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放生护生

 放生之前你得先弄清楚这7个关键问题


   日期:2016/8/28 10: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放生者,解放人或动物,使其得以生存活命。放,是手段、是途径;生,才是目的。放生切忌放死,毕竟生命攸关。我们不妨从放生的意义、责任、内容、程序,以及对待不同的生物应注意什么、来简要地探讨一下,最后再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仪轨。

  一、放生的意义

  放生的意义应该非常广大,在此简要而言,应有三大方面:

  对他而言,放生是救命行为,使其生命得以延续;放生即流露慈悲、是慈悲心的体现,人当有好生之德,不应滥杀无辜。仅仅为了图一时口福,更是不该;以他生命获取钱财,则是不尊重生命的鄙恶行为。

  对己而言,放生是种长寿之因,使得自己乃至父母、亲友临难得遇贵人相救。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所说:“放诸生命……病得除癒,众难解脱”,“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若滥杀无辜、缺乏慈悲,则种下的是自己被杀、多病之因、断的是自己的安乐生路。

  对众而言,放生是解怨、息瞋的途径之一,也是家庭和睦、人际和谐、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的因缘之一。“世上多少刀兵劫,皆因食肉放手杀”。

  放生可转劫浊成净土。放生活动、放生法事的意义则在于唤起人们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良知,从而远离杀戮等恶因,趋向健康人生的善性、良性循环。

  二、放生的责任

  慈悲即是责任,尽责任才是真慈悲。是否尽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救生还是扰众。这要看被放的众生的生命是否面临伤害或正在遭受伤害,如果到养殖场去预订、捕捞或教人捕捞,即成为惊扰众生。若去养殖场,不如到渔码头,有捕捞船上岸,即截留返航入江放生,或许更好、更方便。

  二是观察被救众生是否已有伤害。若有伤害,要给予及时救治或安排救治环境。

  三是对被救众生的生活习性是否了解,这关系到你将为被救众生选择什么样的新的生存环境。若不了解,极有可能制造更多的“万人坑”,尤其是在集体大规模水体放生行动的时候。

  四是为被救众生选择合适的新环境。这一环境是要让被救众生能够继续生存、长期生存。

  三、放生的内容

  时下放生,以市场动物放生为主导,这也确实合乎现代人生活节奏强、需要简便而为的心态。但是,这样一来,在“简便的行动”里,切切注意放生责任,否则不是放生、就是放死,不可不慎。

  其次,流浪动物的救助与收养也是值得付出巨大慈悲的。

  再者,“人命关天”的人的生命受到来之于疾病、地震、台风、海啸等等灾难的围困与侵害时,也是“救命如救火”的大放生时刻。

  此外,应该大力提倡素食,既可以减少市场杀业,也是大放生的重要内容,是一举多得之举;同时,还可防止现代病的发生、有益人类健康,远离随喜杀业,远离多病之因。

  素食指不食荤菜、腥肉。荤指有辛味的蔬菜,如五辛(蒜、葱、韭、薤、兴渠)等,令人智暗、神晕、障般若,诱发贪痴,天龙八部不乐此味,护法也易远离。腥为带腥臭臊膻之味,即动物肉,此味障碍慈悲心,增上嗔痴,惟罗刹喜好此味,故不可食。

