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信愿法师:何故念佛十口,乃能除灭多劫等罪?


   日期:2016/11/5 7: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又问:罪障既多,何故念佛十口,乃能除灭多劫等罪?

  答:十口佛名,定能除灭多劫等罪,何以得知?举喻释者,譬如有人,积薪千日,起火焚之,不经半日,烧薪总尽。罪业烦恼犹如柴薪,念佛功德犹如猛火,无量劫来罪障,由念十口阿弥陀佛功德,一切罪障,总皆消灭。

  又罪障犹如闇室,念佛犹如明灯,千年闇室,明灯纔(cái)照,其闇悉除。念佛功德,亦复如是,无量劫来罪障,由念阿弥陀佛功德,一切罪障悉消灭。故知念佛定能灭除多劫等罪,故《观经》云: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又念佛十口功德尚自无边,何况有人一日念得十万口阿弥陀佛,一日念得二十万口阿弥陀佛者。一日念佛功德尚自无边,何况二日、乃至七日念佛功德。

  准《阿弥陀经》,临命终时,疾则一日,迟则七日,念佛即往生净土。又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即是八地菩萨,此是上品上生法。何以得知?喻如世间户次相似,财宝多者作上上户,财宝少者作下下户。念佛功德最多者,生净土作上上品,念佛最少者,作下下品。

  如来虽说诸善功德,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念佛一门是最上法。如来虽说诸善功德,唯有念佛一法,是多善根、是多福德,自余杂善,若望念佛,总是少善根少福德。念佛法门实非余门所及也,故知念佛一门,是多善根多福德。

  又念佛法,准诸经说,极甚难值,何以得知?《大阿弥陀经》云:过去有一国王能起信心,拟作念佛要法,遂至善知识所,志求念佛要法。尔时善友报大王言:此念佛要法,极理难闻,大王贵圣,岂能学?王报大师:若能为我说念佛要法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尔时善友报大王云:王拟修念佛要法者,宜舍国位。此处供给,多时不退,即为王说念佛要法。尔时大王遂舍国位,即随善友,供给所须。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经八千岁,苦处先登,不避劳倦,不生退转。于其中间,两度闻说念佛三昧,于后世后时,得值二万八千诸佛,并为王说念佛三昧,其王闻念佛法故,遂得成佛。何况今时得闻,至诚信念,岂不往生极乐世界?亿亿众生,沉沦恶道,不得成佛,只为不逢念佛法门,故知念佛极难逢。」

  第十一个问答的大意,与第十个问答,第九个问答相差无几,都是在说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是多善根多福德,能灭除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能得八十亿劫的微妙功德。同样的道理,《念佛镜》的作者,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重复的说就是要使净业行者,生起对阿弥陀佛名号救度的信心。

  「又问:罪障既多何故念佛十口乃能除灭多劫等罪?」

  第十一个问答,最主要是要说明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为什么能灭除众生的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众生的罪障非常的多,无始劫以来身、口、意三业,所造作的恶业如果有形相,尽虚空法界不能容纳。所以对凡夫生死大罪而言,确实凡夫的罪障是非常的多,念十声阿弥陀佛的圣号,就能灭除多劫等罪,这样的道理怎么说呢?这问的意思就是如此,来看答案:

  「答:十口佛名,定能除灭多劫等罪。」

  先说结论再说原因,十声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一定能够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在《念佛镜》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用字也是非常的肯定,只要说到往生这件事,一定是用定得往生、必得往生,是肯定词,不是疑问词。也就是每一声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声声相续十念的称念,一定能够除灭多劫等罪,也就是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下面就是解释为什么十声的念佛,能够决定除灭多劫生死之罪。

  先举出两个譬喻,然后再引用《观经》经文来佐证。《念佛镜》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在叙述净土教法,大概都先举例譬喻的话,然后再引文佐证。

  先看第一个譬喻,举喻释者就是举出譬喻来解释,第一个譬喻就是譬喻有一个人,累积很多木柴,累积一千日的木柴,就表示累积的非常多的木柴。起火焚烧不必经过半天,累积一千日那么多的木柴,就焚烧殆尽。烧薪总尽就是说明,累积一千日的木柴,不必经过半日就全都烧尽了。所以我们凡夫的烦恼虽然很重,犹如是千日木柴,阿弥陀佛的名号犹如光明之火,所以一把阿弥陀佛的光明之火,就能将我们众生生生世世的烦恼木柴烧尽。重要的就是木柴能够与火把接触,木柴能够被火把焚烧。所以烦恼无论多重的人,业障无论多深的人,一定要念佛,要不然机法不相契,火把没有点烧木柴,木柴当然不会被焚烧,那当然永远都在。

