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把全世界都给你,你又能得到什么


   日期:2016/4/24 4: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禅家常讲“一丝不挂”,就是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个就自在了。

  2 有一丝毫的牵挂,你这个心就定不下来;有一丝毫东西放在心里面,心就不能够安。有一物就有牵挂,有牵挂就不自在。

  3 要能舍、要能放下。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一天到晚背好多包袱,那人可怜,没有福报!有福报的人是一身轻松,身心没有牵挂,这种人有福。

  4 世间人迷惑颠倒,起心动念都是贪嗔痴慢。凡是恶道,都是迷惑颠倒才去的,哪一个人清清楚楚的会到恶道去?都是这些因素误了自家的大事,这是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不能够脱离的原因。

  5 这一生当中,几十年的光阴一刹那就过去,时间很短促,我们在这个世间咬紧牙根吃点苦头,算不了什么!这一生觉悟了,就应该回头。

  6 我们果然把这桩事情从根本看清楚了,然后回过头来反省自己。我们学佛,学佛学什么?学佛是学戒定慧。戒定慧是三服药,对治贪嗔痴的。

  7 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教我们修福,修福报不要享福,留到临终福报现前,心不颠倒,就可以选择极乐世界安安稳稳往生了。

  8 我们要认真地修福,不要享福。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要把一切众缘放下。除非你不一心,一心当然就舍掉了。心里有牵挂,就不是一心持名。

  9 一心持名里头决定没有一个妄念,没有一丝毫牵挂,你这个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一心持名,身口意三业清净,那就是持戒波罗蜜。

  10 一心持名,你决定不会与人家相争,“与人无争,于世无求”,那就是忍辱波罗蜜;念念相续,就是精进波罗蜜。

  11 念佛法门真正简约、要约,名副其实,一点都没错。人人能修,人人能成就,就看你自己肯不肯。换句话说,无上菩提,每个人都有分。

  12 不要以为我很愚痴、很贫贱,没有一个人没分的,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13 说个老实话,贫穷下贱之人成功反而容易,为什么?他容易丢,烦恼没有!

  14 愈是豪贵之人,他修这个法门愈难。他牵挂的东西太多,他放不下。

  15 所以要舍,要尽舍,舍什么?就是贪嗔痴三毒烦恼。一定要舍这个东西,你不舍,统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障碍,那个事情麻烦就大了!

  16 我们不贪求奢侈,我们这个心安在道上,所以觉悟就是觉悟这桩事情。

  17 《金刚经》上提出两大问题:第一个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妄念纷飞,用什么方法能把这个念头降伏住?第二个是“应云何住”,我们这个心应当住在哪里?两大问题,这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

  18 我的心应该安在什么地方?你看世间人的心,他安在哪里?安在名闻利养里头。他的心是住在名闻利养上,换句话说,他那个心一天到晚所牵挂的就是名闻利养,他牵挂这些东西,牵挂就是住。

  19 我们这个心应该牵挂什么?我们用这个话来讲,大家好懂。你牵挂在世间名闻利养,统统是假的,那叫什么?轮回知见。生死轮回的知见,你牵挂在生死轮回上,你怎么能出得了轮回?

  20 《金刚经》上这两个问题,我们拿《阿弥陀经》来解答,这就好办了。 你的心应该住在哪里?应该住在西方极乐世界。用什么方法来降伏其心?用一句阿弥陀佛来降伏其心。

  21 不管你什么念头起来,立刻转变,转换成阿弥陀佛,你就大功告成了。你的 善念、恶念、贪念、嗔念,不管什么念头,只要念头起来,立刻就把它换成阿弥陀佛 ,你要这样念佛,你的功夫就得力了。

  22 用这种方法念佛,你念不久一定是万虑咸休。所以你要会!这个方法比禅好,比密也好。

  23 我讲《心经》的时候说过, 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的大神咒、大明咒、无等等咒 。我说得很清楚!

  24 会了这一句阿弥陀佛,你禅教密律净统统包括在其中,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大总持法门。你要不抓到这个,你去抓到那个枝枝叶叶的,苦不堪言!

  25 我们生在末法,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明白: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能够选择这个法门,一门深入,就是上善之人,正是经中所讲的诸上善人。

  26 你能够死心塌地选择念佛法门,你就是上善,你就是有智慧。这是上根利智,你才会选择这个法门。

  27 纵然接触其他的法门,你不惊不怖,如如不动,为什么? 接触一切法门都把它换成阿弥陀佛了,绝不动摇!

  28 祖师大德常常教给我们,“念不一不生净土”。生净土一定要专一勤念,所以要把一切的妄想统统放下,心就安住在一句佛号之中,这样才能成就。

  29 一般人念佛不能成就,就是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心不专、念不一。

  30 心里有牵挂,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你为什么不能成就?你不能成就的病根就在此地。

  31 你只要有一丝毫的牵挂,你就出不了六道。不出六道,三途的成分多,三善道的成分少,这个事情很麻烦!这是我们学佛人要深深警惕的。

  32 我在讲席当中一再告诉诸位,我们今天是以往生西方净土为第一桩大事情。 这个世界太苦了,这个世界不值得留恋!

  33 或者你说:我家里还有父母,还有儿女,不能不牵挂。你真能牵挂得了?你真能照顾得了?照顾不了!这是要觉悟的。

  34 你自己都不能超越轮回,怎么能照顾别人,有什么能力去照顾别人?真是迷惑颠倒!

  35 这不是叫你父母眷属都不要了,也不是。净土法门第一个条件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可见得它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

  36 现在聚会在一起,我们要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可是我们自己的心一定要安住在西方。

  37 怎样才能照顾到你家亲眷属?跟诸位说,最究竟最圆满的照顾,就是劝他念佛,他这一句佛号念成功了,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才得到究竟,才得到圆满。

  38 你在这个世间,就是 把全世界都给你,你又能得到什么?一口气不来,一样也带不走 。真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39 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走,也许你认为“我现在还没死”,那是你一种错误的想法。你每天晚上睡觉,睡着就是小死一番,天天都要死一次。

  40 你看看你睡着的时候,你知道什么?你睡着的时候,这世间哪一样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睡熟了,人家把你的身体搬走、抬走,你都不晓得,这跟死有什么两样?每天都小死一番,还不警觉?一定要警觉!

  41 学佛的人都知道,临命终时那一刹那,往往那个习气作了主,自己作不了主。随强,哪个习气强,跟着哪个习气走。这一点念佛的人要特别留意。

  42 念佛人有个好处,就是临命终时佛来迎接,有这个胜缘。学其他法门临命终时,佛菩萨不会来的,不会来接引的。

  43 可是,如果你习气太重了,佛菩萨虽然来了,你还要留恋,你还会牵挂,你还舍不得走,那就没法子!佛菩萨不会在那里等你。

  44 习气要平时渐渐地淡薄,要渐渐地淡,要渐渐地去断。当然要一下断,那是不容易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要逐渐逐渐把它淡薄。

  45 习气,也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嗜好。这个嗜好、兴趣要转移,要把它转到佛法里面来,要把它转到净土上来。

  46 我喜欢听音乐,把这个嗜好转到听佛号。听音乐那是世间六道轮回的事,出不了轮回;听阿弥陀佛佛号,可以能了生死、出三界,往生净土。

  47 喜欢画画的,画佛像,画西方净土的变相图。总而言之,就是这个心,念念都在西方,培养这种嗜好。

  48 我们养成这种习气,将来这个习气强大了,到临命终时它先堕。堕到哪去?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这好事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下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放下       净土法门)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