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弟子规》


   日期:2011/1/6 17: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弟子规系列-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弟子规》  (共一集)  2005/01/10  澳洲净宗学院(节录自华严经12-17-1351集)  档名:29-02-0001 

 请看「菩萨问明品」第二大段教化甚深,文殊菩萨所问的第四句:

  随其行。】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得很简单,「行谓三业善恶」;在《钞》里面他有注解,「行二义者,一随修何行时,二以何行化之,其能化行与所行行未必全同,如行施行时,或以施行化,或以禅慧行化故」。由此可知,经文每句都含义甚深,境界深广无尽。

  佛菩萨帮助众生,应机说法,他现在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用什么来帮助他。譬如我们这个世间现前这个阶段,在这个地球上不仅仅是在我们这个国家,在全世界,诸位都知道这个世界动乱到极处,灾难之频繁史无前例,过去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样严重,这是果,这是一切众生行业所感之果报。从果我们就要想到因。像这种情形虽然在我们这个世界历史上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但是诸佛菩萨他们的智慧神通不可思议,像这种情形他们有没有经历过?我们在想像当中,他们经历得太多太多!也许在这个世界见的,也许在他方世界见的。总而言之,是不善的三业。那就此地讲的三业善恶,就是三业恶所感召的,绝对不是三业纯善。三业纯善所感召的是极乐世界,至少是我们一般所讲的天堂、天园、天国。为什么?佛在经上跟我们说得太多了。上品十善果报在天上,爱欲没断生欲界天;禅定功深,爱欲完全伏住、不起作用了生色界天;禅定功夫更深一层生无色界天;大乘教里面纯净纯善生华藏世界、生极乐世界,诸佛报土里面去了,无不是『随其行』。

  今天我们看到这个果报,就要想到这一切众生造的业因。这个业因是累积的,累积到现在爆发了。累积是因,当然现前有缘,缘是什么?内有烦恼,外有诱惑,不善的诱惑!现在我们六根所接触的电视、电影、戏剧、歌舞,乃至於广告,甚至於你到街头上去看看形形色色、来来往往的人,他们所表现的色情、暴力、贪瞋痴慢,这样变成风气,这灾难怎么能免得了?所以今天众生的行业堪虑、可怕!我们怎样在这个环境里面得到安稳,不受这个环境的影响?《华严经》好!这经里头文殊菩萨问的「十随」,我们在下面可以看到财首菩萨的回答,有十首偈,每首里面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从事上答,有从理上答,事是事相,俗谛,就是我们一般人都能够理解的。深一层,这是教化甚深,深的是从体性上答,那真能解决问题。事相上有善恶,三业善生天,三业恶在三恶道。六道里头有三善道、三恶道,什么样的业因感什么样的果报。甚深那就不一样。所以财首菩萨开头这三首偈,这里头很深的意思,人空法空。从人法二空再推展到整个宇宙,这是真解脱,这是真的解决问题,那才是真正的教化甚深。我们不但超越六道,还超越十法界。

  确实诸佛菩萨真的是希望我们效法善财童子一生证得圆满菩提,彻底悟得诸法实相,这才叫做甚深教化。但是甚深还是要从最浅显的下手,像我们读书一样。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们读书目的是要拿到最高的学位,成就真正圆满的德行学问。从哪里读起?还得从幼稚园读起,从小学读起。所以小学、中学就像这个经上所讲的事相,大学研究所就好比讲的理性,面面都讲到。虽然面面都讲到,这毕竟是大经,对象是法身菩萨,所以重点在后不在前。那我们学习?我们不是法身菩萨,我们是凡夫,我们学习这个经的重点要在前面不在后面。后面能够悟入当然是好事情,不能悟入,前面的开示我们真的要是明白、觉悟了,依教奉行,能转眼前的业报。现在一般人讲确实能够化解眼前的灾难,可以化解。你要问这是不是迷信?这不是迷信。那有没有什么科学的根据?有,佛在经上讲得太多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就是理论的依据,从心想生。

