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唯不顾自身之善恶,仰凭弥陀本愿生决定心者,应得往生之人


   日期:2016/3/31 7: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四十二段文仍然是法然上人所开示的法语。这段法语是回答安乐法师的提问。安乐法师是法然上人的一位出家弟子,后来法然上人年老的时候,带来法然上人苦恼的一位出家弟子。

  法然上人《诸弟子之问答》:

  安乐问:如我等之辈,难持十重,常起妄念,又不能勇猛精进,唯不顾自身之善恶,仰凭弥陀本愿,思决定往生,如何?

  上人答:此事当然也。总之,生决定心者,应得往生之人也,烦恼罪恶等之往生障不障者,凡夫之心虽不能觉知,相应本愿之念佛者,不能障碍此,无有妨碍往生之罪也。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恶之有无。已许凡夫之往生,岂嫌妄念之有无耶?

  这个问答法然上人说的非常的好。但是,这样的道理,如果不圆融体会的了解,往往会误解阿弥陀佛的本愿教法,所以学习阿弥陀佛的本愿净土教法,如果能建立圣净一如的道理,那相信修学阿弥陀佛教法,思想观念就不会有所偏差。

  安乐法师问他的师父,法然上人一个问题。因为安乐法师是一位出家人,所以所问的这个问题,是相关出家人守戒念佛的问题。虽然是说出家人,守戒念佛的问题,但是有一些道理是通于在家人,因为出家人守出家菩萨戒,在家人也要守在家菩萨戒。

  “如我等之辈”,我等之辈就是如我等出家人这样的人。出家人的戒律持守,跟在家人的戒律持守当然不同,所以下面说“难持十重”就是指出家人所守的出家菩萨戒。因为出家菩萨戒有十条根本重戒,四十八条轻戒,在家菩萨戒是有六条根本重戒,二十八条轻戒。出家人所持守的出家菩萨戒,出自于《梵网经》,在家人所持守的在家菩萨戒,出自于《优婆塞戒经》。不管是出家人的菩萨戒,或在家人的菩萨戒,要持守菩萨戒,持守到不犯戒,实在是非常不容易,因为大乘菩萨戒是心戒。心戒的意思就是,持守大乘菩萨戒,是起心动念就会造成破戒,譬如说杀戒,你心里起了杀人的念头,你还没有拿刀杀人的行为产生,就已经破戒了,所以大乘菩萨戒好不好持守?不好持守。小乘戒是身戒,也就是看你是否有行为的造作之后,才有破戒没破戒的问题。譬如说八关斋戒,在家人所持守的,以在家人一天一夜持守八关斋戒,做出家人一天一夜的修行。八关斋戒是小乘戒,所以八关斋戒的第一杀生戒,你要杀害一个人,是要实际的行为造作了,譬如说拿刀杀人,这样才犯了杀戒,如果你只是心里想要杀人,但是行为没有造作,还不犯戒。但是大乘菩萨戒,是心里想了就犯戒。大乘菩萨戒跟小乘菩萨戒的差别在这里。

  安乐法师问法然上人,“如我等之辈难持十重,常起妄念”,这真的一点都没有错,出家人虽然出家修行,但是如果是随业流转而来的凡夫出家人,要持好十条根本重戒,内心不起妄念,这几乎不可能。因为大乘菩萨戒是心戒,所以起贪瞋痴的妄念,起不好的恶念,就很容易犯了菩萨戒。起心动念相应恶法,贪瞋痴三毒烦恼,在我们凡夫而言,谁不经常起这样的恶念?所以大乘佛法讲,贪瞋痴不除,是名大破戒。我们贪瞋痴除掉了吗?没有!出家人也一样是凡夫,菩萨来示现的出家人另当别论。以信愿而言,我是一位凡夫僧,我的内心也是经常会起妄念,所以十条根本重戒,四十八条轻戒,要修持到不破戒,那是很难,所以安乐法师才会说难持十重。安乐法师、法然上人,是八、九百年前的人了。八、九百年前的人,和现在的人做一个比较,八、九百年前的人,是很有善根的人。不要讲八、九百年那么长久的时间,就同样以我们台湾来说就好,三十年前的人,跟现在的人做一比较,三十年前的人比较有善根,三十年前的人比较忠厚老实,你们有感觉到吗?所以轮回一世不如一世,越末法人根越臝弱,根器越下劣。三十年前的小学生,在学校念书很听老师的话。以信愿个人,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怎么敢跟老师顶嘴,现在学生跟老师顶嘴算什么,一不服气就马上请父母来了,请记者来了,请立法委员来了。老师都不太敢骂学生,老师转头写黑板,学生书包就丢过来了。所以人的根性,远离佛陀的时间越久越下劣。两千五百多年前,能够降生在印度,跟佛陀同一时代,受佛陀教化的众生根器,比我们现代人的根器,要好的太多太多了。

