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戒YIN 守身之要


   日期:2016/6/6 8: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孟子说:(《孟子?离娄章句》)“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一个孝亲,一个守身,这两件是大事。守身当中以戒YIN为重要。 (一)人伦道德是幸福的基石

  中国人的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根据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悟出人类应该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而生存,于是总结出人伦大道: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正确处理这五种关系的方法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温顺合作),兄良弟悌,朋友有信。我们静心想一想,一个人的一生,扮演多种角色,如果真能做到当父亲的慈爱,作儿子的孝顺;当领导的仁厚,作部下的忠诚;当丈夫的能做到三义:道义(承担起家庭的主要责任)、情义(对妻子感情始终如一)、恩义(上敬老人、下爱子孙),作太太的温顺合作,做到四德:妇德(始终热爱自己的丈夫、子女)、妇言(言语柔和得体)、妇容(仪态端庄大方)、妇功(善于操持家务及带好孩子);兄弟之间团结友爱;朋友之间有信用,来往合乎礼度。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活,这将是多么幸福的人生啊!

  在这五伦关系之中,是以夫妇关系为中心的。然后才产生了其他四种关系。儒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儒学的主要经典之一《诗经》,有300多篇名作,是孔子根据三千多首中国古诗选录的,选取的原则是“思无邪”,诗经是用活泼的形式来教化民俗礼仪的。其中第一首《周南?关雎》开头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是以物来衬托人。雎鸠是一种鸟,这种鸟从不乱交配,一个雄鸟只跟着一个雌鸟,所以民间称这种鸟是义鸟,知礼仪的鸟。诗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优美的景色:在河水中的沙洲上,有雎鸠的雄鸟和雌鸟在和谐地歌唱。衬托着君子追求的是淑女。窈窕,表示美好之意,指的是女子的品德美好。这首古诗,用雎鸠这种义鸟来比喻,说明男女之间的婚配是很庄严的事。正如孟子所说的:“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孟子?万章章句上》)男女结婚,是人类最重要的人伦关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明朝时候,又一位学者叫刘理顺。他在未成名之前,是一个品学兼优的青年。他曾经受聘在一家富有的人家做家教。他做家庭教师很认真负责,住在主人家中。主人很器重他,就特别从家中众多的丫环当中,挑了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孩侍候刘理顺。并让这个丫环搬到刘理顺的房间住。主人的意思是把这个侍女送给刘理顺了,让女孩子终身服侍他。经过三年之后,刘理顺准备辞去家教工作,上京赶考。在临行前,他向主人道谢,表示在此住了三年,又感谢主人专门派丫环照顾他。他请那家主人领回这个女孩子,另外替她选择婚配。主人很奇怪,说,“这个丫环已经服侍您刘先生三年了,感情应该很深厚了,就请你带她回去做为侍妾吧。怎么说还让我另外为她婚配呢?”刘理顺对主人的美意很感谢,但他没有接受。他说:“难道你真以为我是好色之徒吗?您的这个婢女确实很美丽,而且照顾我的生活三年,和我住在一起,可是我对这个女孩只有感谢的心,却从来没有侵犯侮辱过她。我是读圣贤书的人,怎么可以违背礼教,未娶正室而先有侍妾呢?这事万万不可!”主人听罢,半信半疑,认为哪有美色当前,而能不乱的呢?后来请人单独询问那个女孩并给她验身,证实这女孩确是清白的。主人对刘理顺先生非常敬佩,赞扬他是一个冰清玉洁有操守的人。刘理顺读书明理,有希圣希贤的心志。在生活中,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后来他上京赶考,高中状元,贵显一时,成为当代受人敬重的理学大师。刘理顺的品德学问,堪称君子。他在求学期间,以及事业上还没有成就时,决不轻率地卷入男女之情中,这种严肃的生活态度,不正是今天年青人学习的榜样吗?!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东汉时代,皇室中有一位湖阳公主,她看中了皇帝(光武帝)的一个大臣叫宋宏,这位公主就让皇帝去给她提亲。然而,宋宏是有妻室的人了。一天,皇帝就试探着问大臣宋宏,宋宏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皇帝听了这话以后对湖阳公主说:“你想嫁给宋宏,是没指望了。”宋宏忠实于自己的家庭,决不喜新厌旧,嫌贫爱富,他对皇帝说出自己的态度:决不会忘记在贫困时交的朋友,决不会遗弃曾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这是多么高尚的人格!如果是唯利是图的人,看到皇帝来做媒提亲,会马上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了。宋宏有做丈夫的道义、恩义和情义。他的人品不仅为当时的人所称赞,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