  所以大乘经教里佛常说宇宙之间一切法(包括时间、空间),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心很难懂,不是我们世间人概念当中所讲的心,我们世间概念当中讲的是什么心?讲的是念头,西方哲学家所谓「我思故我在」,这就比一般人讲得高。能够思惟想像的是我们的心,这不是大乘教所说的,大乘教不是这个意思。那什么是心?用哲学的名词来讲「宇宙万有的本体」,佛家讲的心是宇宙万有本体,能现一切的现象。宇宙所有的现象从哪里来的?从这个心现的。至於所现的这些现象很复杂,千变万化。它为什么会变?这个变就是念头,唯识所变!那就是佛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从心想生,心想,那个「想」就是识,大乘教里头所说的。

  这桩事情在最近被日本江本胜博士他研究水的结晶,水是矿物,也是偶然的一个机缘触动了他(这个工作做了十年,很有成效),发现水是活的不是死的。水能看、能听,它会听音乐,它能看文字。他写个「和平」,写个「爱」,无论写哪一个国家的文字,你把这个文字贴在水瓶上,贴上一、二个小时,然后再把这瓶水放在冷冻库里面,摄氏零下五度它就结成雪花,在显微镜下面你看它的结晶非常之美。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文字,只要写的是爱,意思是爱、是和平,它懂;如果写的是战争,写的是厌恶,讨厌你,恨你,那个结晶就非常难看。发现水能看、能听、能懂得人的意思。人以善意、以爱心来对它,结晶跟它看的、听的时候一样的美,非常美。这就证明佛所讲的,宇宙之间一切法确确实实唯识所变,这个唯识所变就是从心想生。

  如果我们大家念头都善,思想善,行为善,这整个山河大地、整个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不善,它怎么会有灾害?绝定不会有地震,不会有海啸,不会有火山爆发,不会有台风,这些灾难统统没有!佛给我们讲的这些灾难是怎么来的?都是人心感召的。水灾、水患,人的贪心变的水灾,火灾是人的瞋恚变出来的,风灾是愚痴变出来的,地震是傲慢、嫉妒、不平变出来的。佛讲这是真因,我们如果能把这个因消除,那就不受这个灾难。纵然这个世间有灾难,你遇不到,即使遇到之后,你能够很平安,你能够度过。如果我们普遍的劝导世人,现在江本胜博士在做,希望全世界能够相信的人,信得过的人,我们在同一个时间来为世界和平祈祷,一个月是一次或二次。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所明白的比他更深,所以我们华藏卫星电视台每个星期有一次,祈请全世界学佛的同修,我们同一个时间念佛,时间不必很长,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足够了。祈求世界和平,化解世界一切的冲突、误会。

  祈求世界的安定和平有理论根据,也有科学的根据。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知道这个道理了。诸佛如来怎么成佛的?菩萨罗汉怎么成就的?没有别的,断恶修善而已。见思烦恼断了证阿罗汉果,尘沙烦恼断了就成菩萨。什么叫见思烦恼?我们换句话说大家容易懂,执著,对於一切人事物、一切诸法坚固的执著,这是错误的。我们把执著放下。阿罗汉对於一切人事物执著的念头没有了,我们常常讲控制的念头、占有的念头,这都属於执著,执著的念头没有了,他出六道!我们对於一切人事物还要有控制的念头,还有占有的念头,那么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阿罗汉再提升一层,不但是占有、控制没有了,连分别也没有了。分别这个念头没有,他就出十法界,真的成为圣人,那不是假的,《华严经》里面讲的法身菩萨。人到这个境界,他住哪里?他住华藏世界,他住极乐世界,永远离苦!离苦我们就叫做得乐,所有一切世间苦他都不受。这个世间讲十法界,十法界的苦他都不受了。这个理事我们都要明了,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学习,是真的不是假的。

  《华严经》要多读、要多听,经是太长,长有长的好处,长时薰修。这个地方讲没听懂没关系,后面还会讲到,反覆的开示。希望这部经从头到尾你听了,听到后面真的觉悟了,这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断恶修善,诸佛菩萨随著众生的心意,众生有意断恶修善,佛菩萨就会很认真的来教导、来帮助你。如果一昧作恶,不肯回头,不相信世间有善,总以为人善被人欺,人不可以作善人,作善人很可怜的。这就是错误观念误导了他,坚固执著,死都不回头,那么将来他有不善的果报。

