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婆罗门女救慈亲


   日期:2016/3/31 22: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座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

  “像法之中”:佛法有正法、像法和末法三个时代。在正法时代,一般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诚心修道而能证果,所以叫正法时代。像法呢?修行的人就少了,专门在表面上用功夫,也就是修塔、造庙,寺庙坚固,人人都欢喜作功德,建造佛寺、佛塔,欢喜求福而不求智慧,这个时候就是寺庙坚固的像法时代。正法时代有一千年,像法时代有一千年,末法时代是一万年,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的人,就是斗争坚固。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入涅槃之后,是像法的时代。

  “有一婆罗门女”:有一个婆罗门女。婆罗门是印度的一种外道,这种外道是修清净行的,他们也吃素,不吃肉,也讲修道,没有男女的性行为,所以又叫净裔。净是修清净行,所谓清净就是男女没有性行为;如果要是有性行为,那就不清净了。这个婆罗门也修这种远离的法门,不过修来修去不得其要领,没有得到究竟的道理。这是印度一种古老的宗教,即使到现在,印度还有很多这种宗教。好像瑜伽,这都是一种婆罗门教所传出来的。婆罗门教在中国来讲就是道教,也是修清净行的。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的时候,就有一位婆罗门种的女子。这个婆罗门女,“宿福深厚”:宿是前生,她虽然是婆罗门的女子,但是在前生就做了很多的好事,很多的功德,所以宿福深厚。

  “众所钦敬”:一般人见着她,就恭敬她,钦仰而恭敬,为什么一般人会钦仰而恭敬她呢?就因为她宿世有这个福报,做了很多功德。所以人的相貌好和不好,这都是在你过去生有没有功德?过去生如果有功德,你的相貌就会生得圆满;如果没有功德呢?相貌就不圆满,不圆满就是丑陋。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百福庄严。什么叫百福呢?作一千种的善事,这叫一福。你有这么一千个善事,叫一个福;那么一万个善事,这是十个福;十万个善事,就叫百福。释迦牟尼佛因为用百福庄严,才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人的相貌都是随着宿世的因缘而长成的。所以某一个人相貌美丽,某一个人相貌不美丽,这都是由于前生的关系。所以这个婆罗门女,就受众人钦敬,她说一句话,一般人也欢喜听;她做一件什么事,一般人也欢喜,同意她做这一件事情。

  “行住坐卧”:行是走路,住是站,坐是坐在那地方,卧是躺着的时候。“诸天卫护”:行住坐卧时都有诸天来保护着她。好像我方才讲,我们现在结上界,每一个人即使有业障,譬如有什么魔障,在这个时候也要停止,不可以来扰乱你。因为你在这儿听经,所以现在结上界,把一切的帐目暂时都停止,不准来啰唆,不准来麻烦,叫你一心一意来听经。这婆罗门女,她行住坐卧时,护法善神、天龙八部、诸天都来保护着她,可是虽然保护着这个婆罗门女,但是“其母信邪,常轻三宝”:她的母亲就不信正法,而信邪法。

  怎么叫信邪?信邪不一定说是信旁门左道,她是将信将疑,今天信佛,明天又生起了怀疑心,不知道这是不是──说是信三宝,我也没看见什么三宝佛;我也没看见法,虽然说有经典,也都是这样子,没有什么不得了的;僧──他也是个人嘛!这个僧人怎么就要我恭敬呢?生出一种怀疑,这就叫信邪了。没有正念,就是邪念;你没有正信,就是邪信,信邪了。好像有个外道说,你给我一百万块钱,我就卖给你一个皇帝做,你来生就会做皇帝,只要你给我一百万块钱就可以,那么你一想:喔!我来生可以做皇帝,好!就拿一百万块钱给他,这就叫信邪了。其实这皇帝怎么可以随便卖的呢?你怎么可以买皇帝来做呢?或者现在的民主国家可以买总统做。你今生是个女人,没有做总统,那你给我一百万块钱,我保证你来生可以做总统做。到来生无论有没有做总统,都找不着他去要这一百万块钱,他也不是开一个保险公司来保险你,所以这就叫信邪。

