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26


   日期:2010/10/28 18: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正文:知过73不改,知善不为

译文:有的人明知道自己有过错,就是不肯悔改,即使有能力有机缘做好事,就是不肯勇敢地去做。

分析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古人有日三省其身,知过必改者。正人君子日日发愤改过,绝不文饰自己的过失。善恶相杂的人,犯了错误而不明白,需要善知识指点才能知道。如果自己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是一种罪恶的行为,还千方百计辩解,找众多的理由为他的过失做合理化的解释,或者掩蔽隐藏,不让别人看到,好象这样自己就没有做错事一样,如此下去,日积月累罪业就会越积越大了。

人造业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的,哪三个途径呢?即身口意,身口意即可造善业,也可以造恶业。总起来说,人的过失也可以归纳为十种,首先是身的过失:杀生、不与取、邪YIN。从杀生来讲,自做或者教他做,杀害命根没有断绝的存活的有情,即是杀生。依佛语可知,杀业的后世果报是十分可怕的,以杀生业会在三恶趣中辗转转生,时间长达一个中劫,相当于人寿二百亿年,脱离恶趣后,还要偿还五百次生命,投生为人以后还将感受多病、短命的灾难。从不与取来讲,或自做,或教他做,未得物主许可令财物远离彼处,都叫不与取。这里包括以势力劫夺和暗中盗窃,不论是平民百姓的东西,还是公家的东西都有果报,尤其是三宝之物,果报十分严重。从邪YIN来讲,在不应行YIN的对境,不应行YIN的部位,不应行YIN的处所,不应行YIN的时间行YIN,是邪YIN,非配偶行YIN更是邪YIN。邪YIN的果报是十分严重的,会毁坏现世福报和智慧,后世将堕入三恶道之中,再投生为人也会眷属不圆满。

其次是口业。口业有四种: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生活当中,人们为了谋取名声、地位、财富人们会隐藏真实的一面,说虚假的语言,这样心口不一都是妄语。离间语是对和顺有情乐意他们乖离,或对不和有情乐意他们不和合的欲。粗恶语就是呵斥、漫骂他人,绮语是爱乐宣说无关系的迷乱话语。这些都是用语言来造的恶业,不要以为我们说几句话没有什么,一不小心就会造下很大的恶业,为此,善人一定会慎言慎行。

第三是意业。意业有三种:贪欲、嗔恚、邪见。贪欲是对别人的东西的一种决定希求,愿这个财物成为我的财物。嗔恚心的等起,或者由其它因素,或者自己损失财产,或者自己受到伤害,为此嗔恨对方,希望对方遭受杀害、伤害、系缚等。十不善业中的邪见是专指断见,这种邪见将善和不善业观为无,认为人只此一生,死亡后什么都没有了,没有前生后世,持这种观念的人常会有恃无恐地造恶业,没有一点畏惧之心。

十黑业生起的根源,同是贪嗔痴三毒烦恼。人们如果认识到恶业对自己今生和后世的危害,就能从作恶转到行善上来了,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就立即改过忏悔,绝不姑息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知过不改,那是他不知道恶业的危害性,如果日日行恶,人身很快就会断送了。

事例一

妙胜是一个修行的人,但是他的嗔恨心特别重,并且一直改不掉,每遇到境界就会发嗔心。有时他的嗔恨心会让别人生病,他了知道对众生不利,对自己不利。因为一嗔烧毁功德林,但就是改不过来,总是明知故犯,过后后悔。一次,他与一位出师父交往,买了出家师父的法物,出家师父为了考验他,给他邮去一堆旧衣服,他立即发起嗔恨心,去找师父讲理。当知道是考验他之后,不禁自己生起真实的忏悔之心,他决心以后再不发嗔恨心。于是,他天天祈祷诸佛菩萨加持,让自己改掉嗔恨的毛病,久久行之。开始,当他要发嗔恨心时,想到与师父之间发生的事就能控制,后来能自觉行事,面对侮辱也不起一念嗔恨。于是他又决心改掉盗窃的毛病,因为他在单位经常用单位的电话打私人电话,经常用单位的本写自己个人的文章。用单位的电脑上网,写博客。他认为这是上班族最容易发生的盗窃,但就是改不了,总有一种不用白不用,别人都这样的心理。当他发起改过心之后,还是祈祷诸佛菩萨加持,别人笑他傻也不在乎,他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做一个真正的持戒的人。

再析

《了凡四训》中说:从前伯玉二十岁的时候,已经能自觉前日所做的不是,而把它都改掉了,到了二十一岁,才知道自己以前所改的,还没有完全改尽其所有。乃至二十二岁,回顾二十一岁,还象在梦中糊涂过日,错误不少。这样,他年复一年,年年都改过,到了五十岁是时候,还认为四十九年来所做的不对。古人对改过作为一种学问,就是这样认真去做的。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有了过错,马上改过,则是君子所为。

