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往生之事五种决定


   日期:2016/3/26 8: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三十四段文仍然是法然上人所开示的法语。

  「法然上人《三心料简及法语》:

  五决定往生之事,一弥陀本愿决定也,二释迦所说决定也,三诸佛证诚决定也,四善导教释决定也,五吾等信心决定也。以此义故,决定往生也。」

  法然上人在《三心料简及法语》这篇文,说出五种决定。这五种决定,每一种决定都可以使念佛人,念佛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不论修学任何世尊所说的法门,一定是依据佛经或祖论作为修学的根据。如果没有佛经祖论的根据,是某一个人自己学佛的心得,或者是他自己所体会的心声,那么就不一定符合佛经世尊所说的道理。所以在经上世尊教导我们佛弟子四依止,第一就是依法不依法。“依法”就是依据佛经世尊所说的教法,或者是菩萨论,或者是有修有证祖师大德的著作。

  法然上人将决定往生这件事,用五种道理来判定决定往生,方向非常的明确,让我们知道,我们念佛人决定会往生,原来是只要做到这五种决定往生之事,念佛必然往生极乐世界。虽然法然上人没有就这五种决定往生之事一一详尽的解释,但是至少让我们知道决定往生的道理。

  “一、弥陀本愿决定也”,为什么我们念佛决定会往生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决定。阿弥陀佛的本愿,如果范围说广一点,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愿,这是因本之愿。如果就四十八愿的真实愿与方便愿做一分别,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是真实愿,所以第十八愿,法然上人称为“本愿王”,或者是说“王本愿”,这是根本之愿。世尊一代时教所说的法门,有真实、有方便,同样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也有真实与方便。在这里法然上人所说的“弥陀本愿决定也”,当然是指第十八愿。

  所有一切佛经,将法藏菩萨四十八愿的因愿文详详细细说出来的,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虽然收录在《新修大正藏》有五种译本,有吴译、有汉译、有魏译、有唐译、有宋译,但是从古至今,弘扬净土的祖师大德或高僧大德、或者是在家大德,几乎都采用魏译康僧铠大师所翻译的《佛说无量寿经》。魏译康僧铠大师所翻译的《无量寿经》有两卷,上卷将法藏菩萨修因感果说的非常的清楚,下卷将众生念佛往生的因果也说的非常的清楚,无论组织、系统、架构,因愿文对成就文,确实康僧铠大师所翻译的《无量寿经》说的非常的好。

  《无量寿经》上卷说,法藏菩萨所誓发的四十八愿的因愿文,其中第十八愿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誓言绝对的救度。四十八愿虽然都是从法藏菩萨的悲心流露而誓发,但是唯有第十八愿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誓言绝对的救度,所以无论是善导大师,或是法然上人,或是昙鸾大师,或是道绰禅师,或是印光大师,或者古今弘扬弥陀法门的诸师,只要是说阿弥陀佛的本愿,无不列出第十八愿作为代表。《印光大师文钞》只要说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一定举出第十八愿作为代表。所以,弥陀本愿决定念佛人往生,所有一切念佛人决定会往生,最根本来自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救度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救主,就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当然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愿,就是我们念佛人所依据的根本教法,所以四十八愿度众生,四十八愿是能度之法,众生是被度之机。四十八愿既然就是要度我们这样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我们念佛人每天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当然我们要了解四十八愿每一愿法藏菩萨发愿的本意,我们的心才会和阿弥陀佛的心相契相应,我们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和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心,才会机法相契相应。

  所以,四十八愿是就因地来说,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是就果地来说,在因地叫做本愿,在果地叫做名号,犹如在因地叫做米,在果地叫做饭,米就是煮熟了才叫做饭,饭如果还没有煮就叫做米,是同一件事,因与果的差别。本愿与名号道理也是如此。

