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行,或许你不知道的重点


   日期:2016/4/20 8: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佛,伏住烦恼就能往生。伏住烦恼比断烦恼容易太多了。但是大家对于伏住烦恼的概念不清楚,这里依据法师讲经和历代祖师的说法告诉大家,伏住烦恼不是自己一点妄想都没有,而是可以有第一个妄想,但是不能有第二个妄想。就是妄想一起来,就用阿弥陀佛代替。因为妄想是莫名其妙从八识田里翻出来的,或者是在不警觉的时候遇缘产生的,刚产生没有关系,凡夫吗,但是不可让他蔓延,如果让他蔓延,你就错了。必须马上发现,用佛号代替他,这是伏住烦恼,伏住烦恼就能往生。所以这还是合理的,不是一个妄想不能有,而是可以有第一个,不能有第二个。一旦妄想成片,而不发现,就糟糕了,弥勒菩萨问佛: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佛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万念,念念有形,形形有识。那你可以想象,一秒种有四弹指,有的人躺在床上不起来,YIN念就来找你,虽然听经也不落实,也不用佛号代替妄想YIN念,这样几分钟,半小时的YIN念,产生的形识数量无边,不但严重障碍了本性的显露,还寄存在八识田中等待遇缘现地狱境界,多么可怕,这个罪过是轮回的生死重罪。妄想属于无明烦恼,是最多最细最难断的烦恼,凡夫地只有用佛号伏住他。 赖床和意YIN的,曾经有个故事,某人行善一生,但是50岁就死去,他到阎王哪里诉苦说自己如何行善,阎王说:你有早晨不爱起床,不起床就是YIN念重,这个就已经把你命里福德勾去十之八九了,加上你本来就短命,所以才来此。可见意YIN相当可怕。

  三毒烦恼根深面广,已经是无量劫的习气,今生别总想和他决战,别激怒他,柔和的调伏他就可以。起念正常,别大惊小怪,念佛代替他。无需发毒誓断YIN等等,知道调伏他的方法就可以了。要知道烦恼也有形有识。你为一个人说法,其实是对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说法。

  念佛,是不够的,必须听经闻法,把经典背诵,把老师的话背诵到脑袋里。这是修慧。佛法是教育,在200多年清朝中叶逐步变成了宗教。现在孔孟学说在香港也有叫做孔教的,进行礼拜,开始也有变成宗教的趋势。这些礼拜和各种仪轨盛行,而放弃了讲经教学,就是各个教育变成宗教的表现。如果没有教学,只有念佛,这样不明理的人挂着念佛的名,挂着学佛的形象而处处破坏佛教,以身谤法,是法灭的征兆。念佛主要在凡夫是修定,听经是修慧,两者同步,成就快,一般每天听经8小时,念佛8小时是三年成就,听经不念佛或者念佛不听经是6年成就,而念佛不听经,每天念佛时间缩小一半到4小时,则是12年以上成就,这样逐步加倍可以知道。世间出世间的事情非常复杂,世间灾难非常多,世间的人也非常苦难,只有教学才能改变,通过教学找到共同的根------般若,就融合了所有的宗教和党派,民族,教学的原则是契机契理,这个理就是般若。所以要狂热的热爱学习,热爱听闻,听得多了,做事情就有依据,有根了,佛法在里心里就形成了系统,彻底洗刷掉了你的唯物,邪见,五欲六尘,贪嗔痴慢。因为古时候的四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宗教教育,我们都没有,我们没有太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现在是功利教育,社会教育现在是邪见教育,宗教教育我们还在拼命读经,第一不明白,第二不落实,以为仅仅读经就有佛保佑是大错特错,佛是教我们方法。所以宗教教育我们也没有。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所以一定要听讲经,自古以来道场就是讲经的地方,现在才是做经忏法会的地方。释迦摩尼佛当年每天四时说法(印度一天共8时,四时说法就是8小时说法),其他时间修定。

  什么是信佛?信佛的标准是佛说了无数次的,每部经典都说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是信佛,以这个标准,信佛的人估计要减少个九成以上。经典成为自己的见解,成为自己的生活,这是有根了。

  为什么法师很少讲到世间法,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当我听了88会的《无量寿经》以后,我才知道,世间法不值得讲,世间法是小法。佛法求什么得什么,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说从求妻求子到求成佛,无所不得。到了无量寿会阿弥陀佛甚至求“高于诸佛”也求到了。佛法还有什么求不到的。若求不到世间的小事,应当是业障极其重,不信佛的,才会求不到。 要求,你去看看四缘生法就知道如何求了。 或者你略接触般若,不需要开悟,只要你能够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来听经或读经几次练熟了你就求什么得什么,信心大增,得心应手。 四缘生法属于修得,般若属于性德,般若是神奇的,你若沾到他,想想他,你就天天法喜充满,精力充沛,信心十足,一切苦恼病痛真是飞到天边。这才是佛法的享受。

  念佛要把一切众生都看作佛,天地万物都看作佛。得三昧的人都是如此念佛。什么是善人,行善不断,不见人之不善,这才是善人。不是你做两个好事就是善人了。

  另外现在多数人以为自己已经发了菩提心,其实发菩提心的人一定修六度菩萨行(无能修所修相,三轮体空修六度才是波罗蜜,否则叫修福),同时念念利他,没有自己。不是发了就完了。菩提心一发,六道就容不下你,不相应了。所以初住菩萨叫做发心住,发心就证初住。所以出六道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发菩提心,一个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所以《无量寿经》修行的纲领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发菩提心,就容易和阿弥陀佛感应,就容易接引的意思。小本《阿弥陀经》的修行纲领信愿行,根据藕益大师解释,愿意往生之心也是菩提心,所以弥陀经修行纲领也一样。《观经》说的第三福也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个深信因果就是指念佛(因)成佛(果)。所以三经纲领相同。

  现在修行不容易,要------打起精神,精进修行。当我懒惰的时候,我就想到老法师说的“打起精神”四个字,我就懒懒洋洋的起来,但是拼命的去修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重点)(五明学佛网:修行       重点)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