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蔡礼旭:要用怎样的认知或方法来教导下一代?


   日期:2010/11/2 13: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请问老师现在很多小家庭不是三代同堂,或双亲已故,因此无法落实《弟子规》中孝亲的教导,请问要用怎样的认知或方法来教导下一代?

蔡礼旭答:孝的根本在不忘本,在念恩,这是人的本性就有的。所以纵使他双亲已故,总有长辈照顾他。这个照顾他的长辈,就可以让他学习念恩,学习报恩。另外不是三代同堂,是小家庭,那也事在人为。比方说,可能不是常常可以回去看望,那我们每一次,比方说汇钱给父母的时候,你就把儿子带去,甚至于教他如何填写汇款单,让他知道我们是时时刻刻在关心爷爷奶奶的生活。常常天气变化了,孩子也在旁边,打一通电话问爸爸、问妈妈有没有多穿一点?晨昏定省,可以表演给他看。

  然后一有空,开着车子回去探望父母,纵使没有住在一起,也能够落实孝道。回去探望父母,不在于次数,而是你每次回去都是非常真诚的孝心,孩子很敏感,都感受得到。你假如到最后做成形式,那孩子的感受就不强烈。之前我们在课程也有举过,确实常常回去,一进门,打开报纸,坐在那里等着吃饭,吃完饭说:妈,我回去了。回去以后,两个老人家累得半死坐在沙发上,不如不要回来!重实质不重形式,这个重要。拿出真心,拿出德行,不要在行为当中看表面而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