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佛教徒要注意的态度


   日期:2016/5/10 22: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最近有接触到一些不是佛教中人,他们曾经跟我聊到,一定要学佛才知道如何做善事吗?我回答说:「当然不一定,人的心地善不善良,平生喜作好事或为非作歹,我认为和天性有关。」所谓天性,也就是一个人与生带来的习气,这就不一定是这辈子的问题。就像老鼠繁殖过度时候,它们会将父母或同伴给吃掉;像虎鲨把刚生出来的小虎鲨吃掉,以此增加将来生存下来的机会;蝎子也是如此,只要碰到同伴就一定会缠斗到一方死亡为止。同样是傍生,但燕子从小就会觅食给母燕食用,鹿也是如此,极为温顺的随侍在母鹿周边,可见都是天性。

  中国文化绵延极长,为世界上所有人类文化递传最久远的国家,六千年来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圣贤及诸子百家,其中多以忠孝、伦理、爱众等思想为主。其实大意和佛教所说慈、悲、喜、舍大同小异,尤其爱的部分、仁爱的部分都是以慈悲为出发点。不只孔子和孟子谈论爱、推广爱,就连继孔子之后,鲁国的墨翟,他特别强调的以及流传后世的就是兼爱的思想。我认为这个思想非常适合现代人,他强调人和人之间如果要和平同处,重点在于要同理心,在上位的人可以体恤下属;富有的人除了不合并比自己弱小者,同时还协助他壮大;已经壮大的人和开发成功的人也会去帮助正在开发中的地区与人民,更不会因为自己的文明或智慧超越他人或他国,而去侵略或伤害他人。

  墨子的这种思想很明显的适合现代社会,同时不以自私自利为出发点,所以我对于他的学说和人格也颇为支持与赞叹。特别是有一次楚王要打比他弱小的宋国,他知道以后,不顾一切的危险,独自一个人步行千里,走了近半个月,单枪赴义,用他的智慧劝说了楚国不要攻打比他没有能力和各项设施还不到完善的小国。这种事不关己却为了黎民百姓可舍身取义的大气概,除了孔子之外,难有第二人。这就是他把他的学说和大爱以行动表现最直接的一面。他平常也对他的弟子说:「一个人如果可以把爱自己、怕自己受伤害如此的心态,用在孝顺父母和对待国家和百姓上面,你说这个人会坏到那里去呢?」

  许多人学佛受戒、吃素、持咒,但弃父母于不顾;为了利益自己,用尽心机伤害同侪抬高自己的地位;一味地批评他人,却毫无反观自己的缺失;处心积虑扩大自己的宗教版图,拼命地贬低不同传承,以让自己的曝光率提升却不断地否认他人的见解,不时的自赞毁他,这是否违反了佛门传颂千年的古训,「若要佛法兴,不忘僧赞僧」?世间人更是自扫门前,不顾仁义与道德,只管利益、背信弃义,利用他人之后就像口香糖一般吐掉,不论过去的恩情与道义,此类之人比比皆是。有时也让人颇为寒心,如此的近况还不如墨子当年所处的那群低下阶层的劳动者,比他们还不了解真正的爱心与道义。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观察长久以来许多佛教徒的行径所得到的感觉以及自己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世俗谛的不良习气之中和同修经常共勉的话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态度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五明学佛网:态度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许士群居士:修行的态度与道情 

 开愿法师:学佛人应有正确的修学态度 

 明奘法师:佛教的生命态度 

 明奘法师:佛教对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问题态度 

 明奘法师:佛教的生命态度——奘师与北师大CET留学生座谈 

 本性法师:读书与读书的态度 

 仁焕法师:面对苦难的正确态度 

 黄国达居士:大乘佛法对五欲的态度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 

 其它:修行态度小语(梁国雄)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二 居士面对YIN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