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2


   日期:2010/7/29 14: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二集)  2005/7/21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5-12

  我们打开《儿童经典教师讲习手册》,翻开第一页。「中国人的远祖」,这是追溯到尧舜时代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我们从四千五百年这么长久的时光,就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是历代圣贤相继、德慧相承,才能绵延四五千年,而我们是炎黄子孙的一员,有义务、有责任要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我们一起把第一段念一遍,预备起: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礼记》中就有精辟的见解:「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建立一个国家治理人民。当我们在理解中国文化的当中要常常提起一个观照,叫「小大圆融」,小从个人修身,大到治国平天下,他所要掌握的原理原则是相同的,所以『建国君民』要『教学为先』。那建家育子呢?建立家庭,教育孩子,或者领导孩子,也是要以什么为先?教育。甚至於建立企业、领导部属同样要从哪里下手?教育。教育才能凝聚共识,才能有正确的思想,才能让人才不断提升。假如不注重教育,任何家也好,团体也好,纵使一时兴旺,必然也是过眼云烟。而我们现在冷静来思考,家也好,企业也好,团体、国家也好,有没有体认到教学是第一要务?有没有体认到?现在最重视的是什么?金钱,经济。当根本找错了,本末倒置了,所形成的家庭与社会必然是颠倒状况,必然是一片混乱,小到一个橘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大到家庭、社会亦如是。纵使标榜著经济有多么的发达,而人的内心多么的空虚,每一个家庭又有多少的烦恼,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诸位朋友,你这本经念通了没有?我们什么时候把它念通?要靠教育、要靠智慧才能化解。从观照自我,以至於观察社会状况,我们又会体会到「世人共争不急之务」,而这个「世人」我们有没有包含在其中?本末要掌握好,不可颠倒,好。教育重要,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内容重点在哪?接下来我们会深入来讨论。我们接著念下一段:「可惜的是」,预备起:

  可惜的是,近百年来,由於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极需靠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恢复挽救。因为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平的强大力量,是国家繁荣兴盛的基础。】

  好,几千年的印证,几千年积累的效果,让中国人在世界的舞台上屡屡展露头角,有非常多其他的国家民族来学习中国文化。我们走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被称为唐人,被称为汉人,以至於最近的清朝,当时候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当然这个「强」我们要理解正确,绝对不是拿著拳头、拿著武力去要胁他人,这样算不算强国?这样不算。假如一个国家时时以武力侵害他人,这个国家再强,终究会败在哪里?败在他的下一代。他穷兵黩武,小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很会打架,很会用威势去逼迫别人。当下一代形成用暴力、武力胁迫他人,请问他这个拳头首先打向谁?打到谁?离他最近的人。人要活得明白,其实这么浅显的道理,往往为人父母者,以至於为人国家领导者,他都很难洞察得到。当一个国家领导人连这一点都洞察不到,我们也不能怪他,要怪要怪中国人,因为他们没有学过《弟子规》,《弟子规》说「势服人」怎么样?「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对啊。我们有责任告诉他,他没学,人不学不知道,情有可原,所以圣人常受天下之责,我们中国人要自我检讨。

  现在唯一能化解二十一世纪的危机只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而这两个法宝都在哪?我们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都在中国文化之中。今天假如我们不懂这个方法,看著世界、看著社会的堕落还情有可原,假如你已经懂得方法,却眼睁睁看到社会世界沈沦,那哪来的仁慈!哪来的悲心!我们就变自欺欺人。在这个大时代当中要有一份使命感去弘扬,而我们这几天也一直在强调弘扬文化重要从自己做起,从修身、从眼前的家庭去做,自然能够发挥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力,好。