  他堕落在三途,佛菩萨看见了,佛菩萨有没有慈悲心?佛菩萨要不要去救他?佛菩萨真有慈悲,慈悲里头有智慧,他的业没有消掉不行,帮不上忙。这是大乘教里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力量是相等的,众生就是业力。你看看心能现能变,这个力量太大了,佛的力量也很大,可是众生的业力也了不起,他造的善业、恶业。他造的善业必定在三善道享受果报,享受果报就是消他的善业,他在三恶道受苦是消他的恶业。这我们就晓得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情。六道轮回是你造的善恶业感得的果报,这个果报是替你消业,你一定要知道。

  清净心中没有善恶,善恶是从迷惑自性而生起来的,觉悟了之后没有善恶。善恶是相对的,善恶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人我是非都是相对,人我相对,是非相对,迷了才有相对,觉悟了就没有。所以永嘉大师讲「梦里明明有六趣」,作梦是不觉,这个六趣就是六道轮回;「觉后空空无大千」,你醒过来了,觉悟了,梦境没有了。我们现在不觉都在做大梦,不知道自己是在作梦,把这个梦以为是真的,所以起妄想分别执著,跟人家竞争斗争,造无量无边的业习,这轮回有得轮、有得报了,这事情可麻烦!

  所以佛菩萨观机说法,观机施教。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的病根是什么?病根是不知道做人,这个事情麻烦大!不知道做好人。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学佛也好,佛门里面有大乘、有小乘、有显教、有密教、有宗门、有教下,正如同一个大学科系繁多,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原因在哪里?再看看其他的,在中国儒教,学儒的我们也没有看到有成就的,中国还有修道的也没有看到成就的;再看看外国的宗教,总看不出真正有成就的大善知识。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不能不认真去思惟,不能不认真去观察。观察到最后原因是什么?就是刚才讲的不会做人,不会做好人。

  为什么从前的人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无论修学哪个宗教都有成就,什么原因?他们都有根柢,都懂得做人,都懂得做好人,那叫根!像树一样它有根,那个根是活的,所以它一定会长成,一定会开花结果。在这个时代,我们这些树根烂掉了,怎么样培植,没多久枯死了,树倒了,根坏掉了!我们是生在这个时代,遇到这么样一个环境。那在今天我们怎样救自己?怎样帮助别人?从根救起。儒家的行,「随其行」是礼,佛家的行是戒。这样一来我们就更清楚、更明白了,学佛的人不能持戒,三皈、五戒、十善做不到,这个做不到就是根死了、坏了。无论怎么样努力来修学,救不了,到结果必定堕落,人身都不容易保住。我们今天找到了这个病根,一定要从根本来挽救。这个根本做人,做人的根本一定要懂得孝顺父母,尊师重道,这是大根大本!

  我们净宗学会成立,我们修学根本的指导原则是净业三福,我们是依这三条十一句来修行的。头一句话就是孝养父母,第二句是奉事师长,我们这两句没做到,所以后面全都落空。这几年我特别强调根本的教学,我提出了几门功课,《弟子规》,《十善业道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三皈五戒,《沙弥律仪》,再加上儒家的《论语》、《大学》、《中庸》;四书这三种最重要。希望我们能在两年当中完成这个课程,我们的根就救活了。你在这些课程里面去学习,你就懂得怎样孝养父母,怎样奉事师长。

  这个话提出来也不少年了,有没有人去做?没看到,难,太难太难了。一直到最近我们才看到有几个人真干。我听说了,我在旁边细心的观察,果然做得不错,我很安慰。我的安慰,古人所说在家世间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世间人最忧虑的家里头没有继承人,你这个家就断掉了,所以要有好的儿女继承。从事教育的人最大的忧患就是传道,你的道有没有人继承,如果能得一、二个人继承,这是很大的安慰,这个道没有在我手上断,后头有继承人出现了。我们这个道统,上面是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传给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传给我,我现在要有几个传人了,那比什么都快乐。只要有传人,我们自己这个身随时随处都可以舍掉,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挂念,心事没有了,有人承传。

