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仁清法师:简说佛门宗派


   日期:2016/10/6 9: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修行门派之间的关系,现在咱们信众就学净土宗比较多,有些居士认为念佛号以后如果再念“大悲咒”啊,念《心经》啊,或者再读其他经是一种罪过,希望师父开示。

  答:首先讲佛门的宗派是怎么来的,佛门的宗派通俗一点解释,它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只是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随缘讲了不同的佛法。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经书分为“三藏十二部”经典,可分为“五乘”。

  打个比喻,释迦牟尼佛在场的时候,观世音菩萨讲了“大悲咒”。有的人非常喜欢读诵大悲咒,并且常年以修大悲咒为主要修行方式,那他得到的是一种法喜和真实的利益。他从大悲咒当中得到了受用。如果这个修行大悲咒的人跟别人接触的话,他首先介绍的是大悲咒的功德,大悲咒的好处。他首先给大家推荐的是大悲咒。

  假如很多人跟这个人修,他的弟子也对大悲咒情有独钟,也经常地读诵大悲咒,并且通过修行大悲咒得到很多的好处。那么,这一些人就形成了一个体系,他们也著书立说,解释大悲咒的功德,也写出了很多所谓读诵大悲咒的一些感应等等。这样发展下去的话,随着历史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就形成一个“大悲咒宗”。这只是举例而已。

  很多的佛经,不可能每个人都去读诵,也不可能以读诵全部的经典为修行方式。因为佛经是针对不同根性的人讲的,所以不同根性的人对某一部经、某一类的经,肯定有不同的爱好。可以说某一个祖师,他遵从哪一部经去修学,他产生了法喜,产生了证量,甚至是了脱了。他在收徒弟、在弘扬佛法的时候,肯定还是介绍他所修持的法门,这样时间一长,可以形成一个什么宗派、什么法门。历史上佛教当中的法门应该是这样形成的。

  刚才举了个例子,其实我们净土宗、律宗、密宗、天台宗、沩仰宗、法眼宗,还有其他什么宗,都是这样形成的。但是记住一条,当我们受三皈依的时候,必须自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当我们自皈依法的时候,这个法是指的一切法宝、一切如来经藏,是指的一切佛教三藏十二部大藏经典。

  我们可能见不到很多佛经,只是见了我们经常流通的那几部。我们也很难去读诵全部的佛经,可能只是读诵其中的几部《佛说阿弥陀经》、《地藏经》、《金刚经》,以这些为主修的方式。但记住,当我们皈依三宝、皈依法的时候,我们皈依的是全部的大藏经典。所以当我们修持任何法门的时候,都不要诽谤另外的法门。当我们修持任何法门的时候,都不要排斥另外法门的存在,更不能诽谤另外法门的修行者。

  大家都知道禅宗祖师六祖慧能大师,他是因为一个员外读诵《金刚经》时,听到里面的一句偈语而开悟的。说明《金刚经》度了慧能大师,并且慧能大师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他传下来的法脉“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有很多修行者奔着禅宗法门去修行都得以成就。可以说,影响中国佛教历史很长的一个法门就是禅宗。所以当我们修其他任何法门的时候,不要诽谤禅宗。禅宗在你这里可能不行,但是在六祖慧能大师那里就很行啊。懂这个很行的意思吗?这是佛法的原理,我们明白了原理,就能让佛法指导我们的身口意,指导我们的修行。明白道理了,我们才能够杜绝造口业的这种因缘。

  如果说我们是念佛的人,然后去诽谤禅宗,那肯定就是下地狱,那就是诽谤正法。我有个光盘叫《为什么有的念佛人不能往生》讲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那里面展开很多,根据不同的经文展开的。本来佛法原理没有宗派之别,所谓的宗派之别只是不同根性的人,通过不同的修法从而形成了不同流派,这样产生的。宗派和宗派之间并没有矛盾和冲突,因为每一个宗派都是利益一切众生,都是让人成就的。所以佛在经典上讲,如果有的人,“若于如来所说的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这个内容,如果想看得更清楚、更详细的话,大家可以看光盘《为什么有的念佛人不能往生》,我希望大家看一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仁清法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仁清法师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