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做供养或布施是为了什么?


   日期:2016/7/3 20: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要做施舍,但是也不能盲目地做。在前面讲过,智慧和稳重好比是一棵树的树根,有树根才有树茎,有树茎才有其上的树叶、树花、树果。若是没有树根,其他部分都不会存在。同样,若是没有智慧和稳重的功德,其他的功德也不会存在。若不具备犹如树根般的智慧和稳重,其他犹如树茎般的惭愧心和不放逸也不会存在。惭愧心和不放逸若是不存在,如树枝般的正直和坚定誓言也不会存在。若是没有正直和誓言坚定,其他犹如树叶般的知恩图报和利他也是不存在的。若是知恩图报和利他的功德不具备,其他犹如树花般的信心和布施也不具备。因此,布施是有前提条件的。

  其实上供下施没有错,但若是缺乏智慧等其他的这些功德,这些上供和下施的行为就不会清净或圆满。这样,会给自己今生或来世带来很多的不幸和痛苦。所以这些前提条件和基础的功德非常重要。不能随便去做供养和布施。

  有些人在做供养、布施,但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和烦恼。这其实都是因为没有智慧等其他的功德造成的。所以,首先要有智慧。

  智慧是最最重要的,也是这些功德的根。

  比如我们做供养或布施,首先要以智慧观察对境。观察对境是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是否能成为对境,若对境是清净的再做供养。所以布施的对境也要通过智慧观察,要衡量是否真正是自己所要做布施的正确对境。

  第二要观察自己的发心和动机。做供养或布施,是为了什么?有些人是为了暂时的利益,有些人虽然在做供养,在做布施,但是却想拉关系,走后门,这样都不能成为真正的供养或布施。还有些人是为了暂时的利益,能获得加持,获得财富等等。有些人在做供养或布施时,贪图福报,发心都不清净,这样不会有功德。

  还有人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面子。别人做供养,自己也跟着做。还有人没有什么发心,跟人去见上师或法师时,觉得也应该拿点东西或钱,否则不好意思。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样做供养,都没有什么意义。

  第三要以智慧观察,自己是否有供养或布施物质的能力。有些人根本没有能力,仍然去做供养或布施,过后就后悔了。有些人头脑一热,瞒着家里人,偷偷地把家里的住房等全都卖了,来做供养或布施。一旦家里人知道了,就开始吵架、闹离婚等,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和障碍。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其实做供养或布施也要看自己的机缘和条件,有机缘和条件,才可以做。

  有些人在做布施时,看到别人在捐钱,然后自己也随着捐钱,这样做没有多大意义,都没有以智慧去观察,你要供养的人是不是真正供养的对境?是不是真正布施的对境?是不是具有功德?是不是那种可怜的众生?自己的发心和动机也要观察。自己的发心和动机是什么?做供养或布施,不但不能求回报,甚至连贪著异熟果的果报都是不如法的,也是不殊胜的。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意义;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这样做都是不如法的。这样做供养、布施都是不殊胜的。做供养时,有各种发心和各种情况,所以自己要以智慧进行观察。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这个条件,这也是很重要的。若是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就不能做。其实即使有这个能力和条件,也要做自己能做到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但是有人却不这样,非要做大的供养。这也是很不好的。应该考虑自己有没有这个机缘与条件。有的人特别吝啬,虽然有这个能力、条件,但是也不做上供下施;有些人没有这个条件却非要去做,这都是不如法的。应该适当地做,如法地做,才是真正的布施,才有功德。

  智慧是很重要的,若是没有以智慧去观察,盲目地上供下施,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不但得不到任何功德和利益,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和烦恼。

  稳重等功德也是需要的。比如上供下施的时候,有自己的皈依处,有自己的信念,这些是要坚定的。无论是从世间的角度,还是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都不能退失、违背的。

  有愧就是有惭愧心,这也是很重要的。没有惭愧之心的人做上供下施,会掺杂很多烦恼,会有其他不如法的行为,无法避免。一个无惭无愧的人虽然在表面做供养布施,但是在发心方面,行为方面,肯定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所以要有惭愧之心。其他正直、不放逸、谨慎都是如此。

  不放逸,一切时处中能够谨慎。做供养、布施不是随随便便的,要很小心。若是不谨慎、不小心,遇到不太好的对境,将会给自己今生来世带来很多的伤害、烦恼。自己的发心动机若是不清净,虽然是在做上供下施,在行善积德,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好的结果。

  若是有正直、誓言坚定、知恩图报、利他心等功德,做布施不难。现在为什么很多人虽然有条件却也不做上供下施?第一没有知恩报恩的心,第二没有利益他人的心。若是有利他心,能够知恩报恩,无论是上供还是下施都不难。其他这些功德也是必备的。

  如果具备了这些基础的功德和前提条件,再做布施就是正确、如法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布施)(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布施)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惟觉法师:布施 

 惟觉法师:布施的利益 

 许智铭居士:谈二王的布施功德果报观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陈坚教授:无畏布施:“人间佛教”的虚云模式 

 高明道老师:布施 慈心 为善 离欲 

 宽运法师:何谓布施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6 布施就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施平等觉 

 永海法师:布施得当 

 永海法师:适当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