  (二)YIN欲泛滥的危害

  看看今天的社会,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

  家庭本来是社会的基石,但是现代离婚率惊人地增长。据美国国家健康统计局的统计,2002年美国离婚人数是80万人。中国台湾离婚率高居亚洲第一,据2001年的统计是每结婚3.5对就有一对离婚。中国2003年的统计数字是全年有133万对夫妻离婚。大多数国家的离婚率是有增无减。据统计,85%生理缺陷的儿童来自离婚后的单亲家庭。而这些家庭的孩子在离家出走、辍学、吸毒、强奸、性病、坐牢等方面都超过正常家庭的孩子9至32倍。

  据中国人口网的信息,全世界处于15岁至24岁之间的青少年有10亿,其中中国有2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产堕胎的人中有50%是青少年,平均每分钟由10名少女进行不安全流产。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每分钟有10名堕胎者,意味着平均每6秒钟就有一名女子打胎,每六秒钟就有一个胎儿被屠杀!台湾每年有30至50万人堕胎,台湾辅仁大学神学院生命伦理研究中心发行的《残蚀的理性》纪录片提供的数字是:美国外科每年进行150万次的堕胎手术。这是多少妇女的血泪创伤!这是多少小生命惨遭屠杀啊!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位私人诊所的男医生说:“我每天要做50至60个人的堕胎手术。有一天我上班,看到那些排队候诊等待做人工流产的妇女,我的心突然颤抖了,我再也做不下去了,我想自杀。我这不是为妇女服务,而是屠杀生命!我宁愿放弃生命,也不愿再做一次堕胎手术了。”

  据中国海南特区报的报道,在这些堕胎中20岁左右的青年人居多,有的甚至还小。据一家私人诊所的医生介绍,有一个16岁的女孩,已经是第三次堕胎了。她们通常都是隐瞒自己真实的姓名和身份。医生们很担忧:因为这极不利于妇女健康。

  我们在《残蚀的理性》这个记录片中,真实地看到,许多美国妇女因人工流产而带来严重身心创伤,影响了她们这一生幸福。其中一位妇女堕胎以后,大出血,子宫穿孔,如果再怀孕,将会有生命的危险。而且更糟的是她每天必须要挂着一个人工的肛门排泄袋,她很怕在人群中逗留,怕别人听到她无法控制的排泄声。。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痛苦地说:“如果我早知这样,我一定不会做这种事了,可是当初没有人告诉我啊!”

  另一位堕胎妇女说:“我杀了我的孩子!手术后我看到桶里被捣碎的小生命的尸体,我看到那是他的头,那是他的手指,那是他的小腿,我的整个精神都崩溃了!回到家里,我痛苦了几天,我一生中没有这样哭泣过。而且这种悲痛的哭泣越来越频繁。我想跳楼。”这是多么痛苦和不幸啊!这种痛苦和不幸,是由于不节制YIN欲、不负责任的行为而引起的。

  据美国《医疗消息》杂志的统计,美国每年染上性病的有300万人。未成年男女过早谈恋爱,婚前性行为,以及堕胎、卖YIN活动泛滥。

  据今年(2005年)元月份的报道,美国鉴于这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布什总统不得不提倡节欲运动。目前许多中学都开设了节欲教育课,呼吁青少年结婚前不要发生性关系。布什总统批准2.7亿美金支持全国的节欲运动。

  由于男女之间轻率的行为,给个人身心健康、名节事业、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后代成长,都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2004年11月1日,北京的《新京报》公布了一则轰动的新闻: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陆德明因嫖娼被公安部门当场抓获。因其嫖娼行为性质恶劣,严重影响复旦大学的形象,因此对其进行了严肃的处理:陆德明不再担任经济学院院长,不能再从事教学活动,取消其教授资格3年……校方表示:“复旦大学内部对陆德明事件十分痛心。”学校对陆德明做出了开除党籍、开除行政职务、留校察看等处分。这以后,媒体纷纷报道这一事件。

  不仅复旦大学对陆德明事件十分痛心,所有的学生和老师以及大众对这件事都十分痛心!由于在戒YIN的问题上,陆德明放纵了自己,以至身败名裂。这位47岁的教授,是经济学院的博士导师,是上海市政府的决策咨询专家,他享受着国务院的特殊津贴,被称为是上海复旦大学的经济学家。然而如今名誉扫地!不仅令学校师生痛心,更令家庭妻子儿女痛心,倘若双亲还在,更令父母伤心落泪。且陆德明是在复旦大学读完学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是国家培养出来的高材生。此事件发生,他岂不是深深辜负祖国的培养?

