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趁着年轻,赶紧修行!


   日期:2016/12/21 15: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命不是这一辈子,而是没完没了。我们死亡都是假死。死了就投胎,换个身体再来。既然都死不了,想要活得好些,那就要修行,不修行更苦,而且无有出期,因为死不了。那要学佛,一定要趁着年轻。到年老了,就安心念佛去极乐世界,等下辈子再来。除非你是梦参老和尚,老年出来弘法,但梦参老和尚他是再来人,他老人家没有上佛学院,去燃手臂供佛,后来就开智慧,二十多岁就讲弥陀经。我们没有那个慧根,还是趁着年轻,多学习一点,多背诵点佛经。地藏经,弥陀经,药师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这些大乘经典都要看一看。

  四祖道信禅师在山上修行,他得了法,但是找不到接班人。山上有个栽松道人,跟他说,你把法传给我,我帮你弘扬。四祖说,你老了,我传给你,你也弘扬不了多久。要不这样,你去投胎,再来时,我就传法给你。那栽松道人就按照四祖的指示,他去找人投胎。投胎后再来,七岁就遇到道信禅师,这就是后来的五祖弘忍。

  如果到老了再来,想要弘法,估计都要等下辈子再来了。要修行,要趁着年轻,记忆力好,体力好,精力也旺盛,想要去参访,就有脚力去。到老了,学了也容易忘记。人要克服这色身的障碍,不容易。年轻时,除了基本生活要保证外,人应该有些更高的追求,那就是灵性的觉醒,就要进入修行。

  在古代印度,很尊重修行人,一般人成家立业,任务完成后他就会去修行。所以悉达多太子去修行,净饭王虽然是国王,但也无可奈何,同时也是尊重他的决定。印度是个尊重修行人的民族,中国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能流传到今天的,就是古印度文明还有中华文明。像埃及文明,消失了,玛雅文明,也消失了。这两个文明没有修行人。修行人能带动一方人的灵性提升。

  玛雅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都发展了很伟大的天文历法。比如埃及金字塔的建造,非常的完美,现在人的科技都无法创造出来。这么伟大的文明为什么就消失了呢。这就是因为人类向外追求,而没有着重提升内在的灵性。灵性才让人的生命有高度。

  中国古代,应该是墨家的门人,发明了木鸟,木鸟可以在天上飞三天三夜。但做完这个机器后,人们就把它毁了。因为古人意识到,人类一直向外追求,就是发展术,最后将会让人偏离大道,就是人类会忽略自身灵性的提升。古人认为,做任何东西,包括经营任何行业,都应该为了提升灵性,而不是提升享受。当一个人灵性提升后,他就得到了最高的享受,佛教叫法喜充满。

  现在人的六根越来越粗糙。以前人听音乐,是丝竹管弦,很优雅的,运用大自然的音声。现代人听音乐,用摇滚,高音喇叭。就代表人的耳根越来越粗糙。现在人吃东西,口味越来越重,各种调料也越来越刺激味觉。就代表舌根越来越粗糙。人对外界的感知,越来越迟钝,那也享受不到安详。真正修行人,是很安详,很安静,他喜欢安静,寂静的功夫,他的六根会越来越灵敏,灵敏到跳蚤的声音都感知的到。

  趁着年轻,要多念佛诵经,少接触污浊的东西,也清净体内外的磁场。色身越清净,业障就越少。不要让色身变得污浊,等到了生病,再来念佛就很困难了。而且修行想要进步,如果色身不清净,那是不可能的。污浊的六根,是无法开发智慧的。真的修行人,他的浊气一定会减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年轻)(五明学佛网:修行       年轻)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