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德育故事:《二十四耻》【四集卷八】


   日期:2010/7/27 17: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集卷八 《二十四耻》 

  
  耻篇
  
  一、【御妻求去】
  齐相御妻。窥夫拥盖。意得气扬。羞其骄泰。
  【原文】
  周齐晏平仲之御者。为晏子拥盖而出。其妻从门间窥之。见夫扬扬自得。既而夫归。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妾观其出。常若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气扬意得。宜乎卑且贱矣。妾是以求去。其夫遂学谦退。晏子怪问其故。御以实告。晏子嘉其能自新。乃荐为大夫。
  
  吕坤谓齐相御妻。仆人之妇也。其善观晏子。有士君子所不及者。彼奴颜婢膝。得之昏夜。而白昼通衢。志骄意满。是人也。何足辱人齿颊。独恨其妻不得见。即见之。亦未必羞。何者。彼固无所观而感也。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齐国的宰相晏平仲。他有个驾车的人。那一天。他给晏子张了车盖出来。驾车人的妻子。就在门缝里去看。见了他的丈夫。这时候很有扬扬得意的神气。过了一回儿。驾车人回来了。他的妻子就要求丈夫和他离婚。驾车人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妻子道。你为什么要我和你离婚呢。他的妻子说。晏子身体还不到六尺长。可是在齐国里做了宰相。名誉传遍了天下的诸侯。但是我看他出来的时候。他的态度是很谦和。常常好像自己不及他人的样子。现在你的身子有八尺长。可是给人家驾着车。像奴仆一样。但是你出来的时候。志高气扬。很有得意的神气。你所以应该做着卑贱的人了。为了这个缘故。所以我要去了。从此以后。驾车人就很谦下了。晏子觉得他的行为忽然改了。很奇怪。就去问他是什么缘故。驾车人把这件事的原委。老老实实地告诉了晏子。晏子很称许他能够改过自新。就荐他做了齐国的大夫。
  
  二、【乐妻婉谏】
  乐羊子妻。激耻指迷。夫还所拾。姑弃其鸡。
  【原文】
  汉乐羊子妻。史佚其姓氏。有志操。羊子尝于路拾遗金。归以与其妻。妻曰。妾闻之。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奈何拾遗以自污也。羊子愧其言。弃所拾金于野而还。一日、有他舍鸡。误入园中。其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而问之。妻曰。自伤居贫。不能供具。致姑食有他肉。姑惭。弃其鸡。
  
  许止净谓乐羊妻阻其姑与夫之恶。何其谏之出于几而不犯也。卒使夫得成名。姑知悔过。故有良妻胜于良友。有佳妇过于佳儿。治国家者。女教必不可忽。而论婚姻者。妇德极为重要也。
  
  【白话解释】
  汉朝乐羊子的妻子。他的姓名已经不可查考了。他的为人很有操守。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了人家遗下了的银子。就拿回家来给妻子。他的妻子说。我听到古时候的人。有志气的不肯饮盗泉里的水。就是因为那个泉的名字生得不好。廉洁的人不肯吃嗟来的食。就是因为他呼唤得太没有礼貌了。现在你为什么去拾了人家遗失了的东西。拿来污辱自己呢。乐羊子听了他妻子的话。觉得很惭愧。就把拾来的银子。去丢在田野里才回来。有一天。邻舍人家的鸡。走到他的园里来。他的婆婆就把这只鸡杀了吃着。乐羊子的妻子对了鸡流着眼泪。不肯吃。他的婆婆觉得很奇怪。就去问他是什么缘故。乐羊子的妻子回答道。我自己悲伤着家里贫苦。不能够办了好的菜来供养婆婆。以致婆婆吃着别人家的东西。他的婆婆听了很是惭愧。就把这只鸡丢掉了。
  
  三、【叙母勉子】
  叙母勉子。敌忾同仇。韦康遇害。耻岂一州。
  【原文】
  汉姜叙母。冀人。叙统军历城。马超杀韦康。叙姑子杨阜与叙谋报仇。母谓叙曰。韦使君遇害。岂一州之耻。实汝之负。汝无顾我。死国。义也。叙遂与阜击超。超闻叙等兵至。间道袭据历城。叙母为超所得。令作书招叙。母骂曰。汝背父之逆子。弑君之桀贼。乃犹腼然以面目见人。超怒杀之。事闻。魏公曹操嘉叹。手令褒扬。
  
  戕官失地。一州之耻。人皆知之。杨阜与叙谋。即欲以雪此耻也。而姜叙母乃以一州之耻责诸子。俾其为忠义之大者。且不惜余年以为子累。竟严声厉色。痛骂马超之不知耻。虽巾帼而有须眉气焉。
  
  【白话解释】
  汉朝末年间。有个姜叙的母亲。是冀州人。姜叙在历城地方统领军队。这时候、马超杀死了冀州的刺史韦康。姜叙的姑表兄弟杨阜。就和姜叙想着计策。要替韦康报仇。他的母亲就对儿子姜叙说。韦使君被人家杀死。这那里是一州地方的羞耻。实在是你负了他呵。你不要为了我的关系。有所顾忌。要晓得为了国家去死。这是舍生取义的行为。姜叙就同了杨阜去攻打马超。马超得知了姜叙等的军队到了。就从小路里过去。把历城攻打下了占据起来。姜叙的母亲也被马超得到了。就叫他写封信去把儿子招了来投降。姜叙的母亲骂着他说。你是背了父亲的逆子。杀了主君的贼子。还有什么面孔去见人呢。马超生了气把他杀死。这件事后来传到朝廷里。这时候、曹操正做了魏国公。就很称赞他。亲手出命令叫把他的行为褒扬起来。
  