  怎么可以用一百万块钱买到一个总统做呢?没有这个道理。如果今生用一百万块钱可以买到一个总统做,这或许还是真的,为什么呢?我可以用一百万块钱去运动(拉票),使人人投我的票,那么我就可以做了。但是又要美国籍,外国籍不可以的。所以这就叫信邪,信邪就是所讲的没有道理,不合乎理。或者说是你给我一百块、一千块钱、一万块钱,我保证你来生就做男子,不做女人。你一听,喔!这可不错的,我一百万块钱买一个男人做,并不算很贵,很便宜的。那么就给这个外道老师一百万块钱,一给他钱,他就放到荷包里去,饮酒吃肉,随便玩女人,什么都做,做完了,你也没法子再找钱回来,所以保证我来生做男人,这也不保险的,这都叫邪。这是举出一、两种骗人的老千手段(专门骗人的就叫老千)。

  “常轻三宝”:因为尽信邪法,所以就不信正法。说什么呢?邪法说:“你何必信佛?你就是佛,只要你给我六十五块钱,就可以了。”六十五块钱就可以买一个佛做,像这样的都是邪法、邪道,佛怎么可以用钱买来做的?你可以做佛,但不是说用钱买佛来做。你用钱去做功德,功德做得够了,才能成佛的。你做功德,还要修道,还要参禅、打坐;你不修道,还是不可以的。好像释迦牟尼佛他要是可以买佛做的话,他也不必去雪山坐了六年,然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他在作太子时,有很多钱,就可以随便买一个佛来做,但佛不是人可以用钱买的。轻三宝就是看不起三宝,见着和尚,见着出家人,他就毁谤、破坏。好像广东人,见着比丘、比丘尼最讨厌了。这就是常轻三宝。

  “是时圣女”:在这个时候,婆罗门女就“广设方便”:广设就是设了很多种方便。方便是对于约略能相信法的人,就对他讲方便,权巧方便。“劝诱其母”:劝是用好话相劝,诱是诱导,以利诱之。好像小孩子欢喜吃糖,你就对他说:“我有一块糖,跟着我走,就给你糖吃。”这就叫诱。那么这一个婆罗门女对她母亲也是说:“你跟着我学佛法,这佛法是最好的,是第一的。”但是她的母亲也都不相信。劝诱其母“令生正见”:令她的母亲,生出正知正见来。“而此女母”:而这个婆罗门女的母亲,“未全生信”:就是也信一点点,不是完全,将信将疑的。如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但是我想又不完全是,是信、疑各一半一半。好像我的皈依弟子,对于师父所说的话,有的信一半,不完全信,或者是说这个道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子,这就叫将信将疑,即未全生信。“不久命终”:这个婆罗门女的母亲,没好久就命终了。

  说这人如果死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也不想吃饭,也不想穿衣服,也不想睡觉,也不想作工,什么都不需要做了,这是最好的。可是,虽然说最好,也有一个最不好,什么是最不好的呢?死了,如果你做善事,就生到三善道里头去;如果你做恶事,就生到三恶道里边去,或者堕地狱,或者转饿鬼,或者做畜生。昨天有几个游客到佛堂,我给他们讲做军人应有的责任。什么责任呢?我说在军人里头,也有菩萨,也有修罗。菩萨就在军队里来教化众生,令众生不要杀人杀得太多了;修罗也是在军队里头,但他却叫众生杀得越多越好。杀的人越多,他的威风越够,他的功劳也最高。菩萨则叫人不要杀生,令两个国家和平相处,把事情和平解决,他对军人说若能如此,那么他的功劳就是最高,也会做最高的官。我告诉他们要学菩萨,不要学修罗。

  什么叫修罗?什么又叫菩萨?中国有两个将官,一个是关羽,他杀的人非常多,可是他死了之后做菩萨。秦将白起,他杀的人也多,可是他死了就去变成牛、变成猪、变成马。他为什么变成牛、变成马,因为他坑降卒二十万──有二十万的兵都向他投降了,他却又刨一个大坑把他们活埋进去,这是一种修罗心。但是关公所杀的人是恶人,没有杀善人,所以叫除暴安良。结果一个就做菩萨,一个就变成牛、变成马、变成猪、变成羊。

  我们有一个美国的朋友,他是海军的军人,他问我,你信不信人死了会变成畜生呢?当时我说:“你相信人死了做畜生也好,不相信人死做畜生也好。你信会做畜生,你若应该做畜生,也要做畜生;你不信会做畜生,你死了应该做畜生,也要做畜生,不会有所改变的。你做佛事,就是佛;你做菩萨事,就是菩萨;做人事,就是人;做鬼事,就是鬼;做畜生事,就是畜生。你做什么事情,就是什么。这个不是你相信,就会去做;不相信,就不会去做。不论相信不相信,你应该做的,一定会做;不应该做的,一定不会做,不是你信不信的问题。”所以,有一个中国人说:“哦!你讲这个道理是非常高深的,我将来要来学习佛法。”

