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人生不能犯的三大戒


   日期:2016/11/11 21: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怀师箴言】“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如果犯了这三大戒,“鲜不及矣”,一定倒大楣,很少有例外的。…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我能不能挑动这副担子,负不负得起这个责任,自己先要称量一下自己。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这是鼎卦九四爻的爻辞。鼎折足是断了一只脚的鼎。鼎字原来是个图案,现在写成方块鼎字了。古代的鼎是家庭用的饭锅,唐代以前的大家族就是用鼎来煮饭的,《滕王阁序》中便有“钟鸣鼎食之家”的话。中国人讲大家族是五代同堂,一个家庭有一两百口人,比一个社会复杂得多啦!三个媳妇,又有八个孙媳妇,又有十几个曾孙媳妇……再加上三个女人一个菜市场,你看一个家庭有多少个菜市场啊!那个社会复杂得不得了。所以唐朝有个张功艺,五代同堂,一百多口人家,钟鸣鼎食,大锅菜拿上来,大家添一碗就走,决不能用小厨房,以示公平。皇帝唐世宗召见他,很感慨地问他,用什么方法能够把家庭事情处理得这样好?张功艺写了一百个忍字,后世就叫他“张公百忍”。作为一个领袖,一个家长,就是这样。这个忍,不光是忍气啊!忍的意义很多,气要忍,什么事情都为忍,当一个大家长也只有“忍”才能应万变,处众纷。张公百忍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皇帝看了只顾点头,对!对!对!做皇帝有时也很苦。当领袖的人,每天下面那些正反不同的意见,乱七八糟的报告,直言的,拍马屁的……我们知道的他都知道……所以当了领袖也只有忍。忍!很难啊!

  这一爻的意思是说这个鼎断了一只脚,一锅热饭翻出来了,一翻翻到脸上,“其形渥”,难看极了,饭也倒在地上,吃不成啦……如果你卜卦卜到这一爻,做生意,做事,可以说是一塌糊涂。虽然不致坐牢,但可能会变成过街老鼠!

  “德薄而位尊”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的道德与学问不够,但位置很高。等于我们做生意,找个笨蛋来当总经理,尤其现在人做生意,叫自己的太太当董事长,支票由太太出名,出了事太太去坐牢。太太们又不懂“德薄而位尊”的道理,自己分明是在家里做饭的人,现在挂上了董事长名衔,当然非倒楣不可。

  “智小而谋大”,自己又没有智慧,做官想越大越好,生意赚钱越多越好,或者想买个小岛当国王,自己智慧又不够,计划倒是大得很,人小鬼大。“力小而任重”,五斤放在肩膀上还背不动,坐飞机连手提行李还要用轮子拖,却自以为千斤大力士,那不是吹牛吗?……

  由此我们知道,有三个基本的错误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道德学问都不行,大家来恭维你,尤是出家人,小小的年纪出了家,人家看到你便拜,那真可怕得很!你以为头发刮了就得道了吗?不是那么回事。

  另外两项是“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如果犯了这三大戒,“鲜不及矣”,一定倒大楣,很少有例外的。所以孔子说“覆公餗”,一锅饭倒了吃不成了,还把自己弄得满身起泡。

  这个现象就是“不胜其任也”。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我能不能挑动这副担子,负不负得起这个责任,自己先要称量一下自己。

  袁世凯的二儿子劝袁世凯不要当皇帝,他有两句诗说:

  “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沧波感不平。”

  这是中国文人的诗,“山泉绕屋知深浅”,他并没有劝他父亲不要如何,只用山泉绕屋来比方。“微念”,只为有一个小念头在心里,便会像大海波浪一样不平了。他劝父亲劝得那么好,可惜袁世凯不能听,使后人徒叹袁世凯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可惜!可惜!

  ——南怀瑾先生《易经系传别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犯戒)(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犯戒)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目录 出版说明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七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