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教育是安定的基础


   日期:2011/1/8 22: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空老法师讲述 2001/2/2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诸位同学,大家好:非常感谢!现在差不多每个月平均大概有三百人的样子,从海外各地到此地来参学。目前我们还是限于场地不足,招待不周要请大家特别原谅。许多同学都告诉我,希望我能够早一天回国去讲经;这桩事情,我已经想了几十年。往年朴老在世的时侯,我们每一次见面,他都会提到落叶归根。尤其是我们在海外,流浪这么多年;我是二十一岁离开中国的,今年七十五岁,一直都是在海外流浪,没有一定的住所。我没有道场、没有庙,这么多年都是住别人的道场。所以在此地,这是新加坡的净宗学会,会长是李木源居士。我们讲经现在多半在居士林,居士林是新加坡的老道场,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这一任的林长也是李木源居士。我们在此地,得到他的大力护持,不但在这边讲经,而且他还在此地办一个培训班让我在这边教学,所以法缘还算是兴盛。

  可是我们念念总是不忘自己的国家,在外面愈久,愈知道自己国家的可贵,可是现前缘还不具足。学佛的在家同修们欢迎我回去,我非常感谢。现在政府方面也没有障碍,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关系都处得非常好。而障碍的,有一些反对会集本的同修们,我听说这个力量还相当强大,产生了严重的障碍;我相信这些人对我并不了解,也不认识。我回到中国之后,这么大的年岁,我一生没有做过住持、没有做过当家,没有自己道场,我还会保持我自己的原则,我不会回去之后,去占别人的职位、去侵犯别人的利益,这决定不可能的。我一生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到晚年晚节都保不住,这就不是个出家人了。我住在任何地方,对这个地方决定有利益,我要做出贡献,我绝对不会有一丝毫的侵犯,名闻利养我统统都舍了。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暂时还不能回去。

  这样子,才不得已在澳洲建一个道场。过去我曾经在台湾不少年,台湾那个时候得到韩瑛居士的护持。她在台北建一个图书馆,我长年在这个地方讲经,也有不少同修发心出家在一起共学,出家人数大概有四十多人。韩馆长往生今年是四年了,她是三月五号往生的,眼看着就到了四周年。因为图书馆的产权是用她私人名义登记的,所以她往生之后,产权就属于她儿子的,她儿子当然是继承人。这样我们就离开了图书馆,所有出家众也陆续全部都离开了,散布在许许多多国家地区,生活、修学都有困难。我想了很久,我有责任帮助他们、护持他们,所以在澳洲买下一个道场。

  这个道场原来是天主教的教堂,他卖给我。这个教堂非常的兴旺,他们的信徒太多了,现在这个教堂容纳不下,他必须另外找地方建大教堂,所以这个教堂就卖给我。是很兴旺的一个地区,很难得。澳洲土地面积跟中国差不多一样大,人口只有一千九百万,恐怕中国的都市一个都市可能都超过它。我想上海一定超过它,一千三百万?他们全国才一千九百万。所以地大人稀,这个土地很容易取得,而且非常便宜。我们这是在一个城市市区里面买下这个教堂,这个教堂土地面积,总共要是用中国算法,中国算平方米,有七千七百五十平方米,所以相当大。它里面建筑物是两个教堂,有五栋房子可以住人、住家的,面积相当大,停车场位置可以提供四十个停车位。很大的一个地方,价格也很便宜,总共才用了八十万。澳洲的钱跟新加坡的币值差不多,大概跟中国币值是一比五,那就是五八,中国钱就是四百万。

  现在我们已经有十几个人住在那里,住在那里专门修学、读书。我照顾他们,提供他们一个修学的环境,将来我相信你们同学都可以到澳洲去参学。那个地方会比此地环境好,树木多,人少,空气好。空气好、水土好,它是一个农业国家,还没有严重的污染,所以保持着原始的面貌。从前韩馆长头一次到澳洲,看到那个环境,她说:“这是人间天堂。”确实,世界上唯一没有被破坏的一个自然景观,所以是居住、修行、读书最好的环境。这是最近我们在那边做的一点工作。

  佛法的弘扬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圣贤的教诲。中国在最近这一个时期,听说法錀功影响了整个的社会,也给佛教的弘扬带来一些障碍。所以有人问我,要我提出看法,我说我没有别的看法。在中国传统的理念当中,在一个家庭,做父母的一定要知道儿女他在想什么、他说些什么、他做些什么;父母一定要知道,父母要不知道,你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如果他想错、做错了,你要想办法教导他、纠正他,所以这叫家庭教育。作父母对于子女,不但要养育他,要教他。《三字经》里面讲“养不教,父之过”,父有过母也有过,不能说是做母亲的没有过失,“养不教”是你父亲的事情,做母亲的责任就推掉了,不是。因为他编书的人,他是一句三个字,所以是说“父之过”;如果我编这个书,“之”字就不要了,“父母过”都连上去了,所以要教。中国古人讲作君、作亲、作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三个责任,有这三种任务。对儿女,你是他的父母亲,你要养育他。要养他,注重他的身体健康;你要教他,教他是着重在心理健康,他有正确的思想、有正确的行为,要教他。

