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业的规律


   日期:2016/7/11 8: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导语:不论善业或恶业,从动机和对境的大小之分,功德或罪过有轻重的区别。上至佛陀,下至众生,只要造作了业因,无论果报是快乐或痛苦,都会成熟在自己身心上,无法移转给别人。

  业的规律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未作之因,不会有果;已造之因,必定有果;业果会增长广大。

  从天道最高处,到地狱最底层的六道众生,因各自的善恶业力,而感受不可思议的不同痛苦和快乐。《百业经》上说:“众生诸苦乐,佛说由业生,诸业亦种种,造各种众生,于轮回漂泊,业网甚广大。”

  今生的痛苦,来自前世的恶业;今生的快乐,也是源于前世的善业。就算是无恶不作的人,也可能因为前世的一点点善业,而暂时感受快乐,他这一生所造的恶业,虽然不会马上受到恶报,可是一旦在未来成熟时,还是会感受痛苦的果报。

  经中又说:“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自己所造作的业因,不管果报是快乐或痛苦,都会成熟在自己身心上,无法移转给别人。例如,为了照顾自己的父母、子女,造下了罪业,最终都会自作自受。上至佛陀,下至众生,都一定会受业报。而且,业力会不断增长,就像种子很小,但可以长出大的果实。

  在造作善恶业时,如果符合六种情形,果报的力量就会变得很大。

  其中,前三种属于内心,后三者属于外境。

  1、内心的动机

  (1)恒常忆念:比如,心里常想:我要修这个法门,持诵这个咒语。恶行也是如此,比如经常想要杀生。

  (2)贪执:对要做的善行或恶行,有执着贪爱之心。

  (3)没有对治:比如,做了善业之后,心里没有后悔;或是经常造恶业,没有加以对治。

  2、造业的对象

  (1)福田:造业的对象,是具功德者,称为福田。例如,依靠三宝福田,如果做十善业,功德更大,如果造十不善业,罪过也更严重。尤其在金刚乘中,上师是三宝总集的本体,所以依靠上师积善或造罪,功德或罪过就更大了。

  (2)恩田:造业的对象,是对自己有恩的人,如父母、老师、亲友等,功德或罪过也很大。

  (3)悲田:对于悲心的对境,像是久病之人、远道而来的客人,利益或伤害他们,功过也很大。

  总之,不论善业或恶业,从动机和对境的大小之分,功德或罪过就有轻重的区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