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日期:2016/10/13 12: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殊菩萨这里的问题也是问我们大家,这就要参了。人活着就有病,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老?文殊菩萨问维摩居士,你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病了多久了?怎么样去掉这个病?在座各位可能年轻的比年老的还要多病,天天都在感冒,不是头痛就是流鼻水。现在我要问,“诸位青年法师、青年居士,是病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你们一定答复,“我也不知道怎么引起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好。”这就很可怜了,自己病了不能自疗。这就是话头,是大问题。人怎么会生病,不是问怎么得了伤风感冒或是得了癌症,不是这个问题,是问这个生命为什么会生病?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个病态的生命,宇宙万有现象也是个病态的万有现象。从文学艺术角度看,这个世界多美丽啊!红花绿叶描写得或画得多美。你写好了画好了就病了,你累了嘛!累就是病。我们不把累当作病,它就是病因。生命就是这么个生灭现象,非常疲倦。你反省一下,在人生路途中,不管你什么年纪,你随时感觉到很疲倦。也许你们诸大菩萨不感觉到,我这个凡夫随时都感觉到很疲倦。有时同学劝我多休息,我不是身体的疲倦啊!是心里疲倦,尤其和你们在一起,好疲倦。

  生命有病是什么道理?维摩居士回答,他说,一切从痴所生。痴就是有情,佛经翻译众生为有情众生。我过去在大学教书,很多年轻人来问我爱情哲学,什么是情爱欲?我说,这三个字不管怎么分类都是混蛋,总而言之都是荷尔蒙在作怪。当荷尔蒙升华了,没有欲念了,就成了爱,爱再化掉了,就成了情。情就是痴的根本,情加浓一点就是爱。情像葡萄酒,满好喝但是很醉人。爱就不同了,像白兰地。欲像高粱酒或伏特加。都是酒,醉人的,是各种痴。

  生命就是痴来的。像那位刚过世的老同学,他在临走之前还跟照顾他的朋友说,不用担心,我还有十二年好活。自以为有定力很有把握,结果连这个都不知道,还说中阴有把握,都是吹牛。中国人老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病到拖着一个破烂的身体,仍留恋得不得了,也不愿意爽快地走。为什么?痴啊!

  今天下午还有个老朋友,都八十岁了,我跟他说现在可以放下了,他说:就还有这一件事,等搞好了就放下了。我说:从古到今,哪一个人真把事情都弄好才走的?他说:是啊!我也懂啊!我说:你懂就现在放下。他说:唉!这……等这一点弄好了就可以了。这就是痴!很难了的。你能够把痴了了,就差不多了。一切都在痴中,你以为白痴叫痴啊?越聪明的人越痴!那个李商隐的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实际上春蚕到死丝还不尽,还给人去做衣服了!又如清诗,“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多情不见得讲男女之情,就是痴的表现,坏梦不容易醒,好梦还想多作一会儿。后来我有位女学生,把第二句改成“好梦由来不愿醒”,改得真好!

  讲了半天,一切众生都是痴。你们有学净土宗的,你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什么?小本《阿弥陀经》说,你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永远不死了。在那边好好的学佛,也不怕没饭吃,不怕没房子住,男的还不怕讨不到太太,女的也不怕嫁不掉,因为无男女相,地方又好,七宝行树……,所以你想去。我问你,你贪不贪?痴不痴?因此而发愿者,非贪即痴,这是大痴大贪。能够去掉了这个大痴大贪必然往生,净土现前。学密宗的想要往生那个佛的国土,还要神通具足,长生不老……也是痴。我常跟人讲,我干脆发愿活五百年,省得再来一次,住妈妈肚里的旅馆十个月,一辈子还不了感情债。现在想想活那么久挺麻烦的,老朋友跑光了,年轻人谈不拢,这不好办啊!到了一百岁还要被人当个活宝,放在什么地方展览,日子也不好过!修个长生不老做什么?儿子孙子都跑了,曾孙子看我这老头怎么还不死,唉!这些思想都是痴。