  早年我在美国的时候,我记得是住在洛杉矶,在那边讲经。洛杉矶有个算命先生翁阳春,也许我们同学有人知道他,算得很好。我讲经他差不多每一堂都来听。他曾经跟我算过,他说法师你的传人很晚很晚才出现,那个时候我才五十多岁。他告诉我最快也要六十五岁以后,很晚。不过出现之后,他学得很快,大概跟你三年就行了,真的是很晚,我都快到八十岁了,无量的欢喜!

  今天我们就晓得救自己,救一切众生,救世间所有一切大圣大贤的教诲,都要从《弟子规》下手,都要从《十善业道》入门。《十善业道》依然落实在《弟子规》,没有《弟子规》,《十善业道》会落空。为什么?你们诸位想想,《十善业道经》里面最精采的一段开示,也是《十善业道》的总纲领、总原则。佛告诉龙王,「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这一句话多重要!一切世间是十法界,能离一切世间苦,菩萨这一法,你说这一法多重要!

  我学这部经的时候(这部经李老师在台中跟我们讲过),我看到这一句寒毛直竖,希有难逢!特别的用心专注听佛开示这是什么法?佛就说出来了,这一法是什么法?佛说常念、思惟、观察。我们要把这个句子意思说得很具体、很完整,这要加两个字进去,「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观察善法,行为善」。佛还说「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一句话非常重要,那菩萨所修的纯净纯善,这个善法到末后佛给我们指示出来,这个善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这一展开,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跟诸位说就是《弟子规》,《弟子规》就是十善落实在生活上,你说多重要。三福里面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上面这三句,孝亲、尊师、慈悲心都是落实在《十善业道》,没有《十善业道》,前面三句都是假的,都落空了,所以我才这么样重视《弟子规》。

  去年我有一次讲演,题目是「中国四千五百年前的祖先是怎样教化他们的后裔」,我用这个题目做了个讲演。非常难得,杨淑芬老师、蔡礼旭老师以这一篇讲演的纲领做一个架构,把《弟子规》全文带进去,讲了十几遍,讲得很精采,讲得非常生动、非常活泼,我听了很欢喜。所以我劝勉大家听这个,要好好的把这一门课学一年,然后你再学经教,不一样。你有这个基础,你听我讲《华严经》会开悟,没有这个基础,《华严经》说老实话你听不懂。

  我劝很多同学们都学这门功课,如果你真正要想继承释迦牟尼佛的弘法利生的大业,你还要学古文。学《弟子规》跟学古文可以同时,你一个星期背一篇古文,一年五十二个星期,一年你能背五十篇古文,那就从前李老师讲的,你读文言文就没有问题了,文字障碍没有了,你去看《四库全书》,看《大藏经》,钥匙拿到了,一年完成;就是拿文言文的钥匙跟《弟子规》的学习同时,用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我讲经可以听,不用看,不用复习,你把全部精神贯注在功课上,《弟子规》跟背古文上,要专!不专不能成就。我们学院也是定这个规矩,两年当中完成这个功课。两年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再一年还是这样空过的时候,我们的学院就不能办了,就解散了。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文殊菩萨问财首菩萨的「十随」。十随我们学到第四「随其行」,前面说了不少。在我们当前应该特别重视学习的功课,就是《弟子规》跟古文。如果我们肯用一年的时间,真正做到了一门深入,一年的时间薰修,文言文的钥匙拿到了,我们修学的根救活了,往后持戒不难;再学三皈五戒,再学《沙弥律仪》、学儒家的《童蒙养正》,那都很轻松,都不费事。将来再进一步,那是诸位同学自己自修,不必列入课程,但是一定要进修。从前李老师教导我们的就是《五种遗规》,老师没有把它放在课程里面,给我们自修的,是一部非常好的书。在古籍里面,类似这些有不少篇章,像《礼记》里面的「曲礼、少仪、内则」,《管子》里面的「弟子职」,甚至於「礼运大同、儒行」,都是我们必读的。虽不列在课程里面,是一定要读。