  四、【王异激昻】
  王异激夫。义不畏死。割爱无私。劝雪大耻。
  【原文】
  汉赵昻妻王异。躬着布韝。与昻守冀。马超攻冀急。刺史韦康暗与超和。超背约杀康而劫昻。质其子月以为信。昻与杨阜等合谋讨超。归谓异曰。谋如是。如月何。异厉声曰。雪君父大耻。丧元不足为重。况一子乎。昻遂闭门拒超。超杀其子。奔汉中。得张鲁兵。还攻冀。异复与昻等谋保祁山。超围之三十日。救兵至。乃解。
  
  赵王氏最重耻。当梁双破西城。杀其二子。异恐为所侵。欲自裁。以女英故。被粪麻得免。事平。昻迎之。将至。谓英曰。向之不死。为汝耳。吾遭乱不死。何以面诸姑乎。遂饮药。吏救而苏。附录之以明其知耻。
  
  【白话解释】
  汉朝末年时候。有个赵昻。他的妻子姓王名异。亲自着了战服。同了丈夫守着冀州城。这时候、马超攻打冀州城非常紧急。冀州的刺史官韦康。暗暗地对马超讲了和。后来马超不遵守条约。把韦康杀死了。又想来劫赵昻。把他的儿子赵月带了去做着押信。赵昻同了杨阜等一班人想着计策。预备去讨伐马超。计谋定了以后。赵昻就回到了家里。对着妻子说。我们的计划已经这样的定了。不过这样一来。儿子月就保不住了性命。怎么办呢。王异就大声地说。替君父去报仇。昭雪了大羞耻。就是杀去了头。也不算什么一回事。何况是一个儿子呢。赵昻就关了城门拒绝了马超。马超于是把他的儿子杀了。逃到汉中地方去。借到了张鲁的兵。再来攻打冀州。王异又和赵昻等商量着去保守祁山。马超把他们围住。过了三十天。救兵到了。才得解围。
  
  五、【许阮愧允】
  阮氏貌陋。有识有辞。重色轻德。许允愧之。
  【原文】
  魏许允妻阮氏。贤明而丑。允始见愕然。交礼毕。无复入意。阮氏遣婢觇之。云有客在。阮氏曰。是必桓范。将劝使入也。已而允果入。须臾便起。阮氏留之。允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阮氏曰。新妇所乏惟容耳。士有百行。君有其几。允曰。皆备。阮氏曰。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大惭。乃复留。久之。遂相亲重。
  
  女子贵德不贵色。此无盐女所以见重于宣王。齐国且因之大安矣。然好色不好德者。比比皆是。闻阮氏言。能无惭乎。如不以为惭也。且不及一许允矣。而女之德。不及阮氏。惟色是冶者。尤可愧也。
  
  【白话解释】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姓许名允的人。他的妻子阮氏。德性很贤良。可是相貌很丑陋。阮氏嫁到许家来的时候。许允见了。就吃了一惊。一切婚礼行完了以后。他觉得妻子的相貌太丑陋了。就有不肯进房的意思。阮氏就差了个丫环去偷看他们。丫环回来。对阮氏说。有个客人正和姑爷说着话。阮氏说。这个客人一定就是桓范。要劝他进房来的。过了一回。许允果然进房来了。停了一忽儿。就立起身来预备出去。阮氏把他留住了。许允就问他说。做妇人家的要有四德。现在你有几种呢。阮氏说。新妇所缺少的。只是四德里面的一种容吧了。可是我晓得读书人当有百行。你又有几种呢。许允说。都齐备的。阮氏说。百行里面以德行为第一样。现在你是好色不好德。怎么可以说着都齐备了呢。许允听了阮氏的话。非常觉得惭愧。于是就留在房里不去。过了许多时候。他两夫妻也就很相亲爱。很相敬重了。
  
  六、【彭娥石鸡】
  彭娥拒辱。大呼触山。石壁为裂。既入不还。
  【原文】
  晋彭氏女娥。宜阳人。遭世乱。父母为贼所害。娥负器出汲。闻贼至。还与斗。贼缚娥。驱出溪。将污之。溪边有石壁。高数十丈。娥以首触壁。大呼曰。皇天有神否。我岂肯受辱于贼奴耶。壁忽开数丈。娥趋入。贼蹑之。壁复合。皆磔死。娥遗器。化为石。形似鸡。后人因号曰石鸡山女娥潭。后有樵者。尝见娥在山洞间云。
  
  彭娥知耻辱之所在。不惜以首触山石者再。呜呼。诚苦矣哉。余更惜夫眈眈逐逐者流。既杀其亲。又缚其身。将施以污辱。而未遂。反至己为石壁磔死无遗。噫、至诚所感。金石为开。吾于彭娥见之矣。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彭家有个女儿名娥。是宜阳地方的人。这时候正是乱世。他的父亲母亲都给强盗杀死了。彭娥正拿了器具去汲水。听到强盗到了。就回到家里和强盗去斗。当然一个女子那里斗得过强盗呢。就被强盗们缚了去。走出了一条溪以外。强盗们就要强奸他。那条溪的旁边。有座几十丈高的石壁。彭娥见了事机危急了。就用头碰着石壁。大声地喊着说。天上有神明的么。我那里肯受了狗贼的污辱呢。说完话以后。忽然那个石壁裂开了。有好几丈阔。彭娥就向石壁里面逃了进去。强盗也追着他进去。那个石壁又合了拢来。于是把那几个强盗都磔成了肉酱。彭娥当时遗下的汲水器具。也变成了石头了。形式像只鸡一样。因此后人就把那座山。叫做了石鸡山。那条溪叫做了女娥潭。表示纪念他的节烈。后来那个地方有个砍柴的人。曾经看见彭娥在山洞的里面。可见他已经成了神仙了。
  
  七、【寡淑无惭】
  晋寡妇淑。贞烈备谙。作书誓志。永矢无惭。
  【原文】
  晋寡妇淑守志。兄弟谋更嫁之。淑誓不许。为书绝之。其略曰。烈士有不移之志。贞女无回二之行。淑虽妇人。窃慕杀身成义。死而后已。夙遘祸罚。丧其所天。男未冠。女未笄。是以僶俛求生。将欲长育二子。上奉祖宗之嗣。下继禴尝之礼。然后觐于黄泉。永无惭色。兄弟不能匡我以道。博我以文。虽曰既学。吾谓之未。
  