  虽然木柴累积千日有很多,被火燃烧不必经过半日的时间,所以不是木柴多或少的问题,是木柴有点火燃烧,这才是重要对不对?意思就是,不是我们凡夫的烦恼业障有多重这个问题,是凡夫有念阿弥陀佛,或没念阿弥陀佛的问题。若有念南无阿弥陀佛,纵然你的生死大业别说八十亿劫,就算八千亿劫,阿弥陀佛光明之火,照样不用半天就将你烧尽。也就是你的业障有多深,阿弥陀佛救度你的力量就有多大,就是如此!所以不怕烦恼很重,怕不肯念佛,怕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对。

  所以诸位菩萨你要念佛吗?如果一天到晚感叹自己的烦恼很重,却是不愿意念佛,这样的感叹只有堕落而已。如果感叹之后能够觉悟,一心念佛,那当然就能解脱生死。罪业烦恼犹如柴薪,念佛功德犹如猛火,无量劫来罪业一定非常的多,譬如积薪千日。念十口阿弥陀佛的功德,犹如猛火,所以猛火焚烧千日的木柴,不经半日就全都烧尽了,也就是一切罪业总皆消灭了。

  下面是说第二个譬喻:「又罪障犹如闇室,念佛犹如明灯,千年闇室,明灯纔照,其闇悉除。念佛功德,亦复如是,无量劫来罪障,由念阿弥陀佛功德,一切罪障悉消灭。」

  我们的烦恼罪障,犹如一间闇室,这间闇室闇了一千年了。这个譬喻实在说的真好,我们无始劫以来,一直到今生此世,还在人道沉沦。所以生生世世我们都在黑暗的六道之中,对不对?对!现在是晚上,如果将大殿所有的佛灯,或者是轻钢架灯,或者是投射灯,或者是莲华灯全都关闭,大殿没有任何的光线,就会黑暗。纵然我们的眼睛没有瞎眼,也看不见东西。一间室内闇了一千年,要进入这间室内电灯开关打开,要经过一千年才会光明吗?不必!不必经过一千年光明才会来,「明灯纔照,其闇悉除」,光明一来黑暗当下就消失。

  念佛就犹如明灯,罪障就犹如闇室,所以不是闇室闇一千年两千年,闇了多久的问题,问题是有将电灯打开吗?所以当你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犹如将电灯开关打开的动作,南无阿弥陀佛,你的心光产生了阿弥陀佛的光明普摄,有佛的威神光明,也有凡夫自己的心光。所以要认真念佛吗?要!所以不怕我们烦恼有多重,只怕我们不念佛。不怕罪障像千年闇室如此的黑暗,只怕不将电灯打开而已,电灯开关一开电灯一亮,光明一来当下黑暗消失。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我们的生死罪障当下消除,就是如此。

  也许你会如此疑问,师父,我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照说这样阿弥陀佛的光明有在照耀我,可是我现在同样还有烦恼、无明、业障。没错,阿弥陀佛的名号对我们念佛人,有平生的光明照耀利益,有临终的光明照耀利益,有死后的光明照耀利益。

  十二种光明:第一无量光明、第二无边光明、第三无碍光明、第四无对光明,一直到第十二超日月光明。每一种光明作用于众生身心,各有妙用。我们在临终亲见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放智慧光明普摄,就打破我们的疑心烦恼。烦恼是黑暗,疑心是烦恼,所以一个再怎样念佛,怀疑阿弥陀佛的行者,只要一生不断的念佛直至临终,当临终亲见阿弥陀佛真身妙相,被阿弥陀佛的佛光照耀,打破疑心烦恼,见到阿弥陀佛了,疑心的烦恼就被阿弥陀佛的佛光照破。当下身心欢喜正念分明,随佛往生西方佛国,就是如此。

  那么为何能够感召阿弥陀佛,在自己的临终现前接引?要如何契入阿弥陀佛第十九愿临终接引愿的愿海?很简单,平生经常念佛!就因为平生经常念佛的修因,感召自己在临终阿弥陀佛现前,就是如此。

  《法然上人文钞》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所以平生的念佛才是重要。因为你希望你在临终阿弥陀佛现前,你平生就要每天种下念佛的菩提种子。有因有果,所以平时好好念佛重不重要?非常的重要!师父常常在说,念佛要像吃饭休息一样,每天都要做的,修行是滴水穿石的工夫,每天认真念佛,将来临终自然就有好消息。念南无阿弥陀佛,消灭无始劫以来的罪障,就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有阿弥陀佛的愿力。

