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日期:2016/3/28 22: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些都是处事很重要的分寸,应对进退的涵养。人不知进退会跟人冲突、会有灾祸。处事要能留有余地,要掌握处事要恰到好处。所以《格言别录》当中告诉我们,「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这两句话很有味道。事情不可做得太绝,大家有没有听过成语叫穷寇莫追?敌人已经溃败,你不要又把他杀绝了,最后他会反扑,可能还会有灾祸来,所以事情做得欺人太甚就不好。

  那我们看能够留有余地的人,他是不让人难堪,让人有台阶下,这个就厚道。厚道的人一定有后福,刻薄的人就折福。什么样的人每天在增福?跟上天的心相印,就有福。天心无私,无私的人有福。上天最忌讳的,「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太刻薄,跟天心相违背,这个「巧」就是自私自利,用很奸巧的方法来谋私利,甚至还有可能去陷害别人,这样的人会感来灾祸。不要刻薄,就要厚道,时时能体恤别人的立场、别人的心情。人家很难受了,你要安慰他;人家很难受了,你还挖苦他、还羞辱他,那就太过分了。

  再来一个国家,国君。楚国,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很有成就的一个君王。但是他忍辱负重,他也是能屈能伸,历史当中有说到,他三年不飞、三年不叫,不鸣则已,一飞可以冲天。所以他是沉潜很久,然后才出来发挥。所以人要懂得厚积薄发,不要常常想着要少年得志。所以就像树木一样,你根基扎得愈深,它长得愈高愈茂盛;小草每天长很快,根很浅,很容易就连根拔起。

  楚庄王他之所以有成就,他处事还是留余地。他是一国之君,他对底下的人还是恭敬。有一次他宴请群臣,大家喝得很欢畅。突然一阵风过来,蜡烛全部吹熄了,其中有个下属酒喝多了,结果去拉楚庄王妃子的衣服。楚庄王这个太太也很厉害,动作很快,马上在黑暗当中就把那个人的帽带给扯断了。诸位男士要注意,「你去惹熊、惹老虎,都比不上惹上一个凶女人严重。」所以你看我讲这句话,很多人就吓得书都掉下来,你看凶女人的磁场很强。

  她一扯就把帽带扯下来,然后就过来跟楚庄王讲,刚刚黑暗当中,有个臣子对我无礼,拉了我的衣袖,你赶紧把灯都点起来,马上就知道是哪个人干的。

  有时候人做事情,要为对方甚至要为远处想,你现在马上把火一点起来,请问这个人以后怎么在人群立足?每个人看到他,连君王的女人你都敢非礼,那我看他没有其它的路可以走了,这样会逼死人。所以人要留口德,不要去扬人家的恶,留一个让人家改过自新的机会。「凡一事而关人终身」,这件事攸关他一生的名声、名节,「虽确见实闻」,你真的了解他以前的事情,不要常常挂在口上。「他以前对他父母都不孝」,「他以前还离婚」,都讲人家这些事情,让人家在人群当中抬不起头来,这样不好。看人要看后半段,浪子回头金不换。况且伦理道德、中华文化,这两三代比较忽略,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都要能够宽恕、包容人家曾经做过的错事。其实不要说别人,我们几十年来哪有不犯错的?曾经犯的错,希不希望别人到处去宣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给人留后路。

  楚庄王对着妃子讲,为了全妳的名节,等于是说这个下属一时的错误,那他以后怎么做人?再来,今天这个宴会是我召集的,就是要让大家喝个痛快,喝那么多酒难免有时候控制不了一些行为,这么一搞所有的人脸都黑了,都很尴尬、很难受。

  假如妳的丈夫是领导,是官员,是企业家,妳当他的太太心胸也要大,这样才能辅佐好他。是吧?你看唐太宗他有长孙皇后辅佐,唐太宗脾气再大的时候,长孙皇后马上善巧的提醒他。「妻贤夫祸少」,妳的先生是领导者,妳心量又小,常常又让他去斤斤计较,这个事业一定败。

  所以幸好楚庄王没有受妃子影响,然后就对着群臣讲,「今天不喝个痛快,不把帽带扯下来就不要回去了。」大家一听完,所有的人都把帽带扯断。都扯断就不知道是谁了,再把蜡烛点起来,这个都是不给人难堪。

  结果后来楚国跟晋国打仗,楚庄王几度陷入生命的危险,都是其中一个士兵解救他,几度出入生死救他,结果他们战胜了,他就看着这个士兵讲,说:「哎呀,我以前从来没有好好照顾过你,你怎么为我这么拼命啊?」他说,「君王,很多年前有一次宴会,我言行不检,拉了一下您的妃子的衣服,当时候您没有降罪于我,我当时念着这份恩德,一直想什么时间报答,那今天就是很好的机会。」

  故事听完了,结论:给人家留余地,自己会捡回一条命。有没有道理?你们要会算,这笔账要会算。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不给人留余地会没命,可能不只自己没命,你把事给做绝了,自己「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你做绝了最后感得自己,「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会断子绝孙哦。

  恭摘自《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分享

  (第二十四集)

  蔡礼旭老师 2013/10/21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7-049-02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余地)(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余地)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