  中国好几个朝代之所以能够名扬世界,就是掌握了「理服人,方无言」。在唐朝时候,其他邻国都相继到中国来朝圣、朝贡,把中国的文化、文字,中国的典章制度,都认真的研究。我们看到日本跟韩国,以至於越南,都有深刻的中国文化痕迹还继续在影响著。我们有没有打著广告去叫他们来?没有。现在都很流行广告宣传,往往在宣传当中都是名过其实,这个风气明不明显?很明显。名过其实是折福,名不符实会遭难,因为享世名也是福分,你把它享光了就没福。我们要求言行一致才是正确的,绝对不是刻意去标榜自己有多好,甚至於他人没有办法接受我们的文化,我们就强迫他要接受,不然我就打你,这是错误的。所以几千年的历史长流,中国从来没有对其他的邻国发动过战争。有朋友就说了,蔡老师你讲错了,在元朝时候,哇,你看打到中亚、西亚,以至於欧洲都受影响,怎么会没有打?我们看事情、想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分析清楚。请问谁打过去的?蒙古人,蒙古人那时候还没汉化。蒙古人一生在什么上面的时间最多?马上。他们一身武艺高强,武功这么好,刚好又是他们气势比较旺盛,就一连这样往南发展、往西发展,打了一大片的江山,但是维持得久不久?很短就结束,因为「势服人,心不然」。

  元朝维系了九十年,秦朝也是以武力得天下,但是得了天下依然没有用德教来施政,秦朝多少年?十五年就亡国了,而且死得非常凄惨。秦二世就被赵高杀了,而且秦始皇死了又不敢对外宣布,尸体早就不知道已经烂成什么样子,我们从这里要体会到「弄权一时,凄凉万古」。而周朝是以仁德、孝悌立国,周朝国祚八百多年,国家能延续八百多年跟延续只有十五年,原因已经找出来,是用仁慈之心还是用暴逆之气?读历史让我们明白这些真相。而元朝为什么还可以维持九十年?因为后来成吉思汗启用了一位大臣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叫耶律楚材,就开始劝成吉思汗不能再杀了,开始效法中国文化,在从政的九十年当中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没有更改,而且是全面汉化。到了清朝也是外族统治,而清朝的皇帝对於中国文化的认知不亚於历代的朝代。我们看到中国文化发展到极处,在康熙、雍正、干隆时代,从康熙开始,每一天都讲圣贤经典。

  诸位朋友,是开会好还是听经好?我们北京大方广从来没有开过会,大家干活日以继夜没时间开会,但是杨老师干活很认真,她每一次从外地回来,一下飞机连休息都没休息就赶快工作,因为离开个五六天,一回来必然有一些累积的事务要做。杨老师常说她早睡早起,二三点睡觉,六七点起来,这个叫早睡早起。我们有几位很年轻的同仁真的以杨老师为目标,其中有一个人现在已经变成熊猫了,所以境界不到不要勉强,循序渐进,不过这几位同仁的精神也让我非常感动,因为他们比我强多了。我假如二三点睡,隔天可能精神涣散,还要补个二三天,所以闽南话说要有自知之明,不可逞强。当然还是十点多、十一点睡好,然后三四点起床,因为十一点到一点是走在胆经上,一点到三点整个经络是走在肝经上,俗话说「肝胆相照」,肝胆的作用对於我们的解毒是关键所在。你一天的毒素不让它排干净,明天又开始有新的积累,久了之后,身体体质就会愈来愈下滑,在十一点到三点之间一定要休息为好。杨老师做出这么努力勤奋工作的榜样,我们这些年轻人当然也是起而效法。

  而听经是时时让我们提起理智,让我们自我反省,一提升了,一反省了,就了解不足之处,不用人家指出来,赶快改过,赶快付出。而开会有时往往是看别人哪里做不好,开到最后互相指责有伤和气,和气一伤,每一个人的情绪都不好,反而事情难办,因为家和万事兴。

  清朝这几位圣君很聪明,不开会,不常开会,听经,听完之后,每一个人心里都很平和,又建立了治理人民的共识,很团结,所以在清朝出现了一百多年的盛世。诸位朋友,这是清朝,我们向清朝学习是学它如何兴盛还是学它如何衰败?兴盛,还有没有?那它跌在哪也要认清楚,不要跟它跌一样的。这句话又告诉我们「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这会善学。一个国如是,我们跟一个家庭学习亦如是,看它如何兴、如何衰,我们引以为戒,好的起而效法。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所有的国家都是这样?是不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这样。有没有看过一个家庭是这样的?常盛不衰,可以维系个数百年还没有衰下来的,有没有?你们不是都立志愿要让家风承传数百年不衰?怎么不衰?你要得到的就是不衰的方法,孝悌传家,家风可以几十世都不会衰败,像范仲淹以仁德之心待天下,他的家风到现在千年不衰。所以你要学要学哪里的?学这个的还学这个的?当然是学这个的。《弟子规》真正完全落实就可以达到常盛不衰的境地。