  痴,没有智慧。譬如从小读书,老师教的功课看不懂,学也学不会,乃至听了课记不住,考试成绩差,没有记忆力,因为脑子不灵光、混乱又容易痴迷。中国这个“痴”字古代怎么写呢?癡,是“病”旁,是一种毛病,人脑筋不健全这个病,“病”里头一个多疑的疑,这是繁体字古写。那么后来有了俗体字,病里头一个知道的知,叫痴,就是无知,自己的智慧有了病态,不知道,心不专一,不冷静,就是痴迷。

  大家都痴,痴痴呆呆,每一个人都痴。我有两个好朋友,交往二十多年,都跟我在一起学佛。我告诉他说你差不多了,儿女都出国得博士了,也都结婚了,不过么,我对这位朋友太太讲,将来生了孙子你又去忙了。她说不会不会,老师啊!那个时候一定完全跟你学佛了。结果呢!两老在家里没有事,唉呀!把外孙从美国接过来玩玩吧!照样痴起来。这还算很普通的,痴心有很多很多种,红楼梦上林黛玉葬花,那个是痴到极点了。所以贪嗔痴,普通佛经上讲三毒,就是使我们不能悟道,不能超凡入圣的三毒。

  归纳起来,人类智慧有五种痴:“界、入、阴、卑贱、垢污”。“界”是地、水、火、风、空、识六界,都有限度,物理世界、精神世界都有个界限;逻辑观念也有界限,你跳不出这个界限。“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入,是外界的影响刺激进来。“阴”,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像黑暗一样把我们的智慧盖住了,使我们不得明净智慧,对身心的细微变化运行看不清楚。“卑贱”,自己无能,不高贵。“垢污”是很脏。

  这五种痴怎么来的?因为没有智慧。所以修行,或者是观六界得度,或观三界跳出;或者观五阴、观六入,修白骨观、不净观,或者修安那般那。观是能增功德,通过各种观法得度。或者有些统统不修,观第一义,当下就是,像禅宗一样,就明白了。这些都是对治五种痴的法门。

  总而言之,在没有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成佛以前,乃至于在菩萨地都是痴,都没有到达究竟。

  有痴就有爱,有爱你就有病生。这是维摩居士的回答。这里有一个重点要了解,维摩居士说“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他是说客气话,是拿自己来表演,说一个重大的道理。换句话说,这个生命就是因为有痴有情,才有爱。十二因缘“无明爱取三烦恼”,无明、爱、取,这三个是根本烦恼,就是苦集灭道的集。由一念无明起,脑筋不清楚,就要抓住爱,想永远把握,所以痛苦就大了。这三种是烦恼的根本,痛苦的根本。

  无明缘行,行是原始的动力。十二因缘第十是有,一切占有,行和有是业力,这股生命的动力,从过去多生多世到现在,以至到多生多世的后世,都在这股动力中,都在动乱中,在行中;然后被假相欺骗住了——我有名,有财富,有子孙儿女,有爱情,有家庭,有病,都是假相。行有这两支,实际上是无明、爱、取三个的基本动力,因为业力使你产生了无明、爱、取;由集到苦,因无明、爱、取又使你永远在行动,在抓,一切要占有,一切都执着,要把握一切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所谓业道、业力。

  十二因缘里头,爱在中间,有爱则有取,都想抓住,接下来才有生,有生就有病。中国的文字也很妙,我们说“生病”,有生就有病。任何一个东西存在,就有病态。病与不病之间,是一个大哲学。文殊菩萨问病从哪里来?维摩居士答是从爱而来。爱从什么地方来?从痴而来。学佛都知道贪嗔痴三个字,我看大家修三辈子也难断掉。要不贪、无嗔、不痴,太难了。

  讲到痴,我前几天和两个老朋友讲到有一幅翁同龢写的字,要八万块钱,其中一人立即说,便宜啊!我一听,好了,你们不要再说了,“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我拚命要戒这一方面的嗜好,你们两个一左一右不要起哄了。收集字画也是痴,市面上买到的字画都是前人痴心收集来的,然后被后代不肖子孙给卖了,上面还印着前人的图章……你现在买了将来交给谁啊?一切在痴中,能够无爱欲无痴情就真解脱了。所以病从哪里来?从有痴有爱来。

  整理自《维摩诘的花雨满天》《金刚经说什么》 《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药师经的济世观》《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痴爱)(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痴爱)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目录 出版说明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七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