人生在世,方便第一,助人为善,是人们乐行之事。如果见到善事,为自己的种种私心杂念所阻,而不去行。这人不但愚痴,而且是自甘堕落。什么是善呢?善行共身身口意三类,十种。身业三种: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YIN。口业有四种:一、不妄语,二、不说离间语,三、不说粗恶语,四、不说绮语。意业有三种:一、不贪,二、不嗔恚,三、不邪见。

十种殊胜的善业,不但远离十种黑业,如果行持,还是对治黑业的善法。从理论上说,如果一个人能坚持行一善事,则必去一恶事。能持不杀生,就不造杀生恶业,而且爱护生命,买放生命。能持不偷盗戒,就会积极布施。能持不邪YIN戒,就能护持戒律,在考验面前也不乱性。能持不妄语戒,就能说诚实语,不说离间语,并且会化解怨恨。能持不恶口戒,就能说爱语。能持不绮语戒,就不说无益语言,精进持咒诵经。能做到不贪,就能有舍心。能不嗔恚,就能修饶益心、慈悲心和菩提心。能断除邪见,就能依止正见。《佛说十善业道经》中说:“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万刑息于国。”意思是说国家的刑法是制裁那些违法之人的,人人都守法,刑法也就息了,没有用处了。

由于前世的业力,每个人的福禄都是有限的,假如你有一千万元的存款,日日支出使用,终有用尽之时。如果你边支出,边往里面存款,如果存入的钱大于支出的钱,这钱就会越积越多。人们积善也是这样,贵在日积月累。所以,善人知道是善事,则会欢天喜地的马上去做,并且力求尽善尽美。台湾的证严法师提倡日行一善,靠众人的努力,建起了慈济医院,并且参与救灾,救济贫苦等事。石家庄的释常辉法师倡导日行一善,建起了弘德家园,二百多孤儿受到救助。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一个人的福报尽了,就会离世而去。如果善业多,后世将进入善趣,如果恶业多,后世将进入恶趣。所以,知过不改,知善不为,那是自毁前程,实在是大错特错的行为啊!

事例二

张某是一位七十多岁的女人,她跟她女儿学佛,但她仍在求世间法,没有放下。前几年,她看到有人养蚂蚁挣钱,本来学佛是修慈悲心,众生平等,做为人类是不可以用其它生命来挣钱的,但是她还是投资养了十万元的蚂蚁。有人告诉她这是错误的行为,她仍然不听,为了挣钱还在养。2008年蚁力神被查处,她养蚂蚁的投入血本无归。

事例三

忠武是学佛之人,他知道杀生是犯戒的。他自己开一个饭店,他的理由是:经营饭店时,各种生人命不是我自己杀的,是厨师杀的,他认为自己没有罪业。有人告诉他说:“别人杀生你挣钱,这个杀生你也有份,是你与厨师、顾客的共业。”他根本就不相信。后来他身体多病,查出的肿瘤,有人告诉他这是杀生的恶业,让他多放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忏悔,并且延长寿命。忠武虽然挣很多钱,但是他心痛钱,实在舍不得把钱用在放生上。他说:“我才不象你们那样花钱放生呢,你们放的鱼还会让别人打捞去,白便宜了别人,还不如不放。”他刚四十出头,各种疾病已经齐全,不知道能活多久。

事例四

姚某是一个单位的司机,他的妻子张某在十多年前下岗回家,为了生存,张某开了一个饭店,这一经营就是十多年。开饭店利润较大,他们家早已经脱贫致富了,平时生活很是奢侈。后来,姚某的儿子长大成人,没有工作,接他母亲继续开那个饭店。2009年他们的儿媳怀孕了,他们铺张地给儿子办了婚事,不久就生了一个孙子,这一家人真是喜上加喜,共享快乐。谁知好景不长久,就在2010年,张某查出了胃癌,将不久于人世。其实杀生的恶业实在是太大了,张某的饭店在海边,人们常吃鲜活的海中生命,什么贝类、螃蟹、爬虾等等,几乎天天杀生,饭店就是一个屠宰场,人们的肠胃就是那些生命的坟墓。张某为了挣钱把自己的命送进去了,那些食客也会受到报应,只可惜他们至今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短命,不懂因果实在是太可怕了,真希望那些人能改掉杀生的恶习。

事例五

富昀十分贪财,她知道跟别人索要钱财是犯法的,但是她控制不住自己,当官后一直别人索要钱财。今生她有福当了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为了钱,她硬逼一个干部给她送礼,最后那个干部不为五斗米折腰,放弃工作不干了。为了钱,她施高压设计害另一个干部,逼得那个干部只好调走,远走他乡到外地工作。为了钱,她卖了下属单位的一个官位,买官者心眼小,见钱回不来,一时想不开,得脑出血死了。单位谁添了一个房子,她都要借口去找那人借钱,或者要钱。她的理论是有钱才添房,有买房钱,就应当给她送礼。2010年她要退二线了,到一个闲职的地方去任职,为此,她更不放过最后捞钱的机会。捞得锅满盆满,心满意足地离开某单位。有智慧的人看她行事心中一直担心,因为果报来的时候,富昀的官位再高也没有用,她捞的钱再多也没有用,那时她后悔就晚了。做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性分析、懂法律的人,富昀难道不知道她的一些行为是大错而特错的吗?我相信她是知道的,只是钱让她不顾一切,甚至于不顾自己今生的寿命和后世的痛苦,她才一错再错地错下去了。

