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只学形象,学佛会变佛呆子,学儒会变书呆子


   日期:2010/6/17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一次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讲课,它的讲台特别高,学校很有意思,所以老师站台讲课显得很有师道的威严。当讲完课,我们一些一起学习的老师就讲了一句话,他说蔡老师最强的能力,就是上台以后就把大家变成亲朋好友。诸位朋友,他讲的有没有道理?我马上看著他,告诉他说不是上台把大家当作亲朋好友,是时时刻刻要把大家当作亲朋好友。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佛陀的教诲,师长的教诲。一切人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诚心才能跟圣贤、佛菩萨交感,才能跟众生交感。不然我们每天念著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有口无心,不可能修得好,至诚心是本体。

  假如这位老师说都是上台把大家变成亲朋好友,那个叫什么?那叫虚伪,平常脸都不会笑,很臭,突然上去笑,有时候脸会抽筋。真的,有时候学,学了半天都学歪了。所以我们昨天讲到一句很重要的话,叫「慕贤当慕其心」,我们学佛菩萨、学圣贤要学他的心,不是学他的动作。假如我们现在学孔子,孔子那时候怎么行礼、怎么礼拜,人家会把我们当什么?这个人是怪物,因为时代已经隔了两千多年。但假如我们学到的是夫子的爱心跟恭敬心,我们一定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分寸应该怎么拿捏,一定学得好。只学形象,学佛会变佛呆子,学儒会变书呆子。要活活泼泼,慈悲为本,接下来那个方便,自然从你的慈悲、从你时时给人设身处地就可以流露出来。所以学,我们从根本来学。

  什么是根本?时时提醒自己,对照自己,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用这样的心境,自然与人交感,人与人的缘分很可能在你一念之间转变过来,连恶缘都能转成殊胜的法缘,因为你的心中没有对立,只有慈悲。你看布袋和尚的教诲当中有一句,「涕唾在脸上,随它自干了」,人家口水吐过来,他连擦都不擦,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因为手拿起来卡路里会消耗很多,所以我也省力气不擦了,让风吹一吹就干了;「他也无烦恼」,因为假如他一吐过来,我们脾气来了,你要怎么样?这个一擦,接下来就是一拳过去了。所以我们都不擦,欢欢喜喜接受,他也无烦恼。

我们看这整个叙述,它是一个动作,那是布袋和尚的心境?布袋和尚的心境是任何人到面前来,我要和他结法缘,我要让他看到佛法的殊胜,产生佩服、产生效法,这样我才是为人演说。念念只想著对方能不能成就,把自己的好恶脾气放下来。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假如把布袋和尚的行持真正做出来,你看那个人给你吐口水的时候他知不知道他的行为是错的?他知道,只是他脾气伏不下去。可是他一吐,吐下去他知道不对了,这时候债已经还了。结果吐过来,你连擦都没擦,还笑嘻嘻的,他心里在那里想这个时代还有修养这么好的人。下次你到台东、到花莲去旅游,还买一些糖果回来,依然拿到他面前:这要给你吃的。当然他不会想你要毒死我。你很诚心的,还是一样平等对他、真诚对他,那种感动不得了,那种佩服打从心里我一定要学弟子规,这个人让我太佩服了。从怨亲变成法眷属;不然生佛平等、怨亲平等,都念在脑子上面而已。

师长很多的墨宝,都是师长修行最精髓的部分,我们不能只是欢欢喜喜在那里抄,抄一抄就给它放著。不能抄在纸上,诸位朋友,要抄在哪?「菩萨布施,等念怨亲」,谁排前面?怨排前面,怨比较痛苦,我们有没有感受到他的痛苦?「不念旧恶」,大局为重,「不憎恶人」,大局为重。今天为什么社会不太平?面对犯错的人,我们只有批评、只有排斥,焉有不对立的道理!假如我们今天让宝岛所有的监狱都响起《弟子规》的读书声,都响起闵子骞的孝,响起昨天讲的王希海孝的故事,他们的心里做何感受?你看,我都犯错了,他们不只原谅我,还来教导我。

  西方极乐世界要从我们身上去做出来。佛菩萨的慈悲是抽象的,必须靠我们佛弟子真正做到,这才是真正给佛菩萨脸上贴金,绝对不是说你捐了多少钱叫脸上贴金。重实质不重形式,是让一切人对佛菩萨的教诲愈来愈尊重,愈来愈生起学习效法的心。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不染世乐,慈悲一切。我们今天要带动社会的人和,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从哪做?从自我的修身跟齐家开始做。「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不可能,家齐才能够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而后国之。

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观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八集)  2006/11/5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77-0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学佛       弟子规)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