  我们也看到清朝盛,因在哪?重视中国文化,康熙、雍正、干隆。再来,衰在哪?不重视中国文化。可能是慈禧太后从咸丰以后开始进入政治圈,听到这一些讲经的老师,句句话好像在骂她,她听了很不舒服,老头,你明天别来了,她掌权谁也不敢侵犯她。经不讲,而从政者又表现贪婪腐败,整个朝政瞬间恶化,所以是因为不重视中国文化才败下来。诸位朋友,我们如何再造中国文化的盛世?如何再让中国人站上世界舞台绽放它的光明?怎么达到?很简单,怎么样?再次重视中国文化。而这一世重视中国文化将有别於所有历代的情况,为什么?因为几千年来科技、交通没有这么发达,所能影响的大半是中国邻近的国家,现在是天涯若比邻,只要中国文化再起,将是带动全世界人类的风气,这个盛不单是要让中国文化、中国人盛,要让世界的人类都能得到圣贤的薰陶。好,我们接著看下一段:「在物质文明的今天」,预备起:

  在物质文明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著过时。因为智慧、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就像太阳,虽是古老,但每天常新,它不仅赋予人类生命,又带来光明和希望。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寰宇,带给人类幸福美满。】

  我们感受中国文化,其实并不会感觉它过时,但是也不会感觉它重要。我们在这个时代的环境成长不会排斥中国文化,但是也不会重视中国文化,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不重视?没有人教。再来,大家都忙著赚钱,利就会令智昏,大家都向钱看,理智提不起来,就把它忽略掉了,忽略了几十年,家庭失教,现在为人父母,尤其面对一二十岁的孩子,都会出现一个头两个大。我们要省思在这个时代当中自我的态度,当不重视了,慢慢文化的价值、文化的利益将离我们而去。

  文化就像太阳一样,虽然古老,却是历久弥新。中国文化就好比一棵四五千年的大树,这一棵树干顶立在天地之间昂然不屈已经四五千年,但是它每一年都会发新芽。树干好比文化里面做人处事的原理原则,几千年不变,但是长出来的树叶、开出来的花朵,年年不一样,而这些树叶跟花朵都是顺应那一年的气候、温度、环境所产生,这就告诉我们文化的原理原则不变,但是要与时俱进,要配合当时候的社会状况来实践,这样就完全没有障碍。我们把中国文化拿到现在的家庭、社会会觉得格格不入,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原理原则,没有顺势而为。比方古代见到君王是行三跪九叩,现在我们在国际场合见到国家领导者,假如我们跪下来三跪九叩会发生什么情况?会查问这个学生是谁教出来的,听说他的老师姓蔡是不是?好好研究研究看他到底适不适合再教书。要与时俱进,就像礼仪的本质是恭敬,只要掌握了恭敬,自自然然就能知道在这个时代、在生活家庭中,应该怎么样去实践礼节,这样才学得灵活,不然会学成书呆子。好,我们接著看下一段,预备起: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正式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这个教学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均未改变。直到七十年前,才逐渐把它废除。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美好的传统教育,究竟教我们什么?】

  好,从汉武帝时代制定的教育政策,维系了几千年之久,假如不是好的东西那不可能维持这么久,从元朝、清朝入关,同样没有更动。这么好的东西,首先我们要了解才能产生信心,有了信心才有力量去发扬、去实践,去得到利益。那当然学习掌握它的精髓所在、纲领所在,中国文化假如用两个字来说明,叫「道德」二字。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当中背得很多的就是伦理道德、道德仁义,念了十多年,突然有人问你什么叫「道」?什么叫「德」?能不能回答出来?能不能?很可能回答不出来。这么常见的东西伴著我们十多年了,我们却无法深刻去理解,为什么不去理解?没人引导。再来,反正考试也不会考这么深。好,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道」,我们一起念一下,预备起:

