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普贤菩萨为什么成了诸如来的长子了呢?


   日期:2016/9/3 19: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普贤菩萨为什么成了诸如来的长子了呢?因为普贤菩萨的行愿是最圆满的,他的行愿具足和圆满了十方三世一切菩萨的行愿,这才是真正诸如来的密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中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我们的自性、心性遍一切处,轮涅一切法都是从自性或心性中显现的,所以就是“普贤”。轮回是不清净的,涅槃是清净的。其实清净与不清净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若心清净,当下就是涅槃;若心不清净,当下就是轮回。无论是清净或不清净的,都不离自性、心性——普贤。普贤也可以指诸法的实相,也可以指诸法究竟的真谛。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因为普贤菩萨的愿行太圆满了,完全符合一切如来的密意,所以普贤菩萨成为了诸佛的长子。我应该着急,你也应该着急。因为我也要和普贤菩萨一样,我也要立地成为诸如来的长子,我的愿行也要当下圆满。怎么圆满呢?就是将我所行持、所积累的一切善根进行回向。“诸善根”包括过去的善根、现在的善根、未来的善根;包括已经行持和积累的、正在行持和积累的、准备要行持和积累的一切善根。通过这些善根,成为诸佛的长子,和普贤菩萨一样。

  “智”指智慧,也可以指愿——殊胜的愿,即菩提心。“行”指与普贤菩萨同等。我的智慧、菩提心和普贤菩萨一样,我的愿行和普贤菩萨等同。若仅仅口头上说“我要成为诸佛的长子,我要和普贤菩萨一样”,没有用!那怎么办?修行要获得圆满,还是要靠自己,以自己的善根的力量。

  回向善根就是利用这些善根。什么样的善根才能成为诸佛的长子?才能和普贤菩萨等同?就是将过去所行持的善根、现在正在行持的善根和未来会行持的善根,都变成无漏的善根。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无我和空性智慧的摄持。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获得圆满菩提果的因。

  善根回向不是要把善根送给众生或佛,而是靠善根成为诸佛的长子。积累善根时要有三轮体空智慧的摄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所积累的善根都要有智慧的摄持,才可以成为菩提行,才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才能和普贤菩萨菩萨的愿行等同。有些人担心,“过去的善根我没有办法这样摄持啊!”如果你现在具有三轮体空的见解和智慧的摄持,就可以将过去所积累的一切善根福德都变成无漏的。什么是有漏?什么是无漏?有漏就是有执着,有烦恼。只要有我执,有烦恼,就是不清净的,所修的善根和福德也会变成有漏的。若是你有无我的智慧,断掉烦恼,所修的善根和福德一下子就会成为无漏的。我们修善,积累福德的时候,有无我和空性智慧的摄持,尽量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去行持,这点非常重要。

  以无漏的善根,可以让自己的愿行都成为普贤菩萨的愿行,自己可以和普贤菩萨等同,自己也要成为诸佛的长子。普贤菩萨成为诸佛的长子,我和你都着急了,所以发愿:“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但只在这里“嫉妒”普贤菩萨没有用,只在这里着急也没有用,要靠“我今回向诸善根”。我们必须要修善、积累善根,在积累善根的过程中以及善根回向时,要去掉对三轮的执着,不要有烦恼的染污,以无漏、清净的善根令我们的愿行和普贤菩萨等同,也可以成为诸佛的长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普贤菩萨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普贤菩萨       达真堪布)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惟觉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李志夫教授:普贤菩萨之行持特色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修证普贤菩萨法门捷法 

 韩廷杰教授: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华方田教授:关于峨眉山普贤菩萨信仰的哲学诠释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二讲 如何远离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一讲 认识如幻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讲 是心即佛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九讲 有无俱遣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八讲 依道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