  寡妇淑之书。何其哀哉。盖女子自于归后。所赖者夫与子而已。不幸而夫亡。子弱女幼。正宜如淑书中所言。以抚孤为莫大之天职。不然。非特子女谁为教养。门户谁为支持。而不恒之羞。终身莫赎矣。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寡妇名淑的。守了节不肯嫁人。他的哥哥弟弟们。就商量着给他改嫁。淑就立了誓。一定不肯再嫁。并且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哥哥弟弟。表示了决绝的意思。来打断他们的念头。他那封信里的大略说。凡是义烈的人。就有一种不可改移的坚决志向。贞节的女子。就没有改嫁的行为。淑虽然是个女子。可是很羡慕杀身成义、不死不止的人。一向遇了灾祸。丈夫死了。儿子和女儿都没有长成。因此我勉强在世上做着人。将来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了人。上面传续了祖宗的后代。下面继续了春秋祭祀的礼节。然后再到了黄泉下去见丈夫。这才不用惭愧了。现在哥哥弟弟。既不能拿正大的道理来辅助我。又不能拿先王的遗文来博学我。虽然你们是已经读过书的人。可是我说你们是还没有读过书哩。
  
  八、【元妃受楚】
  段氏元妃。被诬桎梏。恐辱祖宗。甘受楚毒。
  【原文】
  晋前燕主慕容儁。恶其弟吴王垂。中常侍诬垂妻段元妃与高弼为巫蛊事。欲以连污垂。儁收段氏。拷掠甚急。终无挠辞。垂愍之。私使人谓曰。人生会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段曰。妾岂爱死者耶。恐自诬恶。上辱祖宗。下累于王耳。辩答益明。垂因得免。段竟死狱中。后垂自立为后燕主。追册为后。谥曰成昭。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慕容儁先自不平于弟。故中常侍涅浩。谄上希旨。诬段氏以陷吴王。幸元妃志气确然。恐贻耻辱于祖宗。甘受箠楚。不为诬服。垂始得不中毒计。追谥之曰成昭。宜矣。
  
  【白话解释】
  晋朝十六国时候。前燕国主慕容儁。他和他的弟弟封了吴王名垂的。心里很不对。这时候有个中常侍官。诬说慕容垂的妻子段元妃。是同高弼做着法术诅咒人的事情。他的意思想把这个罪名来牵连慕容垂。于是慕容儁就把段元妃捉了去。动了刑具。把他拷打得很厉害。可是段元妃终究没有一句屈招的话。慕容垂得知妻子拷打到这个样子。就偷偷地差了一个人去对妻子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终究不免一死的。何苦受着这样的毒手呢。不如诬服了吧。段元妃说。我那里是怕死的人。恐怕自己诬服了这个恶名以后。上面要羞辱了祖宗的家声。下面要连累了我丈夫的呵。于是在询问他的时候。他的辨论和回答。愈加明白不屈。因此慕容垂才得免了。可是段元妃竟死在监牢里面。后来慕容垂自己做了后燕国的国主。追封段元妃做了皇后。谥法叫做成昭后。
  
  九、【房崔愧心】
  崔氏佐子。教化垂箴。不在革面。须愧其心。
  【原文】
  北魏房爱亲妻崔氏。清河人。亲授子景伯景光九经。景伯为清河守。贝丘民妇列子不孝。吏欲案之。崔氏使景伯呼其母入府。与己同居共食。置子于景伯左右。每景伯温凊。其子侍立堂下。未及旬日。悔过求还。崔氏曰。此特颜惭。尚未心愧。且置之。后二十余日。其子叩头流血。其母亦涕泣求还。乃始听之。终以孝闻。
  
  许止净谓崔氏佐子出治。不尚齐之以刑。而贵道之以德。其教民也。不在革面而在洗心。呜呼。在上者如此亲民。唐虞三代之盛。又何以加焉。而其致治之由。乃出于母教。妇女之责任。不其重欤。
  
  【白话解释】
  北魏国有个房爱亲。他的妻子崔氏。是清河地方人。他有两个儿子。大的名叫房景伯。小的名叫房景光。崔氏亲自教他们读着易经咧、书经咧、诗经咧、礼记咧、春秋咧、孝经咧、论语咧、孟子咧、周礼咧、九部经书。后来他的大儿子房景伯。在清河做了太守官。有一个贝邱地方的妇人。来向官厅告诉他的儿子不孝的行为。官就要把妇人的儿子办罪。崔氏得知了这回事。就叫房景伯把那个妇人叫到衙门里来。和自己一同住着。一同吃着。又叫那个妇人的儿子。跟在房景伯的身边。每每逢着房景伯去问候崔氏起居的时候。那个妇人的儿子就立在堂下看着。果然这样的不到十天工夫。那个妇人的儿子就说改悔了。要求回去。崔氏说。这时候、他还是面子上的惭愧。并不是心里真真的惭愧。且不要理他。后来又过了二十多天。那个妇人的儿子叩着头流了血出来。他的母亲也流着眼泪鼻涕要求回去了。于是才叫他们母子回去。后来那个妇人的儿子。竟孝顺出了名。
  
  十、【卢姨答狄】
  卢姨一子。守义自甘。不事女主。仁杰大惭。
  【原文】
  唐狄仁杰为相。有卢氏堂姨。居于午桥南别墅。姨止一子。未尝入都城。仁杰每伏腊晦朔。修馈甚谨。常休暇。因候卢姨安否。适见表弟挟弓矢。携雉兔而归。进膳于其母。顾揖仁杰。意甚轻简。仁杰因启于姨曰。某今为相。表弟何乐。愿悉力从其旨。姨曰。相自为贵尔。姨止有一子。不欲令其事女主。仁杰大惭而退。
  
