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只生欢喜不生愁,你就是活神仙


   日期:2016/6/14 21: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熙熙然”,熙熙就是我们笑的声音“嘻嘻”,写成“熙熙”,形容一个人非常活泼自由,如沐春风中,一脸的自在相。人生最后有一天要死,可是没有死以前还是高兴的、快乐的,脸上不要绷得那么紧。我经常在街上看到,尤其到银行、办公的地方,每人都是债主的面孔。有个人说,老师啊,我在美国的时候,一个美国人好朋友对我说,你从出生到现在会不会笑啊?我才警觉到我这个脸孔太不对了,不会笑,像讨债面孔。

  所以要学着笑,人生何必摆起那个死样子啊?活一天也好,一年也好,十年也好,反正在没有死以前要快活自在,宗旨在这里,这个叫做养生。用不着吃维他命,你就是快乐,这就是中国道家说的“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就会得道。

  所以你看从前大陆的丛林,不管是显教、密教的修行,已经传道给你了,一个大肚子的弥勒佛,哈哈地笑,弥勒佛前面一副对子,“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就是先学笑。所以学佛的人先学弥勒佛,学道的人先是“熙熙然”。

  庄子叫“逍遥”,佛学叫“自在”。我常常告诉一般同学朋友们,你们修道要修到“逍遥”,学佛要学到“自在”。你看那些信宗教的人,一脸宗教相,装起那个修道的样子,那个死相最讨厌,既不自在又不逍遥。

  现在用功的重点告诉你,浮游自在,又逍遥又自在。古人有一句话说,我们讲过好多次了,要想长生不老,“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一个人天天要哈哈大笑,一天多笑几次,比你打维他命吃补药都好,一笑,脑神经就松了。你看每一个人走在街上,那个苦瓜相像银行讨债的面孔,一天到晚心里在烦恼,脸上每一个细胞都绷紧了。你这样修能够成道?我第一个不相信!

  庄子曰:“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这个“兑”字就是悦。假使一个人的修养,到达了随时随地都和平愉悦的境界,心中没有烦恼,没有悲忧痛苦,“和豫通”,流通和豫之气,与天地相通,入于灵府的境界。“而不失于兑”,一天到晚,都是愉悦,那就是道家修神仙长生不老的名言:“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要学神仙,没有别的方法,只生欢喜不生愁。能够随时随地保持心境在愉悦的状态,没有忧愁烦恼在心中往来,自可以达到神仙的境界。

  人要笑,一笑呼吸就出来了,很开心,整个松了。一般人都很紧张,我说那是讨债的面孔,一笑就放松了,就好了。“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修道想成神仙,没有另外一个法子,只要一切烦恼痛苦都丢掉放开,永远高兴,这样才会修成神仙。会不会成为神仙不管,至少可以冒充神仙,活得很快活(众笑)。对啊!这一笑就好了。

  整理自《南怀瑾与彼得·圣吉》《我说参同契》 《庄子諵譁》《列子臆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