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兄弟相处的艺术


   日期:2010/9/27 9: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包含钱财,不要伤情,让。在悌道里面一开始“泰伯让国”,连国家都能让了,还有什么不能让?但很微妙,泰伯让国还有另外一个重点。他把国让出去了,该是他的国,还有。所以泰伯、仲雍到了江苏浙江一带,照样作国王。“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一来,他有德,会感召;二来,命里有时终须有,让了,该你的还是你的了。理得心安啊,不要去计较了。

    所以像第一册里面也提到,五代十国的时候,张士选,他有七个堂兄弟,他父母都去世了,他的叔叔还是伯伯?他的叔叔有七个孩子,七个男孩。而他的叔叔,因为他已经长大了,他就跟张士选讲了,“我把财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你父亲的,一份是我的,所以这一份要给你。”结果张士选说,“不可以这个样子,应该分成八份,兄弟都一样”,他叔叔坚持,不可以这样,他就更坚持。

    大家想一想,他七个兄弟了解到这件事情,对他这一个堂兄弟什么感受啊?佩服他。“财物轻”啊,整个家族反而更团结了。结果后来他去考试,遇到很会看相的人,一看到他,年纪轻轻,二十岁上下,居然一看就是积了很厚的阴德的相,就很好奇了,后来了解,原来轻财物。他当年就考上进士了。所以这个“些些言语莫伤情”,不要计较,不要情绪化。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这个感受,人二三十岁以后,特别深刻。可能兄弟姐妹一年见个两次、见个五次,不多啦,每一次见可能都几个月过去了。都会觉得,“啊,哥,你怎么有白头发了?”“哥,你最近好像比较累哦。”就很明显地会看到,岁月不饶人啊。“一回相见一回老”,要珍惜兄弟的这个缘分,这一份亲情啊。

    所以唐朝李绩,他是开国元勋,他本来姓徐,双人徐,后来因为功劳大,唐太宗封给他国姓,李世民先生封给他李姓,所以才叫李绩。有一天(他年龄也大,他是老人了),他的姐姐生病,他回去看望。刚好他看到姐姐病了,就希望自己给姐姐煮粥吃。一大把年纪,那胡须都很长啊,就在那儿煽风、点火,煮粥。结果那个风太大了,把那个火吹过来了,就把他的胡子给烧了。他姐姐一了解这个情况,“你那么大年纪了,何苦啊?”而且他是开国元勋啊,家里应该是很有福报的,“这么多仆人,你找他们去做就好了,你又干嘛自己动手?”李绩讲了,“妳年纪大了,我年纪也大了,小时候都是妳照顾我,我多想珍惜时光,能够帮你多做些事啊,我心里才安啊,多孝敬姐姐一下。”

    真的,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都是非常爱护的。我自己在念大学的时候,吃中药。那中药要熬,可是我住在学生宿舍,你一熬中药就整个楼都就被你熬掉了,都是那个味道了,就不好意思了。结果我姐姐住在校外,她就帮我熬,每天还得端两次来。那一熬可能就要一个小时左右。熬好了,端呢,从大老远走进校门,结果宿舍都是在校门围墙边,都走很远。走来了,我姐姐都在那个窗外,因为“女宾止步”,得在那个窗外敲窗户,然后我就看我姐,“吃药了,吃药了”,因为听不到她的声音嘛,叫我吃药了,赶紧跑出去。说实在的,不是那个药很有效了,什么很有效?是姐姐这么细腻的爱护,同时喝下去了。所以这个药有没有效,其实是看有没有加持,有没有爱心的护念。这个是科学的哦,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善的意念,那个水的结晶都特别好。

    所以这一句,我们体会体会,“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所以这个就是在兄弟姐妹相处当中,时时感激对方对我们生命的付出,时时想着报恩。《弟子规》讲的,“恩欲报,怨欲忘”。每一句当中,都是兄弟相处最至情至爱的表现。这些心境我们都提起来了,那不可能兄弟相处不好的。