  教我们的是: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在经典当中常常提到「道法自然」,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属於万物之一,而天地四时寒暑春夏秋冬交替滋养了万物,这是「道」。我们放眼宇宙这么多的星球,不管是恒星、行星都有它的位置,都有它的轨迹。今天我们看太阳系九大行星,每一颗都有它运转的轨迹在,假如其中一颗星球,比方冥王星,它今天不高兴了,耍脾气,它说我不干了,我要转九十度。本来是这么转,我要变这样。行不行?其他的星球也阻拦不了它,很有可能没多久它就跟其他星球相撞,星球如是,人与人亦如是。相处当中遵循天道、遵循自然轨则,人与人就会和谐不会摩擦,更不可能冲突,假如不愿意走这个自然的规则、道路,必然会发生摩擦冲突。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当中人与人的冲突多不多?愈来愈明显。那一天我去做物理治疗,医师就问我,他说蔡老师,你会不会生气?我说应该不会。他跟我说道,他说十个人里面有九个都很会生气。他是从哪里感受到?可能在他帮人家治疗,这些受治疗者口中出来都是抱怨东、抱怨西,看谁不顺眼,看谁不痛快,在言谈当中觉得,喔,现在的人脾气怎么这么大!摩擦显然愈来愈多,因为人现在不懂伦常大道。

  伦常大道,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兄弟)有序,朋友有信」,五伦。这五伦是道,依循这个道,不逾越的去做人,在行道的过程会流露出你的德行出来。君仁臣忠,仁是君之德,忠是臣之德;父慈子孝,慈是父之德,孝是子之德,以至於其他的五伦都会流露德行,这叫道德。

  五伦关系哪一伦最重要?你们的程度这么高,夫妇关系,知所先后。假如没有夫妇,有没有父子?没有吧。你会不会走在路上,小朋友,我当你爸爸好不好?他马上被你吓跑了,因为不自然。夫妇同室。这三个伦常同一个家庭。而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的人格、价值观从哪里应运而生?从家庭,他处事待人的惯性、习惯都在家里。四大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根在家庭。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再延续家庭、学校,让每一个人广学多闻;宗教教育是让一个人的人生圆满成就,达到圣贤的境界。而四种教育是环环相扣,根源在哪?在家庭。为什么现在圣贤人不好培养?根源在哪?没有厚实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影响最大的是谁?是母亲。要治国平天下,女人操之大半。天下乱,乱在没有贤妻良母出现,当然贤妻良母也要靠教教出来。诸位朋友,你是女儿的举手,都不敢举了,请放下,谢谢。天下安危,这是明白,看得清楚。

  因为孩子在胎中,他的整个个性、整个气质时时都受母亲的影响。昨天有人问我,你妈妈的胎教是不是做得不错?我看不算做得很好,但是有一点应该是有做到,就是我父亲对家庭很有责任感。当一个男人对家庭很有责任感,对太太影响大不大?很大。她对先生完全信任,心里就减少了多少烦恼。当母亲烦恼很少,孩子在胎中就觉得很有安全感。当然除了胎教以外,孩子十多年在家庭当中的成长,其实对他的人格都有直接的影响。当家庭的气氛非常的和乐,他心态很平稳,心态很平静,又感受父母的爱,这种爱很微妙,愈给怎么样?愈多。我们感受那份爱,自己也开始懂得去爱人,愈去爱人,自己就愈能设身处地替人著想,而愈去爱人,内心就会愈来愈充实、愈来愈自在。常常帮不到人,全身不舒服,好像活得没啥意思,因为施比受更有福。