  吕坤谓卢氏之贤明。不可及矣。止有一子。守义自甘。不以贫贱托当路之甥。已为世情所难。而不欲令其事女主一语。尤烈丈夫所难。世之轻于请托者。可以愧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狄仁杰做了宰相。他有个堂姨母姓卢氏。住在午桥以南的一个别墅里。他的姨母只有一个儿子。不曾到过京城里。狄仁杰常常在每月里的初一十五两天。和夏天的伏日冬天的腊日时候总是很恭恭谨谨地。把礼物送到了他的姨母那儿去。有一天。正是官厅里休息的日子。狄仁杰就到了卢姨母里去问安。正看见他的表弟弟打猎回来。一只手拿了弓箭。一只手拿了山鸡兔子。进奉母亲做饭菜。回头看见了狄仁杰。就向他作了一个揖。意思是很轻便简易的样子。狄仁杰就对姨母说。现在我做了宰相。表弟心里所喜欢的事。我都可以给他办到。姨母说。宰相呵。不过自己觉得尊贵吧了。你姨母只有一个儿子。不要叫他去服事女皇帝呵。狄仁杰听了他姨母的一番话。就非常惭愧地退出了。
  
  十一、【湛妻激贲】
  贲妻一语。激耻攻书。湛郎及第。彭伉落驴。
  【原文】
  唐湛贲妻。进士彭伉之姨也。伉既登第。贲为郡吏。妻族贺伉。满座皆一时名士。伉居客右。一坐尽倾。而贲饭于后阁。其妻责之曰。男子不能自励。以致窘辱至此。亦复何颜。贲感其言。乃力学。一举而擢第。时伉方郊游。闻之。失声坠驴。时人语曰。湛郎及第。彭伉落驴。君子谓湛贲之妻。能激夫以成名。
  
  人惟自励。则有志竟成。亦惟受窘。则有志者必自励。向使湛贲列坐于满堂名士之间。已当有愧矣。况饭于后阁乎。湛贲不自愧而其妻愧之。卒感妻言以自励。竟雪其耻。妇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
  
  【白话解释】
  唐朝湛贲的妻子。就是进士彭伉妻子的姊妹。彭伉中进士的时候。他的连襟湛贲。还在县里做小官。彭伉妻子的亲戚和族里的人。都来向彭伉道喜。坐上都是当时的有名人物。彭伉坐在客人们的右边。一班客人很表示着佩服的态度。可是湛贲呢、却躲在后面的小阁子里吃饭。他们两个人的荣耀。也就天差地隔了。湛贲的妻子见了这般情形。也觉得很惭愧。就去责备丈夫说。做男子汉的、不能够自己勉励着自己。以致被人家穷迫羞辱到这般地步。还有什么面孔呢。湛贲感觉着他妻子所说的话不错。于是就竭力在学问上用功。果然一举登科。这时候彭伉正在野外游玩。得知了湛贲及第的消息。不知不觉的喊了一声。就从驴背上跌了下来。那时候的人。就有两句话说。湛郎及第。彭伉落驴。君子称许湛贲的妻子。能够激发了丈夫。使得丈夫成就了功名。
  
  十二、【赵女惜颜】
  贝州赵女。不肯靦颜。家人逼嫁。自缢舆间。
  【原文】
  宋赵氏女。贝州人。王则反。闻女有殊色。致帛万端。金千斤。聘为妻。约曰。女若不行。且灭赵族。父母不敢违。女不可。曰。吾虽女子。戴天子天。履天子地。十九年矣。纵不能执兵讨叛。奈何腼颜事之。涕泣不食。父母与族人苦守之。衣以则所遗后服。女曰。贼妇之衣。何云后也。家人掩其口。强逼登舆。女遂于舆中自缢。
  
  赵女以一身系父母之安危。且以全族人之性命。不行固不可矣。行则腼颜事叛。惟于耻德有亏耳。第女子在家。从父为主。既为父母之命。似亦可以不死。虽然。千古贞女烈妇。只争此堂堂气节耳。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姓赵的女子。是贝州地方的人。后来王则造了反。晓得赵家的女儿相貌很好。就送了绸缎一万匹。黄金一千斤。做了聘礼。要聘他去做妻子。并且对他们约下的说。假使你们的女儿不肯去。就把赵氏灭族了。于是女儿的父亲和母亲。也不敢违背了他的命令。可是赵女不肯。他说。我虽然是个女子。可是头上顶的是宋朝皇帝的天。脚里踏的是宋朝皇帝的地。这样的已经有十九年了。纵然不能够手里拿了兵器。去讨伐造反的贼子。那里可以厚着面皮。去服事这种人呢。就流着眼泪不肯吃饭。他的父亲母亲和族里人。苦苦地看守着他。给他穿了王则送来的皇后衣服。赵女就说。这是贼婆穿的衣服。怎么可以说是皇后呢。家里的人快点掩住他的嘴。又强迫着他上了轿车。于是赵女就在轿车里面吊死了。
  
  十三、【张徐骂军】
  徐氏拒辱。怒骂溃军。凛凛大义。卓烈超群。
  【原文】
  宋张弼妻徐氏。和州徐闳中女也。建炎三年。金人犯维扬。官军望风奔溃。大肆劫掠。执徐氏欲污之。徐氏瞋目大骂曰。朝廷蓄汝辈以备缓急。今敌犯行在。既不能赴难。反乘间为盗。我恨一女子。不能引剑断汝头。以申国法。以快众愤。肯下心低首。受汝辈辱耶。第速杀我可耳。兵惭恚。以刃刺杀之。投江中而去。
  