  所以,安乐法师所问这个问题,“如我等之辈难持十重,常起妄念,又不能勇猛精进”,如果安乐法师他们那时代的人,不能勇猛精进修行,那我们现代人更不会勇猛精进的修行。

  “唯不顾自身之善恶,仰凭弥陀本愿,思决定往生,如何?”意思就是说,像我们这样的人要持戒,也没有办法持到非常的精严,内心经常起妄念,修行又不能勇猛精进,所以只好不顾自身之善恶,仰凭阿弥陀佛的本愿,内心思惟决定往生,如何呢?

  法然上人回答,一开始先说非常肯定的:“此事当然也”,当然是这样,下面才说道理。

  “总之,生决定心者,应得往生之人也。”心中生出念佛决定往生的心,这样就应该得到往生决定,这样的人就是往生之人。

  “烦恼罪恶等之往生障不障者,凡夫之心虽不能觉知,相应本愿之念佛者,不能障碍此,无有妨碍往生之罪也。”这段话是就法而言,一点都没有错。阿弥陀佛的本愿妙法,本来就是如此。众生的烦恼罪恶,是不是会障碍往生?在凡夫的心中虽然不能觉知,事实上我们经常在研究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我们知道,烦恼不能障碍众生的往生。但是对有的人而言,烦恼会障碍众生的往生,所以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道理,用圣道门与净土门的道理来思惟,那或许你对于净土法门的了解会更圆融。

  修学净土法门有三个阶段,你在心中反问自己,你现在是在哪一阶段?第一个阶段,站在一棵树的底下看这一棵树;第二个阶段,站在一片森林当中,看同样那一棵树;第三阶段站在一座高山上,看同样那一片森林的同样那一棵树。这三个阶段所看的那一棵树完全一样,但是三个阶段的视野角度不一样。修学阿弥陀佛净土教法的人,不要一直停留在一棵树底下看这一棵树,应该慢慢的进步,站在一座高山上看一棵树,你的视野就非常的宽广,一片森林里面的每一棵树,你都看到了。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的本愿,你如果用站在一座山上,看一片森林的同一棵树木,那我相信,你对法然上人开示的道理,就不会误解。

  “相应本愿而念佛者,不能障碍此”,相应阿弥陀佛本愿的念佛,罪障不能妨碍往生。

  “无有妨碍往生之罪也”,你的罪业再怎么深,你一心念佛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任何罪业都不能障碍你的往生。但是如果你起烦恼,我不愿意念佛了,我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那你放弃念佛,放弃求生极乐世界,这样的烦恼,会不会障碍你的往生?当然会,所以道理你一定要深思,了解法然上人所说的道理。就法而言,“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对十方每一位众生(烦恼再怎样深重)的救度,通通无碍。阿弥陀佛的救度无碍,碍不在阿弥陀佛,碍在众生。信愿助念过的亡者,超过一千个,有念佛二十六年的,死后三十六小时,身体硬梆梆,眼睛瞪的大大的,嘴巴张的很开,念佛二十六年,阿弥陀佛难道不要救度他?为何他会死的这么难看,死了三十六小时,连续不休息的让人助念,有这样的善根福德因缘,死了之后三十六个小时,眼睛还是瞪得很大,嘴巴还是张的很开,难道是阿弥陀佛的救度有了问题吗?不是!是亡者的本身有了问题,所以问题都绝对不在阿弥陀佛,问题都是出自于众生。

