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贤法师:修行着魔后的二十五种现象


   日期:2016/6/8 21: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着魔后的二十五种现象

  选自《法宝论》,明贤法师著

  一、依德相不具之师。

  这是个很大的麻烦。这次课程,我将它当作是对大家建议性的学习,可千万不要认为,我现在教大家就是我有此证悟,或已经有此水平。我只是将理路告诉大家,是一个提前的修行预备,现在还不是“你将修行完全交给我,我来指导你用功”这样的情况。目前,可以提供个人有限的经验。

  “德相”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一定要有实际的修行体证。具足德相的师父才是可以依止的。本次学习结束后,大家一定要找到一位值得依止的具备德相之师,这样修行才能有进步。

  二、弟子堪能不具为作依止。

  这是说收徒弟的事情。着魔的现象中,不仅有做弟子,还有做老师的事。自己做老师,将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人拉拢到身边为其作依止,教他去修行,冷落了具备堪能的弟子。这也是一种有魔障的表现。

  三、道伴学见行不合。

  自己身边的同伴、道友之间的矛盾大,行为与见地都不能磨合,这也是魔入的现象。

  四、视为苦难。

  将修行视为困难,将该做的事情视为困难,转入逆境,这也是有一些障碍出现了。

  五、不依三学次第而猛精进。

  前面说魔进入的原因是,还没有得到真正的修行教授,便开始勇猛修行了,或者初学的人就开始闭关住山了。此处是说不顺次第修行,魔障已经现形,已经在真正起作用了,这是一个标准。但,并不是说学到“有阶梯的道次第”就绝对能“顺道次第”,而不讲究就绝对不顺,超越次第者也可顺次第。

  如果自己的修行还是比较谨慎,在按着步骤走,那就可以放心,没有问题。如果已经乱套了,不遵守次第,还在勇猛精进,那可能会有麻烦。

  六、杂慢心说佛法。

  将佛的“法”当成一种儿戏,当成戏论,在言谈中很轻慢地说来道去,这也是魔入的现象。

  七、自无德为他师。

  如果已为人师而自知少德,应当速自增进,或让弟子依止其他有德的修行人,自己仅助之学修即可。

  八、友伴无信心不恭敬三宝。

  如果身边的友伴对三宝没有信心,也说明自己的问题。

  九、与盲目无知者讲说。

  对佛法有信心是好事,维护自己的修行也是好的,但是喜欢向一些没有信心、根本无法领会深义的人对牛弹琴一样地说佛法,乃至将与修行核心问题相关的重要话题、修行的诀窍也讲给一些盲目无知者听,这也是问题。

  十、无暇修行望禅果。

  自己没有时间修行,却想得到一个很好的禅果。天下有这种便宜事吗?

  十一、习堪與、密咒,妄求捷径行如商贾。

  经常去熟悉堪與学、风水或使用密咒,就像商人一样,将这些天天挂在嘴边,妄求捷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十二、以佛谋存经济营种。

  以佛教的“法”来谋取生存,做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即所谓的“借佛敛财”。

  十三、行五邪命。

  五种邪命,在此不详细讲了。

  十四、喜眷属弟子财物,希取供养。

  这着重是对修行人与僧团来说的。但是现在反过来了,现在希取供养的往往是那些“只要僧团能做到的我也做到,但是你们在修行我可以不修行,你们不敢要供养,我敢要供养”的一批人,这是很明显的魔眷。

  十五、心依恶境。

  如果依止了损害三宝、三宝戒律或众生的恶人恶境,是必定不利于己的。

  很多人有个习惯,总想着一种不善的境象,以此作为自己用功的对境。当自己身心很疲羸很脆弱时,就会有一种境界出现,便执著于那种境界,后来发现自己好像知道别人身上有什么病,可以给别人治疗;或在那个境界中祈求,获得一种新生力量似的,“神”就帮助他将别人的病治好了;或知道别人过去与未来的事,这就是所谓的“行坛下马、占卜求卦”的情况。这其实就是一种境界,如果心常常去依止此种境界,便是一种魔境。