  耻德。妇女之最重者也。能守身不辱者。女子每优于男子。而能于颠沛乱离之际。挺身骂贼。责以大义。激其羞惭。且以速杀我为语。其浩然之气。上观千古。能此者殊不数数觏焉。
  
  【白话解释】
  宋朝张弼的妻子徐氏。就是和州地方姓徐名闳中的女儿。在建炎三年的时候。金人来攻打扬州。官兵不敢和他们对敌。望风奔逃。反而在地方上大大的抢掠。把徐氏捉去了要强奸他。徐氏突出了眼睛大骂着说。朝廷里养了你们这班人。就是为了有急难的时候要用。现在敌人来攻打皇帝巡幸的所在。你们既不能同赴国难。反而乘此做了强盗去抢劫人家。可惜我是一个女子。不能够拿了宝剑。把你们的头割了下来。一方面表示国家法律的尊严。一方面替百姓们平了公愤。那里肯低心下首。受了你们的污辱吗。把我快点杀了吧。那个兵士听了他的一番话。又羞又恨。就用刀把他刺杀了。又把他的尸首抛在长江里。扬长去了。
  
  十四、【张计何愧】
  张母计氏。送子长途。忠直得祸。有何愧乎。
  【原文】
  宋张浚母计氏。子幼时。即教以父之言行。后浚以秦桧误国日甚。欲力争以悟君心。念母年高。言之必致祸。忧之。体为之瘠。母怪问。以实对。母不应。惟诵其父绍圣初对方正策之辞。曰。臣宁言而死于斧钺。不忍不言以负陛下。浚意遂决。书上。窜谪。母送之曰。行矣。汝以忠直得祸何愧。惟勉读圣人书。无以家为念。
  
  张太师君悦之妻。可谓善于教子矣。当浚幼时。能言、即令诵父所为文。能记、即告以父言行。无顷刻令去左右。故浚虽幼。视必端。行必直。坐不敧。言不诳。教使然也。至以何愧二字送行。嘉言不朽矣。
  
  【白话解释】
  宋朝张浚的母亲计氏。在他儿子幼小的时候。就教他父亲的说话和品行。要他照着父亲这般做。后来张浚在朝廷里做了官。因为看了奸臣秦桧的贻误国家。一天比一天的厉害了。心里想在皇帝的那儿去竭力劝谏。使得皇上有了觉悟的心。可是一方面又想到母亲年纪老了。假使我在皇帝面前。说了这样的话。一定得了罪。怎么对得住母亲呢。这样也不妥。那样也不好。心里忧愁得很。连身体也瘦了。计氏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了什么缘故。张浚就把实在情形告知了母亲。计氏听了也不去回答儿子的话。只读着他父亲在绍圣初年、对方正策的一篇文章、里面的几句话。我情愿说完话了受斩断的死刑。不忍心弗说话来负了皇上。于是张浚的意思就决定了。他把奏章上到了皇帝里以后。就把他贬了官。流放到远地方去。计氏就送着他说。安心去吧。你为了忠直得了祸。这有什么惭愧呢。你尽力读圣贤人的书。不要记念着家里。
  
  十五、【李张题壁】
  张氏题壁。谢绝舅姑。贪生失节。何颜见夫。
  【原文】
  元李茂德妻张氏。年十七。归茂德。生子庸。甫六岁。茂德卒。舅姑怜其少也。令改适。张不可。又令左右讽之。张曰。妇人之道。从一而终。理无再醮。死即可死。适人不可。贪生失节。何颜见我夫于地下也。遂题诗壁上曰。挺志清松操。持身白玉姿。天如怜薄命。此去变男儿。书罢。求自尽。家人防之密。乃截其发。以示不他。
  
  妇人之道。惟时时存何颜见夫之心。则为女不致钻窥。为妇不致暧昧。而为寡母不至鲜终。李张氏以青松白玉为操持。宜朝廷之锡以匾。植以坊。官其子。赠其夫。而封以陇西夫人。令名千古矣。
  
  【白话解释】
  元朝时候。李茂德的妻子张氏。当他十七岁的时候。就嫁到李茂德的家里。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李庸。才六岁的时候。李茂德就死了。他的公公婆婆。因为张氏的年纪很轻。就很可怜他。叫他改嫁。张氏不肯。又叫了底下人隐隐约约地讽諭他。张氏说。做妇人的道理。只晓得从一而终的。没有再嫁的道理。要我死。我就可以死的。可是要叫我嫁人。这是不可以的了。假使为了贪生在世上失了节。那末还有什么面孔到地下去见我的丈夫呢。于是就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诗。诗里说。我的立志像古松般坚固。我的守身像白玉般清洁。老天倘然肯哀怜我薄命。下世给我做个男子吧。写好了这首诗。就要自杀。家里的人很严密地防范着。于是张氏就把头上的发割去了。表示着他的心里是没有二心的。
  
  十六、【李哥羞业】
  李哥娼女。不辱其身。怀刃骂令。狗彘牧民。
  【原文】
  元霸州女李哥。其母娼也。年十二三时。母教之歌舞。哥泣曰。女率有匹。我独为此乎。母告以业不可废。乃与母约。不粉泽。不茹荤。所歌多仙曲道情。孟津县令厚赂其母。夜抵舍。欲私之。哥怀刃卧内。骂曰。汝职在牧民。而狗彘不若。不急去。吾先杀汝。而后自杀。令惊走。知州闻其贤。聘为次媳。后与其夫拒寇而死。
  
  李哥之避耻。难于他人。生身之母。歌舞青楼。十数年来目濡耳染。其能免哉。乃有确乎不拔之志。浩然不馁之气。则莲自污泥而出。益见其清。芝不择地而生。无碍其瑞。善自为之耳。于他人何有焉。
  