  纵然闇室已经闇了千年,也因为明灯一照黑暗就消失。所以阿弥陀佛的功德,使一切凡夫的罪障悉皆消灭,故知念佛定能灭除多劫等罪。同样的话,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又再说了一遍,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定能灭除多劫之罪。只要说到往生这件事,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用语都是非常的肯定。定就是一定,定就是必定,定就是肯定。

  「故《观经》云: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这段经文是《观经》下品上生的经文,下品上生的行者在平生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或临终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下品上生的行者,在临终不但有称名还有闻经,听闻经题,称念佛名,所以佛菩萨来接引的时候,对他的赞叹:「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这段佛菩萨对下品上生行者临终所开示的话,已经说的非常的简易明白了。

  为什么下品上生的人,平时也造作罪业,在临终能够获得佛菩萨来迎接,消灭生死之罪?就是称佛名故,称念阿弥陀佛的佛名缘故。所以念阿弥陀佛的佛名,能够消除的罪业是生死之罪,因为生死是很难了脱。

  师父经常说我们平时没有能力对抗老化,没有能力对抗疾病,也就是我们没有能力对抗死魔,生老病死是你我凡夫一生的过程。我们现生没有能力对抗疾病,没有能力对抗老化,当然更没有能力对抗死神。所以我们每一天都在老化,有时候会生病,将来有一天就会舍报,我们都没有力量去解决这一些,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一生的历程。那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能够使生死凡夫的罪业消灭,这样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大不大?很大!阿弥陀佛确实非常了不起,跟阿弥陀佛鼓掌!

  「又念佛十口功德尚自无边,何况有人一日念得十万口阿弥陀佛,一日念得二十万口阿弥陀佛者。」

  这样的开示和第十个问答一样,事实上昨晚师父说过。一个人若念快板的佛号,一天要念二十万声的阿弥陀佛圣号,就算都不吃也不睡,也很难念到二十万的数目,这是在形容精进多念的意思。

  「一日念佛功德尚自无边,何况二日乃至七日念佛功德?」

  佛号当然念的越多越好,准《阿弥陀经》临命终时,疾则一日,迟则七日,念佛即往生净土。如果念佛的净业行者,是在念佛一日就舍报,那么就成为一日的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念佛的净业行者,念佛二日他舍报的时间到了,就成了二日的念佛往生,就是如此。所以若一日至若七日,事实上就是说,从遇到阿弥陀佛的圣号开始称念,一直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有的人念佛三、四十年,临终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有的人念佛才三、四个月而已,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就遇到阿弥陀佛的圣号,一心称念五、六十年,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的人是到了七老八十才遇到阿弥陀佛的圣号,念一、二年或二、三年而已,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这不就是法藏菩萨第十八愿「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绝对的救度吗?

  乃至就是不定之词,乃至多念的众生,乃至少念的众生,阿弥陀佛都是慈悲平等救度。昨晚师父跟大家报告,一位八十岁的老菩萨,念佛两年多,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面师父要向大家报告的这位往生者往生的故事,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因为这个念佛人是非常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公案之中虽然我们不知道她念佛经过几年,但是对她临终很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绝对值得我们赞叹与效法。

  这个公案是出自《近代往生随闻录》这本书,有一位张氏是青岛人,生有一男一女,家境非常的贫寒。她的先生在海港码头拉车维生,张氏住在青岛市内湛山精舍的附近。精舍内有佛学会,每逢礼拜日,礼请倓虚老法师来此讲经,张氏藉此因缘皈依三宝,得闻佛法。民国二十六年冬天,有一日清晨,张氏忽然告诉她的先生说:你要好好带着孩子过日子,我今天要往生西方佛国了。她的先生因为没有学佛,以为太太是戏言,所以不响应她,仍然去码头拉车维生。张氏知道先生不相信她所说的话,所以又交代她的子女说:我今天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了,你们要好好听爸爸的话,不要淘气。因为张氏的子女年纪不大,年纪尚幼,不明白母亲的意思,所以游戏如故。张氏将家务事大概收拾之后,便洗脸梳头换上清净衣服,在床上面向西方,跏趺而坐,念佛往生,这么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当她的子女回房看见母亲已经往生了,赶紧到左邻右舍报信。邻居闻讯赶到,看见张氏往生已经多时,她的先生从码头回来,看见他的太太已经往生了,原来太太所说的话是真实的,夫妻分离难免使先生痛哭一场。因为家境非常的贫寒,没有能力办理后事,所以由佛学会众居士发心捐款处理后事。

