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孝心的力量:人之所行,莫大于孝


   日期:2016/12/8 9: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6年12月7日,节气大雪,下午一时整,众人引首翘盼的《孝心的力量——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在佛子们清净的梵呗供养中拉开帷幕。口可以修善业,普贤菩萨十大愿望的第二大愿就是口称赞如来,以清净心、至诚心歌呗诵佛德,是成佛之因。

  中国儒家伦理著作《孝经》,通过孔子与其弟子曾子的问答,以“孝”为中心,肯定“孝”为天所定,“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为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上至国君以孝治国,中至臣民以孝事君,下至百姓以孝立身。

  国君之孝——以恭敬之心侍奉双亲,再以侍奉双亲之心,将德行施教化于黎民百姓。天子若能以事亲之心,侍奉天下百姓;以爱亲之心爱护天下百姓,则是天下百姓之福。

  诸侯百官之孝——身居高位而不骄,虽财富丰盈而不奢,慎行法度,能与天下万民共处,能保社稷之太平。

  士大夫之孝——“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衣饰、语言、行为三点都需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则。

  士之孝——以孝事君为忠,以敬事长官为顺。忠顺不失,则能保全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守其祭祀。

  庶人之孝——谨身节用,孝养父母。

  所以,儒学之所以成为中华传统国学之主流,因为儒学不仅规范百姓的行为,更明确了国王天子、诸侯大臣的行为规范。《孝经》认为,“孝”与“忠”密不可分,“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把“孝”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始于事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我们的肉身,受之于父母,一要善自珍重,不能让身体受到伤害;二不能用父母赋予的肉身做坏事;三要在父母膝下承欢,承侍甘美,为“孝”之始也。

  “孝”中于事君。修身行道,不仅利益自己,更为利益社会、帮助众生,而奉献天下,效忠国君,建功立业,让父母名扬天下,为“孝”之中也。像“精忠报国”的岳飞,“三过其门而不入”的大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都是中“孝”之典范。

  “孝”终于立身。修学佛法,以父母所给的凡夫之身,转凡成圣,永离轮回。

  “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与佛教中“孝”的三个层次不谋而合:

  承欢膝下,侍奉双亲,是“孝”的第一个层次。继承父母的意愿,实现父母的志向,是“孝”的第二个层次。最大的“孝”,是指践行佛教真理,找到生死根本,破除四魔,跳出三界;不仅自己出三界,还能够带领一切如母有情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佛教讲,欲求福报,需种好三种田。哪三种?敬田——父母长辈,对父母长辈要尊敬。福田——三宝为众生无上福田,恭敬供养三宝得无上福。悲田——动物、鳏寡孤独弱势群体、苦难众生等,当施以无畏,令其生起安全感。

  法师讲解《父母恩重难报经》中的“父母十恩”,动情之处,不禁哽咽。

  这个世界上,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最重,父母之恩大于天地,我们却不闻、不见、不思、不索,不知感恩,不去报恩,如同在黑夜中游走。怎样才能报答父母深恩呢?用我们的身口意践行佛陀的教法:戒恶,不用父母给予的身体造恶,不使父母蒙羞;修善,依戒定慧三无漏学,求无上道;不单单身修善,还要从语言上、智慧上追随三宝,甚至转凡成圣,往生净土,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离苦得乐。

  “孝”字是一个“土”字头,一撇,下面一个“子”字。“子”,孔子、孟子、庄子都是已经觉醒的人,所以“子”不容易做。

  大孝孝于天地万物。父亲如天,母如大地长养万物,父严母慈,天覆地载,所以感恩天地也是一种孝。把身体匍匐在大地上,用自己的五体,去礼拜大地,通过礼拜天地,来训练我们对父母的投诚,放下自我,放下生命的负能量,提升起生命的正能量;拜下去就是清除生命中所有不好的东西,站起来时,又将生命中的正能量,挺立于天地之间。只有这样日日修行,我们的生命才能日日进步,才能年年是好年。

  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没有好好学过中华传统文化,久处父母大爱之下而不知其恩,就如“处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其实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在轮回路上的久别重逢,要珍惜生命之间的善缘,孝养父母,善待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中华民族的广宏大爱广传天下。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承担了传统文明回归、重塑中华道统的重任,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受益者和传播者,所以补好传统文化这一课,势在必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孝心       力量)(五明学佛网:孝心       力量)  

 楼宇烈教授:我们应该说——智慧才是力量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改变命运的力量 

 万行法师:先天的力量也需要后天的力量启动 

 贤崇法师:慈悲与智慧的力量 

 海空法师:愿行的力量(下) 

 海空法师:愿行的力量(上)发愿与行愿的内涵——2008年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一篇 培养健全的精神力量 

 如瑞法师:发挥团体的力量 

 如瑞法师:反省的力量 

 冯学成居士:漫谈《信心铭》 第六讲、达磨禅法的手段与力量 

 传明法师:禅修的主要途径 七 用心的力量 

 宋立道教授:集合教学政三界学术力量,卓有成效地发展佛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