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的四种误区


   日期:2016/9/15 7: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误区之一】──与家人格格不入

  1. 不懂恒顺众生 随缘度众

  家人为什么反对学佛,是我们修学不如法,学错了。比如自己学佛吃素了,看到家人吃荤菜,就跟家人敌对了,天天闹别扭,说他造业,他当然心里不舒服,怎么会不反对?我们真的学懂了,可以跟家人过一样的生活。

  我们每一天把修学功德回向给家人;真诚心代他回向、求忏悔,求叁宝加持,假以时日他会感动,会回头。还要见机行事,把不吃肉的道理慢慢渗透给家人,让家人理解肉食是杀生,它不是甘心情愿供养的。我们不吃肉食,人家就不杀生了。吃肉,我们要承担一分杀业,明白道理后,自然就不愿意吃肉了。

  佛法活活泼泼,没有一法是呆板的。要了解佛制定戒律的用意,应该怎样去落实。每一条戒律都有开遮持犯,统统要明了。

  如果自己没搞清楚就说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破戒将来要堕地狱,他愈听愈生气,怎么度得了众生?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令一切众生生烦恼,违背了佛陀的教诲,就错了。普贤菩萨教导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虽然恒顺、随喜,依旧自住正念,绝没有改变。自住正念,恒顺随喜还是正念,高明!如此在家庭里就行菩萨道,家庭就是道场。

  2. 拘于形式 不懂善巧方便

  譬如你手上拿一串念珠“阿弥陀佛”,家人看见就头痛。我们应重实质不重形式。你拿一张报纸,人家看你好像在看报纸,一个字作一个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样计数!他就看不出来了;看你还挺用功,每天在读书。方式很多,自己要会用。念佛是八万四千法门里最圆融、最方便的方法。不拘形式,在心里念,不表现在外面,就不容易受人障碍。

  3. 修学没有根基 不能感动家人

  我们的优点、缺点,家人一清二楚,缺点比优点多,他怎么会服气?归根结底要认真修行,从根本修。从《弟子规》做起,字字句句落实之后,世间法的根基奠定了。净业叁福前面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要做到,这是根之根。然后再学《十善业道》,这样根都有了,做得才能如理如法,给家人做一个好样子。家人心生恭敬,佩服你,愿意跟你学,听你的话。然后逐渐扩大到亲戚朋友、所认识的人看,如此修学才会有成就。

  二、【误区之二】──放弃世间学问

  佛家讲:“法轮未转食轮先。”如果我们最低的生活都有问题,还有什么心思学佛?在家同修一定是先把世间学问学好,能有一技之长,让一家人生活没有忧虑、牵挂,欢欢喜喜、快快乐乐。但不必太富有,日子能过就好了,这时就可以全心全力来学佛,这样学佛才能得力。

  三、【误区之叁】──广学多闻 搞佛学

  现代很多人喜欢广学多闻,到处跑、到处听、到处乱看,看得多、听得多、记得多,研究得多,以为那就是修学。所知道的是常识,现在人叫佛学,就是佛法讲的“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智慧辩才,是一种世间学问,得不到佛法的义趣、真实功德利益。世智辩聪在学佛的人来说是八难之一,遭了难,叫所知障。学佛要破二障,把增长所知障误以为是开智慧,糟糕不糟糕!

  学佛学什么?恢复清净心而已。不是通宗通教,不是念很多经文,读很多注解,用心去研究。妄念、分别、执着太多,烦恼重重,所得到是一些皮毛知识,得不到智慧。智慧从哪里学?从禅定。因定开慧,只要见性,一切自然通了。要用什么方法?一门深入,一部经通,所有经全通了。

  四、【误区之五】──学佛学呆了

  1.滥慈悲 惹麻烦

  很多人学佛法学呆了、学死了,佛法教人大慈大悲,他慈悲惹了一身的麻烦。比如有一些好心人没有福报、智慧,听到一点佛法,要喜舍,把他的钱财都舍了,送给别人干什么事不晓得。如果那个人是个邪门歪道,那我们舍财帮助他造恶。将来他是祸首,你是从犯。这个舍就舍坏了,舍错了。

  佛门常讲,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佛门也盛传,“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慈悲喜舍要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修学的次第是先修止观。定慧没有成就,慈悲喜舍是有限的;定慧成就之后,慈悲就变成大慈大悲,为什么?你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有神通、慧眼,把世间一切人与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也骗不了你,瞒不了你,这时才能行大慈悲、大喜舍。

  2.表情呆板 令人望而生畏

  有些学佛人,一天到晚板着面孔,人家看到这个人面孔都没有表情,学佛学得呆头呆脑的,可怕。所以,遇到欢喜的境界,还得要笑笑,表示欢喜;遇到不顺的境界也要表示不痛快,生生气。那是表演,心里清净,逢场作戏。这就叫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学佛的人处处跟大众接触,表演给他们看。佛法在世间,形式上活活泼泼,内心清净平等,这叫功夫。内里面清净平等,是自利,自己得利益;外面和光同尘是利他,一生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统统是演戏、表演,能够叫大家赞叹、接受佛法,佛法才能普遍弘扬利益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学佛       净土法门)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