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恃强凌弱不是人类文化,是禽兽文化


   日期:2016/3/25 15: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论语别裁

  【怀师箴言】我们那些老辈子人,真是该打屁股,认为西方可以救中国,当年就把西方文化全套搬来了,把这个国家民族搞得那么惨。只要讲达尔文思想,就说很进步,其实我们古人都讲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弱肉强食理论,就是《列子》这句话,“胜者为制,是禽兽也”。以强凌弱,就算成功,也不是人类的文化,那是禽兽的文化。

  《列子》所讲“人而无义”,他说一个人没有真正的知识学问,以及普通哲学的修养,就是文化的修养不够,“唯食而已,是鸡狗也”,这种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那就同鸡狗禽兽没有两样。我们现在文化相当衰落了,青年一代要注意,只讲究吃,等于猪狗禽兽。如果是禽兽的话,就算喂它好吃的东西,吃补药,又有什么用呢?“强食靡角”,为了争食相互以角争斗。

  如果人没有文化修养,就同动物没有两样。动物的世界是弱肉强食,这是自然的法则,所以“胜者为制”。中国这几十年,文化教育衰落得可怜,我现在回想我们那些老辈子人,真是该打屁股,认为西方可以救中国,当年就把西方文化全套搬来了,把这个国家民族搞得那么惨。只要讲达尔文思想,就说很进步,其实我们古人都讲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弱肉强食理论,就是《列子》这句话,“胜者为制,是禽兽也”。以强凌弱,就算成功,也不是人类的文化,那是禽兽的文化。

  我们人之所以有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就是扶助弱小,看到可怜的就要帮助,这是仁爱慈悲,这才是人文文化的真谛。所以以《列子》看来,“胜者为制”那是禽兽的哲学。日本人的翻译叫“达尔文”,我常常想,要翻成“达尔昏”才对,昏头昏脑,没有搞清楚。的确,宇宙间是弱肉强食,在“动物奇观”节目上你就看到了,不但动物如此,植物世界也是这样,整个的宇宙所有生物都是以强凌弱的。但是,人类文化教育我们对待弱者更要爱护、保护,使他生存,这是人文文化同禽兽文化不同的地方。

  我们通古今之变的思想来看《列子》的话,才晓得我们先辈诸子百家的思想涵盖多么广阔。现在所谓的西方东方各种的思想,在古人都有,孟子还写过这样的人,“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你那个主义、这个主义是行不通的。所以在这里,《列子》也等于批评了后辈那些徒孙,所谓“达尔昏”之类的弱肉强食,那不过是禽兽的哲学。

  如果认为这个理论是文化的话,“为鸡狗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如果是以这一种哲学思想作为人文社会的领导,那就把人类的社会倒回去,变成禽兽社会了。《列子》的预言都说到了,这个世界被这种思想领导,人比野兽还不如,还惨!他说在这种思想哲学之下,要想人能够尊重别人,能够尊重自己,永远做不到的。

  ——《列子臆说》

  人类自始至终,也如各种动物一样,都是靠征服残杀別的生命来养活自己,正如达尔文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人类一方面是为生存而想征服万物,一方面也具有爱惜怜悯生物的心情。这就是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自有人文文化的特点。这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中,叫做“仁”,是儒家孔、孟一系所极力要想发扬光大的主旨,也就是后世儒家所谓“亲亲、仁民、爱物”的宗旨。在印度佛学中叫“慈悲”,希望做到“众生平等”。在西方文化中,叫“爱”或“博爱”。

  讲到这里必须要了解,在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文化不同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早在西元以前,就能接纳外族归附移民,不记宿仇,没有种族歧视的成见的,除了中华民族,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了。因为中国文化,本来以“王道治天下”的传统,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仁义精神,才能做到。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华夏”文化,早已在西元以前,就实行了人类大同的理念,早已泯除种族歧视的狭隘胸襟。例如在这以后的唐末五代,以及元朝和清朝入主中国的历史事实,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作用。就以历史的事实为证明,中华民族从来不肯侵略他人,不是以强权当公理的民族,只有“忍辱谦让”,化解其他民族的非礼侵凌,加以感化而融归于整体“人道”之中。所以在西元五零零年之间,南朝梁武帝的时代,印度佛教的禅宗达摩祖师,决定要“东渡”中国传法时,别人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去中国,他说:“震旦有大乘气象”。换言之,所谓大乘气象,就如佛说的“娑婆”世界中的中国,确然具有慈悲(仁义)的精神。

  ——《原本大学微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恃强凌弱)(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恃强凌弱)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目录 出版说明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七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