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要以为生活错待了你


   日期:2016/9/19 7: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如果生活中,有一个人想把你踩在脚下,不要以为生活错待了你。

  或许,还有十个人想要把你踩在脚下,只是你的强大,让他们没有机会伸出脚来。不要抱怨这个世界弱肉强食,你会逐渐发现,它看起来很残酷,却十分公正。柔弱,有时候能被怜悯和疼惜,只是因为人类还有着道德和善良。

  你可以仰望道德和善良,但不要仰仗它。这个世界,除了自己强大,什么都靠不住。

  所以,回击刁难的最好方法,不是把踩来的脚踹回去。等你强大了,你会发现,所有的脚失了锐气,没了杀机,它们只会向强者献媚和投降。

  二、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可以藏得住的背后。

  譬如,对着A,在背后说B的种种不是。你以为A是最知己最贴心的人,是最可信赖的“背后”,密不透风,可以为你藏住这些事。即使A当时什么也没说,但在心里一定会觉得,你既然能在他这里出卖别人,也一定会在别人那里出卖了他。

  我们总是在最信任的人那里,丢掉了信任。一个人最终不被别人信任,首先是自己这里城门四开,最后才一点一点的,在所有人那里土崩瓦解。

  把是非说给别人,别人可以听到;说给风,天地可以听到;说给自己,良心可以听到。是的,没有一个地方,是可以藏得住的。

  还是什么也不说了吧。说人是非,也必被人说是非。这个世界,最深的背后,在心里。守住心,守住自己,也就堵住了所有的背后。

  三、放得下,是因为能看得开。

  而看得开,要仰仗于两个方面:一要心足够大,一要阅历足够沧桑。其实阅历沧桑了,心也就大了。

  概括到一点上,就是心要辽阔。心辽阔了,人生才能辽阔。

  放下了,也不是不在乎了,有些东西还要要,有些事情还要坚持。辽阔给予人的意义是,它可以让你看到,执于欲念的疼痛是可以消解的。人生只有可以驰骋的地域大了,前行的方向才会多。

  有时候,所谓的放开,其实就是换一个方向抵达。

  四、每一个人,心中都养着一个强盗。

  却是一个窝里反的贼,打家劫舍——打自己的家劫自己的舍,自己折腾自己。觉得,这个世界上,一群很好玩的侠客,都跑到了别人那里,落在富人家有侠肝,落在穷人家有义胆,总之,自己家的这个贼是没法比的。

  所有痛苦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快乐的人,也不是心里没有强盗。快乐的人总是想,这强盗就要走了,而所有的侠客,都在投靠自己的路上。

  五、 善良敛起来,是冷漠。

  人世的善良,有点像蜗牛的反应。若是你伸手触了它的软体,它就会迅速缩在壳子里,但,还会有探头出来的时候;若是烈日当空暴晒,它就会始终不出来,乃至死。

  可见,善良偶受伤害,也许只是阵痛。但若是整个社会风气,已经容不得善良施行,世界就会冷得一片荒凉。

  问题是,初始的时候,大家觉得,自己不拿出善良来,好像也并不需要别人的善良。但最后会发现,所有的人都活在了风口里,自己已经捂不热自己。多暖的房子,多厚的衣物,也会被尘世冷漠的风,凛冽吹彻。

  六、看不见的地方最热闹。

  人在看热闹的心理上,更喜欢复杂和隐秘的热闹。若是有好多个版本,就觉得有滋有味。一个热闹,如果简单了,就好比一个曾经极富贵的人突然落魄,门前冷落鞍马稀,没了意思。

  生活枯燥,是因为每天可以一眼望到底。人生枯燥,是因为一辈子可以一眼望到底。枯燥的人,就容易无聊,他们太需要一眼看不到底的热闹。在这些人看来,惟有这些热闹,才能凑足人生的趣味。

  当一个人自己不丰富的时候,就需要外部的世界来丰富。当正事不能成为风景的时候,无聊的事情就会成为风景。

  庸俗是一种病。一件普通的事,会被庸俗的人谣传到热闹,也会被庸俗的人围观出热闹。当然了,这个世界,也应该允许庸俗的人存在,惟如此,才显得纷扰,才显得热闹。

  一本正经的世界固然清净,但也单调到苍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生活       修行)(五明学佛网:生活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普献法师:健康生活过一天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