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华法师:不思善恶,哪个是本来面目


   日期:2016/10/27 16: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六祖慧能继承衣钵之后为了躲避恶人的追寻,就跑到了现在的大庾岭,大庾岭它有个地理特征叫一山有四季,两岸梅花开。往往是靠广东的一面梅花开完以后,靠江西的一面再开,它是南北方地理上的分界线,也是由中原到南方去的通途,六祖慧能就跑到那个地方去躲起来。

  然后在五祖弘忍的门下,有一个叫慧明的是四品将军,看来身强马壮,用最快的速度追上六祖慧能,慧能把他的衣钵放在石头上人躲在草莽当中,慧明追上之后说慧能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我并不是抢你的衣钵,于是慧能从草莽中走出来,慧明给他顶礼,说你要传佛法给我,这个人是个道器很有道心。于是慧能讲了一句话,没有讲这句话前面静了片刻,这个就有文章了,你在没有听法之前你先把自己的狂心停下来,如果你的心里头波澜壮阔,心里有我见有我执,法师的法不可能流到你的心田中。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上座是慧明,古代人文雅的称呼,在善与恶的后面是什么,这里就说善和恶是人类基本的道德判断,一个地区人认为是善的东西,在另外一个地方人不一定认为是善的,参佛的人不仅仅停留在道德的层面判断善和恶,如果明心见性的话,不思善不思恶,如果思善思恶是二元对立,善恶、好坏、黑白、长短是二元对立的,真正参佛悟佛的人,叫不分别,平常心,平等心,真如,佛性。  

《华严讲堂》妙华法师:不思善恶 哪个是本来面目

  哪个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在善恶心下来的那一瞬间,你的那个心才是我们要修行的心,因此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哲学上来讲就是要消解今天的二元对立,因为我们心中永远有二元对立,因此我们产生身心分离,好人坏人,善人恶人,男人女人,黑的白的,长的短的,可以无穷的分下去。最好短平快,直通心地法门,一步到位是最好的,但是有很多的人在佛学的文字上大作文章,这要特别小心了,只有当你的心回到原本清静自然的状态,不思善不思恶时才是你的本心,如果你不断判断善恶,你就不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样以来,在六祖慧能以后,我们把开悟又叫本来面目,彻见本来面目,找到无位真人,我们给了很多的名词概念,万变不离其宗讲的开悟境界是一个而不是二个。大家在心经里看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在其它经典里也会看到,但不会这样去说,讲了一箩筐的概念,概念后面的东西就是一个,空有不二,在这里叫本来面目。

  慧明听了这个话以后言下大悟,慧明是一个将军是一个粗人,他听了这个话以后言下大悟。因为他有处境,古代人出家的心非常真,出离心发起来时和佛菩萨无异,古代人有道器有道心,有这样大丈夫的气概。至于后来我们暂且不论了,你每天都会感受到你身边的这些事情。总而言之,古代人在没有修道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像今天种庄稼,因为我们很功利会在庄稼上下很多功夫,而古人在地上,功夫已经下的很深了,因为这样的原因从佛陀时代到六祖慧能,有很多人见到法师以后三两句就开悟了,善来比丘须发自落,那个时候人的慧根非常之锋利,这是我们今天生活在文化残片信息残片,各种污染信息压力下的人没法想象的。古人可以做到“朝闻道而夕死可矣”早上听了道,晚上死都无所吝惜,我们现在的人有太多太多内在纠结,没有办法一下扫清,像雾霾一样,你说拿鼓风机吹一下雾霾就散了吗,吹不开的,这对今天的人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腾讯佛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华法师       本来面目)(五明学佛网:妙华法师       本来面目)  

 普献法师:本来面目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八章 《维摩经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七章 流通分(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六章 法供养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五章 阿閦佛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四章 菩萨行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三章 香积佛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二章 入不二法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一章 佛道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章 观众生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九章 不思议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八章 文殊问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