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教化监狱囚徒之宗旨


   日期:2016/11/1 15: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政贵得大体。得大体则事无大小,皆有成效。否则但具仪文,而难得实益矣。大体维何,曰唯诚而已。当事者行政,果出于诚。虽异类尚能感化,况人为万物之灵乎哉。故虎不入境,鱼徙他方等异征,载于史册。而大学释书如保赤子曰,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以保赤子之心保民,谋无不中。其言虽与不远者,唯恐人致诚未极,乃反激其致诚之心必至其极。系决断语,非疑豫语。

  定海邑令在东陶公,学道爱民,穷理尽性,于儒释圣人心法,大有所得。其居心行政,唯以己立立人,自利利他为本。甫下车,即痛念愚民失教,犯法囚监之苦。其原在于不知因果报应,福善祸YIN。及生死轮回,三途恶报等事。一本利己之野心,不惧害人之恶报,故陷乎此。因拟欲与彼宣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三途苦楚,佛国安乐等。庶彼怵然惊怖,顿革先心。翕然信从,聿修后德。以知吾人一念心性,与尧舜无二,与佛无二。谁肯舐刀头之微蜜,而取割舌之祸。以随意雨宝之摩尼宝珠,俾永沉圊厕。不但了无所用,而且常与大粪同其臭秽乎哉。从兹敦行孝友仁慈,及戒定慧道。纵不能即生便与尧舜及佛之道德相齐。然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士,亦颜之徒。当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成就超凡入圣之最胜因缘。使圣贤佛菩萨垂训教人之真语实语,不付东流,其心方惬。

  夫因果报应,实儒教圣人治天下之大权。但其言约略,遂致儒者习矣不察,漠然置之。致使上焉者,只作自了汉,而不能移风易俗。下焉者即便肆意横行,以期享一时安乐。因兹世道人心,日趋日下,不可救药。乃命普陀前后两寺住持,择山中戒行精严,经教通明僧,为教诲师。两寺住持祈选在家通人,以充此任。陶公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教化狱囚,不徒在于能宣说也。遂举智德法师应聘。至开讲日,其布置,与其演说,及所拟之章程,无不一本于诚。居然以监狱为道场,以狱囚为法侣。为定海立县以来之所未有。良以陶公知狱囚以失教而犯法,一本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及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之意,而为此举。可谓知大体,本赤诚,不愧为民父母矣。而又不以(光)之不才见弃,以项君之参观记寄示于(光)。阅之,不胜欣忭,遂忘其固陋,略跋芜语。企阅者知教化狱囚之宗旨,并陶公之诚。想必有踵其事而为之者,当不止一二三四五六七也。虽然,其说法固不必尽用僧人。其所说若不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三途苦楚,佛国安乐为本,纵令妙义能感天华,亦无实效。何也,以其无可动于中,而如风过树,泛泛然与己不相干涉故也。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项伯吹先生定海县监狱讲经参观记跋”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如来出现品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须知智慧德相,与妄想执著,唯在一心,初非二物。迷之则全智慧德相,变成妄想执著。悟之则全妄想执著,复成智慧德相。喻如水结成冰,冰融成水。相虽有殊,体本无二。了此则谁不愿断幻妄之惑业,复本具之心性。而高推圣境,甘处凡愚。执性废修,以凡滥圣之谬见,皆无由生矣。书云,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孟子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是知不能行孝弟为尧舜,不能克念作圣,与不能复智慧德相作佛者。皆自暴自弃,不肯勉力而为之流也。如来初成正觉,普为一切凡圣,说梵网经菩萨戒。有曰,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其要全在令人彻了自己介尔一念心性,即是如来所证之菩提道本。既知是已,孰肯随烦恼染缘,使毕竟清净之性天,被迷云惑雾以障蔽乎哉。又以循循善诱,俾小机者先受三归,以身心归依佛法僧宝,自可返妄归真,背尘合觉。次则令受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则日用云为,无诸罪咎,而身心清净矣。其有发大菩提心者,再进而为受菩萨大戒,令其理事圆融,福慧并进,以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耳。

  京师为天下首区,故监狱之囚犯甚多。乃以世风日下,兵歉迭遭,致蚩蚩之氓,误干宪网,系闭监狱。岂徒拘束以苦其身心,实欲改过自新,仍作循法之良民也。

  又以近来佛学昌明,政府特请通法高僧,常至监狱,开示佛法要义,并生死轮回之因,与了生脱死之法。俾彼各知心是佛心,自当行遵佛行。欲了生脱死,非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决难如愿。彼等一闻,如临明镜,妍丑自知。如遇慈母,庆幸莫喻。经声佛号,无间晨昏。即监狱为道场,即囚犯为法侣。实为从古未闻之奇事。足征佛法实为烹凡铸圣之大冶洪炉。无论若何之顽金钝铁,一入其中,悉皆铸成微妙庄严之佛菩萨像。彼谓佛法无益于国,有害于世者,皆未见颜色之瞽论,以自误误人也。

  而本监狱官,因发大心,特请具德法师,于甲子元旦,普与监狱诸佛子,说三归五戒。冀其以归戒制伏身心,以致妄想执著,复归乌有。而智慧德相,彻体圆彰矣。汝诸佛子,初以干犯国法,致囚监狱。继由得闻佛法,便染佛香,成佛法器。以恶因缘,成善因缘。非多劫深种善根,万无如此侥幸。譬如摩尼宝珠,能随人意,普雨众宝。由其不识,掷之圊厕。不但无雨宝之功能,而且体质直同粪秽。幸遇智人,知是至宝。从厕取出,种种洗涤,兼用香熏,俾还原质。然后悬之高幢,便可放大光明,随人所需,而雨众宝。佛视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以故纵令迷之及极,行诸恶逆。如歌利王割截身体,终无一念弃舍之心。而复常伺其机,为之启迪,令得度脱。以其所重在佛性,一切恶逆罪垢,皆不暇计虑故也。汝等若能了知如上所说若法若喻,自可不孤佛化,不负己灵。而政府,监狱官,说法说戒僧之一番厚意,亦不虚设矣。尚期努力进修,则幸甚幸甚。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京师第一监狱于甲子元旦普说三归五戒序”

  凡人做事,当认真做,不可潦草塞责。况佛弟子为监狱之教诲师,有感化人心,成就正器之责任乎。语云,君子思不出其位,既膺此职,必期于令监犯革心服化为事,则功德大矣。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乔智如居士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化       印光大师)(五明学佛网:教化       印光大师)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杨曾文教授: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陈永革博士:“人间弥勒”:从“应化僧”形象看中国佛教的弥 

 正如法师: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 

 陈星桥居士: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纪念印光大师圆寂六 

 张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张秉全居士: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 

 张秉全居士: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