  十六、喜世间戏论。

  喜欢没有实际意义的世俗戏论,互相的绮语说来道去,引以为乐。

  十七、入喧哗扰乱人众群。

  喜欢特别扰乱的人众群体,不喜欢比较理性的氛围,喜欢没有道理、无理取闹的场合。

  十八、以骄满、染污、我慢因缘依止。

  这包括做弟子与做老师两种情况。如果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心中常常有一种骄满、染污或者“有其他想法”的心态,这样的依止便有问题。

  十九、行放逸,无正知。

  在行放逸时,不能对身、口、意三门的状态了了分明。

  二十、与异性酒肉食行放逸。

  与异性聚集在一起喝酒吃肉,没有正事儿。

  二十一、喜世间八法。

  喜欢别人虚假的赞叹,喜欢世间真实的利益,无论真还是假,都是在世间八法的范畴之内。这些犹如过眼烟云,对于修行与人生都没有实际的意义,执著在上面很容易出现魔障。此处所说的是已经现形的部分。

  二十二、能作所作多。

  事业太多,技能太多,都是有一定问题的。人生精力有限,应当量力为之。如果这些事情过多,有时难免将事做坏,而且也会过分损耗身心。

  二十三、行动坐处多。

  相反,如果坐处较为单一,那么有利于止的修习。

  二十四、谈论多。

  二十五、心绪多。

  这两个好理解。

  以上这些,对修行人来说是十分严肃的话题。如果出一个考题:大家想想自己有几个魔?如果一个一个来对,就会发现自己有好多。我也有好多,大家都是学生。以上所提出是确定的真理,也一定是大家修行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到“魔”,多数人可能会想到高头大脸、獠牙红眼的形象,这才是“魔”。那可不一定,还有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其中包括魔王眷属、魔王妻子……非常复杂。实际上有很多魔是无形的,或者就是人性格中那些与修行不相应的部分。因此,不能简单地将“魔”理解为坏人、坏事,或妖魔鬼怪、魍魉精魅。它主要指在菩提道的进程中,出来阻碍修行的魔障。

  对于“魔”这件事,还要以一个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以信心与欢喜心来逐渐调试,给自己一些从魔王眷属手中逃脱的生机,生机得自己给自己安排。我们虽然与五地的菩萨不一样,有很多修行的问题,但问题越多,需要做的努力越多;现在能发现的越多,说明我们的机会越多。因为能“发现”就说明自己在从这一个境界跳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已经知道台阶了,这是一个智慧的财富。

  了解了“魔障”这部分知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检验自己是不是利根,因为利根的菩萨在资粮位时,就不被这些魔障所侵扰、引夺了,而即使最钝根的菩萨,到第五地时也彻底解决了。如果现在还有,到第五地也不是问题;如果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就乘胜追击,尽快达到第五地。

  大家要以欢喜心,留有余兴地好好用功。功课是很重要的,每天不一定要很多,但要给自己安排一点,将它当成一种生活,一定会受益无穷。不要很多,让自己感觉轻松,留有余兴就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贤法师       着魔)(五明学佛网:明贤法师       着魔)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3.附身与着魔 

 明贤法师:走向未来的信仰 

 明贤法师:众生世界历史大观 

 明贤法师: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 

 明贤法师:一位求法者的修行因缘 

 明贤法师:写清流 

 明贤法师:文化背后的文化 

 明贤法师:述说佛经中的五个“不” 

 明贤法师:软性尚礼与硬性尚法的对抗——地铁打斗与江南st 

 明贤法师:末日谣言真的“末日”了吗? 

 明贤法师:明月可谓圆满,人生难说目的——2012中秋示北 

 明贤法师:明贤历年与诸师友贺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