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何为善友,如何分辨善友


   日期:2016/4/9 10: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网友提问】 师父您好!我最近才开始接触佛法,发现堕胎,惹父母生气,说伤害别人的话,都是罪大恶极,我知道错了,也想改过,是不是做的错事太多,不能往生西方极乐呢?非常困惑,不知道要如何弥补,请师父开示。

  【XC法师】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知错就改,永不再造,在此基础上勤习佛法,广行善业,生命从此转身向上,减轻业障、增长福慧。

  2.

  【网友提问】 师父吉祥!弟子很喜欢做义工,每次法会承担义工都觉得很欢喜!像班长班、准讲班、共修诵经类的课,我心里觉得参加很好,可是就是不愿意上课诵经。师父是我福报资粮不够么?

  【XC法师】要福慧双修,多培养对闻思的希求心,多回向给自己闻思的资粮圆满。

  3.

  【网友提问】 XC法师你好,在看《放下是舍更是得》这本书,里面有一句“宏观着眼,微观着手”,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呢?

  【XC法师】看待事情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局限于眼前;真正行持时要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不说空话。

  4.

  【网友提问】 师父,如果对佛的教言产生怀疑时应该如何?是不是应该强迫自己不该有怀疑?

  【XC法师】修行从基本的信心入门,不要故意去怀疑、排斥,遇到不理解之处可以先放下,从自己能够相信、理解的地方趣入,依教奉行,慢慢调伏烦恼、启发智慧。自己成长一分,反过来就能增长一分信心,如此辗转增上,慢慢锤炼信心。佛法流传两千多年,经无数高僧大德实证,是经得起考验的。

  5.

  【网友提问】 法师您好,对于那种明知道别人做的事情是不对的,去纠正反而遭到它人的辱骂跟谴责,这样的话该怎么做呢?

  【XC法师】欲调伏他人的烦恼,并不是仅仅是说的道理正确就可以的。有时候,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完全不同,为什么呢?他与对方有缘,对方愿意信任他。因此,一方面要先调伏自己的烦恼,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修养、福德、智慧,另一方面要多与他人结善缘,才能真实有效地帮助他人。

  6.

  【网友提问】 师父,世间人会问,出家师父没有在世间经历各种困境为什么能体会世间人的烦恼呢? 还有人说,劝别人简单,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没有那么释然了。

  【XC法师】 一则,人有根性不同,对所见闻、经历之世间苦事,体悟不同。如良马见鞭影而驰,次则须鞭打方行,最驽者必锥入于肤痛极而始走。二则,出家并不等于立即成佛,出家人也与世间人一样有着贪嗔痴等烦恼,不同的是出家人在这一切境界中不断修炼自己的心,净化烦恼、增长悲智。

  7.

  【网友提问】 顶礼师父,我们小组共修时遇到两个名词,“恒顺众生、随顺众生”,对这两个概念始终没有讨论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特请益师父开解这两个名词的区别以及判断标准是什么,感恩师父

  【XC法师】“恒顺众生”,指佛菩萨无时无刻不在饶益众生,根据众生的根机、习性、需求开显佛法,应机引导。如观世音菩萨,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即是恒顺众生。恒顺众生是佛菩萨大慈悲与大智慧的体现,不等于顺从众生的烦恼去造恶业。

  8.

  【网友提问】请问法师:何为善友,如何分辨善友?

  【XC法师】善友之意,有广有狭。世间有“良师益友”的说法,凡亲近他能令自己品格、学问、趣味等得以增长的,即为益友。佛法中所指“同行善友”,特指志同道合、共求佛道的修行同伴。善友不一定是十全十美、没有烦恼之人,但都懂得向内着力、修正自己,故而彼此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9.

  【网友提问】请教师父,学佛人能喝蜂蜜和牛奶吗?

  【XC法师】佛陀未禁止食用蜂蜜及牛奶。

  10.

  【网友提问】法师好!我有两个困惑,已经影响到日常工作、生活、健康。1、我毕业于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目前,在家乡的省级机关工作,经常要到北京的上级机关出差。每次看到部里的年轻公务员,绝大多数毕业于我的母校,心里就一阵阵刀割和流血,悔恨自己当初不够努力,不能留京;同时,在他们面前我倍感拘促和自卑。一样学校,人家那样优秀;2、我对领导的安排十分敏感,一旦把工作安排给同事做,我立刻不舒服,觉得我是否哪里没做好。做事才会给自己带来机会,少一些工作,也就少一些进步和成长的机会。同时,觉得同事在得意洋洋,有得宠的优越感。

  【XC法师】这都是自己的烦恼,与人攀比,内心高下不平,妄想重重。根源是自卑,没有找到自己的坐标与方向,只好在比较中来获取存在感。好好安住自己的现实缘起,珍惜已有的因缘福报,踏踏实实造善业、种善因,不要随时随地攀比、计较,向外追逐。

  11.

  【网友提问】恭敬顶礼学诚大师父。 学生1问 阿弥陀佛的世界是人世间皇家的世界种种妙好 满足了 色香味触法 。远离烦恼 获得永生。 若在人间追求 美色香肴迷香体触实现法 ,会坠落地狱 。西游记多集用女色来考验唐僧。这是为什么?

  【XC法师】若是为了追求色声香味触之美好而希求去极乐世界,一定是去不了的。

  12.

  【网友提问】法师您好!面对不信佛并且杀业重的家人该怎么办?劝不但不听,并且还会谤佛,很揪心。

  【XC法师】做好自己。

  13.

  【网友提问】大师您好,现在很多人以爱的名义去骗取一些无知少女去邪YIN赚取钱财,那样是否会受到不好的因果呢?同时那些被骗者是否也要受到不好因果。

  【XC法师】业果真实不虚、精准无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佛教中指出最粗猛和最根本的十大恶业:杀生、偷盗、邪YIN、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婪、嗔恨、愚痴。若造恶业,因缘成熟时必感苦果,为了自他真切的苦乐,必须努力断除十恶业。

  14.

  【网友提问】阿弥陀佛,师父那怎么亲近善知识,向一些在家居士很少能亲近善知识,只能看看视频,看书

  【XC法师】慢慢来,有希求心就把握因缘乃至创造因缘值遇师法友团队。亲近善知识也是因缘法,遇不到正是自己过去种因不够,今生更要好好重视才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