  何况素食品种繁多、营养丰富,有益健康。腥臊之物,只是徒增贪瞋,令人爱染而不思割舍,从而引发种种疾病;智人当戒、愚人当知,如何选择全凭明智与否。

  四、放生程序

  1、遇见生命将面临伤害或已受伤害但尚存生机。

  2、发心救助,一面以最大的可能、以种种方便劝导、抵御伤害之继续,一面立即着手准备救助的必要助缘。

  3、救下被伤害者,并加以保护(包括医治、养护)。

  4、了解、寻求被救者的生存适应环境(包括其天性环境和被救时身体状况的生存环境要求)。

  5、为被救者举行适宜的加持仪式或法会,给予能给予的、有可能接受的、心灵上的最大安慰和支持。

  6、将被救者送往其继续生存所适应的环境,包括给具备其生存适应环境之善行家庭(或机构)收养的机会。

  五、放生应注意的事项

  放生,重在令其“生”,若不如此,何苦劳命伤财?要避免“功德未增而罪业先生”的无知过患,尽心尽责。

  应远离以数量标榜的心态和行为,也应避免以数量定目标的形而上学的做法。开着卡车到养殖场捕捞或预订的“惊扰众生”行为,既不会对市场杀业有任何的减少或影响,也不能保障放生物在新的放生环境内不会被捕杀,只是徒增了社会人士的反感和信众资金的浪费。如果放生环境不能让被放生的生物得以生存,则无异与制造“万人坑”,若为求数量功德而放生,这——能有功德可谈吗?什么人见到大量翻白的这些放生物的照片,都会感慨:“罪过啊,罪过!”

  提倡放生的人士,我们不要再盲目地“放生”了,尤其是“法师”或“活佛”们要好生地反省,并学会观察因缘,离开缘起法,极易落入外道见地的,不可不谨慎。

  同时,放生的仪式(即为被救者举行适宜的加持仪式或法会),重在“适宜”二字,以简短、能接受为要。不同的生物放生时,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不妨分类探讨一番。

  1、鱼龟类放生

  第一是鱼龟类,这是市场放生最大量的、最普遍的。鱼、龟类均有淡水、海水之分,也有野生与养殖之别,要注意其继续生存所能适应的水体环境和食性要求。

  淡水鱼类包括鱼、虾、蟹、龟、鳖等,得放入江河的淡水河段、或湖泊、或寺宇的放生池,海龟、海生物则得放回大海。这应该是普及的常识,但却已发生多起这一常识性的错误。

  比较典型的,据说是一慈父为救子命而放生,300万元的金钱龟却因此葬身大海。或许因为救子心切,数量又大,就想到大海而忽略了金钱龟是否能适应生存,更不会想到金钱龟会在怎样的痛苦挣扎中死去。

  (1)、野生的淡水鱼类及养殖的鳢鱼、草鱼、青鱼、鲫鱼、鲤鱼、鲶鱼等觅食性强的鱼类可放入淡水江河湖泊之中。

  (2)、田螺、黄鳝和泥鳅不宜在沙滩广大的水域,而应放入泥性河底的淡水江河或湖泊。

  (3)、养殖性淡水虾类、蟹类、鳖类及河鳗可放入无污染的溪流和一、二类水质的河流湖泊。

  (4)、觅食性弱的、红鲤鱼金鱼等养殖鱼类,应放入有人饲养的放生池等水域。

  (5)、海龟、海生物则得放回大海。

  山龟得放入深山,不可放入水池、尤其是陡坎深水池。

  本地淡水龟应放生到有沙滩的江河洲渚上,或寺宇中有沙渚的大放生池里。

  如放生池里龟类过多,可与龟类保护机构联系,或联系善行信众、有条件养护的家庭登记领养。

  (6)、若一时难以辨别龟的类别和生理习性等,不要急于放出,一边好生养护,一边寻求相关慈善机构的帮助。

  (7)、危害性鱼龟类,如巴西龟、鲶鱼、黑鳢鱼等等不可放入放生池等封闭性水体,以免伤害其它鱼类。尤其是巴西龟只能善心家庭收养,不可放入江河湖泊,以免为害江湖。

  2、鸡、鸭、蛇、鸟、蛙类放生

  (1)、青蛙属两栖动物,是农作物的保护神,农村应该禁止捕杀青蛙。由于它们已不能长时间在水下生存,不可放入大江、大河,放回田野是最好的归宿,但要注意放归的地方是否在此前大面积使用过农药。最好与欢迎青蛙、保护青蛙的农场联系放养。