  第十八愿法藏菩萨誓言对念佛人绝对救度,当然第十八愿的因愿文,我们念佛人不但要牢记在心,而且九句话每一句甚至每一字,隐藏法藏菩萨无尽的大慈,无限的大悲,要以果地名号救度众生,我们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当然也是要彻底了解。第十八愿法藏菩萨誓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所以,决定我们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第一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决定。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没有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修六度万行,那就没有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也没有成就南无阿弥陀佛这尊佛,你想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不可能,你想要求生极乐世界就不可能。所以,阿弥陀佛的成佛,愿力的成就,与我们众生犹如共命之鸟,息息相关,鼻息相通,因为如果我没有救度你往生极乐世界的能力,我就不要成佛。所以法藏菩萨要成佛的先决条件,就是十方的念佛人,乃至十念的称念,成佛的阿弥陀佛,一定要有救度乃至十念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能力,法藏菩萨才能完成四十八愿的任何一愿,成就六度万行的任何一行。

  不可思议的愿行功德,来自古佛的真如称性起修,全修在性,诸位菩萨!你只要读《无量寿经》,看法藏菩萨的身口意三业的修行,你就会发觉,法藏菩萨的修行,和我们凡夫的修行,是截然不同的。在《无量寿经》纪载法藏菩萨的修行,以真如称性起修,与空性相应,这是我们一般的凡夫很难做到,所以无为、无漏、无上真实的名号功德,来自法藏菩萨——古佛,完成不可思议愿行的功德,所以四十八愿的每一愿成就,六度万行的每一行成就,所以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有无上的威神功德力,可以上救等觉菩萨,下救地狱的众生。为什么畜生道的众生念佛能够往生?为什么鬼道的众生念佛能够往生?为什么在地狱的众生念佛能够往生?《三宝感应要略录》记载,张元寿的父母堕落叫唤地狱,张元寿造作佛像,念佛回向,阿弥陀佛到叫唤地狱救张元寿的父母,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还有不少的公案,是记载着曾经死后堕落在地狱,然后再还阳回人世。在地狱里面念佛,产生不可思议的愿力,譬如过去唐朝一位李山龙死后,因为胸口还稍有体温,所以家亲眷属不敢马上为他下葬,经过七天李山龙活了过来,将他七天在地,所遭遇的一切事情,说给他的家属听闻。李山龙是一位研究佛学的人,所以曾经诵过两卷《妙法莲华经》。李山龙在地狱看见很多囚犯,受到刑具的拘锁,而且受尽各种的刑罚之苦。阎罗王询问李山龙曾经做过什么善事?李山龙回答说:“我在人间诵过两卷的《妙法莲华经》。”阎罗王说:“既然你诵过两卷的《妙法莲华经》,那么在东北方向有一个讲坛,请你坐上讲坛,将《妙法莲华经》的经文诵出来。”李山龙非常的谨慎,坐上讲坛之后,开始诵:“《妙法莲华经》序分品第一……”,当要再继续诵的时候,阎罗王叫他停止,阎罗王手比,要李山龙进入阎王大殿,看见千千万万受到刑罚之苦的囚犯,听到李山龙只不过诵出《妙法莲华经》的经题,所有的囚犯都解脱了。在地狱,只是诵一句经题,就会产生这么不可思议的威神力量。所以阎罗王就派左右鬼卒,带李山龙顺着这个因缘,去游历地狱。李山龙来到一处,因为看见地狱一片黑暗,各种的刑罚阴森恐怖,所以自然而然念出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此时李山龙看见此处的地狱,一口大鼎受到烈火的焚烧,这口大鼎的旁边有两个人在地上睡觉。就询问狱卒:这里是什么地方?狱卒告诉他这里是大地狱。“那为何有两个人在这口鼎旁边睡觉呢?”狱卒说:“你可以前往问这两个人便知分晓。”李山龙走向前,将这两位躺在地上睡觉的人叫醒:“你们为何在这口鼎的旁边睡觉?”这两位罪魂跟李山龙说:“我们在地狱受尽各种的刑罚,没有一日不受苦,刚才就是因为你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使我们在地狱里面能够休息一日,不必受到刑罚之苦。因为我们被处罚非常的痛苦也很疲劳,所以休息的时候就会很自然的睡着。”李山龙听到这两位罪魂这样说,就认真的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一句的佛号从心中至诚恳切的称念出来,不得了,一片黑暗的地狱顿时光明灿烂,而且从虚空中无数的莲华降下,接引在地狱受苦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李山龙因为阳寿未尽,所以七天的时间到了,还阳回来了,将这件事说给家亲眷属听闻之后,李山龙与家亲眷属个个认真念佛修行。