  四书是儒家的根柢,我把它比喻作佛门的《华严经》,为什么?《华严》里面有理论、有方法,还带表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四书,我怀疑朱夫子编四书,他的灵感可能是从《华严经》上学到的,为什么?他编得太像了。《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是孔子表演。也就是《大学》、《中庸》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孔老夫子做代表,孟夫子代表贤人。你看圣贤人怎样把这些理论、方法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在办事,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妙不可言!《华严》就是这么一个架构。

  所以从前我刚刚跟方先生学佛的时候,他老人家就把《华严经》介绍给我。他说这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概论,在世界上决定找不到第二本能跟它相比美的。它有究竟圆满的理论,有很细密周详的方法,还带表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表演,表演的分量相当可观,四十卷经文!《普贤行愿品》有四十卷经文,方老师对这本书赞叹备至。所以你以后再深入儒佛都不难。这一年的基础是比什么都重要,决定你以后的成就。我老了,希望你们年轻人成就在我之上,对於这个世间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乃至於消除天灾劫难都能办得到。「随其行」,我们只介绍到此地,再看下面第五句:

  随其解。】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说「解谓识解差别」。他注得不多,把重要的纲领给我们点出来了。在《钞》里面他说「解二义者,一随有深浅之解,二说诸佛菩萨之解化故」,那这个意思就深了。我们来看这一段。首先就世间法来说,世间法就是俗谛,是第一个意思「随有深浅之解」。初学一定是由浅而深,我们才能够学到东西。解里面最重要的是行,行帮助你真正的理解,如果你没有行,你那个解不实在、不踏实。所以菩萨在此地问,他这个意思很深,他没有说先讲解后讲行,他没有。你看他问的顺序,第四句是「随其行」,第五句是『随其解』,这个解就比普通讲得深,但是这还是世法,这个意思我们要懂。他这个句子排列前后意义都很深。到财首菩萨的答覆,这十首偈子里面,那是字字句句都有很深的义趣,真的是深广无际。到经文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学习。

  现在我们确确实实不但於佛法不解,於世法也不解,这话怎么说?世法一定要讲圣贤人的教诲,那是真理!中国人讲教育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所以中国人是最注重教育的;家庭、学校、社会,现在我们讲最高的是宗教教育。在中国从前没有讲宗教教育,那讲什么?圣人的教育,习圣、习贤,接受教育最高的目标是要成圣人、成贤人。那这个就跟宗教的目标相同,佛门里面称佛陀,佛陀、菩萨都是印度话,音译过来的。佛陀确实是圣人,能够翻作圣人,菩萨可以翻作贤人。

  从前翻经的这些大德为什么不用儒家的圣人、贤人来翻佛、翻菩萨?佛菩萨这个名词的含义比中国那个圣跟贤还要广大、还要精深,所以中国字汇里头找不到,那只有用音译,然后再加以解释。通常最普通我们看到「佛陀」的解释,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智,一个是觉。「智」里面有三种,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我们中国这个「智」里头没有这个意思。「觉」也有三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真的,它这个名词含义太多了,这是不得已用音译,翻的时候翻音不翻字,这是我们要知道的。真的是相当於中国人讲的圣人,圣中之圣;菩萨是贤人,贤中之贤。诸位要是深入大乘,你就是读《华严》也就能明了,特别是清凉大师的《疏钞》给我们讲解得很详细。

  所以这个「解」我们是由浅而深。学儒释道三家都不例外,都主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跟西方人的观念不相同,为什么?佛家常讲,这个佛家,儒家也肯定,并不反对。佛家讲智慧有两种,根本智跟后得智。实在说根本智就是智慧之体,后得智是智慧的作用。智慧之体是什么?佛家讲是禅定,定生慧,定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禅定是属於根本智。智慧是讲清净心,定心的起用无所不知,体是无知,般若无知是讲的体,根本智是无知,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

