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善知识就是那根火柴


   日期:2016/11/25 15: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摩祖师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然而般若智慧不是一种物质,只有很小部分的修行人经过训练才能见到。如果我们换一句话:明柱子见性,看了柱子就成佛。那我们大家一看到柱子都成佛了,因为看到柱子很简单,大家都能看得见。

  绝大部分物质,如太阳光,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即便是电磁波这种人类肉眼看不到的物质,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让我们感觉到它的存在。比如我给你打一个电话,你的手机马上就会响,这是因为我的电磁波传到了你的手机,而你的手机把我的电磁波放大了,于是就发出音乐或产生振动。光和电磁波这些都能用现量表现出来物质,都容易理解。

  但是这个“性”既不是一根柱子,也不是太阳光或是电磁波,性不是那么好见的。性不仅是心的本质,也是一切万法的本质,因为万法唯心所现、为识所变。所以你要了解这个性,一定要先了解心,心分那么多层次,人们很难了解。

  太阳光和电磁波都属于生灭的范畴,我们的心却是不生不灭的,心的本性比电磁波还难见,要怎样才能见?唯有“以心传心”方能了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说,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子,不相违远,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怎么见佛,大势至菩萨用了一个儿子和妈妈的关系来比喻。

  为什么要依止善知识?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要来授手接引?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了,哪一时哪一刻哪一秒不想带我们回家?阿弥陀佛授手接引就像妈妈爱孩子一样,日夜等待着在轮回中漂泊的孩子回家。

  我们比喻师徒如父子,师父为了徒弟出家,为了徒弟继承佛法,一代一代地把佛法继承下来,三千多年了,如果徒弟不用心学也没有用。师父说极乐世界好、应当发菩提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你偏不信,不要去,师父拿你也没有办法。

  般若空性就是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般若不是用分别心去学习的,需要以心印心,需要 “若子忆母,如母忆子”,心意相通,感应道交才能见佛、见般若空性。

  所以禅宗里说以心印心,见性成佛。净土宗难道不是这样吗?佛法只有一个味道,世尊宣说八万四千法门是为方便起见,阿弥陀佛授手接引,跟禅宗里讲的以心印心是一模一样的。心跟心不通,共振不了,他想带你的业让你往生,也带不了。

  怎么样依般若智慧来证菩提,说难就很难,说容易就容易 。你若不信,就难;信了,以心印心就容易。说容易就如箭射大地,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仰天射还是对地射,箭最终都能回到地上。这就像阿弥陀佛的光,无时无刻不在拥抱着我们,只要你想回头,一切就很简单。我师父曾说过,日日向东走,回头便是西啊!

  一灯能灭千年暗,只要一根火柴,千年的暗就没有了。但困难的是,谁是那一根火柴?日日向东走,回头便是西,你是怎么会想起来要回头的?《地藏经》里讲到,五浊恶世的众生,业障深重,深陷迷潭,狼虫虎豹,危机四伏。是地藏菩萨慈悲,警示我们危险,劝我们回头,替我们背负业障,再执手把我们拉倒平坦的大道上。

  地藏菩萨是谁?是不是就是阿弥陀佛?是不是就是善知识?是不是就是那根消除你心头千年黑暗的火柴?

  有善知识在,佛法就在。经书再多,如果没有善知识宣说,众生难解如来真实义。所以一切众生所有善法的功德都来自于善知识,他们就是照亮世间的明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知识       传喜法师)(五明学佛网:善知识       传喜法师)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真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关于善知识 

 仁清法师:怎样鉴别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