  诸位菩萨!如果这句佛号在地狱称念一声,能够让在地狱受苦受难的众生,停止受苦一日,这样这句佛号的威神功德力大不大?很大。如果这句佛号使在地狱受苦的人听闻之后,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诸位菩萨!那我们念佛人在人间念南无阿弥陀佛,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能!那问题就来了,诸位菩萨!你要在人间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还是要等到堕地狱才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当然是在人间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很强的增上缘,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说: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原来,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增上缘。这增上缘非常的强,虽然我们念佛的修因很弱,但是我们往生的强缘非常的强。增上缘是阿弥陀佛成就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助缘,所以虽然我们念佛的因很弱,因为我们念佛会打妄想,我们念佛的工夫不好,我们念佛没有办法像善导大师、像怀感大师念到证悟念佛三昧,我们念佛也没有办法像东晋慧远大师、刘遗民念到进入禅定,在定中见佛,见极乐世界的殊胜环境,但是救度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的强缘,使我们决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因虽然很薄弱,但是增上缘很强,所以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才会说:

  猕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阿弥陀佛的本愿最为强,强到什么程度,我们曾经去思惟吗?如果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量非常的强大,连地狱的众生都能够救到极乐世界,那我们人道的众生念佛打妄想,阿弥陀佛有能力救度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吗?有!那这样我们何必要担心念佛会打妄想?念佛会打妄想也是要念佛,念佛会打妄想还会往生极乐世界。不念佛也会打妄想,念佛也会打妄想。不念佛打妄想会堕落六道轮回,不会往生极乐世界;念佛打妄想,会往生极乐世界,有念佛也会打妄想,不念佛也会打妄想,当然要念佛打妄想,不可以不念佛打妄想。了解这样的道理,那你自然就放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因为我会往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决定也”,所以古德才会说两句话:“如来决定我往生,报尽佛恩唯念佛”。特别是第一句话,实在让我们念佛能够安心自在。“如来决定我往生”,我往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成就。如果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是我们自己要亲力为之,那要了办生死往生西方,就没有那么容易。可比我们在台湾,要移民到纽西兰,纽西兰的总统如果发一个愿,凡是任何国家的人民,要移民来我纽西兰,都没有任何条件,而且我会亲自坐空军一号,到他的面前迎接他来我们纽西兰。如果纽西兰的总统有发这样的心愿,那你要移民去纽西兰,是困难还是容易?当然是非常容易。

  所以,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就是因为阿弥陀佛有发愿,我们只要念佛,就能够契入阿弥陀佛的愿力,犹如你叫“爸爸!”,你就和你的爸爸相应,你叫“妈妈”,你就和你的妈妈相应,这是一定的。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和阿弥陀佛相应,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相应,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地藏王菩萨相应。那你一心要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的净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所成就的,所以阿弥陀佛的本愿能够接引你往生到了极乐世界,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法然上人才会说“弥陀本愿决定也”,这是根据《无量寿经》,因为第十八愿记载在《无量寿经》。所以法然上人只要在说往生的道理,绝对是根据净土三经,或是根据善导大师的开示。所以法然上人这样有智慧了不起的祖师,只要说念佛往生这件事,也是根据佛经祖论,尤其是会根据净土经典,祖论就是根据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

  第二决定往生之事,是“释迦所说决定也”。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三部经,有跟我们说念佛决定往生的道理吗?当然有!就是《观经》芬陀利华之文。《观经》到了流通分,有一段很重要的经文,叫做芬陀利华之文,是世尊为我们念佛人授记,将来一定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如果决定往生不是释迦牟尼佛授记,是某某法师所说的,某某在家大德所说的,那我们不一定要听,为什么?因为他是凡夫。但是授记我们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是释迦牟尼佛,那我们不但要依教奉行,而且要认真的信受奉行。《观经》芬陀利华世尊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这段经文信愿在讲席之中经常在引用,所以会鼓励听经闻法的莲友大众,一定要将这段《观经》的经文背起来,请诸位菩萨跟着信愿来读一遍: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若念佛者”,就是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发愿要救度的十方众生。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用五种的嘉喻来形容“若念佛者”。善导大师说念佛者,也就是念佛人,就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这五种嘉喻,可说将念佛人赞叹到极处。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芬陀利华就是白莲华,就是稀有、尊贵、殊胜、难得之华。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将人中芬陀利华,嘉喻为“人中好华、人中上华、人中妙华、人中上上华”,还有一句疏文,善导大师说,“相传是蔡华”。蔡华是非常殊胜的白莲华,念佛人就犹如人中芬陀利华,就是犹如人中之龙、人中之凤,所以在《阿弥陀经》,世尊称呼念佛的男子为善男子,念佛的女人为善女人,所以念佛人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善亲友。所以念佛人确实感受到念佛是非常尊贵的修行,我们的烦恼这么重,只因为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将我们当做殊胜的善亲友。