  (2)、觅食性强的野生鸟类可放归山野,笼养的观赏鸟不可放入山野,否则会因它们不会觅食而饥渴死亡。

  (3)、肉鸽等养殖鸟类也要谨慎对待,要给予在适宜环境中适应的时间,并得继续养护。

  (4)、蛇类不可放置在人类或其它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尤其是瞋心较强的毒蛇,以野外深山人迹罕见为宜。

  (5)、鸡鸭等养殖家禽,以善行家庭收养为宜,不可放于野外。

  3、牛、羊、猪、狗、猫等放生

  (1)、牛、羊、猪等均为养殖性、供肉食的大动物,救下之后要给予好生养护,直至老死。

  (2)、狗、猫则为宠养性动物,能遇见的往往是被遗弃的流浪者,那种悲惨的境况实在令人悲悯。被宠消福,宠福消尽、苦境现前。被救助时往往非伤、即残,救助后要先给予治疗,改善后应鼓励善信领养。

  4、野猪等野生哺乳动物放生

  野生哺乳动物能得遇相救者,往往以受伤致残,不可急于使用“破伤风”等针剂,因非当天致残,否则反而会令其中毒死亡。若有骨折,关键时尽快将其送至野外山林、多杂草灌木的地方,用树白皮给予复原包扎,让其躺于活血小灌木下自己食用树叶而康复。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放生与宠养”的关系问题。放生是出于慈悲,在慈悲心之中可以领养上述应由善信人士领养的动物。“宠养”则要避免贪爱,一旦有贪爱之心,则易种下所养动物之因,不可不知、不可不防。

  要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并尊重、珍惜不同生物的生命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一旦遇到或发现其生命受到威胁、面临危险时,则应尽力救助,使其远离伤害。尤其是某些破坏性动物,如老鼠,在其生命没有受到危险的伤害时,不必去招惹它;当它开展破坏行为时,则要阻止它。

  六、放生功德与杀生过患

  1、放生十大功德

  一者长寿,二者善神为友,三者慈悲心得以自然生起,四者所有动物体认为亲而欢喜、免遭动物伤害;五者子女孝顺夫妻贤和、众人恭敬,六者袪病、消灾、临难时能得遇救助、远离危害,七者不离三宝、快乐永幸福,八者生生世世敬信佛陀所行、终获无上菩提之果,九者师父善知识长久住世、得以亲近不离,十者舍寿时往生净土。

  长寿者,如《分別善恶报应经》中说:一离自手杀,二离劝他杀,三离庆快杀,四离随喜杀,五救刑狱杀,六放生命,七施他无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饮食,十幡灯供养,如是十种荻长命报。

  2、杀生十大果报

  一冤家转多,二见者不喜,三有情惊怖,四恒受苦恼,五常思杀业,六梦见忧苦,七临终悔恨,八寿命短促,九心识愚昧,十死堕地狱。

  重报报尽,再得人身时亦多短命或多病。

  (1)短命。据《佛为首迦長者說业报差別经》有十种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一者自行杀生,二者劝他令杀,三者赞歎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於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毀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

  以上十种行为与思想,均得短命之果报。

  《分別善恶报应经》记载,输迦长者请问:世尊,有情短命何业所荻?佛告长者,杀生所荻。一自手杀,二劝他杀,三庆快杀,四随喜杀,五怀胎杀,六劝堕胎杀,七酬冤杀,八断男根杀,九方便杀,十役他杀,如是十种荻短命报。

  (2)多病。《分別善恶报应经》记载,佛告输迦长者:有十种业,一自坏有情,二劝他令坏,三随喜坏,四赞叹坏,五不孝父母,六多结宿冤,七毒心行药,八悭悋饮食,九轻慢圣贤,十毀谤师法,如是十种获多病报。这里的“坏”字,包括伤害和改变,一切动物肉类的加工和食用均应包含其中;“劝他令坏、随喜坏及赞叹坏”三者,最为严重的要数那电视广告--- 肉食类广告,那活生生的甲鱼、或鲜红的肉类非常容易增上人的贪欲,不但厂家、店家、广告单位犯上述三大罪过,电视观众也极易产生“随喜和赞叹”二大过患,一不小心、在无意间就种下了多病之因,这样的广告真是罪过!

