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如何让人们在这娱乐喧嚣的时代找回一颗大悲心呢


   日期:2016/3/23 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网友提问】法师,我最近遇到了心理问题,没法疏通,很难过也很痛苦。我总是担心男朋友变心,但其实并没有,但我就是害怕,请问我该怎么办,求大师指点。

  【XC法师】太在意就是一种执著,执著就必将导致痛苦。你需要更广阔的心,不要小到心里只有一个人、一件事,否则就容易被各种妄想烦恼占满。

  2.

  【网友提问】什么是佛祖,如来又是谁?

  【XC法师】梵语Buddha,译为“佛陀”,简称为“佛”,意思就是“觉悟的人”,如来是佛许多名号中的一个。

  3.

  【网友提问】师父,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我意志力很低,我有很强的拖延症,自卑,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我觉着我并不优秀,我不知道我以后能干嘛 ....在家呆着 也很无力,内心很挣扎,冒昧请问、我该怎么办……

  【XC法师】做事畏首畏尾,随时想着放弃,是因为内心没有认真想过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被内心的自卑、懒惰和外境的困难打败。多观察、思考身边的同学、榜样,寻找自己人生的价值,从小处开始践行,在不断树立目标、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增长自信心、培养好习惯。

  4.

  【网友提问】法师好。我之前一直用“有为法”,遇烦恼则讲道理开导自己、平日教导自己行善。可我近日读到《金刚经》,特别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下就感觉之前是在用“有为法”骗自己。心里一下就迷茫不知该向何处去了。想回到有为法,可用着也不是当初那个滋味了。怎么办呢?

  【XC法师】有为法也是佛说,它与无为法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破众生的执著,并不是说有为法就是错的、浅的。尤其是凡夫修行,不知诸佛说空是为了对治众生对一切名相的增益执,容易恶取于空,故必须从有为法入手,先“有”才能“空”。修行要依照善知识的教诲而行,不要自己乱碰乱撞。

  5.

  【网友提问】 师父,弟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有身体原因),怎么办?

  【XC法师】自己认为控制不了就控制不了,认为可以做到就可以做到。缘起无自性,不要给自己、给一切人和事下结论,当我们有种种理由“不能”努力时,都是在给烦恼习气让步。

  6.

  【网友提问】知道一切法无我了,就能了因果了吗?

  【XC法师】“有业亦有果,无作业果者,此第一甚深,是法佛所说。虽空亦不断,相续亦不常,罪福亦不失,如是法佛说。”“虽说空,于诸法无所破,亦不失诸行业果报。……空故不受,业果因缘相续故不灭。”空有精妙,不可轻易妄言。

  7.

  【网友提问】师父,放不下一段感情是因为觉得十几年的缘分可惜了,是想珍惜又没有办法,如何办呢?祈请师父开示

  【XC法师】放不下执著,可惜了暇满人身。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拥有的真正珍宝是什么。

  8.

  【网友提问】如何让人们在这娱乐喧嚣的时代找回一颗大悲心呢?!

  【XC法师】人人都有佛性。开发出自己的佛性、营造外在善法的环境,才能帮助更多人启发内心的光明。

  9.

  【网友提问】法师您好,日前去心栈奉粥,被人问及何不将金钱精力奉献给穷人或孤寡儿童等人。我思量很久感到智慧不足无法回答,烦请法师开示。谢谢您。

  【XC法师】物质和心灵的救助都要做,二者并不是矛盾的。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各有不同的角度和意义,不能狭隘对立来看待。奉粥不仅是奉一杯粥,而是为了唤醒人们内心的爱与信任,也是为了持续点燃自己内心善的力量,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善行的对象不仅是贫穷孤困之人,也包括一切内心迷茫的人。善行的对象,还有我们自己。自己能够从奉粥中体会多少、成长多少,就能给出多少光明和力量。

  10.

  【网友提问】 法师,我是一名高职老师,并且是班主任,已经当了一年半的班主任了,现在想给学生讲一些正能量的东西(以前很少讲)。今天讲了一次,发现学生的兴致不是很高,我也尽量穿插一下幽默的语言,也对他们其中一些同学的进步进行了表扬。希望以后能够进行一些主题的讲课,比如“观功念恩”,但是现在信心不够。

  【XC法师】不仅要说,更重要的是自己做出来。自己真正有能量,才能去感染别人。此外,讲说要观察因缘,不能强加于人,可以逐渐给大家创造一些境界(例如带领大家一起去参与慈善活动),启发同学们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只要有真正的爱心和愿力,一定会渐渐找到合适的方法。

  11.

  【网友提问】学诚大和尚,我害怕竞争、比较、排名这些东西,怎么办?

  【XC法师】内心不要与人争、与人比,要多和自己比,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12.

  【网友提问】 师父,我在高校任教,刚转系部,处于适应期,办公室里的同事话很多,每天讨论职称,我想看书备课都弄不成,现在辞职的想法都有了。可是我这么喜欢安静,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问题,需要克服自己。

  【XC法师】如果只有独处才能平静,那么说明自己内心比较脆弱,对外境有了隔阂。喜欢静的人,容易觉得动不好,慢慢就排斥话多的人,乃至于一听到别人说话内心就难过;反过来喜欢动的人也容易排斥安静的人。其实,喜欢静的人也需要交流,喜欢动的人也需要安静,互相理解、尊重就好。如果内心没有这些排斥、厌恶、反感,反而能够安静下来做事。不是外在的嘈杂影响了自己,是内心的烦恼没有寂静。

  13.

  【网友提问】 谢谢师父,其实是我自己不大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相处都是淡淡的。别人只是觉得我人好,但是很少和我说些悄悄话。以前我身边总是很多朋友,但长大后天天都觉得自己有很多事要做,没有和周围人好好培养感情,渐渐的关系都疏远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比较少,知心好友都不是身边人。觉得自己变内向孤僻了

  【XC法师】“知心好友”,要知别人的心谈何容易,我们了解自己的心都不容易。人在寂寞时希望有朋友能陪伴着说说话,在烦恼时又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孤独只是情绪起伏时的伤春悲秋之语。“德不孤,必有邻”,自己有坚定的向道之心,此时的同路人才是真正相契的善友,不仅是性格相投、感情融洽而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