  你我同样都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一场大地震发生了,有的人马上夺门而跑,有的人就坐着等阿弥陀佛的现前。信愿在本愿山弥陀讲堂说《善女人往生传》。《善女人往生传》总共收录一百四十一个善女人念佛、修行往生极乐世界的故事。这一百四十一个善女人,有专修阿弥陀佛,有杂修诸行。不管专修、不管杂修,在临命终都有共通的特色:第一,很多善女人几乎都是念佛修行到预知时至,不管修专或杂修:第二,一定还没有断气,临终见佛菩萨来迎,见莲华来迎;第三,也有不少的善女人,说偈颂法语跟家亲眷属与外人鼓励,然后坐着往生、站着往生,很自在的很多。

  同样念南无阿弥陀佛,各人对往生的愿心也不同,有的人虽然说要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境界现前,贪名逐利,比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还要强。你真的想往生极乐世界吗?如果感情、名利、金钱、权势、财宝、五欲、亲情,跟往生极乐世界做一比较,你真的会把往生极乐世界排在第一吗?你要问问你自己,因为终有一天你临终会到来。

  《善女人往生传》就讲一个善女人,她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实在很值得我们为她竖起大拇指,一流的,真正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她就是一个纯真信仰阿弥陀佛,认真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因为过去可能与人结怨,所以邻居放火烧她的房子,所以她赶紧逃出来,没有埋怨对方。有一天到寺院参加佛七法会,有出家人问她:某某人!如果妳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往生极乐世界,有人放火烧妳的房子,妳如果被火烧到了,妳要如何呢?她说:“此身可厌(这个色身肉体,真的是值得厌恶的),如果我被火烧到,我就可以乘这个机会,往生极乐世界。”你看,她的心都是安住在往生极乐世界,房子着火了,她心里想的是往生极乐世界。

  过了一年多,这个邻居又向她放火了。这个时候如果一般人,诸位菩萨,你我大概赶快冲出去了,先逃命要紧了。这位善女人不是。她觉得,此身可厌,五浊恶世留恋无用,所以她做了一个动作(那动作一做出来我们就知道,她真的百分之一百是求生极乐世界,要不然不会做那样的动作),拿木鱼来敲,叩叩叩-南无阿弥陀佛,叩-南无阿弥陀佛,叩-……清脆的木鱼音声,低声慢慢的念佛。房子着火了,她没有拼命逃出外面,就这样被火烧死了,往生极乐世界了。在焚烧的家宅,充满了烈火浓烟。有人看见浓烟烈火覆盖这位善女人家的房屋,然后看见一道金色的光芒,向西而去。

  火烧之后,这位善女人的亲人,找寻这位善女人,在灰烬之中,看见这位善女人的尸骨,趺坐在地上。

  跏趺而坐在地上,很不可思议。那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心,有没有这样的百分之一百?

  这样的实例不是告诉我们,有火灾了,我们要在火灾的房子里,让火烧死了,不要跑出去,不是!

  这样的实例在启发我们,连这个色身都不要了,一心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何况色身之外的身外之物?如果你的心是这样,那怎会不往生极乐世界?不管善缘恶缘、顺境逆境都不会将你打倒,对不对?你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你怎么会不要念佛?你怎么会放弃求生极乐世界?

  依念佛之信否 不依罪恶之有无

  所以,“无有妨碍往生之罪也”,法然上人讲的太好了。下面重点:

  往生者 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恶之有无。

  讲的实在是太好了。但是这样的道理,容易让人家误解,所以我要跟大家开示的圆融一点,不然的话简单讲过带过,让听众、让大众误解,那是我说法人的罪过。

  “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对往生极乐世界清净报土,这样的道理一点都没有错。你如果信阿弥陀佛的本愿,明信佛智的念佛,相应往生极乐世界清净报土。