  (3)果报来由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的无知和愚痴。无知在生命是相续的,无知在被杀者被杀后能明白真相。

  于是有了冤冤相报,于是有了“死鬼”索命,于是有了临终前、或病重时的怨魂相聚。为什么呢?因为人或动物,是由神识与肉体的结合,构成为有情生命(没有神识,则为无情,如草木等);又因不同的业力作用,形成不同的生命形式。当人或动物被杀后的不定时间内,其神识即会离开肉体、形成中阴“意生身”,哪怕是在黑暗的情况下被杀,在其离开肉体后,即能了知被杀前后能感知的全过程,因为中阴形式的神识之本能是肉体形式之本能的九倍。何况这种被杀的痛苦场面,在他(它)未被业力牵引去投胎之前,每天的这一被杀时辰都将重复经历、重复显现,于是肉身时不能知道的、这时均能明白,因为神识有记忆和回忆的本能,那种痛苦啊,一次比一次难受,报复之心也就一次比一次强烈。

  假如是瞋心尚未泯灭的你,真相大白后你会做什么?复仇?在瞋心的驱使下,当然会复仇。尤其是瞋心重的动物,更是如此,第一反应必定是复仇,因为这个时候的它们好像也没有别的事情好做,是不是?

  即使它报复的情形我们看不见,但可以想见扯、咬、打、撞、拌等等,假如是你,你能想到的估计都会用上,反正只要让杀它的人痛苦、难受,是不是?身体及周围的生物场紊乱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让人生病、多病,多灾、多难、多障碍,乃至出现车祸等种种事故。

  即使受业力因缘相牵,去投胎轮回去了,一旦轮回报满,回到中阴身,忆起被杀之恨,必去寻仇。何况不是冤家不聚首,即使轮回又得到任何形式的肉身,也有记忆种子的相续,被狗咬、被蛇咬、被蜂刺、被蚊叮等都是有因果的报复。当报复的力量不足以伤害你的生命时,正好是个提醒,得赶紧忏悔杀生的罪业了!否则,只要对方被杀的仇恨种子不消除,一世相遇一世怨哪,即使只有一次被杀,在它那记忆的八识田中显现过多少次,就将有多少次的寻仇,直到仇恨、索命的种子在报复、解恨的过程中自然消除。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弃恶从善,方是出路。

  七、关注“人命关天”

  人的生命受到来之于地震、台风、海啸等等灾难的围困与侵害时,自然也正是“救命如救火”的紧急救助时刻,得知者当义无反顾。

  但那是非常时刻,并非时常可遇。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被疾病所困的、如白血病等绝症患者的“解缚放生”,我们应充分地利用这一难得的人身之身体的造血机能,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绝症患者带去新生的希望。

  生命是平等的,我们能救助弱小的动物,也应教育少儿爱护幼小动物,培养慈悲心;同时,也应放放我们自己。

  对,放生放自己,要把自己从一切缠缚中解放出来。从放生动物、到培养慈悲心,从利他、到利己,自他不二地开展放生事业,最终彻底解脱一切生命,才是我们的现代大放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生       关键)(五明学佛网:放生       关键)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十一、加行,禅定的关键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七章 禅坐 调和身心的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五、认识“自显现”——佛家修行 

 杨云唐居士:无我——解脱的关键 

 惟觉法师:吃素与放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学佛关键是能起用 

 道坚法师:放生是什么意思 

 道坚法师:无节制的放生行为全导致更严重的杀生吗 

 明一居士:放生改运 

 冯学成居士:漫谈《信心铭》 第二讲、心地法门的关键 

 妙祥法师:放生·护生——上妙下祥法师在秦皇岛放生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