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你一定要规定你自己,你要救你自己


   日期:2016/6/4 20: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精进品第二十五:为长养正法,观彼时及方,起勇猛精进,而求彼彼果。若离于正法,及时方作用,由无彼精进,多增懒隋事。智者多勇悍,乐解脱正法,速趣于天中,如箭顷相似。由彼精进力,善营种种事,于彼彼所作,皆悉得成就。或出世正法,及世间义利,皆由彼精进,舍此则无有。若人远精进,则舍诸善法,为世所轻嫌,如兔影昏月。舍离八圣道,净智不增长,唯彼精进力,得至安隐处。若人具精进,如王力自在,罗汉无精进,不能成菩提。了知是功德,诸根不散乱,发起精进心,为第一最胜。得净智现前,常生于正念,远离彼老死,得证真常果。

  祥定品第二十六:若人修诸定,于慧而不著,应当常一心,生清净意乐。善住心一境,无相违过失,解脱诸怖畏,此说为安乐。若心住一境,则离诸疑惑,清净如真金,此说为安乐。若人心寂静,诸根不散乱,决定趣菩提,此说为安乐。由心住一境,乐修习诸定,是人常获得,三摩地快乐。乐独处空闲,常修彼胜定,了知彼妙乐,出过于世间。如是清净心,常安住一境,解脱过失網,到最上寂静。若心专一境,善制于五根,以智水灭除,爱火所烧害。常现前安住,清净殊妙乐,由解脱彼爱,受用而无尽。心邪曲思惟,处处而生起,善住持定者,常一境相应。此最上禅定,能趣涅槃城,破坏诸魔怨,是故应修习。善坚固诸定,则能调意马,永离诸忧染,得最上安住。善修于定者,离贪而止足,所招殊胜报,此无能尽说。如是善修习,住心一境性,能超生死流,得至不灭处。

  所以希望大家真心地要多修禅定,因为我们这种道场,大家喜欢去助念、放生、做烟供,这一些是一种利他的福报。但是利他的福报,一个人也要开发智慧,也要降伏自我,不然你烦恼来了,你不知道怎么办。禅定就是心一境性,你能够控制你的心,不让它放逸,也不让它起烦恼。虽然没有解脱,但是你能够掌握你自己。禅定,各位就要自己愿意做了,像这样专心地读经也是禅定,念佛也可以禅定,打坐也是个禅定的方便。但是你要禅定,你就要控制自己,你不能做到一半跑掉了,念一念,不想念了,打坐的时候又打瞌睡了,这就没办法。所以各位,你一定要规定你自己,你要救你自己。所以如果你不想救你自己,肚子饿了,你要吃饭,但是内心乱了,你不禅定,那就没用。所以你每天吃三次饭,你每天有三次禅定的机会,用走路的也可以修禅定,用抄经可以修禅定,所以你要各种方法训练你的心能够专注。有了禅定作基础,进一步追求殊胜的智慧。所以翻过来,这也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有了殊胜的智慧以后就可以断除烦恼,又能够学习如何利益众生。以智慧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成为波罗蜜。

  再来,胜慧品第二十七:由慧力为先,乐勤求正法,与定常相应,如母爱于子。又世间父母,不能偏随逐,彼于五趣中,一切皆救护。慧山极高峻,戒水常清净,于三有过患,一切皆明见。若真实了知,眼根所缘境,以智为所依,能渡三有海。善修施戒定,说彼智为先,由智乐持戒,则能免恶趣。若眼所观境,由慧而离染,故如来所说,善住八圣道。于苦等四谛,最初而开示,由增上慧力,破愚夫常见。智如彼利剑,断贪爱藤蔓,离生等缠缚,及彼过失聚。智为胜甘露,是出世法财,最上善知识,为第一宝藏。修智戒耆旧,离贪爱疑惑,常依止寂静,开示真实道。慧如彼金刚,力能极坚利,摧坏诸烦恼,令乘大智车。

  好,所以有了智慧,你所做的功德才会圆满;有了智慧,你才会保持空性,入寂静处。有了空性,你才能够圆满菩提,所以一个人如果有了执着,你执着去念佛经,这样力量也不大,你执着去放生,这个放生就不成为波罗蜜了,反而可能还会牺牲那个动物的生命,所以一定要有智慧才能够保持寂静,寂静才能够显发一切。希望大家很喜欢这样读诵,最好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找到重点以后,然后继续地去实践。所以手上拿着佛的亲口所讲的经典,这是我们生命最大的力量。所以自乐、他乐,更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不然所有的人外表看起来聪明,却很没智慧。所以每个人都往外求、比较,而不知道往内净化,往外就是慈悲,不是比较,所以你要按照佛所讲的经典,乃至汇集了这种重点去实践,这个最重要。

  所以,来,希望这一本各位多看、多读,最近还印了一本寂天菩萨所汇集的跟这一本不一样,它叫《诸经集要》。《诸经集要》就是直接从经典收起来佛的法语,然后就把它分类。还有个《大乘集菩萨学论》,你要做一个菩萨,按照经典有什么要注意跟戒律的,寂天菩萨都把它收集得很好,我们也在印。希望大家要很热心地看,特别出家菩萨,身为出家菩萨受人供养,别人把你当作一个医生、护士,你不能乱配药、乱打针,一定要有经典作依据,这样以后才不会走入一个错误的乃至邪见,而且引导错误掉,所以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因为有时候井底之蛙,因为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然后自己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乃至听来的,认为正确,但是事实上,如果你了解佛经的浩瀚,所有的五乘的都是佛所讲的教法,而不是说偏哪一种,配合不一样的根器。

  所以我想,除了读经典,自己有这种智慧,还要如何去面对众生的时候去应用。就像一个医学院的学生,第一名毕业,但是他碰到这种病人的时候,他也会直发抖,怎么样、怎么样帮助他能够让他好起来。如果这个病人又是自己的妈妈,你要更慎重了。所以我想,读经典的目的是要能够帮助众生,乃至今天你是一个医生,很会医癌症,然后轮到自己得癌症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痛苦得要死。所以这个就不是智慧了,智慧是能够自他两利的,才叫智慧,知识跟智慧不一样。所以这一些,各位,你读诵以后,你要去思惟。思惟,你要去实践,面对烦恼跟面对众生,怎么样去超越这个很重要,所以先把这个读诵《诸法集要经》功德先行回向,来: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HT法师       智慧)(五明学佛网:HT法师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