  最后两句才是重点。最后这两句就是在说念佛的人,一定往生极乐世界。

  “当坐道场”,就是将来一定成佛的意思。“当”就是将来,“坐道场”就是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参禅悟道,夜睹明星,开悟证果,所以坐道场犹如释迦牟尼佛坐在金刚座上成道,所以坐道场就是成佛的意思。将来一定成佛,对我们念佛人来说,是最究竟的目标。

  “生诸佛家”,“生”就是往生,“诸佛家”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诸佛之家,因为三世诸佛如来念阿弥陀佛成佛,所以三世诸佛如来,无不同宣共赞,弘扬阿弥陀佛的净土教法,所以极乐世界称为诸佛之家,实在是名符其实。所以“生诸佛家”就是往生极乐世界。那么将“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两句话合起来白话解释就是,“一定往生极乐世界成佛”。

  如果将这段《观经》芬陀利华的经文,用四句话来代表,那你就会发觉,法然上人说,“释迦所说决定也”,一点都没有错,因为《观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摩揭陀国王宫,为当机者韦提希夫人,所开示的一部净土教典,释迦牟尼佛既然金口亲说《观经》这部教典,所以芬陀利华之文,若用四句话来代表这段经文的意思:“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四句话意思就是,念佛人将来一定往生极乐世界成佛。这样的话是释迦牟尼佛在《观经》所说的,诸位菩萨!我们不但要信受,而且依教奉行,因为佛语真实故、不虚言故。在《光明童子因缘经》,释迦牟尼佛说一首偈颂法语:

  日月星宿可坠地 山石从地可飞空

  海水渊深可令枯 佛语决定无虚妄

  世尊实在很有智慧,很善于譬喻。世尊为了要让我们佛弟子了解佛语决定无虚妄,前面三句的法语是说譬喻的话:“日月星宿可坠地”,天上的太阳、月亮、星宿,纵然会坠落大地。第二句,“山石从地可飞空”,地上的石头和山,如果可以从地面飞上虚空。第三句,“海水渊深可令枯”,海水非常宽广非常深,纵然海水会枯干,纵然石头会飞上虚空,纵然太阳月亮会跌落大地,佛所说的话也不虚假。所以阿弥陀佛发愿会骗我们众生吗?不会!释迦牟尼佛在《观经》所说的话会骗我们众生吗?不会!无论释迦世尊或是弥陀世尊所说都是真实故。为什么?每一位诸佛如来在因地的口德,都已经究竟圆满了,口业的修持都已经无有任何的缺失,所以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口业清净,因此感得三十二大人相之一的广长舌相。

  所以,第二决定我们念佛人一定往生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决定。

  第三决定往生之事,是“诸佛证诚决定也”,诸佛就是指三世十方如来,证诚就是证明真实。证明什么事情真实?念佛成佛真实不虚。《阿弥陀经》全文一千八百五十八字,是诸位念佛人做晚课一定会读诵的一部经典,就是圣道门的行者在做晚课,通常也会诵《阿弥陀经》,所以《阿弥陀经》可说是佛门流通最普遍的一部经典。《阿弥陀经》,到了流通分,世尊举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六方如恒河沙诸佛如来,“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无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这六方的诸佛如恒河那么多,都共同在自己的国土里面,向自国的众生如此的证诚。“汝等众生当信是”,就是你们所有一切众生,应该要相信《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就是《阿弥陀经》。