  那你会说:“我信心没有百分之一百,我信心只有百分之五十九,这样我念佛,会往生极乐世界吗?”会,往生极乐世界方便化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清净报土。这样我就解释得很清楚了。疑心念佛,疑疑的念佛也疑疑的往生,这样的往生是化土的往生。疑惑佛智的往生是化土的往生,明信佛智的往生是报土的往生,就是如此。

  “不依罪恶之有无”,因为罪恶不能障碍阿弥陀佛的救度故。如果念佛要念到没有罪恶才会往生,十法界只有一个人有资格往生极乐世界,什么人?佛祖!佛祖以外九界的众生,哪一个众生没有罪恶?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这些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品的无明,叫做生相无明,这一品的无明不是罪恶吗?这一品的无明不是妄想吗?这一品的无明不是杂念吗?如果念佛要没有妄想才能往生,那十法界只有佛一个人有资格往生,念佛要念到没有罪恶才能够往生,那十法界也才有佛一人才能往生,那阿弥陀佛的名号是要救佛,还是要救凡夫为先?要救凡夫为先,佛何必要救?佛是专门在救人的,不是要被救的,我们是专门被人救的,没有能力救人的。以跌落大海来说,信愿因为从小就很怕水,所以我不会游泳。我不会游泳,我如果跌落大海,我是要被救的人,我哪有能力救人?但是我现在要说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我在当兵的时候救过一个小孩,这是比较特殊的。现在这不是在说佛法,以这个例子来说救人这件事。我在当兵的时候,在桃园观音的地方,我如果休息的时间或放假的时候,就会到山下海边玩水,很多阿兵哥都会游泳,也有很多一般的老百姓会到海边游泳。我看见一个小孩,大概念国小二三年级的年纪,不小心跌到大海,海边不是我们一般人人都可以去游泳的海水浴场,不是!那里禁止游泳,但是很多人还是下去游泳。看到小孩掉入海水里面,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赶快跳下去救他,不然这个孩子一定会溺死,我就跳下去,抱住这个孩子,不知道是他救我的,还是我救他的,反正他吃水我也吃水,吃到海水很咸很难受。

  因为我当军医,所以有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我们部队里面的医药没有办法医疗,就要送到外面的军医院,所以我常常送阿兵哥转诊到外面的军医院。当我要送病患到外面的军医院,跟连长讲一声,连长就会请驾驶开吉普车,送我跟病患出去。我赶紧向连长报告:“报告连长,有一位小朋友跌入海里,我把他救起来,他昏迷不醒,而我也快要倒下来了,请连长赶快派车送孩子到桃园市区医院急救。”因为观音到桃园市区,开车大概要四十分钟,如果等车一两个小时,才有一班公交车,如果要等到公交车可能就没命了。连长赶紧派吉普车,接我跟这个小孩子,到桃园医院去急救。

  后来,从这个小孩子身上查到父母,通知父母,结果不但父母来了,亲戚朋友也来了很多人,大家都很感谢我这个阿兵哥。隔天,这个孩子的父母、亲人、好友很多人,煮面线、猪脚、红蛋,到部队请我,请所有的阿兵哥。

  我临时想起这一件事情,我讲这一件事情,要跟大家报告的是,我不会游泳,但是我看到人家一位小孩子掉入到海水里面,我会很自然而然的,本能地跳下去救他,我自己也喝了好多海水,但是因为那个孩子昏迷,所以要赶紧急救。

  所以,佛要救我们的急切心情,就是这样,看到我们在危难了,就好像救难人员在救灾民一样。这几天大家从电视的媒体,一定看到海地大地震所发生的惨状,死伤人员超过我们台湾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虽然他们地震规模比较小,芮氏七级,我们九二一大地震,芮氏是七点三级,可是因为海地非常的贫穷落后,所以造成死难很多。你看世界各国,包括我们台湾有救难队,到海地去救灾,救难人员要救这些灾民出离险境,有条件吗?没有!某某人你要念我的名字,南无王大头、南无王大头、南无王大头……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我才救你,有这样神经病的救难人员吗?没有!

