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与孩子一起学《弟子规》


   日期:2010/6/26 14: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韩琳

   子女成人成才、人生幸福,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是家庭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的成功,能弥补婚姻、家庭教育的失败。没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就不可能拥有真正快乐与光明的远景。但如何让子女成人成才、人生幸福,许多父母都感到迷惘与无奈。

  怎样把儿童识字阅读,性格养成,家庭建设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到一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全家读经,特别是全家一起读诵《弟子规》,并加以落实,就是被历史事实所证实的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是一项受益终生的学习技能,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和世界,净化灵魂、提升人格,“腹有诗书气自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0—6岁是大脑迅速发展期,也是教育的最佳期,是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品位、自主学习形成的关键期。在读书中识字,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只要会背书就会识字。大道无术,合乎人性的东西就是这样简单、有效。只要孩子把《弟子规》1080字,400多个单字背下识下,他的慧命就起动了,一辈子就喜欢读书学习了。

  《弟子规》是先贤对做人道德和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总结,是待人处事的道理、具体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优良性格养成的起点,0—6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婴幼儿对最初的行为印象最深,反复几次以后便形成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稳固以后便成了性格。“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播下行为的种子,就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一个人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有礼貌才能成功。

  不仅要“小朋友,跟我读”,也要“小朋友,跟我做”。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不是严肃的告诫、喋喋的训导,也不是成套的理论、成体系的课程。家庭教育的成就过程,就在我们不经意的点点滴滴的话语和行动中,看似随意却传递着丰富意识和情感的表达行动中。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父母的“教”是次要的,“做”才是主要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是穷人除造反以外唯一翻身的途径,也是富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每一个父母养育自己的孩子,所有的父母养育的就是我们的民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哪来社会的和谐,“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愿天下的父母负起责任来,愿所有子女成人成才,人生幸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成人成才的规律,永远不能违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你按这个规律去做,孩子一定会成人成才、人生幸福。教育是春风化雨、日积月累的过程,千万别急,一急,一切前功尽弃!从头再来就晚了,难于挽救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