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这样去忏悔,效果就好


   日期:2016/10/17 20: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忏悔

  无始以来造下的无数罪业,应该如何忏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数,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界,一切功德。”从前我所造成的恶业,周遍法界,现在我用清净的三业,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诚心仟悔自己犯下的罪业,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永远安守在清净戒律的一切功德上。那么,无始以来所积累的罪业,都可以消除了。

  不过,忏悔的效果有好有坏,比如你今天做了一件很对不起别人的事,随便说两句道歉的话,嘴巴在向别人道 歉,心里并不自责、改过、痛恨自己,这种忏悔的效果就很差,你的罪过也许就消除不了。相反,如果在忏悔时,用一颗十分虔诚的心,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地后悔,埋怨自己当初不应该那样去做,心里感到难受,忏悔时甚至痛哭流涕。这样去忏悔,效果就好,你的罪过才能消除。真正的忏悔应该表现在身口意三业上,忏悔时我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高度集中起来,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有悔罪的表现,这才是清净的三业忏悔。

  佛教的忏悔方法大体有三种:

  第一种是作法忏。僧团每半个月做一次布萨,这是僧伽自新的会议。在会上,把你这半月以来,做了哪些不应该做的事,一一说出来,作自我批评,求得大家的原谅,达到消除业力的效果。僧团的这种忏悔,有一套很严格的规定,根据你犯罪的大小、多少,来看你犯的是哪一种罪,你必须在多少人的面前忏悔,如有的罪要对十个人忏悔,有的罪要对二十个人,甚至更多的人面前去忏悔。僧团每隔半个月,僧人要做一次这样的忏悔,这种忏悔叫作法忏。

  第二种叫取相忏。通过拜忏,如拜水忏、拜梁皇忏的形式,之后,你的心才能清净、安乐、轻松。不然,心里老是有一种负担。罪业的包袱没有放下,心情就会沉重。现在社会上有的人,把古代祖师制定流传下来的忏法,拿去替别人忏悔,利用这种方法赚钱,若是古代祖师看见一定要痛哭流涕。其实,忏悔本身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我也念三昧水忏,经常把这种忏悔作为自己的功课去诵,每次念的时候,还是有感应的,觉得自己无始以来真是造下不少的罪业,忏悔之后,感觉特别地好,轻松很多。

  第三种叫实相忏。观罪业本空,罪业也是因缘所生,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罪;但是不要以为观罪业本空,我造罪业多少也无所谓,反正罪是空的,我可以继续造罪,但是果报是空还是不空呢?肚子饿了,还要吃饭;肚子痛了,难受的是你,不是别人。实相忏从观空着手,是一种很高的修忏悔的方法,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如果能体会罪业的实相本空,我也本空,罪也是空,造下的罪业也就消失了。但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达不到,所以还是从作法忏、取相忏下手。所谓“诚心忏悔,后不复造”,诚心忏悔自己从前所犯下的罪业,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

  “恒住净戒一切功德”。要永远持戒,守住在清净戒律的一切功德上。佛教对一般归依弟子要求持五戒十善。具足戒的条件和要求就更高,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五戒十善对在家佛子来讲非常重要。修学佛法首先就从持戒下手,通过持戒,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去做,哪一些事情不应该做。通过持戒分清善恶,去恶从善,用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我们的人格趋向完善。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话告诉我们,忏悔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要不断地忏悔,尽未来地忏悔。众生的业、烦恼不会穷尽,所以我的忏悔也不会穷尽。忏悔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永远没有间断。用身口意清净的三业,不知疲倦,至诚恳切地修忏悔。

  要记住,在我们的修行中,要经常忏悔,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清净的人格,才能使你在修学佛法上有所成就。

  摘自《学佛者的信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