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一个生命要不断升华,直至开花结果


   日期:2016/3/15 8: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中国漫谈之六十

  传喜法师:菩提花开!‖一个生命要不断升华,直至开花结果

  我常常看着那些花,作为植物,长在天地间,根扎在土壤里,叶子朝着天,最后开花结果了,而我们人这么高级的一个生命,会走路、会思考,若不懂得这个天底下的“道”,不能够达到最究竟,岂不遗憾?

  看破放下是有目标的,不是仅这样讲讲。一个苦行僧或是世间的能看破者,他的生命其实已超越、升华到更高层次。

  —— 一个生命要真正升华到一种信仰,再加上空性就究竟了,不加空性总还属人间或天道;一个高贵的情感至少会生天的,若没有空性的话很可怜,下一世还会这样。

  我们自己的生命状况不是自己所能了解的,说到底,自己不理解自己,认识不到自己,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我们做人就要去做一个能升华的人,而不是徘徊不前。

  怎样升华?

  就是佛教的“戒、定、慧”三无漏学。

  这样一个人才能不断升华,直至开花结果。

  —— 一个生命要想成功,必须要经过这样子的思考与抉择。有的说我成功了再放下,成功了再放下已经慢半拍了;没有成功的时候我就看破成功,我不去追求,而去追求究竟的那个生命的成功,这样才不致走弯路。

  从修行上看,有善根的人来到这个世间,很快就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不走世间的路,就会很快重新获得成就。像我师兄他前世就是很著名的一代宗师,这一世他生下来就知道自己的前世,他的生命一点都不浪费,一点也不走弯路。这种就属于前世修的功德到这世显现出来了。

  还有菩萨,要示现在人间,也跟世间人一样迷惑造业,但最后把人们带到解脱的路上去,这种叫菩萨。总之,有些显现的像佛,有的显现跟众生同语、同业,以四事来摄持众生,做众生的不请之友,达至结缘与解脱。

  我们要反省自己,佛作不了,首先发菩提心做菩萨,那一辈子所走的弯路就是跟众生结的佛缘。最后只要我们能解脱,所有跟我结缘的众生我都令他解脱,那弯路也就成了殊胜解脱缘。

  修行修到后来,越修越柔软,那你跟这个世界完全地融合在一起,你再来转这个世界,把这个世界就转成像你一样。

  佛就是这样修行的,他把正报、依报全部转成极乐世界一样,阿弥陀佛也是这样修出来的。他正报、依报全部成就了就是极乐世界。他的世界也可以显现这样物质的世界,然后众生可以生在里面,生在他的功德里面。

  —— 就像一位明君,他如果修养很好就能德化一方,造福于民,反之会因他而遭殃。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造圣人的,就是培养菩萨的,叫文以载道。中国文化本身就很神圣的,儒、释、道是完美的配合。如果你没有在中国文化里看到宗教特点的话,那还没有完全理解到。从个体上或许有差异,历史上或许有纷争,但整个中国大地上儒、释、道的这种完美配合,完成了对君民的净化。

  —— 一个团体也是整个的一个生命一样,大家要防护,不要摧毁。

  从高的层次上来说,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检验,我们有没有护念好自己,有没有把正念提起来,和合是很重要的。佛光本身就是普照的,和合就说明你已经很阳光了,要提防那个阴暗的东西钻到我们心里来。

  这次朝圣若变得很光明,这个光明不单你自己受用,还有那么多苦难众生等着你,直接的就是对你的家人,你最关心的人还等着你的光明去照耀他,把你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们。

  诸佛菩萨,一切圣贤本是同体。不仅是诸佛菩萨诸圣贤同体,诸凡圣都是同体,过去、未来、现在也是同体,我们所有的列祖列宗,乃至四生六道都是同体。应该说这个是真理,但我们是狭隘的,我们的主观是来自经验的判定,经验是来自于感官,感官有严重的误解、错觉,经验有时也是靠不住的。

  像我们刚刚起步,修行是比较难的,真修行好了,轻车熟路了,很方便的。我们禅宗里用十幅牧牛图来比喻,刚刚牧牛的时候,牛在哪里还找不到,隔着远山之外听着牧童的笛声,这就像大家知道佛教好,但佛教到底好在哪不知道;渐渐地,看到牧童的影子、牛的影子了;再来,不单看到牛,还能接触到牛了;不单接触到牛,还拿到牛的缰绳,骑在上面,开始牧牛了;再到后来,才渐渐清楚,牛吃草,已经不会去吃庄稼了;放牛的人唱唱牧曲,欣赏风景,最后人物两忘。我们和这个境界对立的心态完全被打破,最后是人、牛双亡,可以想像那是多高的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