  说到不久命终,咱们现在每一个人应该自己想一想,我什么时候死呢?婆罗门女的母亲不久命终了,而我是在哪一天死啊?我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啊?会不会和婆罗门女的母亲一样的去堕地狱?我们听经,听到每一个地方,都要回光返照,照照自己,不是听了就当耳边风,过耳不留的,那是没有意思的。每个人都有死的时候,不要相信我方才说的──人死是最好的一件事;也不要相信──说人死是最不好的一件事。人将来都要死,不管它是好还是不好。你做好,就是好;做不好,就是不好。方才我说,“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

  古人有这么几句话:

  若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

  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

  看见他人死的时候,我的心里热得好像火那么热。不是热他人,不是为他人死,我心里难过啊!他怎么死了?看看轮到我,慢慢就轮到我了。前几天我讲生的比死的多,虽然生的比死的多,但是,死的也是一个一个轮着,将来都要死的。所以呀,我们“若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既然你不怕死,就赶快去死,现在就可以死,为什么你又不死呢?这死并不是怕不怕,而是好死和恶死的问题。恶死就是飞灾横祸,或者被车撞死;或者飞机出了意外;坐轮船,轮船沉了;坐火车,火车相撞了。这种种,你本来不想死,但是就死了,这叫意外。意外之死,就是恶死。你要是愿意死的时候,那死就是好死。你要是不愿意死呢?也可以永远不死的来修道。

  修道人,生死自由。愿意活着,永远都活着;不愿意活,现在一坐就往生,入涅槃了。但是你要有这功夫,性命生死由我,而不由天,谁也管不了我,是我自己管的。我愿意死,现在就死了;不愿意死,永远都活着。修道就是修这个,有这个能力。可是当你有这个能力时,有的时候就不愿意留在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是太污浊了,五浊恶世,不干净。

  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魂,是灵魂;神,是神识。魂神也就是第八识。婆罗门女的母亲命终后,魂神堕在无间地狱。什么叫无间地狱?时候无间、命无间、身无间──这是指一个人在地狱也满,多人在地狱也满,在后边会更详细讲无间地狱。什么叫无间?无间是没有间断,接接连连的。如命无间,当你生到地狱里去,虽然受苦,但是命还不断,死了又生,生了又死,都是因这神识的作用,神识是不变的。

  “时婆罗门女”:这个时候婆罗门女,“知母在世”:知道她的母亲在世。“不信因果”:不信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她不相信,这个因不清净,果就不清净;这个因不正确,果也就不正确。“计当随业,必生恶趣”:她算一算计,她的母亲,随着自己所造的种种恶业,一定会生到恶道去。“遂卖家宅”:所以她把家宅都卖了,“广求香华”:买很多名贵的香,买很多花,“及诸供具”:和一切的供具,供养“先佛塔寺”:在先佛塔寺,就是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佛塔寺院内。“大兴供养”:香、花、灯、烛、果、幢幡、宝盖,她用了很多的供具去供养佛。

  【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 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

  “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婆罗门女看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他的形像在一个寺庙里边。“塑画威容”:这个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像是用泥塑的,然后画其威容,具有威德的容貌。“端严毕备”:具足相好,非常的圆满。毕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时婆罗门女”:在这个时候婆罗门女,“瞻礼尊容”:看着佛像,“倍生敬仰”:加倍生出敬仰的心。“私自念言”:在自己心里头想着。“佛名大觉”:佛是一个大觉悟的人,他具足一切的智慧──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具足三种的智慧。“若在世时”:假使佛在世的时候,“我母死后”:我的母亲死后,“傥来问佛”:傥,是或者;傥若,假设我要来问佛,“必知处所”:佛一定会知道我母亲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有一个问题,现在大家想一想──虽然我们修行不应该有想,但现在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问题是什么呢?我们人到世界上来,是吃饭为了活着,还是活着为了吃饭?