  人救人都没条件了,佛要救人哪有条件!我们临命终快要死了,病的很难过,阿弥陀佛一定要我们,快要死的那一口气,非念他的名号不可,要死了——“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才要救我们,有这样的佛吗?没有!绝对没有。我如果是佛,我要救众生,我将来成为妙音如来,平时念过我的佛号,再来就没有在念,临命终快要死了,我也同样去救他。平时念的不算数,临命终念的才有算,有这样的佛法吗?没有!

  可是我们被许多人的开示,误导到临命终没有念这句佛号不能往生,念佛没有念到清净心现前不能往生,念佛有妄想不能往生,念佛没有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不能往生,念佛没有念到打倒十八铜人不能往生。所以很多念佛人心中,非常的担心念佛不能往生。

  如果在心中非常的肯定,念佛百分之一百会往生,哪有可能会产生担心的心理?

  但是,我们也不要因为知道这样的道理,既然往生不以罪恶之有无,有罪的人也无碍往生,那我现在造罪也没有关系,我只要念佛就好。这样不对!这样又再误解阿弥陀佛的本愿,这样就是你对阿弥陀佛不了解。阿弥陀佛对你绝对的救度,让你成为造罪的借口,喝了这一杯醇酒,醉了之后反正我有解酒药,所以没有关系,我就喝醉了,再来吃解酒药就好了。这样对不对?不对!我有解药,所以这一杯毒药我喝下去没有关系,有这样的人吗?没有!这样怎么会对,不可以因为有解药,所以吃毒药;不可以因为有解酒药,所以故意喝的醉茫茫。不能因为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无碍罪恶的妨碍,所以故意造罪造恶,这一定是不对的,世间法道理都讲不通了,佛法的道理怎么会讲的通呢?如果世间法的道理都讲不通,佛法的道理一定是讲不通的。

  所以,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恶之有无”,那信愿跟大家做这样详尽的解说,你就不会误解,而且内心很安心的念佛,对不对?当然。

  已许凡夫之往生 岂嫌妄念之有无

  最后两句话讲的实在是太好了:

  “已许凡夫之往生,岂嫌妄念之有无?”阿弥陀佛的名号本愿,原本就是要救度凡夫为先。既然允许凡夫念佛会往生,哪会去嫌弃凡夫的妄念!我要救度的就是乌鸦,结果嫌弃乌鸦全身长的黑黝黝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佛?我要救的原本就是凡夫,凡夫就是会打妄想,有业障,才叫做凡夫。就因为全身黑黝黝的,才叫做乌鸦。我们本来就是烦恼罪恶的生死凡夫,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难道不了解我们的烦恼罪恶生死吗?当然了解!阿弥陀佛从凡夫到圣人,他对我们凡夫的点点滴滴心性,太了解了。一个成佛的人,对所有十法界的众生,九界的众生是最了解的,我们会有什么烦恼,我们会有什么习气,我们会有什么业障,我们会有什么灾难,我们会有什么生死,阿弥陀佛要救我们,他对我们最了解了。既然要救度我们这种有烦恼、有罪恶、有妄念的凡夫,怎么会用这句佛号,来要求我们念到无烦恼、无罪恶、无妄念才救度我们?绝对不会!

  虽然道理是如此,但是在我们众生这方来说,我们要断恶修善念佛,符合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真义,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功德,有断恶修善的功德,所以断恶修善的人念佛,与阿弥陀佛的心相应。为恶造罪的人念佛,虽然念佛能往生,但是为恶造罪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不相应故。父母的爱心对好子歹子同样慈悲平等的爱护,但是父母对好子内心欣慰,对歹子内心难过,所以当然要求歹子能够断恶修善,浪子回头。这样的道理,这样就了解了。

  所以,信愿说个清楚明白,让大家对法然上人不会误解,对阿弥陀佛本愿有正确的认知,成为一个纯真无我、断恶修善念佛人,这样你对阿弥陀佛的信仰就会真实。第四十四段文,大家好好体会法然上人的开示,有很多很好的道理,可以使我们安心念佛。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善恶)(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善恶)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章 善恶并明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苏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四章 善恶并明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8 传授三皈 善用其心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7 问答释疑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6 教导占察轮用法与占察忏法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5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4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3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2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1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