  【白话解释】
  元朝霸州地方。有个女子李哥。他的母亲是个妓女。李哥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叫他学习歌唱。学习跳舞。李哥不肯学。就流着眼泪对母亲说。凡是一个女子。大抵都是有匹配的。为什么我却独独里过着这种不顾廉耻的日子呢。他的母亲就对他说。这是我们的一种职业。那里可以废除了呢。于是李哥就和母亲约定了。面上不搽水粉胭脂。嘴里不吃荤菜。他所唱的曲子。都是一种劝人修行的仙曲和道情。有一次。有个孟津县的县官。把很多的金银送给了他的母亲。晚上到了他们家里。要李哥陪了他过夜。李哥就拿了一把小刀。藏在胸怀里。在着房里骂着他说。你是一个地方官。你的职任是教你去治理百姓的呵。但是你现在的品行。是连猪狗都不及的了。你若再不赶快地走。我先杀了你。然后自杀。县官听着慌得了不得。就走了。有个知州官晓得他的贤德。就聘了他去。做了第二个媳妇。后来李哥和他的丈夫。抗拒强盗。才被强盗杀死的。
  
  十七、【脱怀闭门】
  脱脱怀氏。夫君败归。羞其不死。竟闭双扉。
  【原文】
  元达尔玛妻脱脱怀氏。有志操。明大义。达尔玛仕元为副枢。元亡。梁王巴咱尔干尔密保云南。为恢复计。洪武十四年。傅友德等攻云南。达尔玛时守曲靖。战败驰归。脱脱怀氏闭门不纳。遥语之曰。君受国厚恩。兵败不死。何面目复立地上。乃鸩其二男一女。谓其下曰。我死。尔速举火焚屋。毋令我辱贼手。遂饮鸩死。
  
  脱脱怀氏。一耻其夫之不死。而闭门绝之。二耻其子女将为亡国奴。而酖酒杀之。三耻己身死后之辱于贼手。而遗嘱举火焚之。嗟乎。一胡妇耳。而其知耻若此。则凡神明华胄。更可以深长思矣。
  
  【白话解释】
  元朝达尔玛的妻子脱脱怀氏。他的为人很有操守。明白大义。达尔玛在元朝是做了枢密副使的官。后来元朝亡了。梁王名叫巴咱尔干尔的。很秘密保守了云南地方。预备着恢复的计划。在明朝洪武十四年的时候。明朝的将官傅友德等去攻打云南。这时候、达尔玛正守着曲靖县城。打了败仗。逃回家里。脱脱怀氏知道丈夫是被敌人打败了。逃回来的。于是就关了家里的大门。不肯放丈夫进来。远远地对他说。你受了国家深厚的恩典。现在兵败了。还不肯死。又有什么面孔在世上做着人呢。就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用毒酒药死了。又对了底下人说。我死了以后。你们快点放一把火。把房子烧了。不要叫我的身子受辱在贼子的手里。于是也吃了毒酒死了。
  
  十八、【陶门四节】
  陶门四节。朝野称奇。诏旌三代。不愧母仪。
  【原文】
  明陶镛卒于外。妻钟氏。年廿五。子继甫在抱。负镛骨四千余里归葬。继亦早卒。妻方氏年廿七。子亮甫二岁。以死誓。后亮举乡试。卒。妻王氏年廿八。妾吴氏年廿二。皆无子。贫不能支。或劝之嫁。曰。吾为节妇而不克终。即不愧他人。独不愧吾祖姑及我姑乎。乃共纺绩自给。越廿六年。事闻。诏旌三代。人称之曰四节里。
  
  陶门三代四节。洵为希有。然钟氏犹有子继在也。方氏亦有子亮存焉。王吴二氏。则皆无子。贫又难支。惟以不愧为心耳。否则三代之旌何来乎。四节之里何称乎。一念之差。间不容发。能无勉乎。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个姓陶名镛的人。死在异乡。他的妻子钟氏。年纪才二十五岁。儿子名叫陶继的很幼小。还在怀抱里。钟氏背了丈夫的尸骨。从四千多里远的地方。回到了家乡里。给丈夫葬好的。他这番的精神和毅力。是很可佩服的了。后来陶继也死得很早。陶继的妻子方氏。也只有二十七岁。陶继的儿子名叫陶亮。才两岁。方氏也辛辛苦苦死心贴地的守着节。后来陶亮中了个举人也死了。这时候陶亮的大老婆王氏。年纪二十八岁。小老婆吴氏。年纪二十二岁。两个人都没有儿子。家里又很穷苦。有人劝他们改嫁。两个人一齐说道。我们想做了节妇守着节。倘然终于守不住。就说对着他人不惭愧。难道对了我们的太婆和婆婆。能不惭愧的么。于是两个人。纺着纱。绩着麻。这样苦苦地自己度着日子。过了有二十六年的光阴。他们的苦节给皇帝晓得了。于是下了诏书。去旌表他家里三代的节妇。人家把那个地方。叫做了四节里。就是说有四个节妇的地方。
  
  十九、【傅祝投汪】
  祝氏守节。受绐于翁。误跪羞木。投入汪中。
  【原文】
  明傅四妻祝氏。早寡。舅姑逼嫁。不从。时县令张昺立二木于庭。曰、寡妇有愿守或嫁者。跪木下受判。其木一书节。愿守者跪之。一书羞。愿嫁者跪之。舅知祝不识字。使跪羞木下。判出。舅谓曰。张公判嫁矣。祝归。潜投其家汪中。舅怒。填土实汪。事久不泄。后亢旱。昺祷不应。得梦发汪。其尸如生。乃罪舅姑。自劾而得大雨。
  
  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昺之节羞二木。实欲使妇人知羞耳。初不料有狗彘不食之祝氏舅也。呜呼。妇人不识字。竟若是其苦乎。匹妇含冤。三年不雨。况含羞耶。愿为舅为妇为官者。其各慎之。
  
