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人人都可以作佛


   日期:2016/6/18 12: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人都可以作佛,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道理在此地。你应该要作佛,这是学位,有这个学位,你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那是你自己的事情。现在的行业很多,古时候行业所谓叁百六十行,是不是叁百六十个?不见得,叁百六十代表圆满,一个圆叁百六十度,是代表圆满,就是各行各业,自己去选择。教育是教你开智慧,教你重视伦理、道德,教你爱人如己,教你要为苦难众生服务,救苦救难。佛法裡面讲,苦难裡面最严重的是生死、是轮迴。释迦牟尼佛十九岁离开家庭,这个年轻人好学,广学多闻,印度所有的宗教他都学到,所有的学派他也都参学过(古时候哲学之国),到叁十岁他放弃了,为什么?他所学的这个,解决不了生死轮迴的问题。放弃之后,在菩提树下入定,开悟了。表演给我们看,什么能解决问题?定,他就开智慧,智慧能解决问题,所谓戒定慧叁学。这就是佛法裡面的学术,分为这叁大类,戒律、禅定、智慧。

  智慧是自己本有的,不是外头学来的。所以古人告诉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学东西学一样,无论哪一样都好,不能学多。为什么?所有一切法,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怎么个平等法?统统帮助你开悟,开悟就是平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用这个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叁学,佛教把这个传到中国来,就是它教学的方法、理念。中国人聪明,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中国的圣人,孔孟、老庄,跟印度佛陀的智慧可以说是平等的。如果孔子、老子要生在印度,印度人称他作佛陀;释迦牟尼佛要生在中国,中国人称他为圣人,智慧的地位、德能的地位相等,只是名称不一样。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再仔细去观察,这个世间上这几个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天主教、回教,这些大的宗教,你去读它们的经典,发现什么?发现都是大彻大悟之人,它们的创始人。这些人谁教他的?没人教。释迦牟尼佛一生讲这么多经,他不是学来的,他所学的全没用,所学的跟这些来相比都比不上。他是开悟了,从自性裡头流出来的,从真心裡头流出来的,他不是妄心,妄心裡头流出来的是烦恼,真心流出来的是智慧。换句话说,真心是什么?定,定到极处就是真心。

  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给我们说得好,你看他明心见性,他对五祖的报告,你见性了,你说来我听听,什么是性?他只讲了五句,五祖就说行了,衣钵就传给他。第一句,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没有想到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真心本自清净,没有染污,染污的是妄心,不是真心,这第一个讲清净。第二个,「本不生灭」,不生不灭,真心不生不灭,妄心有生有灭,妄心就是念头,念头前念灭后念生,一个接着一个,真心不生不灭。第叁个,「本自具足」,本来就具足的,具足什么?智慧、德能、相好,具足我们今天六根所接触的境界,我们叫全宇宙,全宇宙是我们自性裡头本自具足的,你要是觉悟、见性了,你就晓得整个宇宙的状况,今天科学家在这裡所探讨的你全部知道。第四句,「本无动摇」,这就是禅定。为什么要定下来?一动就是妄心,真心不动。所以我们要修定,修到不动了,真心就现前。最后一句,真心起作用,「能生万法」。宇宙从哪裡来的?万物从哪裡来的?自性所生所变,自性生的,能生万法。能大师就说到这个地方,五祖就衣钵传给他了,他是第六代祖。这个人没念过书,不认识字,他为什么?他心定,也就是说他没有妄想,他没有杂念,他在定中,他见到清净,他见到本自具足。什么不知道,你问他,什么都知道,他没有不知道的。许多人拿着佛教的经典向他请教,念给他听,他给你讲解,讲得头头是道。这是真的,真心裡面流出来的真智慧。

  我们现在细心去观察,所有大宗教这些创始人,都是真心、自性流出来的。这个道理,我早年在台中求学,向李老师请教过。因为那个时候,我读的儒家这些东西、道家的东西,觉得有些地方跟佛教讲的是一样的,很高的境界。像庄子讲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佛菩萨境界,普通人说不出来,这不是学来的。我向老师请教,我说孔孟老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是不是佛菩萨再来的?老师笑着跟我说,「理上讲得通,事上没证据」,事上没证据,理上讲得通。从这些地方,慢慢就诱导我们走向什么?天下一家,万物一体,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之后,真心裡面第一德就是爱,佛家讲慈悲,这个爱心是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万法,平等的,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大爱!大爱是自性第一德。连你的冤亲债主都爱他,为什么?知道他有真心,他迷了,做煳涂事情,他一觉悟不就成佛了吗?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所以佛陀的教育是教你成佛,成佛是教你回归自性、回归真心。我们学佛,这个路子就非常明显,我们从现在起,应该用什么心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用真心。真,我们一下谈不上,为什么?用真心是菩萨,法身菩萨。我们今天用儒家讲的,《中庸》上讲的诚,真诚到极处。什么叫诚?不自欺叫诚。不欺骗自己,我就不会欺骗别人,一生守住这一个字,这是圣贤功夫。一个人不自欺、不欺人,这是中国圣贤君子的基础,大根大本。它跟佛法完全融通,用儒来讲佛,用佛来讲儒,佛讲儒把儒的境界提升了,儒讲佛把佛教化众生的面推广了。所以中国文化,儒释道叁家,缺一个都不行,叁足鼎立。戒定慧都不容易,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现在社会,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了。所以这个时代问题多了,圣贤教育没有了,伦理道德没有了,全是色情,全都是杀盗YIN妄;小孩都有自杀的念头,这在古籍裡头找不到,没有这个记载,可是现在很多,这是要我们不能够不注意的。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汤恩比说的,孔孟学说、大乘佛法能帮助这个社会恢復秩序,能把太平盛世再找回来。

  这面经文第一句,闻法欢喜接受,还能落实,「行」就是落实,这叫实学,真正学到东西。念老在这个地方这几句话说,「是诸正士」,正士是在家菩萨,我们中国人讲居士,比居士高,德行、学问真有修持称正士。「遵佛开示,往诣极乐世界」,佛劝导这些菩萨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请教,「得见无量寿佛闻受妙法」。闻后若能信、能乐(乐是爱好)、接受、奉行,这四个字,信、乐、受、行,这才是佛弟子。如果信了,还有烦恼、不快乐,没有完全接受,没有落实,这个信是假信,不是真信。真信是什么?真信要爱好,真正搞明白、搞清楚了,喜欢,完全接受,依教修行。四个字具足,这是真正相信,我们叫正信佛弟子、真信佛弟子;缺少一个,信都不成立。「一心志求净剎」,这句说我们一心一意,志愿就是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心裡头只有这一念。做到这两句,这两句重要,我再念一遍,「信乐受行,一心志求净剎」,下面是「必蒙受记」,你必定得到佛给你授记。授记是预先告诉你,你什么时候开悟,什么时候成佛,你在什么世界成佛,佛的名号叫什么,预先都告诉你,这叫授记。「得成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成佛了。正觉,阿罗汉证得的,真正觉悟了,得到正觉的人超越六道轮迴,六道轮迴不见了;正等正觉是菩萨,比正觉高一层;佛再加个无上,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满成佛,像阿弥陀佛一样。「《会疏》曰:闻法乐受行者,闻弥陀所说法,受持奉行也。」我们在此地,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裡面有很多的话是阿弥陀佛塬话,释迦转告给我们。所以,释迦牟尼佛说的等于是阿弥陀佛亲自对我们说的没有两样,释迦牟尼佛传话不会传错一个字,重要的受持、奉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众生)(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众生)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5庆祝释迦佛成道并为海啸受灾众生息灾祈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