  所以在中国儒释道三家,初学都不离开这个教学原则,你看训练初学,训练初学教什么?生活教育,那就是《弟子规》。实在讲《弟子规》并不在佛门也不在道教,甚至於也不在儒家。为什么?《弟子规》是你从生下来的时候,你的父母教你的,家教!所以家教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只有中国人重视家教。什么时候开始家庭教育?哪一天开始?这古大德文字里的记载我们看得很多,小孩生下来,会说话、会走路那一天开始。严格!这个教育的时节因缘你一定要抓住,你错过这个机会,他已经养成不好的习惯,你再教他,难!刚会说话、刚会走路,恶的习惯都还没有养成,他都还不知道,在这个地方就教他守规矩。教他怎么坐,教他怎么站,生活教育。所以《弟子规》是生活教育,从生活当中教孝、教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家教!这是全世界真的只有中国人懂得,只有中国人注重。凡是从这个时候教好的,几乎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圣大贤,我们不能不晓得。

  另外,他到六、七岁的时候开始上学,跟老师了。老师对於生活里面点点滴滴要跟学生讲明道理。他从小就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友爱兄弟,已经养成习惯了。跟老师,老师要讲清楚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孝顺父母?为什么要友爱兄弟,兄友弟恭,为什么?小朋友也会懂事;除这个之外,学校教育里头最重要的是读圣贤书。圣贤书也是一门深入。老师督促背,一本一本的学,不能够同时学两种,绝对不许可的。学,学到什么程度?学到背得很熟很熟,我们一般讲滚瓜烂熟。那么老师考试,考试很简单,书本里翻一句,随便念一句,他就能接下句,要熟到这个程度,不用去思索。你提上句,他下句就接下去,熟到这程度,行!再换一门功课。譬如像四书,《大学》念完了,念《中庸》;《中庸》念完了,念《论语》;《论语》念到滚瓜烂熟了,念《孟子》,一步一步的老师给你安排。这个不讲解的,完全是背诵。这样的教学大概也有六、七年,通常是从六岁、七岁上学,算七岁,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六年。有些人上学上得早,五岁就开始上学,根性利的、聪明一点的五岁就上学,这样他有六、七年的薰修。

  背书,这是重要的这些经论几乎全部他都背过,而且背得很熟。这个阶段是修什么?跟诸位同学说,是学根本智。就是我们佛法讲的般若无知,这是修定!他天天念书,念到背,背了还要复习,他就不胡思乱想,心定在功课上,用这个方法修禅定,不是教他盘腿面壁。小朋友要不是这样限制他,他要胡思乱想,那个事情就麻烦大!把你所有的精力、精神、时间,著重在应当要背诵的东西全部背过。这是训练根本智。

  在古时候出家,出家剃了头之后,五年学戒。这五年是学什么?就像儒家的童蒙教学一样,学生活教育。出家这是个团体生活,你一定要懂得团体生活的规矩。寺院里面有讲经、有教学,你没有资格去上课,为什么?出家总有先来后到,所以说到寺院头五年是为常住服务,我们今天讲做义工。寺庙里不能在外面雇人,初学的他来担任这些工作,所有一切这些工作你都要去做,常住执事分配给你,五年!这五年当中,除了你工作之外,教你背书,你自己去背,有师父教你。背哪些经论?每个道场不一定,所以佛家宗派很多,譬如说华严宗的,那一定要背《华严经》;天台宗的,那至少要背三大部;法相唯识宗的它比较多,它有六部经十一部论,不能全背,一定是选著背,因为它分量多,都很大。每一个宗派有它自己主修的这些经论,这些经论一定要背过,都在你刚刚出家的五年。除了为常住工作之外,你的时间你就去背诵。五年之后,有新的出家人来接替你的工作了,你可以上讲堂听经,你可以到禅堂参禅,或者到念佛堂念佛,清众!亲近善知识学习、研究、讨论,开后得智。所以前面一样五年的时间给你背书。