  六方如恒河沙数诸佛,在自己的国土里面,向自国的众生劝勉,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就是在说阿弥陀佛的教法,《阿弥陀经》一千八百五十八字,只有一句经文说出修行之因,就是“执持名号”这句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段经文是《阿弥陀经》最重要的一段经文,也就是我们在因地凡夫众生修因,往生极乐世界所根据的经文,所以“诸佛证诚决定也”。

  所以,在法然上人所说的五种决定往生之事,第一、“弥陀本愿决定也”,是出自《无量寿经》;第二、“释迦所说决定也”,是出自《观经》;第三、“诸佛证诚决定也”,是出自《阿弥陀经》。所以第一、第二、第三决定往生之事,就是根据净土三部经。法然上人的开示,念佛决定极乐世界这件事,根据的是净土三部经,法然上人确实有智慧。

  六方诸佛证诚,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真实不虚,所以六方诸佛为阿弥陀佛背书,为众生注射一支让众生非常安心的强心剂。我们凡夫众生疑心烦恼很重,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就是六大根本烦恼,疑是其中之一。六大根本烦恼要破掉容易吗?非常的不容易,所以释迦牟尼佛了解众生心,由他一佛所说的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还恐怕众生怀疑,所以举出六方如恒河沙的诸佛共同来背书,证明念佛成佛真实不虚,那我们众生就会相信了。有如恒河沙诸佛如来,都为阿弥陀佛救度众生背书,都为众生念佛一定往生极乐世界背书,那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妥当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念佛一定往生?阿弥陀佛的本愿,决定我们念佛往生;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观经》芬陀利华的道理,决定我们念佛会往生;《阿弥陀经》所说的,六方诸佛证诚念佛一定往生,所以我们念佛会往生,就是由净土三部经所说的道理决定使我们往生。

  第四是“善导教释决定也”。前面说净土三部经,再来第四法然上人就引用祖论。“善导教释”就是《观经四帖疏》。《观经四帖疏》有说到念佛人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吗?就是机法两种深信。在《观经四帖疏》的散善义,善导大师在注解《观经》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注解第二深心,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说七信,然后说四重问难。七信第一就是机的深信,第二就是法的深信,善导大师在机法两种深信说:“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第二是法的深信,“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所以,法然上人说到念佛人念佛决定往生,五种决定往生之事,前三种就是根据净土三经,第四种根据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第五就是根据众生的信心决定。所以,前面四种决定之事是法,最后第五种“吾等信心决定也”是机,所以有机有法、机法一体。

  如果阿弥陀佛要救度你往生极乐世界,本愿有决定要救你的愿力,可是你不要信受不要念佛,那能往生吗?不能往生!鼓只要有打就能响声,如响应声,但是鼓不打不响。饭有止饥的功能,但是饭不吃肚子不会饱,不能止饥。水有解渴功能,可是不喝水不会解渴。药有治病的效果,可是不服药病治不好。佛号有使我们往生的本愿力,可是不念佛不会往生。所以法再如何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力,也是要众生起行念佛,心信口称,这样有感自然有应,众生念佛有感,阿弥陀佛光明普摄有应,机法相契相应、感应道交,当然往生极乐世界。法然上人说:

  “以此义故”,就是以这五种决定之事,“决定往生也”。

  这虽然是短短的五句话,但是使我们了解,法然上人告诉我们念佛决定会往生,就是来自阿弥陀佛的本愿决定,就是来自释迦牟尼佛所说决定,就是来自六方诸佛证诚决定,就是来自善导大师所说机法两种深信决定,也就是我们要信受阿弥陀佛的信心决定,因为当你心中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流露信心就是口业的念佛,所以心信口念,内外一致、心口一如,那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当然就有佛经祖论的根据。

  这段文实在可以令我们念佛人,对阿弥陀佛的名号,生起真实的信心,希望大家都成为无我信仰阿弥陀佛的念佛人,而过着欢喜念佛的生活。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选自《决定往生语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往生)(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往生)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四、临终的解脱与往生——说“ 

 杨云唐居士:无我与往生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朝向西方路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妙莲长老主持佛七弘法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特稿选粹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北部数位法师来访(81、9、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某法师率徒众来山请法(81、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戒期开示节录(81、4、3–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对台北佛教净友参学会开示(8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月是故乡明––上妙下莲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