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能够偷走的虚名并不可贵


   日期:2016/7/1 11: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物质世界存在而不实在,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物质世界,空是描述世界存在的状态,即万事万物都是由许许多多因缘组合而成的,随着因缘而生灭,并无独立不变的事物。

  人生的价值,名利地位绝不是唯一衡量标准;人生的幸福,更不是金钱荣誉就能够赋予的。

  我们通常的“分别”是“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内心时时刻刻与人攀比高低;或者时时计算琢磨如何能够得到名利、凸显自己,有利时唯恐落后,麻烦时唯恐沾染;或为人处事分亲疏远近,世俗心态……这些“分别”是不应该的。但善恶是非、如法非法,这些分别是应该要的。

  不与人争,是因为知道名利不久住,还有很多负面作用,内心并不以此为追求。有时候我们这样做了一半却没有力量坚持下去,尤其是看到一些品行不如自己的人得到名利之后,内心常常气愤难平,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这说明我们还不确切知道自己为什么“不争”,心底里还是觉得名利是好的。

  追名逐利者,不一定能得到名利,反而被名利所缚;在自身福慧上努力进取,不求名利,福报自得。内心所求的是什么,取决于自己的认识与信心。

  名利财富是带不走的身外之物,但业力、心念、习惯是可以跟随我们的,所以我们要找到生命的主要方向,在根本上着力,即自己的业和心,勤修善业、开启心性。

  一切世间成就都是业力的副产品,而心是业力的主导。

  一泓湖水,当有风吹过时,湖面就会摇晃而看不清;等到外在风停了,湖面才慢慢恢复平静。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外在的境界都在内心引起劲风,就看不清楚;要静下心来,让这些风慢慢停止,才能看得清内心。

  名利、喜怒哀乐都是虚妄的,人生真正的意义就在于穿透这些迷雾。好好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要把生命浪费在烦恼上,因为时间终会偷走外在的一切。

  能够“偷”走的虚名并不可贵,创意和灵感是别人偷不走的,业力更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不实的虚荣,起真实的烦恼,才真是亏了。

  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