  古时候这些出家人都有学问,一般不但是佛教经论他通达,世间东西他很熟,为什么?他从小在家里,在私塾里面都学过,所以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他都通。出家之后学经教他不困难,持戒不难,底子深厚,不像现在。古时候那些念书人,说实在话,富有之家还是占少数,贫穷人占多数。贫穷家里小孩要真正发愤去念书,到哪里去?到寺庙。寺庙里面去住不要花钱,吃饭可以不要花钱,但是怎么样?要做工。你到寺庙里面去读书,跟法师讲好,寺庙里头有藏经楼,就像现在的图书馆一样。它的图书很齐全,世出世间统统都有,决不是只有佛经,世间书统统都收集。所以你到那个里面去念书好!书你可以找得到,不会缺乏。读书,无论是经史子集要有问题,出家人都可以指导你、都可以教你。真的是法师可以教你。

  你们看看中国许许多多古圣先贤,小时候都是在寺庙念书。诸位知道的范仲淹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范仲淹小时候就在寺庙念书。有些家里富有的,对寺庙有一点供养;没有的,在寺庙里讨一份工作,可以在那里住上个二、三年,你在那边好好的念,然后再参加考试。我们知道过去中国考试,有考秀才的,考举人的,考进士的,多半与寺庙都有关系。寺庙里面的法师有能力来指导这些读书人,所以他世学跟佛学都通达,真的是不简单。

  古时候出家也不是容易事情,要经过考试。国家考试,考试及格,那是皇上的名义发一个证书给你,叫度牒。你拿到这个度牒,你看看哪个寺庙跟你有缘,哪个法师跟你有缘,你去找他跟他出家。那个法师一定要看你有没有度牒,有度牒可以收你,没有度牒,收你出家是犯法的。这个制度,清朝顺治皇帝废除,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对这桩事情批评很多,说顺治皇帝做了一桩错事。古时候这种限制好,佛门出家人水平高,确确实实值得人尊敬,名副其实的法师。他的道德,他的修养,他对於世间学术,对於出世间的经教都通达,名副其实的法师,真能教你,所以他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国家皇上尊重,你看很多好法师,皇帝聘请为国师,上行下效,地方政府这些官员、这些学者对出家人哪有不尊重的?哪有不佩服的?这个制度废除之后,这个标准就没有了,想出家都可以出家。没有念过书的,没有知识的,甚至於在社会上还犯了罪的,出家也就没事,这样让佛门的素质一落千丈。印光大师每一次提到这个很痛心!这个责任,顺治皇帝不能不负责。我们读《印光大师文钞》,看到他老人家对这方面的文字有很多篇提到。

  现在我们知道佛教是教育,真的是究竟圆满的社会教育,内容包罗万象!从家庭、学校、社会,所有一切教育没有不包含的,内容太丰富了,真正是宝!经典在佛家称之为法宝,真的是宝,能帮助我们解决一切疑难杂症;无论是个人的,是家庭的,是事业的,还是社会,还是国家的,还是一切众生的,统统能帮你解决。这样好的东西,现在大家把佛教看成迷信,你说多可惜。这个误会太大了,多少人受害。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受害者之一,毁谤佛教,破坏佛教,决定不会相信。说是有一个人要把佛教介绍给我,简直就不可能,成见那么深、那么样顽固。我要不是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方先生把佛经哲学当课程来传授给我,我这一生与佛就没有缘分。

  方老师给我讲,我这才明了,这才知道佛经里头有这么多好东西,於是这才逛寺庙。逛寺庙的目的何在?找佛经。那个时候经本得到非常不容易,只有在寺庙里面找,找到之后自己来抄,我还抄了不少部。星期假日到寺庙图书馆里面去抄经。现在人有福报,得力於现代的科学技术进步,印刷术的进步,照相、影印非常容易简单,几乎一般家庭里面都可以收藏一部《大藏经》,这在从前是无法想像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缘分。