    “弟兄同居忍便安”,住在一起,难免有一些摩擦,正常的,牙齿有时候都会咬到舌头。所以当有一些摩擦或者是误解的时候,要懂得忍下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所以唐朝高宗皇帝听说张公艺家里已经九代同堂,九世同堂人口很多,相处得很好。皇帝心里想,我可能家里这些孩子、亲属,常常处得不是很融洽,赶紧去请教请教这个张公,就到他们家去了。问他:你是怎么带领你整个家族,这么和乐?结果张公艺先生就在纸上写了一百个字,就呈上去给皇帝看。皇帝是问他:家里怎么经营好?假如吵架了怎么办?一看,这一百个字全部都是“忍”。所以一不高兴了,忍。他们实在很过分,怎么办?忍。我实在忍不住了怎么办?一个人能念一百次“忍”,我看脾气也没了,可能到第十次的时候自己都哈哈笑了,为什么?终于知道一个事实:脾气也是假的。是不?

    所以我们彼此有默契了,看到有人发脾气了,马上过去,“你心不安吗?拿来,我帮你安。”可能生气就变成笑了。生气是假的了。知道它是假的,你就不会被它控制啦。我们已经有好几个锦囊妙计了,是吧?有一个是“拿来呀,拿来呀”,一个是:忍、忍、忍、百忍。这个“忍便安”。

    而且,还不只是忍住脾气啊,有时候是忍住被误解,为大局着想。所有的人都不理解你,把你骂得狗血淋头,你都还“人不知而不愠”,这个是功夫。一般的人看事都看得短浅,你包含我们现在真正用正确的方法教孩子,你的亲朋好友就骂你,“哪有人像你这样子凶的,这么严的,虐待孩子。”会不会?“还不给他吃麦当劳,真是活在地狱。”哦,他不了解,都觉得你不对哦。那你也得忍得住。

    所以晋朝时候,有个读书人叫赵彦霄,他的哥哥叫赵彦云。他祖上有一些基业传下来,结果他的哥哥比较挥霍,游手好闲。父亲去世以后,可能情况又更严重。所以有一天,他就提出来,他说,“哥哥,我们还是分财产。”他也是读书人啊,“财物轻,怨何生”,他主动提出来跟他哥哥分财产对不对?对不对不能在相上看哦,每一个经句都有通权达变哦,不然我们会死在经句下面。其实不难,为大局想、为对方真正的好着想,就会权变了。

    结果后来分了产了,他的哥哥没多久,财产全部败光,甚至于已经都被人家逼债在逃了。弟弟跟弟媳妇知道这个情况,赶紧把他哥哥跟嫂嫂找回来了。当天一起吃了一顿饭,接着就跟哥哥讲,说,“我们祖上传了这么久的基业,我实在觉得,我们有责任要把它护好,所以之前跟哥哥分产,是我觉得,我也要得把祖宗这个产护好。所以,这个产现在还在。”说完,把当时候分家产的这个文书数据,当场就把它烧了。然后把手边积下来的钱拿出来,说,“哥哥,你把这个钱先拿去还债,这些财产以后就由哥哥跟嫂嫂来管。”我们去感受一下,这个哥哥把自己的祖产都败光了,人有良心啊,他也觉得很惭愧。可是弟弟跟弟媳妇不计前嫌,还让他们来管这个家,从此又住在一个屋檐下,惭愧心唤醒了,哥哥就改过了。

    而且我感觉不只他不容易呀,他的太太也实在是不太容易了。一个圣贤人的背后,一定是有好妈妈、好太太的扶持、成就,助夫成德,成就他的德行。后来,他跟他的孩子都考上进士,德厚啊!所以这个“忍”当中还有要为大局而忍。可能他分了财产了,他哥哥还是谁都骂他,但是日久见人心啊。

    所以“莫因毫末起争端”,不起争端,真的要忍得住脾气,忍得住指责,忍得住别人的谗言啊。要忍住指责不容易哦,“他不对,他不对”,我们要忍得住去批评别人,真的是不容易。

    我们一起研究过的“缪彤自挝”,他不只不指责别人,“我读圣贤书的,还不能团结我的家,我实在是太惭愧了”,自己打自己的脸。后来弟弟、弟媳妇都跪下来忏悔了。这个是很好的榜样哦。

    诸位学长,我们回去关起来打嘴巴好不好?你打嘴巴,打到全部肿起来,“他们怎么还不跪下来?”假如是这样的心境,保证人家不会过来的,反而在旁边:“早该打啦!”所以我们假如学圣贤人的动作一学,“怎么差这么多?”这个叫看事情只看到一个点,没看到整个面,学样子而已了。