  【白话解释】
  明朝傅四的妻子祝氏。很早就死了丈夫。他的公公婆婆逼着给他改嫁。祝氏不肯。公公就同了媳妇。到县里去请求县官给他判决。这时候、那地方的县官姓张名昺。他就把二枝木头立在公庭里。对着他们说。守寡的女子。你的心里。或者愿意守节。或者愿意嫁人。任他选着跪在任何一枝木头的下面。那末我就可以宣判了。照县官的意思。在一枝木头上面。写了一个节字。就是给愿守节的跪的。又一枝的木头上面。写着一个羞字。就是给愿嫁人的跪的。县官这个意思是很好的。那里晓得祝氏是个不认识字的人。县官又没有对他讲解明白。他的公公晓得祝氏是不认识字的。于是叫他跪在写着羞字的木头下面。等到判决书出了。公公说。张县官判了你去嫁人。祝氏回到了家里以后。就暗暗地投在家里的一个池塘里死了。公公也就生了气。用泥土把那个池塘填满了。所以这件事。过了许多时候。并不泄漏出来。后来大旱。张昺求着雨。也一点没有效验。忽然做了一个梦。就把傅家的池。掘了开来。祝氏的尸首并没有坏。仍旧和活着一样。于是张昺就把他的公公婆婆办了罪。把自己的罪也弹参到上司里去。于是才下了大雨。
  
  二十、【义明不辱】
  义明被掠。赎妾使归。我则唯命。非辱闺闱。
  【原文】
  明李鸿妻孙氏。名义明。玉山人。以己无所出。乃为鸿置妾。妾方娠时。值袁三反。孙氏与妾同被掠。孙氏谓贼曰。彼有娠。愿以所携金赎之。使归续祭祀。我则唯命耳。贼如其言。行至西湖桥畔。贼欲污之。孙氏曰。向所谓唯命者。任汝杀耳。若将辱我。我乃儒家之女。头可断而身不可辱也。贼恚怒。遂杀之。
  
  唯命二字。可以两用。贼方误以为乐从矣。然孙氏非有意两用也。可杀不可辱。士之女当如是也。贞烈之气。言行如一耳。若谓孙氏欲其妾之行远。而故作此语诳之。则孙氏之智仁勇。亦不可及矣。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个李鸿。他的妻子孙氏。名叫义明。是玉山地方的人。他为了自己没有生得儿子。就替丈夫娶了个小老婆。正在怀孕的时候。逢到了袁三造反。孙氏和他丈夫的小老婆两个人。都被强盗抢了去。孙氏对着强盗们说。他是有了娠的人。我情愿把带着的金银。给了你们赎他回去。叫他继续了祖宗的香烟。至于我呢。任凭你们的吩咐就是了。强盗们也就依了他的话。把李鸿的小老婆放去了。走到了西湖的桥沿里。强盗们要行非礼。孙氏说。刚才我说着听凭你们吩咐的话。就是任凭你们杀了的意思。若是你们想来污辱我。那末我是读书人家的女儿。我的头是可以断的。可是我的身子是不可以污辱的呵。强盗们听了非常愤怒。就把他杀了。
  
  二十一、【唐王愧丽】
  唐妻王氏。富贵钗裙。华丽为愧。惟俭惟勤。
  【原文】
  明唐正之妻王氏。贵家女也。奁妆极盛。既嫁。见其夫家雅尚朴素。遂解去其所御金簪珥。而絅其华服。若以盛丽为愧也。正之亦世家子。祖为给事中。父为郡守。兄即荆川先生。科第奕世。不乏使令。而王氏于中馈女红。率身先诸僮婢。其所解去金簪珥。又以之易银为本。而经营什一之息。拮据勤生。若素处贫穷者。
  
  郭燮熙谓唐氏科第奕世。仕宦簪缨不绝。既富贵矣。而雅尚朴素。不愧儒风。即正之妻。亦贵家女也。因见夫家朴素。遂以华丽为愧。以俭以勤。善治生业。是岂后世骄YIN矜夸者。所可同日而语哉。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唐正之的妻子王氏。是个富贵人家的女儿。嫁来的妆奁很多。王氏既嫁到了唐家以后。见了丈夫的家里。是崇尚俭朴。不讲究奢侈的。于是就把戴着的金簪金耳环等等都除下了。又把他穿着的华丽衣服。外面用另外的衣服罩了起来。好像是太华丽了。就有很惭愧的样子。王氏的丈夫唐正之。也是个世家子弟。他的祖父做了给事中的官。他的父亲做了太守官。他的哥哥就是有名的古文家荆川先生。家里的科名也是累世接续不绝。家中用人也很多。可是王氏对于妇人家应做的事。像烹调女工等等。他总是身先僮仆去做的。他又把除下的金簪金耳环。换了银子来。做了本钱。去经营十分之一的利息。他的拮据勤俭治生。好像是从贫苦人家出来的样子。
  
  二十二、【徐女密缝】
  徐女被摄。不贻羞容。投池以死。上下密缝。
  【原文】
  明施之济聘妻徐氏。年十五。字施。有汤某倚其侄宾尹官祭酒。强聘之。其父不受。汤惭怒。告宾尹。胁县令摄施及徐氏父女赴质。拟庭劫之。徐女被摄。次城东旅舍。投池中死。上下衣皆密缝。不见寸体。见者泣下。郡守张德明临视。立祠城东。邑绅刑部尚书徐元泰家居。以同姓出为主丧受吊。远近沓至。宾尹大惭。
  
  孟子尝言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徐氏女则不得不死矣。里豪倚其侄之势。胁县摄之。且先使人殴施及媒妁于县门。以示声势。徐氏女其尚能免乎。密缝上下衣而投池。死后且不肯贻羞矣。
  
  【白话解释】
  明朝有个姓施名之济的人。他的未婚妻徐氏。年纪十五岁的时候。就许给施家了。这时候、有个姓汤的人。他靠了他的侄儿汤宾尹做祭酒官的势力。硬向徐家下了聘礼。徐氏的父亲不肯收他的聘礼。那个姓汤的人又惭愧。又生气。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侄儿。汤宾尹就强迫了县官。把施之济和徐氏父女两个。都捉到了县里去对问。就预备在公庭里的时候。把徐氏抢了去。徐氏被他们捉捕来以后。住在一个城东的旅馆里。就投在池里死了。上下身的衣裳。都密密地缝着。看不见一些儿的身体。看见了的人。都替他悲伤流着眼泪。太守张德明也亲自来看。就给他在城东立了一个祠堂。表扬他的节烈。这时候城里有个大乡绅。做了刑部尚书官的姓徐名元泰。正住在家里。因为和徐氏是同姓。就出去替徐氏主持丧事受吊。远近的人都赶了拢来。这时候汤宾尹感觉得非常的惭愧。
  