  我们这个图书室里头有十种不同版本的《大藏经》,有《四库全书》,有《图书集成》,有《四库荟要》。这在过去我们求学那个时代不敢想像,那是多大的福报。今天我们这些典籍具备,那你不学,这个罪过就很重。学,所以我就常常讲,钥匙你要拿到,《四库》的钥匙,三藏的钥匙,文言文,你要拿到这个钥匙,要用一年的时间你就拿到了。你们同学如果要认真学习,我们可以聘请一位国文老师来教你们,期限一年。我很乐意帮助你们,非常乐意成就你们,你们肯不肯合作?不一定你们要人人发心,有一个、二个发心,我都会请老师来教你们。人人成就那是设想,太难了。我们同学当中有二个、三个成就,四个、五个成就,这都可能。

  我们要从初学下手。你真正发心想学了,问问现在这个常住工作你还做不做?工作还做。从前念书人在寺庙里都兼的有职务,不能白吃饭,纵然是家里面富有,拿钱去供养寺庙,还是要工作。工作是为什么?学勤劳,这是你的德行。你每天一定把你的工作时间分配得很好,好在这一年这个基础的课程著重在背诵,《弟子规》是著重在落实。像现在蔡礼旭老师讲的四十个小时,一天学两个小时,二十天学一遍,这一年当中学十遍,十遍是两百天!但是《弟子规》的经文每天早晚要念一遍,一天都不能够缺的,它的文并不多。古文不要选太长,不超过三百字的,一个星期学一篇,一年学五十篇,你这一年没空过!文言文的钥匙拿到了,那个根(命根)救活了。《弟子规》是救命根的。有了这个根,学儒、学道、学佛轻而易举,你肯定会成就。

  我们今天是处在非常时期,不能用平常的课程标准来学习,为什么?平常课程标准来学习,我们是一无所获,时间、精神都浪费了。所以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病根在哪里,一定要对症下药。你不在这上做,怎么办?有这一年基础之后,往后你的学习,跟你以往学习那就不一样,大幅度的提升,大幅度的进步了,你有根,你活了!经教专攻一部,专修一门,将来作专家。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办研究所,培养师资。有足够的师资,我们的学院就展开了。这里面可以开十几个学系,每一个学系有三、四个老师,十年之后,学院就变成大学,前途一片光明。如果不从根本上下手,这是一个梦想,不可能成就的。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一定要觉悟,一定要回头。

  回头到学习的原点。真的像我见李老师的时候一样,你过去所学的我统统不承认,一律作废,跟到他一切从头来起。我跟他老人家第一部学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你们大家都读过。这一部经里面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三皈、五戒、十善,基础!他在那个时候也是随机施教,并没有一个计划,没有策划。完全是像教私塾一样的,没有学制,只能说是私塾,名字叫经学班。学生二十几个人,教室大概只有我们现在摄影棚这么大,二十多个学生这就坐满了。我们今天的缘比那个时候具足,方方面面的条件都有,就看大家发心不发心。所以今天我们在此地的学院,我们向空中发展,我们用网路来教学。在网路上,我们一起学习的同学将近一千个人。所以希望在学院的同学你们自己好好想想,我们往后应该怎样学习?能不能将我们这个网路教学真正完全落实到学院?你们好好的学个几年。另外从网路里面,我相信一定有不少成就的人,真正认真努力学习都可以成就。

  确实有真正的善知识,心心念念希望佛教有一个真正的大学。什么叫佛教真正的大学?这里面完全是学佛的,不夹杂其他课程,这才叫佛教大学。佛教有十个宗,每一个宗成立一个学院,我们净宗学院,天台学院,华严学院,法相学院,戒律学院,禅学院,密学院,一个宗派一个学院。宗里面有不少的经论,这个经论把它规划起来就开成学系,一个学院有几个学系。这样才能把佛教在全世界复兴起来,完全走上教育、教学!寺院、庵堂那是古迹,那是古时候佛法教学、修行的道场,现在可以统统作为观光旅游,可以做这个用处。新的佛教办大学、办学院,利用卫星电视,利用网际网路,利用光碟,向全世界一切人民来推动这个智慧觉悟的课程学习,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得到了,我们也希望一切大众个个都能得到,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望。今天时间到了,这一段就介绍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