  我们家,我两个姐姐跟我,与人相处没有一个念头是想著别人要给我什么,从来没有这个想法,都是想著朋友需要什么。我母亲常常因为父亲做了一些事真是吃亏吃到底了,我妈妈有时候就骂他,你这个滥好人,骂我爸爸骂完之后还有点不过瘾,接著又说你们都一样。其实我在心里想,你还不是也一样。现在想想这个吃亏真是大大的占便宜,吃亏是福。家庭里面长养一个祥和之气,孩子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跟父母的感情非常深厚没有距离,什么事情都可以跟父母讲,跟父母沟通。在外面遇到什么狂风暴雨,只要一走入这个家门就觉得好像什么事都解决掉了,诸位朋友,我们的家庭现在有没有这样的功效?很重要。

  我记得小时候,父亲工作也比较忙,但是他只要有空,把我叫过来,当然还是很有威严,说来,爸爸载你出去走一走,然后就坐在我爸爸摩托车后面抱著他的肚子,有一点大,然后就觉得很温暖,感觉到爸爸还是很照顾我、很关心我,记忆非常的鲜明。有时候考试考不好自己心里也很内疚,常常都站在楼梯口等爸爸回来,这个叫先认错。等我爸爸的摩托车声到了,我就跑下楼去跟我爸爸一起走上来,我跟他说,爸,我这次考试又考不好,我爸爸笑一笑拍拍我说加油加油,不骂我了。当然因为夫妻两个人有把好学演出来,再来,当父亲愈表现说来加油加油,在这个加油加油的背后,我们当孩子的嗅到了一个味道,叫「把书读好可是你自己的事,可不是读给你老爸看」,从这样的一个态度,我们就觉得把书读好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是为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给父母做交代。父子之间情感很融洽。再来,兄弟和睦。我跟我两个姐姐感情也很好,记得小时候我要被欺负的时候,她们两个马上就站出来。在成长的过程,像我在高中时候就开始吃中药,身体不是很好,现在好了,不然又让你们烦恼,罪过罪过。一直都很好,虽然瘦了一点,因为我想自己的学问不好,看起来瘦瘦的觉得仙风道骨,没有实质也求个表面。

  我记得在去年七月,在深圳办课程,办到第二期,身旁的老师感觉我好像下一秒就要倒下去,就不给我讲课了,结果我那一天从早睡到晚,大睡三千年。那是在去年七月份,不过现在事后想想,有时候该生病的时候也得生病,因为那一天我生病以后,很多课程其他老师就不得不上。哇,看到我倒下来了,他们马上那个使命感就怎么样?上来了,讲得特别好,所以我们现在大陆很多老师说,蔡老师该生病的时候就会生病。跟去年七月比起来,我的体能状况是一直在上升,你看在图文巴讲课的时候站多久?八天站了四十个小时。我们不要随顺烦恼,要相信真理,无畏布施得什么?健康长寿。

  所以这一次到大庆去,刚好很多老人家去听课,有一个已经九十岁了,一看到我,马上眼泪就掉下来,你怎么瘦成这样?惭愧惭愧,让老人家掉眼泪。上台去,我给大家鞠了一躬,我说感谢大家的关心,但是你们每天都想著蔡老师怎么这么瘦,怎么这么瘦,我都被你们想瘦了。你们从现在开始要想蔡老师会胖,蔡老师一定会胖。大庆有一千多个人去听课,当场念头一转,我从大庆回来以后,肚子就觉得很饿,你看这个念力很厉害。按照一般讲完课以后,耗气,饭都是吃不下,这几天在善果林吃饭我都吃得很多,你看大家的意念起了作用。所以诸位朋友,也希望你们常常想到我的时候说蔡老师一定会胖,好。

  在高中时候吃药,吃药都是一包很大包,熬药。大学一年级住在宿舍里也得熬药,但是熬药的话,整个宿舍都闻到,这有点没有公德心,我那时候还有点道德良知,我的姐姐就说她要帮我熬药,她又住在校外。熬药一熬要一个多小时,熬完以后要端著这一碗药从学校外面走到学校里来,而宿舍往往都建在学校的周围,都是走最长远的路。走到以后,在男生宿舍外面又写了四个字:女宾止步,我的姐姐还要走到我宿舍的窗外给我敲三声,然后比一个手势,吃药了,那时候觉得内心多么的温暖,赶快快步跑出来,药还没吃,病怎么样?「就好了。」你们怎么知道?有这样的姐姐,你的人生还会觉得孤独吗?你的人生还会觉得没有力量吗?我的人生当中时时背后都有两个如来神掌,一个是我的父母,一个是我的兄弟姐妹。现在已经有无数的如来神掌架在我的背后,现在都有一点觉得在坐云霄飞车,咻咻,这种感觉很好。