  所以,亲跟师是一个关系,它不是分开的。在学校里面,做老师的、做领导的,一定要知道学生他每天想什么、他在做什么、他在说什么,你才有办法教。如果这些事情疏忽了,那你教的是什么?完全死在书本里头,没有用!他技术能力学会了,他思想坏了,这是教育的彻底失败。同样一个道理,领导一个国家、领导一个地方,我们这些人民、社会大众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说些什么、他们干些什么,不能不清楚。了解之后,怎样去诱导他、教导他、劝导他,这是教育。

  所以社会的治乱,不是政治问题,政治解决不了;武力来镇压,也解决不了,因为它不是军事问题;它也不是经济、科技的问题,它是个教育问题!所以《三字经》上头一句话“苟不教,性乃迁”,你要不教他,没有一条正的路给他走,他一定会走偏、走邪;走偏、走邪之后,你再把他扭转过来,难!所以在中国古圣先王建立政权第一桩大事情,教育!《礼记》里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你要教他,所谓是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在国内、国外我都遇到很多,做父母的、做老师的跟我说:“现在社会环境太坏了,家里怎么劝他,一走到学校、走到外面,就学坏了。”没错,你对儿女负不负责任?如果真负责任,为什么不学孟母?历史上记载“孟母三迁”,她为什么要搬家,搬了三次?居住的环境不好,儿子学坏了。所以负责任的父母一定选择居住环境,让小孩培养良好的品德。今天也有一些做父母的人想到,所以往外国移民,选择好一点的居住环境。但是有没有想到,你的儿女很小,到外国去,将来在那边生活、读书、长大了,变成外国人了,不是中国人,这是不是你的愿望?是不是你希望你的儿女将来变成外国人,不作中国人?这里头问题多!因此,我们要懂得怎样去改变环境。

  这个问题一定要从本身教起,本身要做子女的榜样;在学校里头,老师要做学生的好样子。国家政治真正上轨道,教学上轨道,各个阶层的领导人都是人民的模范,这个国家怎么会不强盛?怎么会不兴旺?所以归根结柢总的来讲,教育问题;而教育一定是圣贤的教育,这个道理要懂。今天很多已经开发国家,教育很发达,学校很多,为什么他们社会不安定,人心没有依靠?真的是从生到死,都生活在恐怖、不安之中。这很痛苦,这个人有什么意思?所以今天确实不是贫富问题,不是贵贱问题。贫人不安,富人也不安,没有地位的人心不安,有地位的人心也不安,这真是大乱之世。

  我们应当要多想想,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根源在哪里?一定要把根源找出来,正本清源。要有耐性、有决心、有毅力,好好的去做,使这个社会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秩序。中国古人教人的那一套,用现代人的话来讲,那是真理,可惜一般人不懂、不认识;在佛法里面讲,那是性德,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的性德,不是孔夫子的教条,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戒律,不是的。

  现在人虽然不讲礼、不懂礼,可是你以礼待他他都欢喜,你就晓得那是性德。如果你以礼待他的时候他恨你,他不欢喜你,那就不是性德。为什么你以礼待他,他还欢喜?他不讲礼,他还欢喜以礼待他?可见得这是性德。外国人没有孝道的观念,可是看到东方人儿女能够跟父母住在一起,三代同堂,都住在一起,一家很和睦,外国人看到非常羡慕,“你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不能?”由此可知,孝亲是天性。古圣先贤的教育没有别的,完全是根据我们天性自然流露的加以发挥,实实在在讲,没有加一丝毫自己的意思在里头。所以这个道才可久、可大,超越空间、时间,现在人讲“真理”。

  我们今天要救自己,没有别的,儒教我们“孝悌”,佛教我们“孝敬”。“悌”跟“敬”一个意思,在家要孝养父母,在外要尊重别人;悌道就是尊重,尊敬别人。所以佛的基本教诫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奉事师长就是尊敬。哪些人是师长?个个人都是我们的师长。人都有长处,都值得我们学习,孔夫子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师长。“三人行”,这是举例子,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这叫三人。善人,我们学他善的地方,向他学;恶人,我们反省、检点,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所以还是我们老师。把这个推广,我们生活的环境,顺境、逆境,善人、恶人,会学的人统统是老师,统统是平等的。所以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没有分别心,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平等的恭敬、供养。看到善的,我们仰慕、随喜、效法;见到恶的,我们反省、改过自新,成就自己圆满的德行。

