称名号得大利。又言:即是得无上功德,何况念念相续乎?故虽无善根,不可疑念佛不得往生。」

  这段是法然上人在破除我们怀疑我们没有善根,所以念佛不能往生那种疑心。法然上人说:因为无善根故,若修念佛即得无上功德,我们没有善根,念佛就能够得到多善根的,无上真实功德。因为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这在元照律师所著作的《观经疏》里面,元照律师就这样开示说:

  「况我弥陀,以名接物,时以耳闻口诵,无边圣德,揽入识心,永为佛种,顿除亿劫重罪,获证无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元照律师这一段的开示,在说明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是多善根多功德。阿弥陀佛以名接物,以佛名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来接引众生,物就是众生。所以我们众生耳闻口诵,我们众生耳朵来听这句佛号,嘴巴来念这句佛号,无边的圣德。这句佛号无量无边真实的功德,就揽入我们的识心,就是在我们的内心,所以永为佛种,就是成为成佛的金刚种子。顿除亿劫重罪,就消除无量亿劫的生死重罪,获证无上菩提成就佛道。所以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是多功德多善根,我们没有善根的人,才要认真称念,对不对?所以早上起来作早课,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晚上晚课也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时处诸缘,就是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这样修,法然上人这样修,师父也是这样修,我也教你们这样修。所以善导大师、法然上人,这种佛菩萨来示现的了不起的大祖师这样在修行,得到了往生的真实果报。那么将来你我也会像善导大师、法然上人这样,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既然因一样,果报当然一样,因果本来如是。

  因为没有善根,若念这句佛号就得到无上功德,因为名号是佛所完成的功德,是真实、是无为,是无漏、是无上,所以叫做无上功德。

  「若余之善根多者,纵虽不念佛,亦有所依怙。」依怙就是依靠的意思,就是说虽然他没有念佛,去修其它六度万行,他修了很多善根,他虽然没有念佛,但是也有依靠。譬如说他修禅、修密,修天台、修华严,修很多六度万行功德,没有念佛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他有依靠啊,这句话就是在说这个意思。

  然而善导和尚劝言:「应信我身善根薄少,故乘本愿而念佛」,但是善导大师跟我们劝告什么呢?第一、信机,就是信我是一个善根薄少的人,这就是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机法两种深信第一信机: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的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我们这一身躯业报体,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到这一生,是烦恼所成就的,所以过去无始以来,一直常没常流转,在三界六道里轮回。那么如果没有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没有出离三界六道轮回的因缘,所以才会说,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我们轮回是一世不如一世,我们在一世又一世的轮回当中,我们的业障是越来越轻,或是越来越重?越来越重。既然越来越重,就是我们的善根越来越薄少。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也说,他是一个智慧浅薄的人,法然上人在《文钞》里面也说,他是一个愚痴无智之人。你看这些祖师大德,是很有道德、很有智慧,尚且说自身是一个很没有智慧、很愚痴的人,那我们凡夫呢?大家体会道理之后,平常早课晚课认真念佛,体会佛愿佛心称念佛号,成为一个无我纯真信仰阿弥陀佛名号的行者。一生欢喜念佛,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帮忙一切苦难的众生,做一个善人,让阿弥陀佛救度你,内心欢喜踊跃。

  希望大家都是一个纯情的念佛人。祝福诸位,当生成就,往生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善根)(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善根)  

 正如法师:所有善根 心心回向 

 张秉全居士:信愿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决生净土。 

 张秉全居士:一句弥陀,是多福德,非少善根。 

 蒋维乔居士: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第三章 善根发现 

 戒法法师:试论《阿弥陀经》中的少善根 

 妙境法师:如何栽培善根 

 仁焕法师:以善根福德圆满人生 

 仁焕法师:有觉悟善根福德才圆满 

 仁焕法师:善根福德的培养 

 仁焕法师:善根福德的作用 

 仁焕法师:为什么叫善根 

 仁焕法师:圆满善根福德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