  诸位菩萨,如果今天你在早上就知道晚上十点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今天这一天,你会很欢喜念佛吗?会!你不但会欢喜念佛,你会预先做好后事的交代,而且你也会在今天认真念佛。

  继续看第十一个问答:

  「又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这是《阿弥陀经》的经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行者,将来都一定会成就阿鞞跋致。在《念佛镜》,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都将阿鞞跋致解释为八地以上的菩萨。这个果位实在非常的高,八地菩萨再来九地菩萨,再来十地菩萨,再来等觉菩萨,再来妙觉就是佛了。所以八地的菩萨,是三不退转的菩萨: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七地菩萨还有沉空之难,八地菩萨就无沉空之难了,八地菩萨上求下化的菩萨心,连起心动念都不会退道心,也不会认为众生难度放弃他,不会!

  《阿弥陀经》举出四位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广度众生菩萨的心肠是如何?经过百千万亿劫,众生不愿意被他教化得度,菩萨的心念,都没有一丝一毫放弃。我们凡夫要度众生,很容易很快就放弃对方。邀他来听经闻法邀两次,他不来就放弃了,邀他来共修邀了三次,不来就放弃他了,管他去死。

  我们的菩萨心实在非常的薄弱,为三宝付出稍微牺牲一点,就累的快要死了,就非常不愿意精进。所以菩萨好做吗?不好做!我们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够成就八地菩萨,这样你要认真念佛吗?当然要!这么大的利益,是我们凡夫可以得到的,如果我们得不到,我们根本就不必听经,也不必念佛,可这我们能够得到的,不得实在非常的可惜,因为这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所成就的,此是上品上生法。

  《阿弥陀经》若一日若七日的念佛,在此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认为是上品上生法。下面举出譬喻的说明:

  「何以得知?喻如世间户次相似,财宝多者作上上户,财宝少者作下下户。念佛功德最多者,生净土作上上品,念佛最少者,作下下品。」

  如同世间的户次,就是财宝很多的人是上上户,财宝很少的人是下下户。所以意思就是说,念佛工夫很好的人,念佛功德很多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念佛工夫很差的人,念佛功德很少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这样说是比较大概,若要详细正确的理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九品的某一品,只要研读《观经》上辈观、中辈观、下辈观,这三种观法的经文。也就是第十四观、第十五观、第十六观的经文,就能了解上品上生的修因感果,乃至下品下生的修因感果。根据《观经》第十四观、第十五观、第十六观的经文,来看修因感果是最正确的。

  「如来虽说诸善功德,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念佛一门是最上法。如来虽说诸善功德,唯有念佛一法,是多善根、是多福德,自余杂善,若望念佛,总是少善根少福德。念佛法门实非余门所及也,故知念佛一门,是多善根多福德。」

  这样的道理在前面第十个问答就已经说过了,在第十一个问答,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又再说了一遍,就是重点再三的提示。念佛是多善根多福德,自己所修的杂善,若与念佛做一个比较,总是少善根少福德。所以结论说念佛法门,实在不是其它的法门所及的。

  对下劣的凡夫而言,念佛法门是能够修持解脱生死,圣道法门要让下劣的凡夫修学,解脱生死比较困难。站在机与法这两方面来论圣道门与净土门,对凡夫解脱生死而言,当然圣道门是很难成就,净土门就很容易成就,就是如此,继续看下面。

  「又念佛法,准诸经说,极甚难值,何以得知?《大阿弥陀经》云:过去有一国王能起信心,拟作念佛要法,遂至善知识所,志求念佛要法。」

  念佛一法根据诸经所说是很难得遇,值就是遇到的意思。也许你会说,我遇到念佛法门很简单,为何说很难得遇?是因为你现在遇到了,就认为简单。诸位菩萨,现在世界有六十四亿的人口,至少有一半三十亿的人,一辈子连听过南无阿弥陀佛都不曾听过,你要相信吗?我相信你会相信,因为我也认为这是事实。若六十亿的人口一半的人,三十亿不曾听过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那他不可能会念佛解脱生死。那阿弥陀佛若要救度我们这个地球的众生,现在六十四亿的人口,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所要救度的对象,不是要救很少数的人,是六十四亿的人,人人都要救度。有那么多人根本连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都不曾听过,没有得遇怎么可能听过?所以确实佛经说的,净土教法很难得遇,确实一点都没错。

  我们凡夫要遇到佛在世,亲自聆听佛陀的开示,皈依在佛陀的座下,要遇到佛陀也是非常的困难。世尊当年住世七十九年,在人间的岁月弘法利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我们那时候不知堕落六道的哪一道?世尊已经入灭两千五百多年了,我们到现在还在人道做人沉沦,说起来我们可不可怜?实在非常的可怜!说起来我们悲不悲哀?非常的悲哀!你们怎么越答越小声?都已经有够可怜有够悲哀了,你还不敢面对。