  如果不教,他在社会上决定受污染。今天的社会,《楞严经》里头说得好,“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今天的家庭、学校、社会,伦理道德的教育完全废弃了,古人的金玉良言统统抛弃了,认为这是旧的东西,旧的东西不合时代,一律要把它淘汰掉。新的是什么?新的是杀盗YIN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是新的;人人都学这些东西,世界末日就来了。中国古圣先贤所传的不是旧的,万古常新,这是我们要重新去认识、重新去肯定的。只有道德才能够救自己、救社会、救众生;如果说道德不讲,礼义废除了,这个社会动乱永远不会终止,而且问题一定是一天比一天严重。许多宗教里面都讲到世界末日,我们看到今天这个社会现象,我们决定不迷信,但是社会现象就是治乱的征兆。

  今天社会现象非常不好,世间确实有不少志士仁人求治之心很切,都希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能够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想不出方法;不是没有心去做,想不出方法。换句话说,找不到病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所以古圣先贤的教学,他们是有真智慧、真慈悲,对于底下一代真负责任。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从胎教看出来。母亲怀孕的时候思想就纯正,起心动念都是善法影响胎儿,凡是不善的一概远离,这是真实智慧。小孩生下来之后,眼睛一张开,模仿父母,父母是他学习的榜样,这是教育的根。做父母的有没有想到,我一举一动要给小孩做好榜样?凡是不合理、错误的言行,决定不能够在小孩面前让他看到,这是真正爱护下一代,真正负责任。现在在这个社会里见不到了,我们只是在古书里面看到。从前人有,现在人没有了,现在人不懂得。所以中国教育的思想跟外国人不同,外国人认为小孩天真、活泼,要给他放任,不能够严加管束。中国人教育思想完全不一样,愈是小愈管得严,让他养成习惯,所谓是“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非常有道理。东西方教学的思想不一样,果报也不相同。东方确实是圣贤君子的教育、是道德仁义的教育,西方是功利,完全不相同。东西方的文化,东西方的思想,东西方的教学,我们要很冷静的去比较他们的得失,我们如何选择、如何取舍。

  宗教教育是神圣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世间没有一个宗教不讲孝亲的、不讲尊师的,没有,所以宗教都是道德教育,现在社会上所说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每一个宗教都是。如果宗教把教育舍弃掉了,只搞这些形式、仪式,那就变成迷信了。譬如在佛教里头,见到佛要拜佛。为什么要拜?不拜行不行?道理在哪里?我跟你们同学说,我讲经的时候也说过,我学佛三年之后才拜佛。那个时候我跟章嘉大师,这是佛门里面很难得的一位大善知识,我跟他三年,没拜过他。为什么?因为我不懂得为什么要拜佛。我是一定把这个道理搞通了,我才肯干;道理没搞通,教我去干,我做不到。所以我年轻的时候很不容易度,哪有像现在年轻人那么听话,教你拜就拜,教你磕头就磕头,真乖,真难得。

  我没那么容易,我是人与人之间的恭敬心;确实,我的恭敬心比那个磕头作揖的恭敬心还要恭敬,我有这个心。在形式上说,现代人见人鞠躬敬礼,所以我对见佛的大殿、见到佛像,我也是三鞠躬。三鞠躬是最敬礼,何必趴到地上去拜?趴到地上拜,那一种仪式,那是满清以前的,那不是现代人的。到后来我们才明白,拜佛是课程、是教学,我懂这个意思。目的何在?目的在对治傲慢的烦恼。以我们尊贵的头顶,礼佛之足,折服傲慢,我懂了,这是一种修行方法,是一种断烦恼的方法,从对佛的礼敬,然后把它扩展到对一切众生的礼敬,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佛来看待,自己谦卑尊重别人,我明白了,然后这才肯拜下去。道理不搞清楚不行,我没有法子做。所以说是一丝毫都不迷信,任何问题都要有明确的解答。

  佛家的造像,我们供养的佛像,都是表法的,都是教学的工具,很可惜一般人把它当作神明看待,错了,完全错了。相貌为什么要雕塑得这么庄严?心正!心正,相貌当然就端正,行为就端正。它代表意义在里头,让我们一看到就知道应该怎样去学习,用这些艺术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所以佛教教学是跟艺术结合成一体,这里头才有真、善、美、慧。现在这些道理,许多出家的老法师都说不出来,怎么能教人生信心?

