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净法师:净土之信


   日期:2016/8/31 8: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知之人,执一念之信心,舍一生之称名,

  则信既非信,行亦无行,全非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之信乃信「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一念亦必往生」,既信之后,自必一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善导大师言「弥陀名号相续念」,又言「念念不舍」,又言「念念称名常忏悔」,是故应常称佛名。信者为信此行故,是以龙树菩萨言:「以信方便,易行疾至。」若信而无行,即非真信;若能专行,则信自在其中(符佛愿之理故)。有人误解,单取「一念之信」,舍去「乃至之行」,则远违弥陀誓愿,近背善导祖释。不知「一念之信」的意义乃是以「临终之一念亦得往生」之理建立信心,故本愿文言「乃至十念」,成就文言「乃至一念」;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则何人不得往生?是故一生念佛,更必往生。无知之人,执一念之信心,舍一生之称名,则信既非信,行亦无行,全非净土法门。此事《法然上人全集》二九三、六一五、七○二页已指摘之。

  《念佛金言录》乃直承善导大师「一向专称」之宗义,是真实中之真实,直截中之直截;可贵之至,赞叹之极,故以「金言」名之。若心存成见,则难尝其味;若胸中廓然,则津津有味,妙味无穷;可共知者言,难与昧者语。所谓:「茶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亦谓:「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欲生极乐之人,

  必是极乐之心重,世俗之心轻;

  念佛之心重,念妄想之心轻。

  平生愿生极乐而一向专称佛名之人,应知虽临终病苦不能念,或昏迷不能念,亦必往生,平生已被光明摄取,此时佛必示现接引,往生快如剪断发丝,唯佛与临终之人知之,余人不知。

  「乃至十念」、「一向专称」,皆是随人根机之语,有空就念佛,不是用脑筋的时候就念佛,此时不念佛,必是念妄想、念烦恼。欲生极乐之人,必是极乐之心重,世俗之心轻;念佛之心重,念妄想之心轻。当然睡时、病苦时、昏迷时,不能念亦无妨。此亦即是「乃至」之义。又,人虽昏迷,其心不昏迷;肉体昏迷,前五根虽不起作用,第六之意根仍有作用。

  不求往生极乐,只为人天福报之念佛,则虽念至临终,亦未必能往生,以其心在人天故,或求来生再度为高僧大德、一闻千悟、广度众生;如是种种心愿故,是以未必往生。

  若别无心愿,一生念佛,则随「自然之所牵」之名号力,有自然往生之功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