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孩子的错,其实是大人的错


   日期:2016/4/28 21: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位老师问一个七岁的孩子:“你喜欢爸爸多一些,还是喜欢妈妈多一些?”当然这个问题问得很不好,让孩子生分别、生好恶,会害了孩子。孩子的心胸应该是很宽广的,结果往往被我们这些大人给误导了。老师问完,孩子连想都没有想,就说:“我两个都不爱,两个我都很恨。” 这位老师很惊讶,他的父母在提到他的时候总是得意洋洋,“你看我的孩子钢琴学得那么好,你看我的孩子代表学校出去参加比赛,都是名列前茅”,以他为荣。但是,他们没有想过孩子在想什么、孩子的感受是什么。

  所以大人不是真正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大人只是把自己觉得好的方法强压在孩子身上。承受这种压力的孩子,他的人生会幸福吗?他的人生已经生病了,他的思想已经生病了。纵使他拿到的是某一个名校的大学毕业证书,他的人生就幸福了吗?

  有一个初三的孩子亲自煮饭给他父亲吃,结果他父亲吃完之后就倒在地上抽搐死了。过了没多久,他的母亲同样的情况,吃完饭之后也死了。后来他在祭拜父母的时候,一祭拜完,马上不耐烦地把祭拜的食物倒到水沟里去。他的婶婶看到这一幕,心里一惊—这个孩子对父母一点恭敬心都没有。此时这个孩子又走过来问他的婶婶,他说:“婶婶,我爸妈是不是有买保险?”这句话一出来,他婶婶突然全身起鸡皮疙瘩,觉得不对劲,马上报警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父母的死都是他亲手下的毒,这是四川的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做出来的事。

  诸位朋友,你知道他为什么杀父母吗?他为了得到父母的保险费,保险费才一万多块!动机更是让我们吓死了,动机是为了买一部手机。我们听到这种案例,觉得真正是末日到了。一个孩子居然为了要买一部手机,把最亲的父母都杀了!他的心中已经没有恩义、没有道义了,只有欲望。

  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一下,孩子对物质有这么强烈的欲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小教孩子欲望。谁教的?父母。现在绝大部分的父母走到中年的时候,会觉得人生很苦,忙了大半辈子,教出来的孩子让自己每天睡不着觉。所以一个人不懂道理,人生真的会走出让自己感叹、无奈的结局出来。

  我们要反观一下,现在是拿什么跟孩子互动?物质。这次月考如果考得好,就带去吃几百块的雪糕,这是小学时候。上了初中,假如考试考得好,就奖励一辆脚踏车。孩子拼命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人生,然后可以奉养父母,而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一个初中生考上了高中,对他母亲说:“妈妈,你应该帮我买几件上千块的名牌衣服。”他妈妈说:“为什么?”这个孩子说:“我考上高中,帮家里省了几万块。我要是没考上,爸爸就要去张罗,花一大堆钱,帮我买一个高中念。”孩子脑子里装的是什么?都是欲望,都是钱。如果孩子是以物质、金钱为追求目标,不知道会做出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我常常对一些老师说:“你们一定要好好把学生教好。”为什么?将来的国家跟社会要交到他们的手上,假如他们的脾气特别大,假如他们连关怀别人的心都没有,自私自利,等到他们成为国家栋梁的时候,我们的晚年会很凄惨。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奉养,更别提对别人的父母了。他们会说:“老就老了,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所以我们为人长者、为人师者、为人君者,都应该尽心尽力地去教导下一代、学生、部属。社会是一个共同体,密不可分。当我们有这个警觉性之后,一定要抓到教育的核心,绝对不能自我、自私自利,这是一条死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孩子       教育)(五明学佛网:孩子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