  最近这几天,我在香港讲经,我忘了提示大家;我在最后一天才晓得,中国青州出土的一些佛像,现在在香港展览。这一批出土的佛像,去年在北京展览,去年五十年国庆的时候,九九年在北京展览,我去参观。我看到毘卢遮那佛披着那个袈裟,我才知道那个袈裟是什么意思。我们出家人不是搭这个衣、披着袈裟?我披了几十年都不晓得什么意思。老法师教给我们的,这是在佛经里头典籍上有记载的,佛陀在世的时候生活简单。吃饭比较容易│去托钵,人家供养一钵饭,衣就不容易。衣从哪里来?叫粪扫衣,一般人穿的旧衣服,丢了不要的;到垃圾桶里面去捡,捡这些破衣服,然后把它比较好的这些剪裁下来,一块一块拼起来、缝起来做一件衣。当然,质料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很难看,染一染。染色衣,出家人衣是这么来的。现在我们披这个衣是纪念释迦牟尼佛当年僧团里面生活方式,让我们常常想到物力艰难,要懂得节俭,不可以浪费,爱惜人力、物力,它意思在此地。

  可是更深的意思我们就不知道了。这里面一格一格的,剪裁得整整齐齐,都是一样大,为什么不大块就大块、小块就小块,这不是也很好吗?何必要把它裁得那么整整齐齐?原来它别有用意,这个意思没有人讲我们不知道。我在青州那个佛像里面看到毘卢遮那佛的袈裟,我明白了。它代表是平等,每一个格子一样大代表平等;很多格子,代表不同的族群,现在讲的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统统合而为一,这就是今天讲的“多元文化”,这个意思太好了。他这个袈裟上每一格都有画,画的是十法界,上面是佛、菩萨,下面是声闻、缘觉,最下面是地狱;我一看,原来是十法界,那个格子代表十法界的,就是今天讲的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土,合而为一。经上常讲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在这一件衣里头看到了,才晓得这个意思,可见得佛法真的是高度艺术的教学。所以这件衣服搭起来的时候一定要生平等心、清净心,你还有分别、还有执着,这错了。这些都要教、都要讲,没有人教,没有人讲,怎么会?

  佛法教学、学习,永远没有止境的。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无量劫生生世世都在学习,决定不能够终止的。成佛之后?成佛之后还在学习。学习不是圆满了?没错,学习圆满从头再来。这是为什么?这是教化众生、帮助别人,做出学习的样子,让别人效法。所以是永远都在学习,不管你学成没学成。总而言之,都在学习,而且都非常认真的学习。成佛之后,他的学习还是非常认真,你才能感动别人,才能让别人真正向你学习。你说“我做样子给别人看”,没有那一颗诚心,别人会发现,你是假的、装模作样的,人家就不肯跟你学习了。一味真诚!

  我们总结诸佛菩萨的用心,真诚心。别人欺骗我们,我们绝不欺骗别人;别人诽谤我们,我们决不会诽谤别人;甚至于别人陷害我们,我们也不能有一念报复的念头;都没有,成就自己的纯善。所谓是吃亏的人吃亏有福,人不肯吃亏,福从哪里来?中国古人讲“难得胡涂,吃亏是福”,这是真理,不是大圣大贤见不到。心地刻薄,这是没有福;轻易的批评、诲谤别人,这就是无福之相。所以圣贤书一定要读!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现代人是《了凡四训》。我们细细去读诵,愈读愈觉得印祖的提倡有道理,确确实实能挽救现前的世运,消灾免难,救自己、救众生。经论里头讲的理论太高了,学了不容易落实;《了凡四训》讲得浅、讲得白,学了之后就有用处,就得好处,你的灾消掉了,你的福现前。人总要学厚道的心,总要常常替别人着想,不要常常想自己。想自己,最后没有不失败的;只有想别人,他的成就是永恒的。

  同学们到这个地方来,我们时间虽然不长,而这几天我还在准备一篇讲稿。此地新加坡有一些部长最近要到居士林来访问,我有一篇致词,昨天我才开始整理这一篇东西。这个稿子是整理出来了,还要删改。我今天这一天还要做删改的工作,明天就交给他们。他们要翻译英文、翻译马来文,讲稿有十几页。所以这两天是忙这个事情。原本我想在香港的时候可以有时间来做这个工作,哪里晓得到香港的时候一点时间都没有,客人太多了,从早到晚。所以说非常的累,客人太多了,没有法子避免。所以回来之后,昨天一天没有出来,什么人也不见,电话也不听,赶紧把这稿子完成。再不完成,时间来不及了。接着底下三月十五号,天主教邀请我去讲经,讲他们的经。天主教他们所修的最重要的一部经叫《玫瑰经》,就跟我们佛门的早晚课一样,课诵。我去给他们讲解,也要用一点时间来准备一下。好,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教育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