  【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

  婆罗门女做这样的一个想法:佛是最有智慧的一个大觉者,可惜现在佛已经入涅槃了;如果佛在世的时候,我母亲死了,我若问佛,他一定知道我母亲生到什么地方!“时婆罗门女”:当这个时候婆罗门女“垂泣良久”:垂是低着头,泣是哭,良久不是很久的时候,只是一个时候,这是没有一定的时候,也就是她低着头哭的那个时候。“瞻恋如来”:瞻是看看佛的相貌。恋,是恋恋不舍的,也就是舍不得离开。好像本来并没有绳子,但是现在似乎有一条绳栓上了,但实际上没有,这叫恋。瞻恋如来,就是不愿意离开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像。

  “忽闻空中声曰”:在这时候,也正是婆罗门女身心专注,没有其他妄想的时候,只是一个瞻恋佛的心,一个想念佛性的心,所以在这时候,她可以说是心里清净。“忽闻空中声曰”:这时虚空里头有了声音,有什么声呢?“泣者圣女”:说你这个哭泣的圣女。虽然她的母亲有罪,但是她自己有善根,所以才叫圣女。“勿至悲哀”:你不要哭得太厉害!你不要悲哀得太厉害了!“我今示汝母之去处”:我现在告诉你,你的母亲到什么地方去了,你不要哭了。

  “婆罗门女”:这个婆罗门女,“合掌向空”:合起掌来,对着虚空。“而白空曰”:她也对着虚空中说起话来。“是何神德宽我忧虑”:这是那一位菩萨?那一位神仙?这么好心啊!这么慈悲的来宽我忧虑,来安慰我,令我没有悲哀和忧虑呢?这德就是一种慈悲的德行。“我自失母以来”:我自从母亲死去之后。也就是我失掉母亲以后,“昼夜忆恋”:白天也想我母亲,晚间也想我母亲。“无处可问”:为什么我想念母亲呢?因为我的这个身体是母亲所生的,既是生我的人,我就应该孝顺她;可是我没有尽到孝顺,母亲就死了,所以我特别悲痛。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什么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呢?这树想要清静一个时候,它不想摇动,但是风来吹它,吹得它摇来摇去的,这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正想要奉养我的母亲,发一种孝顺的心,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所谓:“父兮!母兮!昊天罔极。”父亲和母亲的恩,比天都高、比地都厚,可是因为我没有孝顺母亲,所以现在非常的惭愧,非常的悲哀,但是我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去问一问。“知母生界”:不知道我母亲是生到天上去,或者是堕地狱了呢?

  “时空中有声”:当她这样问空中的时候,也很奇怪的,空中传来一种声音。“再报女曰”:再对这个婆罗门女说,“我是汝所瞻礼者”:你问我是何神德,宽汝忧虑吗?我就是你所礼拜的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我现在啊!看见你想念你的母亲,“倍于常情”:为什么婆罗门女能感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现在虚空里对她说话呢?这句话就说明白了。见汝忆母,我看见你想念你母亲,倍于常情,和一般普通的人不同,你是特别加倍的想你母亲。譬如人家用十分的心意来想念他的父亲、母亲,你呢?就有二十分。加倍就是和普通人不同。“众生之分”:和一般的众生思念父亲、母亲的情形不同。你是太诚心了,诚到极点。“故来告示”:虽然我已入涅槃,但是你把我都感动了,所以我来告诉你。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左右扶持。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

  “婆罗门女”当时“闻此声已”:听见空中告诉她说,他是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举身自扑”:这个时候,她的神情非常紧张,也可以说是好像发了狂一样,不顾一切,什么也都不管了,就举身自扑,举身就是向空中跳。听见空中有声,就想要到空中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所以就往空中那么一跳,踊身虚空。这叫举身自扑,自己扑打自己。我相信这个婆罗门女不会功夫,也不会武术,所以就跌下来,把手、脚、腿都跌断,跌坏了。“肢节皆损”:肢,就是四肢;节,是一节一节。四肢──手有两三节,脚腿也有好几节。肢节皆损是手脚都损坏了,或者跌断,或者不能走,也不能动弹了。

  “左右扶持”:当时,她或者也有亲戚、朋友,跟她一起去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所以说左右。或者是庙上的和尚,或者是比丘尼,一看这个女人怎么跌成这样子呢?所以左右扶持。“良久方苏”:在这个时候,因为跌得太厉害,她是什么知觉都没有了。良久,等到一个时候,就又活过来了。方苏,是又醒过来,就好像睡觉苏醒,明白过来了。“而白空曰”:她明白后,还记得向空中跳的事。这个时候她又向空中说了,“愿佛慈愍”:说我现在惟一的愿望,是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您慈悲愍念我,愍念就是可怜的意思。“速说我母生界”:快点说出我母亲的去处,我母亲生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要快点告诉我呢?因为“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我现在跌得这样,我的身体和我的心将要死了,很快就要死了。

  【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

  “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告诉婆罗门女说,“汝供养毕”:现在你在这儿供养完了之后。“但早返舍”:因为你的身体都跌坏了,要早一点回到你的家里去,到家里怎么样呢?“端坐思惟吾之名号”:要坐着,虽然手脚都跌断了,你还应该端端正正坐着。“思惟吾之名号”:想念思惟“南无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我的名号。“即当知母所生之处”:你就能知道你母亲生到什么地方去。