  二十三、【张黄弃簪】
  黄氏避质。匿子山阴。贼物污首。拔弃金簪。
  【原文】
  明张挺然妻黄氏。孝感人。崇祯末。贼帅白旺陷德安。授挺然为伪掌旅。黄氏泣止之。不听。贼令挺然取黄氏以为质。黄氏携十岁儿匿青山砦。挺然百计致之。黄氏终不出。挺然寄儿一金簪。儿以绾其发。黄氏拔弃之。曰、何为以贼物污其首。未几。贼败。挺然走死襄阳。黄氏乃躬自耕织。抚子成立。后以寿终。
  
  泣止其夫莫为掌旅。忠矣。携十岁儿匿青山砦。义矣。拔弃贼之金簪。不使污其子首。廉耻之至矣。天壤间妇人之见识。有时反高出于男子。如张黄氏者是也。不贤而能之乎。
  
  【白话解释】
  明朝张挺然的妻子黄氏。是孝感县的人。在崇祯末年的时候。流贼的元帅名白旺的。攻破了德安县城。就叫张挺然做了流贼的掌旅官。黄氏流着眼泪。劝丈夫不要到流贼的那儿去做官。可是丈夫不肯听。流贼叫张挺然把黄氏送到贼军里去做押信。黄氏得知了。就带了一个十岁的儿子。躲在青山砦里。张挺然用尽了方法去叫他。黄氏终不肯出来。张挺然寄给儿子一支金子做成的簪。儿子就用了这个金簪去挽头发。黄氏见了。就向儿子的头上、把金簪拔下来丟掉了。并且说。为什么拿了强盗的东西戴着。以致污辱了你的头了。过了不多时候。流贼失败了。张挺然也逃走到了襄阳地方。就在那边死了。黄氏就亲自耕着田。织着布。抚养儿子长大成立。后来享受了很长寿的年龄。
  
  二十四、【谢刘一间】
  刘氏遇火。留屋一间。姑死妇免。云有何颜。
  【原文】
  明谢某妻刘氏。早寡。姑性悍。邻里畏如虎。刘奉事维谨。邻家夜火。刘急起。趋姑榻。请姑出避。姑曰。吾非不欲免。如有束缚何。吾死矣。汝急去。毋俱烬也。刘曰。夫亡无子。姑所恃者妇耳。今姑死妇免。他日何面目见夫地下。请俱死。抱姑而泣。已而火环爇四面。谢家独无恙。岿然一间。见者神焉。里人重其行。号曰一间楼。
  
  谢刘氏、一农家女耳。家赤贫。屋湫隘。岁饥荒。以针黹所得。市甘旨奉姑。而自啖糠秕。姑犹怒其薄己。百方毒之也。至夜火泣誓同死。姑因感悔。爱如己出。其或为姑死妇免、何颜见夫之一语所感乎。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个姓谢的人。他的妻子刘氏。很早就死了丈夫。守了寡。他的婆婆的性子非常暴虐。那地方的人见了他的婆婆。像见了老虎一样的怕。刘氏的服事婆婆又小心又恭谨。可是仍旧不能得到了婆婆的欢心。有一天的晚上。邻舍人家失了火。刘氏就赶快起来。到了婆婆卧榻旁边。叫醒了婆婆。一同逃出去。婆婆说。我不是不要逃性命。可是好像有绳索把我束缚的样子。怎么办呢。看来我的性命。是保不住的了。你快点出去吧。不要两个人都烧死了。刘氏听完了他婆婆的一番话。就说道。我的丈夫死了。又没有儿子。婆婆所依靠的人。就是媳妇了。现在若是婆婆烧死了。媳妇逃了性命。将来还有什么面孔、到黄泉下去见丈夫呢。我们婆媳两个。一同死吧。就抱了婆婆哭着。过了一回儿。火把谢家房子四面邻舍的房屋都烧掉。只有谢家的一间房子。孤另另地存着。看见了的人。都觉得非常奇怪。那地方的人。很敬重刘氏的品行。就把他住着的房子。叫做了一间楼。
  
  【绪余】
  女子之耻。莫大于失节。而取怜仰食。犹其次焉。故程子有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子而不知耻。小之则冶容竞丽。大之则荡检逾闲。每因一念之差。卒致终身莫赎。不特羞污一己。玷累一生。抑且辱及舅姑。辱及父母。辱及夫家门户。辱及母家弟昆。甚至戚族含羞。子孙蒙垢。其害有不可胜言者。故女子有耻。则于父母舅姑。即可为孝。于兄弟。姊妹。即可为悌。于夫主即可为忠为信。而其待人也必以礼。其处事也必以义。其接物也必以廉。德必修。言必慎。容必正。功必勤。三从必正矣。故耻足以赅女子之万行而无遗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德育故事       )(五明学佛网:德育故事       )  

 蔡礼旭老师:改过要发三种心:耻心、畏心、勇心 

 蔡礼旭老师:改过要发耻心 

 仁俊法师:知出思出即脱出·耻混厌混顿断混 

 不讲礼义廉耻的国家,一定会灭亡的(宣化上人) 

 德育故事:五子登科 

 德育故事:竹马儿童与贤能太守的信义约定 

 德育故事:人的福气有多大,取决于他心量有多大,量大福大! 

 德育故事:一棵老树竟挽回了兄弟三人的情谊 

 德育故事:家庭出现隔阂,该怎么做? 

 德育故事:汉明帝为何如此礼遇这对兄弟 

 印光大师:邪YIN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 

 先当惭于意,然后耻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