  《大阿弥陀经》所说的这个公案,事实上在《大阿弥陀经》是没有如此之说,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是就诸经有这样的经意,所以说是《大阿弥陀经》经文所说的。《大阿弥陀经》就是《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这是《无量寿经》五种译本之中的吴译,是支谦居士所翻译的。《无量寿经》的吴译本,是在家居士所翻译的,其它都是出家大德所翻译的。在《大阿弥陀经》里面并没有说这个公案,这个公案很短,善道与道镜也说出大意也并非原文。

  「过去有一国王能起信心,拟作念佛要法,遂至善知识所,志求念佛要法。」

  过去有一位国王,他想要修学念佛法门,所以他到了善知识的地方,向善知识至心求学念佛要法。

  「尔时善友报大王言:此念佛要法,极理难闻,大王贵圣,岂能学?」

  这位善知识就报告这位国王,念佛法门实在是很难得遇听闻,是难信之法。大王你是一位贵圣之人,怎么能够学习净土教法呢?

  「王报大师:若能为我说念佛要法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这位国王就向这位大师善知识说,你若能够为我说念佛法门的道理,我就终身做你的奴仆,供给你的差使。

  「尔时善友报大王云:王拟修念佛要法者,宜舍国位。此处供给,多时不退,即为王说念佛要法。尔时大王遂舍国位,即随善友,供给所须。」

  这位善知识就跟这位大王说:大王你若打算要修学念佛要法,应该要先舍弃国位,因为你要在这个地方,供给我的生活所需,必须长久不退。如果你有这份心,我就会为大王你说念佛要法。所以要求学念佛法门,要舍弃国家的王位,和现代人正好相反,一心要追求名利权势,不要追求念佛要法,所以会轮回生死是有原因的。这位大王果然放下王位,随着这位善友修学念佛法门,而且供给他的生活所需。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经八千岁,苦处先登,不避劳倦,不生退转。于其中间,两度闻说念佛三昧,于后世后时,得值二万八千诸佛,并为王说念佛三昧,其王闻念佛法故,遂得成佛。」

  这段话就在说,当时人民的寿命无量,经过八千年,这位大王跟随善知识修行,不生退转。而且两次听闻念佛三昧的道理,在后来陆陆续续得遇两万八千诸佛,并且为这位大王说念佛三昧,过去这位国王,因为听闻念佛的道理,所以成佛了。

  这个故事说的很简要,一个真正有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的人,放下现前的权势,也就是在启示我们,放下世间的一切欲望。金银财宝、权势名利、亲情感情,追求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比较好,还是追求名利比较好?我们好好冷静思惟,我们就会发觉释迦牟尼佛,把太子的地位放下,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在俗时候的国王也放下帝位。不论释迦牟尼佛,或是阿弥陀佛,或是《念佛镜》这两位大师,引用《大阿弥陀经》所说的过去这位国王,为何不要王位要念佛修行?因为念佛修行成佛了,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纵然做为一国之王,也只能谋求一国人民的福利而已,可是成佛了,就能为千千万万众生带来幸福与美满,是不是更殊胜?当然!

  「何况今时得闻,至诚信念,岂不往生极乐世界?」

  说完这个公案之后,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说,今时能够得闻阿弥陀佛的教法,至诚心称念,岂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结论的话,是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心中的感叹,也说出很多人轮回的道理。

  「亿亿众生,沉沦恶道,不得成佛,只为不逢念佛法门,故知念佛极难逢。」

  真相是不是如善道、道镜这两位大师所说的?是!一点都没错,为什么千千万万亿的众生,沉沦在恶道不能成佛?就是因为没遇到念佛法门,或者是遇到念佛法门不相信、不肯学,遇到阿弥陀佛的圣号不肯念。我们看我们周遭的人,无论左邻右舍或是亲朋戚友,想要真心念佛的人多或少?少!不是没有遇到念佛法门,就是遇到不肯相信,所以继续生死轮回。

  所以能够遇到念佛法门,是非常困难。诸位菩萨你不但遇到念佛法门,而且遇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妙法,而且一心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报土。诸位确实你们是有善根的人,师父跟你们赞叹!

  时间到了,向诸位报告到这里。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选自《念佛镜摘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念佛)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杨云唐居士:观音耳根法门与运心念佛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壹、念佛法义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壹、念佛法义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心地功夫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功德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