再析

醉生梦死,是当今世人的写照,当今世界有多少清醒人生的人?我看不太多。我们纵观世人大概有富贵贫贱两种,贫贱者朝忙暮忙以求衣食,富贵者亦朝忙暮忙着求享乐,受用不一样,忙碌是一样的。这些人一直忙至死,却很少有人想起来修行。古人说:“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够放下世间一切,精进修行佛法,求出六道轮回,这才是究竟的善法。老子说:“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想修行,则必须改过行善;若想吉祥如意,也必须改过行善。然而世上的人多有知过不肯改,知善不肯行者。由此可见,人们行恶容易,行善难。人们的后世,多进恶道,而进善道难。如果用小草比喻人的后世的话,进恶道的人如遍地的青草,而进善道的人,只如房顶上稀蔬的几棵小草。如果想截断今后痛苦的源流,我们就应当设法从轮回中解脱。我们现在如被捆绑一般,被业力之绳系在轮回之中不能出离,因为我们没有想过轮回有什么过患,所以才会贪著世间的荣华富贵,才会如梦如幻般地生活。

其实轮回是十分痛苦而又无意义的事情,他有六种过患。一、无定过患。我们虽然偶尔能受生在善趣,但在轮回中受生后所领受的无非是苦,因为父母与子女等角色经常可以在同一生中互换。从前有户人家,父亲经常以屋后池中的鱼为食,死后受生为鱼。母亲因为恋家,死后投生为狗。与他妻子通奸的仇人被杀后,因为恋他的妻子,投生为他的小孩子。一天,他捕杀他父亲投生的鱼,吃鱼肉的时候,母亲转生的狗来吃骨头,遭他的鞭打,他又常把仇人投生的孩子抱在怀中,可见轮回十分可笑。二无饱足过患。轮回的快乐就象喝盐水一样,饮用再多,也不会满足,反而越喝越渴。如一个人有一万元钱,他就会想:如果我有十万元就好了;等到他有十万元,又想得到百万元就更好了;如是总也不会满足自己所得。三数数舍身的过患。不管受生为什么样的身体,都不会长久,我们曾受生在天界,与众天子天女共同娱乐,死后却堕落进入地狱。我们曾做过转轮圣王,也做乞丐,一无所有。四数数结身的过患。我们在轮回中不断受生,我们无数次地在六道中流转,仅投生为人死后的遗骨都可以堆满三千大千世界,如果不斩断轮回之流,未来受生为人的身体还会更多。五数数高下的过患。有聚就有散,再多的财物,再高的权势,总有一天会失去,正如生命的尽头是死亡一样,轮回中任何盛事最终都逃不了衰败的命运。六无伴过患。我们从母胎中出生是一个人来,死亡也是一个人去,除自己的之外,没有友伴同行。如此看来,一切的痛苦都是六道中轮回造成的,而轮回的因缘就是我们的我执太重,因为我执重,才会知错不改,知善不为。为此,奉劝有识之士,从现在开始,弃恶扬善,精进修行,早日成就圣果,永不受轮回之苦。

事例六

老池是机关干部,近年来也开始学佛。老池患糖尿病,有人劝他放生,他也时常念叨着要参加放生。一天,一位师兄放生回来遇见他,他问:“你干什么这么忙?”那位师兄说:“我去放生才回来。”老池说:“哎,这种事咋不告诉我,我也参加你们放生。”话既然说到这儿,那位师兄就上心了,下一次放生的时候,特意去见老池,告诉他说:“周日放生,如果想参加早八点到鱼市集合。”老池站在那里想了想,说:“哎,放生不得拿钱吗?不行,周日我有事,我要上省城开会,去不了。”实际上老池是舍不得钱。那位师兄周日放生回来见老池在逛百货,他什么也没说。老池也看到那位师兄,装作没看见,赶紧走了。以后老池再不敢提参加放生了,平时单位的沙发、桌椅什么的,只要有机会就往家拿,他不认为自己错,让他拿出几元钱做点善事说什么都不肯,还要标榜自己是一个大大的善人,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可悲了。

结语

大量的事实说明,财产受用不可能恒常拥有,它犹如夏天的露珠,太阳一出来就失散了。如秋天的白云,风一刮就飘浮着飞走了。所以,已经获得难得的人身的人们,一定要慷慨地布施。然而,不懂得无常,没有真正学过佛法的人,为了财产受用,首先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得到之后,又绞尽脑汁去保护,可是不管怎么努力,这些终究还是会离开自己,因为,我们拥有了财富,要不贪执,一旦失去了过去所拥有的一切,也没有必要特别伤心。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只有因果业力常跟随着自己。为此,知过要改,一定要改得彻底。知善要为,哪怕是微小的善事,也不要放过,这才是真正清醒的人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