  确实家庭的和睦维系在夫妇的相处,夫妇相处,而夫妇的相处绝对不可能没有摩擦,只是在摩擦当中我们要修一个功夫,哪一个功夫?忍。忍的功夫到什么时候才叫入境界?中国字,这是会意字,上面一把刀子,下面是心,就是有人拿著一把刀架在你的心口上,你还是不会发怒,还是宽恕他,那你的忍功一流。当然不是真的拿刀架在你的心上,这个意思就是当别人用尖酸刻薄的言语对著你的时候,你依然不会愤怒,依然能包容,要感谢斥责你的人,为什么?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不然你的定功去哪里练?愈刻薄的人,愈能成就你的道业。所以当你太太给你骂完以后,你跟她说,鞠一个躬,菩萨慈悲,保证她骂不下去,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她这么拍都拍不响。只要她愤怒,你也愤怒了,那一定愈打愈起劲。我们的忍功要能练到像布袋和尚一样,像这些高僧一样,「涕唾在脸上,随它自干了」。人家给我们吐一个口水,我们连擦都不要去擦,因为你一擦,他火又上来,再给你吐一下,然后你又一擦,他可能觉得你看他不顺眼,就打起来。涕唾在脸上不生气,微微的笑,不擦还省力气,「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难不难?你不觉得现在听起来很痛快吗?有这样人生的胸襟气度还有什么事情能障碍你?这个是忍功。当对方用无礼的言语我们也能忍得住,也能退后一步,你退一步就能把对方的惭愧心唤醒。

  我们早上看到谷庆玉老师,当她的婆婆冷嘲热讽,她的先生马上说:我去跟妈妈讲。谷老师说了什么话?哎唷,妈妈还在气头上,我们一出去不是更吵得厉害。时时为什么?为对方,时时为大局著想,家庭的和乐是大局,孩子的人格是大局。忍得下来,结果是什么?你看因为冷嘲热讽能忍得下来,进一步又跨出真诚,她的婆婆反而觉得怎么样?不好意思,还拿了一堆鸡蛋要给她补身体。当你真正能够转境界,你睡觉的时候都会觉得,哎唷,太佩服自己了。为大局著想。

  再来要忍得明白。有一位女士,她就跟我说道,她说蔡老师,你说中国文化不错我也满认同,不过其中提到这个「忍」字我就不大能接受,因为到底要忍到什么时候?我对她说,假如照你这种忍法,保证忍到火山爆发,而且爆发以后会更严重,而且会前功尽弃。这样的事我们有没有干过?很多时候忍,你看在忍的当下还不免傲慢,你看我的德行比他高。还有夫妻之间相处,其中一个脾气发出来,另外一个都不跟他吵,有一天她先生问她说,你为什么都不跟我吵?她说我懒得跟你吵。这一句话出去更严重,把他气死了。有时候不吵的人不见得他的德行高,反而是那种傲慢在起作用。

  夫妻之间都来自於不同的家庭,当然生活习惯、行为模式不一样,他已经二十几年都没洗过碗,你一下要叫他洗碗容不容易?不容易。他二十多年东西都乱放,突然一夕之间要变得「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不是强人所难吗?我们要道法自然,这样才能忍得明白,不会爆发。而且孩子是小孩,先生也有很多还没学会的地方,不要觉得说他都已经三十几岁了,这些事应该都懂,这个「应该」成不成立?这个「应该」是我们自己认知的,假如他真的应该懂那他早就懂,人不学不知道,没教到,所以甚至於另外一半你都要把他当小孩一样循循善诱才行。刚好他有一天心血来潮,我去帮你洗碗,你说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帮你洗好以后,你走进去一看,没几个洗得干净,这个时候要忍,忍得明白,帮我们洗不错了。面对小孩,面对孩子要怎么样?多鼓励、多称赞,他就愈做愈好。赶快挑十几个碗当中唯一那个比较算得上干净的,然后走出来说,哎呀,怎么有人可以把碗洗这么干净!我第一次洗碗也不可能洗这么好,你先生说明天我再帮你洗。也是要慢慢引导他,慢慢提携他。我们有这样的一种态度,那夫妻之间相处一定会谱出一曲一曲的妙乐。好,这是夫妇相处。

