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自以为发了大心,其实是露水道心,遇到境缘就退失了


   日期:2016/8/2 11: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钞【善根难植者,如前身子发大乘心,因婆罗门乞眼退失等。】

  身子是舍利弗尊者,这是讲修行不容易!舍利弗尊者示现的是一个小乘僧,他听到大乘佛法非常羡慕,发心要学菩萨,要行菩萨道。菩萨道难舍能舍,他发心愿意布施、愿意施舍。这个时候天人就变化来考验他,变一个生病的人,病得很可怜,在路上哭,舍利弗遇到,他说:「你有什么困难?我是行菩萨道的,我能帮助你。」这个病人听了很欢喜,他说:我现在得重病,药是有了,没有药引。他说:你要什么样的药引?他说:要一个证阿罗汉果的人一个眼睛作药引。他说:我证了阿罗汉,我就施舍一个眼睛给你!就把眼睛挖下来给他了。挖下来之后,他说:错了!我要的是左眼,你挖了右眼。舍利弗说:你为什么不早说?你早说我留一个眼睛,现在弄得我两个眼睛都没有了。这是要行菩萨道,不得已,另一个眼睛再挖给他。这个病人闻了一闻,他说:这味道很难闻,不能作药引,算了!丢掉不要了。舍利弗听了就很生气,「算了!我还是作小乘,不行菩萨道了」。这么一个公案,因为乞眼退心,还是作阿罗汉好,不作菩萨了。这是说修积善根之难,实实不容易。这叫内财布施,我们今天身外之物都放不下,还会用内财布施吗?你就想想看,谈何容易!不是简单的事情。说得是很好听,确实不容易做到。

  诸位一定要知道,自己德行上没有真正建立,发的心都不是真实的;自己以为发了大心,其实是露水道心,遇到境缘就退失了。如果还掺杂著名闻利养,那就不是善心,是恶心,那不是弘法利生,那叫裨贩如来,拿著佛的招牌求名闻利养,把佛法当作求名利的工具,这个罪业非常大,果报决定在三途。你就晓得修行真正不容易。所以现在修行,说老实话,出家人不如在家人。在家人拿佛法当作名利还少,不太容易;出家人拿佛法当作求名利的工具容易,也多。古时候出家,他真正修行,他是为了生死、出三界。今人观念不一样!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出家人要不守本分,还要搞分外的东西,就大错特错,那何必要出家?

  学佛要学佛法本分的事情,孔老夫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出家人的本分是修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出家人的根本。自古以来,我们佛门没有办过佛学院。现在有很多佛学院,出不了人才;从前不办佛学院,人才辈出!人才不是从佛学院出来,怎么出来的?他悟本出来的。他自己修行,先断烦恼后学法门。古德培养人才跟我们现在方式不相同,人才是老师从学生当中选拔出来的。普遍的教导,是教你断烦恼。烦恼认真在断的,断得有相当效果,师父把他提出来,你可以学法门;烦恼习气还很重的,你现在还不能学,为什么?不是法器!不是老师有偏心。

  佛们常有一个比喻,老师这里有醍醐,这是牛奶提炼到最好的东西。我现在给你,你要拿东西来装。我拿个碗来装,这个碗从前是盛毒药的,老师看这碗不干净,不给你,去洗,把毒药洗掉,我才给你。为什么?碗里头有毒,醍醐装到碗里,醍醐就变成毒药了。这个意思你能懂吗?意思很深!你心里面三毒烦恼没有洗干净,你学佛法,佛法都变成了毒素。什么毒素?所知障。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经题上讲,烦恼不断,修学法门,所得到的是邪知邪见。怎么邪知邪见?你里头有贪瞋痴,贪瞋痴就把佛法变成邪知邪见;贪瞋痴拔掉之后,这个佛法是正知正见,佛知佛见。你就晓得这个断烦恼是多么重要!烦恼不断,没有资格学法门。

  四弘誓愿是有次第的,先叫你发心,发心之后再修行,发心是发愿,愿是前导,好像引路的,发的这个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与佛同心同愿。要想度众生从哪里下手?先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了之后再学法门,就没错了。现在人学佛是决定不断烦恼,马上就要学法门,法门学得愈多愈是贡高我慢,贪瞋痴跟这法门一样的增长。清凉大师讲的话一点都不错,为什么?他没有佛法的本事,他造业还少;他懂得一些佛法,他造业就造得大,换句话说,他将来堕地狱也堕得深。

  我们学佛要以古大德做为我们的榜样,不能看现代人;看现代人他们怎么学,我们跟他学,他入地狱,我也跟他堕地狱,这叫愚痴。跟古人学就没错。真正发心想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一定要从断烦恼下手,烦恼(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要远离,断得愈干净愈好,决定不能增长。这些东西一年比一年少,一个月比一个月少,这就是你功夫得力。绝对不是说,你研究经论一天比一天研究得多,讲演一天比一天讲得好,那是假的,骗人的,那个不是真的,真的是烦恼习气一天一天减少,智慧德能一天一天增长。菩萨五德、六和,六和是六和敬。五德就是儒家学生赞叹孔老夫子「温良恭俭让」,五德!温厚(温和厚道)、善良、谦恭(谦虚恭敬)、忍让、节俭,菩萨之德。我们要从这上下手,要在这上认真的修学。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一七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21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退失)(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退失)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直心的邪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