  “时婆罗门女”:当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叩头拜佛完了之后,“即归其舍”:就回到她自己的家里去。“以忆母故”:因想念她母亲的情形太过真挚了,所以,“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她坐得很端正,忘了痛,也不记得胳臂、腿都跌断了,只是一心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经过一日一夜”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休息,没有吃东西,也没有大小便利,也没有饮茶。端坐一日一夜──不是跪着一日一夜,是坐着二十四个钟头,只是念佛,没有做其他的工作。在这个时候啊!“忽见自身”:忽然间,在这念佛、念念……自己就走到一海边,她忽见自身“到一海边”,这叫什么?这不是作梦,因为诚心到了极点,这也可说是灵性,也可说是识神,也可以说是魂魄,总而言之,这么多的名称都是同一个。这种灵性就是人身体上的那个八识,这第八识因为婆罗门女坐的时间久了,也忘了痛,把一切都停止了,只有念佛这一念,这一念真诚了,八识就离开身体,所以,她忽见自身到一海边。

  每一个人坐禅,坐坐坐……,或者见到什么境界,那个时候,你的八识或者就离开身体,所以能见到其他的境界。八识──你要是开五眼,就可以看见鬼、神、菩萨、佛……,若没开五眼,就看不见。修道人的灵性(八识)也有五眼,那是在身体里边;若灵性离开肉体,那五眼就开了,所以能看见种种的境界。这位圣女,婆罗门女,一定也是修道很久了。所以这肉体上的五眼虽然没有开,但当她的八识离开肉体,就可以看得见,所以她忽见自身到一海边。

  “其水涌沸”:这海的水不是凉的,是热的。涌是水往上涌。沸是滚水,非常热,不是凉水。“多诸恶兽”:在这海水里边,有很多很多各种恶兽。究竟有多少?你不要管它多少,总而言之,是多不是少。“尽复铁身”:这些恶兽的身体,如铁那么坚固。“飞走海上”:这些恶兽在海上飞来飞去,飞得非常快。“东西驰逐”:东西来回追赶,互相驱逐。驱逐是你追我,我追你。“见诸男子女人”:又见到很多男子,也有女人,“百千万数”:有百千万数那么多。“出没海中”:在这个海里头,有时漂上来,有时又沉下去。“被诸恶兽,争取食啖”:这些恶兽是做什么的?是吃这些男女的,或者一口吞一个男人,或者一口又吞了一个女人,它们口也大,肚子也大,都是最凶猛的恶兽。

  “又见夜叉”:夜叉就是夜叉鬼,本名叫捷疾鬼,也是会飞会跑的,非常快。“其形各异”:每一个夜叉鬼的形像都不同,什么样子呢?“或多手”:或者一个夜叉鬼长了几十只手。“多眼”:或者有夜叉鬼,虽是两只手,但是生了很多眼睛,丑怪的不得了,凶恶的不得了。“多足”:或者手也不多,眼也不多,但是有很多腿,很多脚。“多头”:或者又有夜叉鬼,有很多的头。“口牙外出”:口像个血盆似的,一张开有斗那么大,一口可以吞很多人。牙就像刀剑似的,“利刃如剑”:口牙锋利,如剑那么快。“驱诸罪人”:赶这些罪人,“使近恶兽”:夜叉鬼是做什么的呢?是帮这些恶兽找东西吃。有的时候,因为人比兽聪明,逃的远远的,但是,你这一跑,迎头又来了夜叉鬼。所以后边有恶兽追赶,前边有夜叉鬼,站在那儿挡住,所谓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简直是无路可逃,上天下地,什么地方也不可能去。你想找一个朋友,去朋友家住一晚也不可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婆罗门女)(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婆罗门女)  

 宣化上人讲漏尽通 

 宣化上人:听闻读诵《地藏经》能得28种好处 

 宣化上人:出家的沙门为什么能断YIN欲呢?外道为什么不能 

 宣化上人:做好这五点,一生无论什么事情,一切护法善神都来 

 宣化上人:只要听见这三个字,就可以破除三惑、消除三障 

 宣化上人:做这十种善事,你不求往生,也会往生的 

 宣化上人:做善事而希望得到好的果报,这是罪业 

 宣化上人:只要能听见此佛名号,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宣化上人: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 

 宣化上人:这一类人,今生就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病痛 

 宣化上人:何如参禅(2) 

 宣化上人:如何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