    今天,缪彤他不是这一次反省自己啊,他是长久以来跟兄弟、跟这些弟媳弟妇,都是用德行感化他们,内心里面他们还是很佩服这个大哥的。刚好遇到一个情境,他们的贪心都起来啦,这个时候又是发自内心的自我忏悔,他们当然感动了。假如我们以前都是跟兄弟计较来计较去了,然后一回去马上就要让他们跪下来忏悔,打打打,可能效果就不是这样了,是吧?所以任何时候都是要用真诚的心、无求的心去做。不要做了,都要求别人,“欸,他怎么都没变,他怎么都没改?”夹杂这些东西,都不是真诚。

    包含能忍得住谗言,“文灿拒谏”。他的哥哥吃他的、用他的、喝他的,结果喝醉了回来还打他一顿。旁边的邻居都看不下去了,要来找他哥哥理论。他一看到人家过来了,赶紧冲出去,“你们不要离间我兄弟的感情,我不好,我哥哥没有不对。”当下那些邻居听了都佩服他,“啊呀,哪有这么善良、这么至诚的弟弟啊。”而这个话一次、两次透过邻居又传到他哥哥的耳里面,哥哥是什么感受?那邻里乡党说,“啊呀,老周啊,这个天底下你去哪里找这个弟弟啊,一心一意为你,被你打了,还站在你这边,你去哪找啊?”讲几次,人的良心就唤醒了。

    假如哥哥跟我们有什么不愉快都记在心里,突然那个邻居要来找你哥哥理论,你在旁边,“赶快来,赶快来,好好骂骂我哥哥。”是吧?那骂一骂你哥哥一定:“有什么了不起,就你好,我不好。”那就可能就更糟糕了。
所以“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真正当长辈,时时要以一言一行启发后代、启发晚辈才对。甚至于是启发身边的亲朋好友,留与子孙作样看。

    所以“陈昉百犬”,陈家十三代同堂,家里很和睦,吃饭的时候都是全家到了才吃饭。结果后来他们家的狗,养了快一百只,就“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人的德行能感动到连狗都效法,不简单。所以我们一看到这一个故事,“人家连狗都能感动了,我们连人都感动不了。”惭愧心是性德啊。

    所以另外,女子也很不简单。有一户人家,张孟仁、张仲义。哦,取这个名字多好,可见他们祖上就是重仁义,取张孟仁、张仲义,“孟”就是大的,“仲”是老二嘛。娶了两个媳妇是郑妙安、徐妙圆。你看这个名字多好,这个女人又可以让他安,又可以让他圆满。嫁过来之后,这个郑氏是老大的太太,郑氏家里穷,徐氏家里富有,可是她们像姐妹一样,这个徐氏绝不以有钱傲慢,郑氏也不以没钱谄媚、自卑。这都很难得了。结果她们有什么东西了都给婆婆去管,纺织的东西都放在一起不计较,从自己婆家拿回来好东西,都是全家一起吃,一起分。然后郑氏回娘家去了,徐氏就帮他哺乳;徐氏回去了,郑氏就帮他哺乳。结果后来,他们家的母猫被偷走了,刚好有那个猫儿子、猫宝宝没有人养,结果他们家的狗就去给这个猫儿子哺乳。哦,真是不简单!至诚如神,感通啊。

    所以后来这个朝廷知道了,封给他“郑徐二难”。后来我想想,这个“二难”应该一来是指,她们两个做得实在是太难得了,是吧?“二难”。另外,这个“二难”是一来是她们两个很难得,再来是那只狗跟那个猫也很难得了,能做到这样。这个感通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忍辱)(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忍辱)  

 惟觉法师:忍辱与忏悔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林国良教授:忍辱行与社会责任 

 大安法师:忍辱修福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慧光法师:修道瓶颈、勤修忍辱 

 慧光法师:布施、忍辱成就菩萨行门 

 慧光法师:忍辱是悲智圆满的前方便 

 宽运法师:柔和忍辱 慈悲一切(下) 

 宽运法师:柔和忍辱 慈悲一切(中) 

 宽运法师:柔和忍辱 慈悲一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