  接著,由於父子有亲,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这种人格态度重要,他有念恩之心,等他出社会遇到照顾他、提携他的领导人、上司,他那种感恩心自自然然怎么样?油然而生。我记得在澳洲那一段时间刚好学了那一句「事诸父,如事父」,回去之后,这一段讲过没有?还没讲过。回去之后要赶快落实。有一位长者姓谭,我叫他谭伯伯,那时候我就问了他几年次的,他刚好比我爸爸大一岁,我马上鞠一个躬,谭伯伯你好。这个躬会起化学变化,鞠下去以后,这位长者笑得合不拢嘴,对著我说,飞机飞了几千里还收了一个侄子,四海之内皆亲人也。接著,这一位长者对我也影响很大,我记得我要离开澳洲,我就去跟他辞行,他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道,他说你这一趟下去要弘扬中国文化,你一定要抱著必死的决心,就好像敢死队一样,为什么?因为现在有可能连孔老夫子的后代都不一定读他的教诲,在现在这么难度高的时期你一定不能退缩。所以我时时都想到要抱著什么?没这么严重,因为爱人者,人恒爱之。

  接著我就向另外一位长辈,他姓吴,我说吴叔叔你好。突然有一位长辈跑了过来,他说我也要当叔叔,我也要,这位长者就是卢叔叔。他坐我旁边,但是我没开智慧,不识庐山真面目,刚好卢叔叔又姓卢。为什么我看不出来?因为愈有智慧的人愈谦卑。我们以前都背过一句句子,稻穗愈丰满垂得愈低,背是背得很熟,真正在生活境界上有时候就拿不起来观照,只觉得这位长者就像我隔壁的叔叔很亲切,又不懂得请法,不懂得请教,假如不请教,当面什么?错过。你看长者多仁慈,怕你看不懂自己跑过来,「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等我跟他相处了一段时间,突然回想起他那个动作都会很感动。当然马上鞠一个躬,卢叔叔你好,这个躬鞠完以后,我的人生起了大的变化。

  隔天卢叔叔把我找来客厅,只有我们两个在,他跟我足足聊了两个多小时,把他二十九岁如何当总经理,二十多年来如何在商场上运用他的智慧、运用他的仁慈,去经营、去广结善缘。他又说道,十多年来得力於师长的教诲,在他生命所产生的益处,他是跟我娓娓道来。两个小时一下就过去了,因为太难得,太珍惜了。聊完以后,我的脑海里只想做一个动作,我在那个当下真正明白什么叫师道。师道不是一种仪式,师道是从内心深刻的感受流露出来的态度,感受到人生当中没有明师指路不知道会走出何种下场,对老师这种恩德念念不敢忘怀。当能跪在师长的面前,都觉得内心非常的舒坦,因为无以回报。我当下双膝就跪下去了,卢叔叔年轻的时候学柔道,虽然个儿不高,动作非常灵活,一把就把我拉起来,边拉边说使不得。由於我们对父母有一份孝心,自自然然当我们面对对我们有恩的人就会感谢,就会恭敬。

  中国话说「忠臣出於孝子之门」,这是真理。您以后当老板,或现在已经当老板,要挑什么样的干部?看看他对父母的态度,对家庭的责任心有没有尽到,这个是根源所在。兄弟姐妹之间懂得互相提携照顾,这种态度等他接触朋友,自自然然就流露出来,他一定可以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五伦,夫妇伦一正,其他四伦水到渠成。中国的礼仪当中最繁杂的、最隆重的是什么礼?婚礼,为什么?你要想清楚哦,这可不是闹著玩的哦,你真正态度准备好了才能走向夫妇关系,因为太重要,所以礼仪当中让你了解到它的庄严,了解到它的长远影响。古代女儿出嫁前三天不熄灯,当然新郎官家里要娶媳妇了,也是三天不熄灯,做什么?耳提面命,「女儿,你嫁过去之后要先懂得孝顺」。

