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红尘琐事没完没了,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了


   日期:2016/10/11 11: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庚二、加行精进:

  很多人心里有求法、修法的念头,但行为上一直拖延、观望,今天不行,明天;今年不行,明年、后年……始终修不了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在这样的状态中耗尽了人生岁月,非常可惜。因此,我们必须断除这种怀着修持正法的愿望而虚度人生的现象。

  以前藏地有一位著名的哲白莲大师,他说:“人生犹如屠场畜,过一瞬间死亦临,今复明日久蹉跎,终于榻中呼号矣。”他把人生几十年,比作屠宰场里的旁生临近被屠宰的短暂过程,其实这并不夸张,我经常引用这个比喻。《六度集经》里也有个教证:“人命譬若,牵牛市屠,牛一迁步,一近死地。”意思是一样的:我们人的生命,就像一头牛被牵去屠宰,牛每向前走一步,也就与死亡更接近一步。“人得一日,犹牛一步……昼夜趣死,进疾无住。”人每活一天,就像牛走了一步,就在日夜更迭中趣向死亡,非常迅速,而且片刻也不停留。

  过生日的时候,大家都会唱:“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然后端出蛋糕,鼓掌、欢笑。但你想起这个道理,那就成了:“祝你死去快乐,祝你死去快乐……”会观察的话,人跟牦牛的确没有差别,从死亡那一点上来看,过一年就接近一年,过一天就接近一天,乃至分分秒秒在靠近。

  因此,我们一定要刻不容缓地修持正法,就像懦夫怀里钻进了毒蛇,或者美女头上着火一样急不可待,要彻底放下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毫不迟疑地致力于佛法。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第一个,美女本来就爱惜头发,头上着火了,她肯定不会让它烧,“明天再扑吧”。《亲友书》中云:“头或衣上骤燃火,放弃一切扑灭之,精勤趋入涅槃果,无余比此更重要。”《十住毗婆沙论》亦云:“昼夜精进,如救头燃。”毒蛇的比喻也是如此,胆小的人不要说毒蛇,就是小虫爬到身上也怕得要命,若是怀里进了毒蛇,绝不会说“明天再扔吧”,然后继续开心地吃喝(但是国外有些人好像喜欢毒蛇,还把毒蛇像项链一样缠到脖子上,让它穿来穿去,一点都不怕,不过这是特殊情况)。同样,闻思修行也是这么紧迫,不能说“明天再做吧”,就这样一直拖着,而务必要精进,要舍弃一切琐事地精进。

  否则,红尘的琐事没完没了,昨天做的今天要做,今天做的明天也要做,明天做的后天还要做……一直持续不断、此起彼伏,犹如水的波纹一般,始终空不出一个修法的时间来。其实,你一旦下定决心放下的话,琐事也就完结了,诚如全知无垢光尊者所说:“世间琐事死亦无完时,何时放下即了乃规律。”又说:“所作所为如儿戏,做无终了放则了。”

  历史上有很多出家人,正因为看透了这些,所以才选择了出家。当然也有逃避的,遇到种种挫折以后遁入空门,有这种现象。但你不能说“我不是逃避,所有出家人就都不是逃避”,这种推理不正确,虽然你不是,但别人不好说。同理,也不能说“他是逃避,故所有人出家都是逃避”,这也不通,因为有些确实是看破了。

  在看破一切所作所为、尝尽酸甜苦辣以后,毅然决然选择出家之路,这种选择是有道理的。即使世人不理解,也只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所致,并不是选择本身错了。其实仔细想一想,琐事确实是做不完的,什么时候放下了,什么时候也就了了。

  ◎亲鸾上人幼年出家

  这个道理很深,但真正懂得的人,并不在年龄大小,下面就讲一个小和尚的故事:

  日本有一位亲鸾上人,就像中国的慧远大师,他是日本净土宗初祖。上人自小父母双亡,9岁时,因为对死亡怀有恐怖,他看破世间的一切,到慈镇禅师面前请求出家。听了他讲述的理由,禅师很赞许,说:“好,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明天来吧,我给你剃度。”但小亲鸾说:“师父,我年纪尚小,虽然今天有出家的心,但不知明天这颗心是否还在;您的年龄也这么高了,怎么保证明天起床时还活着呢?”师父听了拍手称善,当下给他剃度了。

  类似的公案,《释尊广传》中也有很多,都是着力宣说修行的紧迫。昨天晚上有一个人站在我门口,可能等了很长时间,说要出家。我说:“太晚了,过两天再剃吧。”但他不像小亲鸾,也没说“怎么保证过两天您还在啊,怎么保证我出家的心还在啊”,他倒是很听话:“好好好,我也是这么想的。”然后开心地走了。

  不过学院是有规定,出家前要考察一段时间。藏族有种说法:晚上入睡的心态,早上就消失了。所以,用些时间考察是有必要的。刚来的人,一般都会有些顿然放松的感觉,很想出家,甚至像佛陀那样自己就把头发剃了。这些人中,有些还可以,多年后仍是清净的出家人;但有些不行,没过多久就生烦恼了,想起了家里的这个、那个,这件事、那件事,然后就回去了。

  但不管怎么样,要修行就要放下一切。即使不能像亲鸾上人那样,自小便看破一切,但当生起想修正法的心念时,应当以无常来激励自己,一刹那也不懒懒散散、拖拖拉拉,而要当机立断地修持正法。

  以上讲的就是加行精进,简单来讲,就是在修法上勤奋努力。这里所谓的“修法”,并不是单单指闻思修里的修法,而是广义上的修法,除了闻思修以外,像守持净戒、弘法利生等,都叫修法,都需要精进努力。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前行广释》第一百零九节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红尘       索达吉堪布)(五明学佛网:红尘       索达吉堪布)  

 宽运法师:世外淡然看红尘 

 雪漠:在红尘入世中达到“如如不动” 

 雪漠: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 

 雪漠:红尘累:从大梦中醒来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达真堪布:红尘滚滚,你还安好?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五章 红尘送色涤眼青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