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谈钱才是真修吗?


   日期:2016/8/26 14: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要认识到真正修行人,确实不容易。修行人有各种相,度各种众生,但你都不能排斥。但我们都会执着,有的人认为,躲到山里静修的,才是真修行的。还有的人认为,要做慈善实际利益到众生的才是真修行的。其实,真不真不是你讲的。这些都是修行人,你都不能低看,也不要太高看。

  比如有个人就说,佛教就会恢复到佛陀时代的传统,去托钵,日中一食,身无长物,这也是修行。我看不一定。那是印度时期的佛教。到中国不一定适合,中国的文化中,本来就有修神仙的道家思想,还有做人的儒家思想。你这个方式在中国一定传不开,而且中国的气候条件不适合。印度条件很差,又很热,适合这么做。所以中国祖师在唐朝时就把印度佛教和中国本土结合,形成最有名的丛林制度。这里面还包括修行的方法,比如早晚课,敲钟法器等,这也是中国才有的。但适合中国人。

  前段时间也有一些庙,要托钵,但作为一种体验是可以的。长期就不合理了。中国国情不适合。度众生的方式,还是在庙里,用的是传统的方式。所以不一定不托钵就修行不好。

  还有的人,说庙多了,是非多,有争权夺利的,然后就否认了丛林制度。觉得要恢复到去山里闭关的方式,住茅棚。如果你要清修,住茅棚是很好的。如果你要度众生,住茅棚就是不适合的。佛讲法时,也是在园林,也就是说在热闹的地方弘法。不是躲到山林里去。但这个寂静的传统要保存,可是也不要太高看了。

  再讲第三个,佛门金钱戒的问题。不是说不讲钱,不碰钱,就代表有修行,不贪。某某人持金钱戒,我们固然赞叹。但不持金钱戒的人,不代表他就没有修行。古人讲,庙也好比一个家,古人讲,当家三年,猫狗都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就扯到钱了。现在人一般都很怕讲钱。要诬蔑一个人很容易,不是说他骗钱,要不就男女关系。但你要建庙,维系一个庙的运营,自然就要扯到钱财上。这个事情总要有人管,管的人管不好的,就要背因果。所以要当家,就要做好下地狱的准备。坏名声留给自己,好名声留给人。

  一般人碰到有争议的,是非的,赶紧躲开清净。但你躲开了,事情总得有人去做。做的好没有人表扬,做不好就有人批评。这个能背黑锅的人就是大菩萨。

  说实话,人是最难管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像虚云老和尚一辈子,也是蒙冤受屈,要做事,总有人要找他麻烦。这个时代,就是法弱魔强,就是如此。这个事情,佛门中也有,甚至更激烈。唐朝时,六祖得衣钵,就会被人追杀。你就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了。做祖师实在是苦,性命都难保。

  其实我们很尊重持戒。但一般来讲,持戒很粗糙的,也不要轻慢他们。要懂得这一点,就要有生命的历练了。佛门广大,难免鱼龙混杂,而且凡夫僧比较多。但人都是可以修行的,何况他能现出家相。我去很多庙,都感觉现在出家人太少了。这个时代,诱惑性太多。我常跟他们讲,盖庙其实还是挺容易的,但让人你出家来守庙,你就做不到了。尤其是山里的庙,你要能守得住那份寂寞。然后做早晚课,利益一方。就很不容易了。你想看,中国十多亿人口,出家才二三十万人而已。盖庙很快,一年就盖好。日月守住,做早晚课,你就很不简单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学佛)(五明学佛网:修行       学佛)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