  还有没有,你们嫁女儿有没有耳提面命?当然,这种礼仪是了解到婚姻的重要性,绝对不是前三天再来提醒,那就来不及了!从小有机会点就要引导。嫁女儿一定要提醒她,多看、多听,多付出,少发表意见,这些人情练达皆文章。这个礼仪就有很深的含意在里头。

  现在结婚有没有这种隆重的态度?有些年轻人结婚,在喜帖上面写著,我俩将於某某日结婚。我俩,结婚谁的事?就我们二个,高兴就来,不高兴,好聚好散。你看我们古代的喜帖怎么写?我俩,叫没天没地,无父无母,婚姻哪是二个人的事?婚姻是维系著二个家庭,以至於家族的互动相处。而婚姻大事当然是要让父母安心,很多方面也要让父母来做主。因为在家族当中有多少的亲友跟我们都有互动,要礼尚往来,这些人情世故都应该尽力去做到圆满,而不是脑子里只想著我们二个高兴就好。所以现在年轻人思考问题成熟度明显不足。他成熟度不够,这样的婚姻结果如何?我们都可能可以铁口直断。但是话又说回来,他上课上了十多年,有没有学过夫妻相处?没学过,那不能怪他。

  既然知道夫妇关系很重要,首先要找到源头,要从选对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会选对象。中国文化能不能教你选对象?行不行?选老婆怎么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要看她的贤德。现在年轻人看得不深、不广,一开始认识以后就二个人去自由活动,看人能不能看清楚?看不清楚。他要讨好你,就把他最好的一面使出浑身解数,最坏的都压在底下,这样会看不清楚。要在平常不动声色,这才是高手,在平常观察他真正的面貌,看得一清二楚。

  除了要选贤以外,我们找对象一定要找孝。因为贤德的根源在孝道,「夫孝,德之本也」。在人的生命当中,恩德最大的莫过於父母的生育、养育,道义、恩义。在座还没结婚的人挺多的,我现在问你们一个问题,还没结婚的举手?没有看过蔡老师的录相带的举手?我们林幸岐老师,请教你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有一个男士穿著西装笔挺,当然不是我,然后追求你三年如一日,达到什么境界?达到观世音菩萨的境界,有求必应。他还会跟你唱那首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而且你生日前一个月他就开始大肆张罗,你喜欢吃什么菜,喜欢到哪里玩,他都摸得很清楚,大献殷勤。你们怎么都知道?这个我后来才知道,为了讲课需要才去了解。

  三年过去了,你也倍感温馨,他要向你求婚。突然你有一个长辈是他的邻居,他来跟你讲,他对父母都不孝顺。你自己考虑看看要不要嫁给他?要不要嫁?考虑哦!当局者迷,现在还在考虑?人的理智要在瞬间起作用,等你回过神来,怎么样?来不及了。要不要嫁?这个老人家住在他们家都住了三十年了,还要验证什么?掌声鼓励!

  年轻人总有很多的幻想,所谓幻灭是成长的开始。当他对父母都没有那一分孝心,他人生有一个价值观起不来,道义跟恩义。好的不长,长坏的。他的人生态度在哪?在利害。利害靠不靠得住?瞬息万变,早晨还山盟海誓,下午说变就变。现在这种戏码有没有在上演?早上结婚,下午就去离婚。有一些女孩说,没关系,他不孝,我来救他。慷慨激昂,「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请问你有办法自救吗?我们自己的习性都不能改掉了,你还有把握能去改别人吗?而且说实在的,救一个人不见得要跳下水去,不见得要一起跟他溺水,你总可以拿根竹竿吧!你看拿根竹竿可以保持距离以策安全。我们这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