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人家对我不好,这真正是我善知识


   日期:2016/11/27 19: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坏与他没有关系啊!

  他说我坏,是想我再往好的做

  节录自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为什么这么争呢?人就是把利欲看得太重,把钱、权力看得太重;把道义都忘了,把互相尊重的德行都忘了。这是现在佛教很可悲哀的事。所以我们身为佛教徒,一定不要做佛教里的虫子,不要做“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这一类的佛教徒。

  我们要学习

  "性尽人己参天地 ,心同日月耀阳春"

  “性尽人己”,你尽人性、尽己性,又能尽物性。所谓尽性,明理就尽性;能尽性,就能立命,也就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到那个最好的地方。你能尽人性,明白对方;尽己性,也明白自己;并能尽物性,天地间万事万物,没有不是在说法的,没有不是在演说妙法呢!你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沙一尘,都是第一义谛的表现。你若能会得,就是百草头上祖师意;你若会不得,就是尽摆乌龙,以为是有妙计。所以我们若明白,就不要做糊涂人;你若是糊涂人,想明白也,是不容易的。

  互相争、互相夺,这都是一般世俗人所有的;我们修道的人,不应该见利忘义,不应该背道而驰,不应该不顾道德仁义,一意孤行。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不愿意得到的事情,不要加到旁人身上。我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为什么要给旁人呢?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学妖魔鬼怪的邪说,说:“己所不欲,必施于人。”不要这样子,这样子是邪说,是不正确的思想。又有说“矫枉过正”;矫枉不应该过正,可是他说“矫枉必须过正”,这都是邪说。所以,邪说就是差这一字,差之丝毫,就谬之千里。

  我们现在在万佛城,要学尽量吃亏、忍耐,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就要回光返照,要想:“哦,这是我的德行不够,感化不动他。或者在往昔的期间,我对他也是有这样的行为。”或者你想:“这真正是我的善知识,他是想要我好;若不想我好,他为什么说我坏呢?我坏与他没有关系啊!他说我坏,是想我再往好的做。”所以这样一想,无论顺逆,都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切记,不要见利忘义,见到利益,就把志士之谊就忘了,就做一些颠倒、违背良心道德的事情,这是不可以的。

  性尽人己参天地,“参天地”就是与天地合而为三。天、地、人,这是三,参天地的“参”,就是当“三”字讲。“心同日月”,心像日月那么光明,“耀阳春”,总是在春天的时候,照耀万物,万物得到阳光都生长。心要像日月那么光明,不要有一些黑暗,不要尽装一些妒忌、障碍、瞋恨,满腔子都是那些比什么都臭的东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知识       宣化上人)(五明学佛网:善知识       宣化上人)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真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关于善知识 

 仁清法师:怎样鉴别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