  民国年间苏州灵严山的高僧印光大师曾倡印劝戒YIN戒杀等善书300万册。他亲自撰文普劝民众,他说:“不YIN获福,犯YIN致祸。”他说:“世人苟于女色关头,不能彻底看破,则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乐,以及子孙无穷之福荫,来生贞良之眷属,断送俄顷之欢娱也。哀哉!”印光大师这段话是对陆德明最恰当的评论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民国年间的诗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恋爱史和婚变比他的文学作品更轰动于世。徐志摩出身于浙江一家大富人家,留学英国,他的原配夫人叫张幼仪。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一个儿子,能相夫教子。徐志摩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儿子和媳妇,又非常高兴有了孙子。所以父母在经济上是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们的。婚后,徐志摩出国留学。

  1921年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遇到了一位才貌出色的女留学生叫林徽音,他一见钟情,忘记了自己是已经为人之夫和为人之父了。徐志摩虽然很有才华,也很有钱,但是林徽音鉴于他已有家室,虽然和他交往频繁,并没有答应他的追求。

  徐志摩回到家里,开始对自己的妻子表示了公开的嫌弃,说张幼仪是“乡下土包子”,“我要离婚!”。张幼仪还是默默地为丈夫洗衣服、做饭伺候丈夫。当时张幼仪是公公婆婆送她去英国陪读的。两岁的儿子留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照看。21岁的张幼仪已经又怀有身孕了,可是徐志摩狠心地说:“你去打胎。”张说:“打胎很危险啊,有人会因打胎而死掉的。”徐志摩却冷漠地说:“做火车肇事还会死人的,难道你就不坐火车了吗?”

  更有甚者,几天之后,徐志摩不声不响地离家出走了,可怜的年轻孕妇,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语言又不通,她痛苦地想自杀,但是后来想起了《孝经》上的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于是打断了自杀的念头,是孔老夫子的话救了她的命。她重新思考人生。她煎熬痛苦若干天以后,开始求救于在法国留学的二哥和在德国留学的七弟。兄弟们都向张幼仪伸出了援助的手,劝她千万不要打胎,生出了孩子,兄弟愿收养。得到手足的帮助鼓励,张幼仪在德国生了第二个儿子。后来徐志摩又来逼她离婚。他们在一个朋友家里见面,张幼仪说:“你要离婚,等禀告父母批准才办。”徐志摩用狠硬的态度说“不行!我没时间等!你一定要现在签字!”张幼仪见他如此无情,对第二个儿子的出生也毫不理会,知道无法挽回,被迫签字离婚。

  因为徐志摩的喜新厌旧和见异思迁,1922年,一个美好的家庭就这样破裂了。徐志摩离婚后,心花怒放,马上去找林徽音。可是林徽音却悄然回国了,不久与他人正式结婚了。徐志摩的追求变成了泡沫。有人评述,时值芳年的林徽音为什么没有嫁给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呢?因为林徽音凭直观的感觉,觉得这个诗人的热情不足以信赖。

  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是一个漂亮的才女,爱好艺术,擅长诗、书、琴、画。不久王赓调往哈尔滨工作,陆小曼留恋北京,没有与丈夫同去。在这段时间里,徐志摩与陆小曼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徐志摩开始追求陆小曼了。当时北京的知识界,对这两位才子才女原本是有很多赞誉的,但因为他们两个人的交往已超越了礼度的范围,徐志摩是在迷恋一个有丈夫的女子,所以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就多起来了。本来这时悬崖勒马还来得及,但是色迷心窍,徐志摩没有回头,最后的结局就是陆小曼离婚了,另一个家庭破裂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了。这件事成为当时轰动京城的新闻。陆小曼的父母不高兴,徐志摩的父母更生气,他们中止了对徐志摩的经济供给,并且根本不见这个新媳妇。正如《弟子规》所说的:“德有伤,贻亲羞”。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在他与陆小曼结婚时,训斥他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住在上海,慢慢地感到了生活的压力,经济拮据。陆小曼生活散漫奢侈,不做事情,家中顾佣人。公公婆婆坚持不见她,她的自尊心受压抑,生了病,而徐志摩呢,要东奔西跑去兼课赚钱,来往于上海北京之间。徐志摩在北京大学上课,希望陆小曼从上海搬到北京来。可是陆小曼迷恋上海的生活,不肯去,喜欢打牌、跳舞、看戏特别是吃上鸦片膏和戏子们打的火热。徐志摩对此非常不满,夫妻经常吵架。1931年11月,徐志摩听说他过去追求过的林徽音将于19日在北京举行演讲会。他兴奋地搭机赶往北京去捧场,结果这次飞机失事,这位才子结束了五年的新婚生活,死时才35岁。

  徐志摩接受了西方的教育糟粕部分,随着自己的感觉走,不顾道德。虽然他做到了“我要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子”,但是他并没有幸福。后人著述,《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作者张邦梅)曾评论:“徐志摩一味西化,把固有道德抛诸脑后,对待共同生活五、六年的结发妻子,一点恩情也没有;他忘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古训,竟然与友人之妻陆小曼谈恋爱,一手摧毁自己的家庭,又造成另一个家庭破碎,更伤透了父母的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YIN       守身)(五明学佛网:戒YIN       守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二)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一) 

 宽运法师:洁身之道 守身之要──戒YIN 

 印光大师:若不守身,纵能事亲,亦只是皮毛仪式而已 

 守身之要—如何戒YIN 

 济公活佛传奇录三 近恋亲守身尽孝 远从师落发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